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范增谈诗词之美



关于菊花的古诗此中有真意,独立疏篱趣味浓。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报与桃花一处开

关于菊花的古诗

此中有真意,独立疏篱趣味浓。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报与桃花一处开,欲辨已忘言!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我花开尽百花杀,酒徒诗客断知闻,翻足奈秋寒,满城尽带黄金甲。

吾家颇有东篱菊。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

山气日夕佳。

问君何能尔,人比黄花瘦黄巢。

冲天香阵透长安

”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宦途踞蹐不堪看?心远地自偏,悠然见南山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檐深承露难。

宁可枝头抱香死。

恰如退士垂车后,蕊寒香冷蝶难来,何曾吹堕北风中,飞鸟相与还。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

采菊东篱下,归去秋风耐岁寒。

他年我若为青帝。

莫言根蒂弱,势利交亲不到门,而无车马喧:“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

泊船瓜洲的作诗背景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

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由此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了,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只是实写,理应毫无特别精彩之处,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

其实,讲到写江南春天之美,只要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

但这里并无贬低诗人之意,只是要说明,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并没有放在“绿”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里有自责,更有着人生的无奈,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

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遗的乡愁的自然的流露。

把握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再来看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只隔”,显然在情感上与“又”一脉相承,写的都是家乡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像春风一样,一年一次定时的又来相会,知何时再能相见的怅惘之情。

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又有了新解:“我们常常引“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形势的大好,其实大违诗之本意,那个又字怎讲,没有了落实。

唯此,许多人以欣然之意来读“春风又绿江南岸”并将之作为喜庆美景的喻词,都是有违该诗原主旨的误读误解。

回答者:匿名 10-23 17:26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实《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

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

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

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由此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了,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只是实写,理应毫无特别精彩之处,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

其实,讲到写江南春天之美,只要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

但这里并无贬低诗人之意,只是要说明,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并没有放在“绿”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

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

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

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

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

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

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

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

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

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他在外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

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

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

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

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

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

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

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

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

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

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

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自然与雄放 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 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 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的完美结合 辞赋和四六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又认为欧阳修 “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六一居士集叙》),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

”(《答虔倅俞括》)其次,苏轼心目中的 “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例如“日与水居”的人“有得于水之道”(《日喻》)。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

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自评文》)他的自我评价与读者的感受是相吻合的,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

李志敏的介绍

书法大家李志敏轶事李晓峰(资深艺术评论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初成立的“燕园书画会”,主要是由北大教师组成的书画爱好者团体,略早于北大美术社成立。

燕园书画会的老师们却积极热情地支持学生美术社活动,特别是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之称的李志敏先生(与林散之并称)对美术社的支持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我知道李志敏先生比认识他要早,虽然知道李志敏先生的人在北大至今也可谓寥寥。

志敏先生是北大法律系教授,更是一位书法大家,北大所有的楼牌都出自他手,虽然只是几个数字的楼牌,却被他写的如此魅力夺人,雄浑、苍劲,充满沧桑的文化底蕴。

正是这些楼牌让我知道了北大有一位李志敏先生。

1984年冬天美术社活动李志敏先生现场挥毫 我第一次见到李志敏就高山仰止,他身材高大伟岸,一身洗得泛白的深蓝色中山装,很随和,很坚定,微笑的面容堆满细细的鱼尾纹又透着无比的刚毅。

每次美术社聚会,他都不推辞地题写长短词句。

看他书写,不仅是一种高度的美学享受,更如当头棒喝般的顿开茅塞(图二)。

李志敏先生是燕园书画会会长,我是很晚才知道的,我更知道李志敏先生对学生美术社的坚定支持,参与了美术社几乎所有的活动。

记得一次美术社请校外顾问廖静文、钱绍武、范曾出席完“红楼画展”评奖活动,已是晚饭时刻,我们只好来到北大当时唯一对外的燕春园餐厅。

那是寒冷的十二月,夜色降临,北风呼啸,涮羊肉的锅子已经摆好,我们一桌人一定饥肠辘轳,可多数人都客气着,特别是我们学生辈虽早已不断地咽着难以自禁的口水可还是装做不饿地硬撑着。

我们几位美术社的学生谁也掏不出这顿饭钱,那时侯太贫寒了,最后是志敏先生自掏腰包解围的,其实李老师那时也不宽裕的。

至今还记得范曾用馒头沾着羊肉汤玩笑地说“涮羊肉改成涮馒头了”。

(1982年北大美术社社员与指导老师合影,左五:范曾、左六:钱绍武、左七:李志敏、左八:刘大为等,前坐左一:王延陵、左二:廖静文) 还有一次美术社请华君武来北大讲座,李志敏作为美术社顾问老师迎接。

身边的崔育斌挤眉弄眼地告诉我:李先生刚刚从厕所出来的,一边系着裤扣一边赶上前去与华老握手。

先生不拘小节得让人想到《庄子》的“解衣盘礴”。

当时影响极大的华君武来北大讲漫画吸引了众多的北大学生,那场讲座学生提问踊跃,递条子问华老敢不敢画邓小平的漫画,华老聪明地回答:漫画只重题材,人物是谁不是重点

一个秋天的傍晚,与李志敏先生邂逅未名湖畔,适逢漫天飞霞,与先生共同欣赏晚霞,吟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谈到青年与暮年,老年人与年轻人,谈论古今诗词,谈他希望我们能有一天画出古今诗词的不同意境,他愿意为我们书写那些诗词,我甚为感动。

还记起他给我“红楼美展”奖品《历代诗歌选》扉页上题写的“欲破巨浪乘长风”诗句。

还是一个晚上,我到新搬入中关园教师公寓的志敏先生家书房,与先生交谈甚欢,从当代书家费新我、武中奇谈起,到八大、山水画,到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比较评价,对儒释道三教的评说……那时志敏师在看《太平经》,研究八大,画山水,讲无为无不为的治学与人生态度,他还在撰写专著《书论》和《草论》,可惜数年后,他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书论》出版了,《草论》刚竣稿,给珍重他的学生留下多少遗憾。

记得和李志敏先生去参加中央美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江丰的追悼会,巧遇央美钱绍武、朱乃正先生,钱绍武先生再次说起江丰就是一个花岗岩的脑壳,坚定的固执,虽然很左,但左的可爱……不禁使我想起1983年邀钱绍武先生讲座到央美,恰巧看到钱老做花岗岩的江丰头像。

现在我来理解钱老的含义,就是他对江丰先生坚定而真诚的激赏,敢于担当也诚实地敢于承认错误。

我毕业辞别钱老,他特别书录了陆游谈创作的诗句赠与我。

还要提及的是,我毕业后不多年,惊悉李志敏先生手术,我和新婚妻子去北京医院探望,李老师还笑着说等出院把欠我的一幅字补上,我知道志敏先生还记得曾许愿在我结婚时再送一幅书法给我们做贺礼。

不成想,我们回上海不久,就传来志敏恩师辞世的噩耗。

望着李志敏师在我毕业送的那幅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书法,我真是百感交集,强烈感到人生会面的珍贵。

(摘自:杨卫、李迪:《八十年代——一个艺术与理想交融的时代》,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版)(李志敏与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当代重彩花鸟领军人物刘小刚等) 李志敏(1925—1994)简介:,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

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学习书法、绘画,后专攻书法,是我国当代草书大家、改革开放时期著名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

他精研文史,擅长真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

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誉,与林散之并称“当代草圣”...

季羡林的资料??

季羡林:学术大家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

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

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

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

同学中还有胡乔木。

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

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

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

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

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

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

”(《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即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

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

"因此,"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

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

一个学期 4O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

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

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

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

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

"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

""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

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5年1O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

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

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

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

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

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

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

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

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

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临川人。

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北宋帝国首相、新党领袖。

其亦擅长诗词,最著名的要属《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

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

1069年,宗神宗时任参加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变法。

1070年,升任宰相。

由于新法中关于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阶级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知识分子的敌视。

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不佳。

1074年和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

宗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

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

王安石生平大事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

任地方官多年。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王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 熙宁三年(1070)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

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

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

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

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

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

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第一次罢相。

熙宁八年(1075)复拜相。

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 熙宁九年(1076)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

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文学1.前期诗歌王安石存诗1500多首,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前后两期诗风有很大差别。

前期诗歌主要以杜甫的创作思想为主导,以关心时事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为主要题材,具有明显的写实精神。

正因为王安石对杜甫的崇拜,所以他在前期的诗歌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观,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紧扣当时的时政,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把自己渴望济世匡俗的理想抱负写进了诗中,如《感事》、《河北民》、《收盐》、《读诏书》等诗篇,密切联系现实人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表现了他主张革除弊政、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和博大胸怀。

2.后期诗歌王安石的后期诗歌是指:他在熙宁九年罢相后的创作。

仕途的丰富经历,变法失败的复杂心情,使他的诗风发生很大变化:前期诗歌中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已经逐渐消退,大量的写景取代了政治诗的位置;艺术走上了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之路,注重对仗、用典、声律的精益求精,吸收王维诗歌的取境之长,追求诗歌的艺术美。

又如《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些小诗新颖别致,锤炼甚工,妥贴自然,意境清丽,表现出荆公体的老练圆熟。

他的《泊船瓜洲》诗亦很有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

”比较恰当地指出了王安石后期诗歌的艺术特征,在宋诗的发展过程中,他不仅推动了宋人宗杜、学杜之风的兴盛,而且以其深邃的思想、新颖的见解,及后期诗歌对艺术技巧、字句锤炼的新的探索,乃至喜欢用典,在散文化的长篇里发议论之习,在宋诗独特风貌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后期由于受韩愈、卢同诗的影响,有些作品不免生硬粗糙、喜造硬词、押险韵,对后来也有不良影响。

王安石故居王安石故居位于抚州市东乡县的上池村,距离县中心25公里,是展示中国明清建筑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文物保护区。

该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千年之久,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清以来修建的。

现存有50余栋古代建筑和十多处和王安石有关的遗迹。

急!谁能帮我找些赞美项羽的现代诗歌

停车拍手看婆娑。

36 虞美人词 (明)刘炳 万人剑气真罴虎,宝珏鸿门悲亚父。

阴陵失道岂天亡,志轻仁义为降虏。

凄凉垓下楚歌哀,玉碎花飞报危主。

至今荒冢说虞姬,一去繁华名不死。

37 虞姬伏剑 (明)胡奎 当年玉斗碎鸿门,英雄未必让重瞳,妾魂化剑斩奸雄,七载成败转头空,寒潮夜不降。

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得意蛾眉亦陈迹,楚图王位任风吹。

芳郊游女婉转歌。

34 别离情 (元)贯云石 又闻垓下虞姬泣,斗帐初惊楚歌毕。

佳人阁泪弃英雄,剑血不销原草碧。

35 戏马台 (明)汪广洋 事机一去竟莫举。

32《乌江》 (南宋)汪元量 平生英烈世无双。

别酒苦如荼,寂寞千年恨难掩,汉骑飞来肯受降。

早与虞姬帐下死,包羞忍耻是男儿,独有虞姬不负恩。

28 咏虞美人草 (宋)肖海藻 鲁公死后一抔荒,谁与竿头荐一觞。

妾愿得生坟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

29 项籍庙 (宋)许彦国 千载兴亡莫浪愁。

虞姬痛别难再逢,漏声未残楚声急,乌江江水逝骓。

16 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揽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

正三更。

乌骓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

手中莲锷凛秋霜,九重归去是仙乡。

恨茫茫。

17 辛弃疾《虞美人》 当年得意如芳草。

袅袅婷婷不成绝。

戚姬葬处君知否。

10 虞美人·清朝诗人何浦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

11 乌江耻学鸿门遁,能度浅深生色染。

当时国士无存者,从此奈君何,旧恨空浮江。

33 虞美人 (南宋)林希逸 生犀百万环帐立。

至今一曲唱虞姬,汉家功业亦荒丘,孤艇系乌江,四面楚歌歌声残, 羞作渡江人。

8 垓 下 项羽 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力拨青山, 虞夫人后戚夫人。

21 七律 虞姬 项羽 虞家有女过江东。

仓黄不负君王意。

23 过鸿沟 唐 韩愈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

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24 垓 下 (唐)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依剑空歌不逝骓。

明明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25 虞姬墓 (宋)苏辙 布叛曾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

26 虞姬墓 (宋)饶节 风悲月黑楚歌闻,泣下虞兮夜未分。

千骑星飞向前死,不知谁为闭荒坟。

27 虞姬墓 (宋)范成大 刘项家人总可怜,夜依芙蓉秋露泣,恨草摇摇向春碧。

妾身妾身何足数。

愧当漠漠西交巷。

新悲徒自起,泪流暗逐乌江水。

鸿门舞剑恋旧情。

明年原上野花繁。

舍生取义我所欲,珠泪一帘因尔笼,八千健儿弃如土。

拔山力尽忽悲歌。

草没铜驼卿禄满。

40 咏虞美人草 (明)孙齐之 楚宫花态至今存,倾国倾城总莫论。

夜帐一歌身易殒,春风千载恨难吞。

胭脂脸上啼痕在,粉黛光中血泪新。

谁道汉宫花似锦,也随荒草任朝昏。

41 咏虞美人草 (明)僧北涧 君恩似海海不深,英雄无策庇婵娟。

荡恨笑饮苍天泪,独有虞姬与郑君,一寸刚明曾不死,门前壮士气如云,千古声声泣怨鸿。

满地落花皆汉土,楚歌声里汉兵屯,舞尽春风未肯休,忍死织室羞同心。

汉宫三万六千日。

青萍三尺为君舞。

重瞳将军盖世雄,纵谈楚汉割鸿沟,病叶相风残,妾意如铁利断金。

空歌拔山力,碧草无风为谁舞,亭长无劳劝渡河。

41 咏虞美人草 (明)易幼学 霸业将衰汉业兴,佳人玉帐醉难醒。

可怜血染原头草,直至如今舞不停。

42 虞美人 (明)李东阳 按剑孤营落日昏, 粉黛香消马上尘, 刘项看来称独手,不是婵娟害霸图,倚剑空歌不逝骓,美人如花帐中死,乌骓欲逝从何许,剑光电为双,卷土重来未可知. 6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

项羽 疆封域吏非因足,不知何处箸春魂。

向人欲诉却无言。

15 八千子弟尽成灰,不及虞兮有墓田,听到虞姬直是愁,欲乞悲歌一曲难。

39 虞姬 (明) 张宣 楚歌四面秋声起。

拔山男子心转柔,吕氏田头见老夫,一枝自托华风起。

38 咏虞姬 (明)邱浚 垓下当年战胜还,偏随竖子傲长空。

春姿忽作秋莲委,盖世拔山皆谬语。

后来人彘遭奇祸? 7 咏项羽 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不教雪战到乌江。

山河不暇为渠惜。

空留恨血渍平原。

13 叱咤风云虎共龙。

空余原上虞姬草。

14 夕阳留雀庙,日日春风好,虞姬饮撼戚姬欢。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3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垓下歌汉?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5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 22 无名 项羽 剑折沙尽血洗风,鼎祚廷王是久衷,碧血空沾楚剑痕。

江东子弟多才俊。

不羡嫦娥奔皓月。

(汪绍焻) 12 年代,玉洁冰清气若虹。

勿叹势如墙上草。

巢人愤死愁云气。

30 霸王别虞姬 (宋)张可氏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

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将如何。

将军夜起帐前舞,八千儿郎泪如雨。

临行马上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31 田舍即事 (南宋)刘克庄 儿女相携看市优:唐 作者:孟郊 作品: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

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

鼓气雷作敌,段韧傲刻夕阳红,气盖中原。

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肯为君王卷土来。

人间不识精诚...

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简介 (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谥文,又称 王文公。

生平 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 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四年(1037),全 家始定居于江宁。

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 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 (《感事》)的感情。

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 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 《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答曾子固书》)。

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 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忆昨诗示诸外 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志趣。

庆历二年(1042)登杨□ 榜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

历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 手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受到人民爱戴。

嘉□元年(1056) 为群牧判官,后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 判官、知制诰等。

任度支判官时,受同僚宋敏求委托,在 家藏唐人诗集的基础上编《唐百家诗选》。

神宗即位, 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 年拜相。

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 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 强。

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 相,次年复拜相,进《三经新义》,立于学官。

熙宁九 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潜心于学术研究和 诗歌创作。

元□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 石忧愤病死。

王安石事迹,见《宋史》本传、《续资治 通鉴长编》、《宋诗纪事》、《宋人轶事汇编》、《宋 稗类钞》等。

文学主张与创作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 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早在庆历三年(1043),他就 抨击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 学者迷其端原”,批判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 (《张刑部诗序》)。

后来他的文学观随着变法思想的 形成而明显地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

他的文学主张的 核心是:“文章合用世”(《送董传》),“务为有补 于世”(《上人书》)。

但不否定修辞技巧的作用:“容 (形式美)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同前)。

他 的文学创作正是这种主张的具体实践。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 的成就最为突出。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①直接向皇帝陈 述政见的奏议。

如《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批评北宋中 叶整个官僚政治制度的腐败现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主 张“改易更革”;《本朝百年无事□子》系统地阐述仁 宗在位41年间的政治措施的得失,劝勉神宗革除“因循 末俗之弊”。

这类文章具有组织严密,析理精微,措词 大胆切直而又很有分寸、语气诚敬干脆而又富于鼓动性 等特点。

尤其是《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体 大思精,近人梁启超以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惟贾谊 《陈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荆公》第21章)。

② 是针砭现实的杂文。

如《原过》、《使医》,短小精悍, 巧于用比;《兴贤》、《委任》,从正反两面反复论证, 逻辑性很强;《闵习》、《知人》批判世人溺于旧习和 君主不能识贤,笔锋锐利,寄慨深远。

③是人物论和史评。

如《子贡》、《鲧说》、《伯夷》、《读〈江南录〉》、 《读〈孟尝君传〉》、《读〈柳宗元传〉》,一反传统 之见,发前人所未发,储欣以为能“希风《史记》论赞, 奇美特绝”(《临川全集录》卷二)。

其中《读〈孟尝 君传〉》全文不足百字,而抑扬吞吐,胜意迭出,尤为 短文中的杰作。

④书序和信札及其他。

如《周礼义序》、 《诗义序》等,在学术见解中体现了他反传统的政治态 度,即苏轼所谓“网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王 安石赠太傅》);行文则“简而能庄”(沈德潜《唐宋 八家文钞》卷三十),字字着力。

《答司马谏议书》驳 司马光对新法的非难,逻辑严密;《答吕吉甫书》以释 憾解怨的态度作绝交书,置个人恩怨于度外,表现出了 磊落的胸怀。

记叙文在王安石的散文中占有较大比重。

人物传记 如《先大夫述》,运用朴实的语言记叙其父王益居官清 廉正直。

着墨不多,而给人的印象较为鲜明。

《伤仲永》 写仲永因后天不学终于由神童沦为常人的可悲经历,申 述劝学之旨,题材很典型。

墓志碑文,为数甚多,通常 是概括叙写墓主生平、历官、品格,文笔简妙老洁,偶 尔插入几则生动故事,显得重点突出,亲切感人。

如《给 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写孔道辅不好鬼神□ 祥,举笏击杀妖蛇事,寥寥几笔,勾勒了一个无神论者 的形象。

游记如《游褒禅山记》,“借题写己,深情高 致,穷工极妙”(《御选唐宋文醇》卷五十八引李光地 语)。

一般说来,王安石的记叙散文不重写景状物、铺陈 点染,而属意于借端说理、载道见志,因而某些作品显 得形象性不足。

抒情文以祭文为多。

用四言韵语写的,如《祭束向 元道文》、《祭范颍州仲淹文》等,辞语古朴,情意真 挚,颇有感染力;用杂言韵文写的,如《祭欧阳文忠公 文》,高度赞扬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道德情操,词清韵 幽,感激□欷,在当时各家所...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

1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勉励,奖励)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63-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怎么办) 65-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你,你的,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为) 2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擅长,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对)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优点、长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处理好) 9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喜欢、羡慕) 66-少 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

这里为少数人。

)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不足,缺少)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 6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过)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 4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 68-胜 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胜(尽)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 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 69-识 1相逢何必曾相识(懂得,认识) 2鄙夫寡识(知识,见识) 3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记住) 70-使 1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 3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 4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 6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71-是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 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表示肯定判断)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 72-适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 5适为虞人逐(刚才) 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被流放) 73-书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记下)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书籍,书) 5拜送书于庭(国书) 74-孰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 75-属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连缀) 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 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 76-数 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4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5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6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计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78-说 1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4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5秦王不说(通"悦",高兴) 79-私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 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 80-素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 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白色的,没有文采的) 81-汤 1臣请就汤镬(热水,开水)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汤药) 3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 82-涕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泪) 2士皆垂泪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不过)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 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 ...

求一篇宋词素描,450字左右

宋词素描—虞美人 ] 半痕,冷夜。

清冷而又不失明艳。

一位诗人临风独立在小楼之上,眼前是盛开的牡丹。

今夜的牡丹是为了她才盛开的吗? 李煜微微闭目,仿佛进人了无限的遐思。

当他还是那英气风发、风流多才的六皇子的时候,他看见了她,那个至今仍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子—周娥皇。

宛若天仙一般,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灵灵水气,婀娜多姿,但在她身患重病卧床之时,他又在哪…… 他不觉心口一阵酸软,从没有过的愁绪涌上心头。

他长叹了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睁开了双目。

一轮明月高挂于清幽的夜晚。

阵阵寒风划过他那俊秀却又沾染了沧桑的双额,鬓发微飘。

李煜不觉黯然伤神,明月中闪过几点泪光,都怪当年自己的软弱,如今,往事又知多少? 愁,甚是哀。

一江春水载过多少的愁与泪…… 飘香榭,雕花栏。

李煜沿着小楼的木板道缓缓漫步,他左手抚过精雕细刻的沉北阑干。

前方又打过絮絮寒风,夜深了吧。

忽想起昨夜也是这个时候,东风无力地吹向这座掩埋着他一腔愁绪的小楼,不由得更是愁。

往事已去,多少胭脂泪…… 昔日的南唐和那歌舞佳人也随这悠悠的寒风逆我而去了吧,故国又岂堪回首。

如今的凤阁龙楼应该都还在,却已是朱颜改。

李煜啊李煜,难道你真的只能如此了吗?昔日的辉光连文献那家伙的淫威都盖过了,难道便要败在赵炅的手上吗? 他晃了晃头,今晚的他想了太多,满腹愁楚顷刻间化作一滴清泪,滑面颊,轻打在纤细而又苍白的手上,便又化为一江春水向东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