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妻子为丈夫缝衣诗词



古代诗人写给他们的老婆的诗词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古代诗人写给他们的老婆的诗词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

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

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

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

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

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

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

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

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

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

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

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

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

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

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

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

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两首,即《沈园》诗二首。

古代诗人写给他们的老婆的诗词

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

陶醉过巫山之云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

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

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

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

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元稹爱妻的名韦,字蕙丛。

比元稹小四岁,二十岁和元稹结婚,二十七岁时就不幸死去了。

元稹大概是古人写给妻子诗歌最多的一位诗人了,他的许多诗篇都不由自主的有他妻子的影子。

可以想象,元稹的后半生都在怀念着自己的妻子。

不知道元稹作了多少首悼念怀念妻子的诗,但现在还能看到的就有三十多首。

除了这首,还有《谴悲怀三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等等,可以说篇篇都感人至深。

我们从这些诗篇里可以想象韦丛是一个贤淑美丽的女人,还可以知道元稹是一个痴情感恩的男人。

李商隐:《夜雨寄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这个时候你也一定在想着我,大概你正为我担心,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我被这连绵不断的秋雨所阻隔滞留在这偏远的巴山地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你身边。

等我再与你在深夜同坐在西窗之下剪着烛花之时,我一定告诉你此时此刻我是多么的想你…… “共剪西窗烛”表达了夫妻间的亲昵之情态和恩爱之情。

这是一首想老婆的诗。

李商隐和妻子王氏伉俪情深感情真挚,但是在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就不幸去了。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得志,到处在外飘泊,与妻子聚少离多。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悼亡诗《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 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最后一句“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非常感人。

多年之后李伤隐又回到令他心碎的伤心之地的老宅,写下《正月崇让宅》这首诗,其中最后一句“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更是感人致深。

《起夜来》是乐府歌名,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

他不说自己想亡妻,而说亡妻在想着自己,更令人感动……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十年来你我隔绝在两个世界里,不能相见也不能知道彼此的状况。

即使不去想你,也忘不了你。

你的坟孤零零在那么遥远的地方,我心中的悲伤的到哪里和谁去说呢?即使能和你相见,你也可能认不出我了,因为我已经风尘满面,鬓发花白了。

夜里忽然梦到自己回到从前,看见你正在座在小轩窗前梳妆打扮。

和你相视良久难以言语,只有彼此眼泪不断的流。

在梦里想起你就到了每年最心碎的地方,在这明月的夜里栽者着松树的小山岗上你的坟前,看你…… 《唐宋词简释》唐圭璋:此首为公悼亡之作。

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这首思念其爱妻的诗篇已成为千古名篇,令千百年后的人们读起来都感动万分。

苏轼的妻子名叫王弗与苏轼琴瑟调和同甘共苦,十年后不幸亡故。

在她亡故后十多年的一个乙卯正月二十夜里,当时名士大学者的苏东坡半夜在梦里到自己的妻子而醒来,然后写下这首诗。

孤独的苏东坡,可怜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曾爱过一位伟大的女人…… 贺铸:《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从新走过苏州城的西门已经是处处都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

能和你同来为什么不能和你同归呢?失去你后,我就像那遭了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失去了以往的活力。

失去你后,我就像那失去自己伴侣的老鸳鸯,只有自己孤单悲伤的飞行,不知所归了。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人就像那在草原上挂在草叶上的露珠,须臾之间就干掉,消失不见了。

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而脆弱……我的思念在你的旧居新坟两处不断的徘徊。

自己的心空空的,只有孤单无助的坐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雨声。

如今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给我缝补衣裳,陪着我爱着我呢?…… 2006-4-8 09:53 回复 木兰花慢 4位粉丝 2楼 贺铸夫人赵氏,勤劳贤惠,贺铸诗《问内》曾写有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

与苏轼青年丧妻不同,贺铸是晚年丧妻的。

贺铸退居苏州,本来就心情抑郁,加上又不幸失去陪伴自己多年的妻子,写的这首诗就难免显得悲观沉重。

使人倍加觉得伤感凄凉……失去多年陪伴自己的老伴是多么的悲伤心痛…… 吴嘉纪:《内人生日》 “潦倒丘园二十秋,亲炊葵藿慰余愁。

绝无暇日临青镜,频过凶年到白头。

海气荒凉门有燕,溪光摇荡屋如舟。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旧归来向尔谋。

” 你和我生活...

有没有描写丈夫给妻子画眉的古诗词?

千古绝唱——陆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沈园。

南宋时期那里叫做山阴。

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据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

这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

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

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

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

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

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

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

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

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

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

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

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

描写两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古诗词

千古绝唱——陆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沈园。

南宋时期那里叫做山阴。

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据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

这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

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

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

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

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

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

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

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

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

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

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

在好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

写意外而悲伤的诗句

《如梦令》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此时会留恋自己喜爱的即将消逝的春日美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这闺中寂寞愁绪的背后,隐然飘荡着一丝少女“思春”的情怀. 昨夜一场“雨疏风骤”,摧残海棠,催送春天归去,敏感的词人不用到户外观察,用细腻的心灵去感觉,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绿肥红瘦”的狼藉景象。

以淡淡的愁怀去体察自然景致的细微变化,也是由词人的特定心境决定的。

昨夜的饮酒入睡,是否有什么宽慰不了的私人情怀呢?结合下文对春日景色渐渐离去的着急,不难体会出少女对自己虚度闺中光阴的焦虑。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这一份对青春美好年华的珍惜,是古往今来的感情敏锐细腻的女子所共有的。

古代女子的唯一好出路就是寻觅到一位如意郎君,嫁一位好丈夫。

所以,少女珍惜青春年华之时,就抑制不住内心的丝丝缕缕的“思春”情怀,李清照也不例外。

日后,李清照对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深沉的一份情感投入,在早期这些伤春伤怀的作品里已经可以看出端倪来了

这首词的构思也十分巧妙,词人用对话构成情感的递进深入,用粗心的“卷帘人”来反衬自己的敏感细腻,将少女幽隐不可明说的情怀含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前人、今人诗词中也屡屡涉及。

盛唐孟浩然《春晓》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是舒适的,酣恬沉睡的诗人不知拂晓已到,是处处啼鸟声惊醒了诗人。

春天清晨的勃勃生机透过“啼鸟声”显露出来。

醒来后,诗人立即想起昨夜的风雨,于是便关心有多少花瓣被催落。

诗人听闻啼鸟声的欣喜,对落花的关心,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五言绝句着重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春晓之际的舒适甜畅,语意缓缓,对“花落”的担忧也是淡淡而来,渐见深情的。

晚唐韩偓将这一番诗意改用问句表达,《懒起》说:“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对落花投以更多的关注,但“侧卧”的从容姿势说明诗人的心情并不那么紧张迫切。

与李清照同时的大词人周邦彦也有过类似的艺术构思,其《六丑》说:“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吐辞典雅的词人,将落花比拟作“楚宫倾国”般的美人,语意又婉转一层。

李清照的词显然直接从韩偓作品中变化而来。

这种被他人反复表述过的诗意,李清照出之以全新的构思。

对话的双方身份明确了,反衬的作用更加明显。

“绿肥红瘦”的比拟,令人耳目一新。

小词用语浅近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表现了花季少女的朦胧淡约愁思。

宋人对这首词就非常赏识,《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十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

小词云:(词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藏一话腴》甲集卷一则说:“李易安工造语,如《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 《如梦令》2 李清照有《如梦令》词,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献资料。

词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里的“溪亭”、“藕花”、“鸥鹭”都是泛指,是李清照某次出游时的所见所闻。

这时,李清照应该已经来到汴京父亲的身边,歌词所写的是汴京周围某处的景色。

这首词记载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闺中少女生活。

词写自己由于醉酒贪玩而高兴忘归,最后误入“藕花深处”。

由于不期而来的划船赶路少女,却把已经栖息下来的“一滩鸥鹭”吓得四下飞起。

小词的笔调极其轻松、欢快、活跃,语言朴素、自然、流畅。

令人诧异的是一位大家闺秀,居然可以外出尽兴游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致“不辨归路”,“误入藕花深处”。

迷路之后,没有迷途的惊慌,没有归家惟恐父母责怪的惧怕,反而又兴致勃勃地发现了“鸥鹭”惊起后的另一幅色彩鲜明、生机昂然的画面,欢乐的气氛洋溢始终。

这样自由放纵的生活对少女李清照来说显然并不陌生,也是充分地获得父母家长许可的。

否则,只要一次严厉的责骂,美好的经历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记忆

这首词显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胆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这样的作为及个性与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环境的宽松密切相关。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记》卷中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过一段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今人王仲闻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则指出:“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

此则所云,显非事实。

”(第25页)王说甚是。

这首词肯定不会写于新婚后不久。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

经典的有描写"梦"的古文诗词文章

记梦的诗词文诗歌: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苏轼《记梦》: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

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词:粗略统计,温庭筠系梦之作30余首,李煜13首,晏几道40余首,苏轼则有55首之多,其他词人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均有记梦之作。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本词是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

这首词写作的时间是乙正月二十日夜。

当时苏轼知密州,不满自己的外迁,颇为失意。

所居之地又距家千里的密州,他在这种情形下悼念亡妻,愈显悲凉。

词中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方法,来表达怀念亡妻之间感情表达得深婉而执着。

苏轼妻子王弗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病逝于京师汴梁,次年归葬四川故里。

至此正是十年。

作者在悼念亡妻的同时,也委婉地抒发了十年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慨叹。

全词以梦为线索分为三层。

上片写梦前的思念,表现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纵使”二句包含着仕途失意的感伤。

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相逢。

用生活小细节抒发伉俪间的深情。

“小轩窗,正梳妆”如特写境头,含蓄地写出亡妻的美貌与多情。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感情容量很大。

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沉挚,意境悲凉。

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

云淡星疏楚山晓。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

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

桥上酸风射眸子。

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

不恋单衾再三起。

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

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

歇后语 名人名言 古诗

包含12生肖的歇后语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陵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龙王跳海——回老家马尾搓绳——不合股 猴子照镜——得意忘形 狗捉耗子——多管闲事牛角抹油——又尖又滑 兔子尾巴——长不了 打蛇七寸——找要害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三国演义人物歇后语刘备访贤——三顾茅庐 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关老爷赴会——单马直入 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关公放曹操——念旧情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 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2、愚公之家——开门见山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4、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8、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9、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0、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11、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2、芝麻开花——节节高 13、程咬金上阵——三扳斧 14、煮熟的鸭子——飞不了 15、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16、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宏大量 17、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8、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名 言 警 句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 根言必行,行必果。

《论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知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好友。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闪光的不全是黄金。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言必行,行必果。

时间就是生命。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不忍,则乱大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勇敢才算豪杰,爱国才是大丈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阅读一本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l ǐ,甜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澜珊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智慧。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古 诗 古诗分类春天:《咏柳》《村居》《春晓》《乡村四月》惠崇《春江晓景》《春夜喜雨》《游园不值》夏天:《小池》 《江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枫桥夜泊》 《望洞庭》 《山行》 冬天:《江雪》 《塞下曲》 《别董大》 《思乡》5、思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静夜思》6、景色景物:《咏柳》《望洞庭》《望天门山》《书湖阴先生壁》《江畔...

古代的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

1、【腊八节的传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

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

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

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

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

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

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

要吃饭,得流汗。

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

”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

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

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

”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

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

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

”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

”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

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

小俩口还不着急。

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

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

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

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

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

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

”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

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

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

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

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

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

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

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

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

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

一直传到现代。

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

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2、与冬至有关的诗词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

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3、冬至节的风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

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

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

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

求 纳兰性德菩萨蛮 详细解析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问添衣】捣衣,添置寒服是古代女子秋季常做的事。

是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多于秋夜进行,所以制好的衣服也被称为寒服。

词调中有《捣练子》词牌,即其本意。

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诗词中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惆怅情绪,像王驾那句"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王诗之所以能够被人千载传颂,正是因为他如实如神的写出了思妇对远戍边关亲人的牵挂,道出关爱这种洁净如莲花的情感,文字也因此有了超越时间的力量。

千年以后的人读了一样很感动。

子夜秋歌里"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

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写捣衣写得风致楚楚。

月下捣衣虽是劳作也是人世风景殊胜。

更何况是为意中人制衣?果真到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时候,就更感觉不到落寞了。

自家的砧声合着别家的砧声,声声阵阵,想着不远处也有人在为亲人赶制寒衣,天下有情人这样多,砧声虽寒入耳也温暖。

针线自古是女人的活计,缝衣制服也相应成变了女性传达爱意的方式

容若此词据考证,应是作于康熙十六年秋,卢氏新亡后不久。

小令所截取的,正是生活中"添衣"这么一件细节小事。

自从妻子逝去之后,再没有人为容若添置寒服,对他嘘寒问暖。

家里虽有仆役无数,然而所制的衣服却没有亲人间的温柔牵挂。

感情的付出是相互映衬的。

卢氏的离开亦使容若失去疼惜补偿她的机会。

无语问添衣,为何只惯性的理解为妻子对丈夫的慰问,而不能是丈夫对妻子的关爱?李白《菩萨蛮》词有"寒山一带伤心碧",指日暮之时,山色转深。

伤心是极言之辞。

伤心碧即山色深碧,伤心白即极白。

后人之词多类于此。

在月光的映衬下水晶帘看上去一片白。

水晶帘内端坐的美人已然不在。

全词除却"云鬟香雾"的指代略露艳色之外,言语极平实。

如果知晓这指代是化自杜甫《月夜》,明白老杜藏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后面的相思凄苦,恐怕连仅有的一点艳色也褪色似的洇开来,变成了白月光似的惘然。

此词一说是塞上思情之作,一说是"悼亡"。

我细读词"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确似悼亡之音。

"欲"字更是用的恰倒好处,"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年年秋日,你为我添制寒衣,如斯似是习以为常,总觉得日久天长。

手中好光阴无从消磨。

你我似陌上戏春的孩童,看见花开花谢都惘然欢喜心无凄伤。

待得一日光阴流尽,才醒转过来,懊悔哀伤。

看得见吗?是一样的秋色。

秋风虫鸣月色深浓,我伫立在桐阴之下。

仍似去年秋,你知我为何泪欲流?此阕是容若小令中的佳作,上下阕折转之间从容淡定,然而于小处极见真情。

凄婉动人之处,似是眼前梨花雪舞,宛转细碎散落一地,让人心意黯然。

这一阕的最后两句,我每次读到,心里都梗然。

外公是在秋天去世,去年秋时人尚在,今年秋时风景不改,人已不在。

擦身而过。

生死如河,悍然相隔。

渡河时辰未至,人,无力穿越,只能观望。

菩萨蛮寄梁汾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