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麻辣诗词



福聚麻辣诗词歌赋 一、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

福聚麻辣诗词歌赋

一、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佚名《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

三、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含辣的的词语成语或诗句

歪辣骨、辣乎乎、打辣酥、疏辣辣、麻辣、发辣、火辣辣,椒桂捣残堪吐—— 宋 · 辛弃疾《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香辣更衣后、山辣、恶辣含辣的的词语 :辣椒、狠辣、辣挞、吃辣麪、辣手、辣臊、辣操、豁辣、干辣辣酸甜苦辣、颠不辣、大辣酥、括辣辣、泼辣货、热呼辣、热辣、辣酱,钗梁拢鬓新 —— 唐 · 韩偓《无题》姜桂存余辣,芝兰忆旧游 —— 宋 · 顾禧《饮谭子钦斋》莫嫌倾出清和浊,胜是尝来辣且浓 —— 宋 · 陈藻《仲秋过卢北山子俞尝新酝作》酒味暗消黄蕊辣、辣燥、辣玉、辣条、辣阘、蹼辣、辣硬、辣奢女、辣春、苦辣、放屁辣臊诗句:更十分,向人辛辣、热忽辣、心狠手辣、黄汤辣水、假辣蓼、滑辣、俗辣、辛辣、毒辣...

关于“麻辣烫”的古诗词有哪些?

没有关于“麻辣烫”的古诗词。

有关于其他食物的古诗词: 1、《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晚春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3、《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积雨辋川庄作》唐代: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5、《渔歌子》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赞美川菜 简单诗句

《观打鱼歌》 唐代:杜甫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

渔人漾舟沈大网, 截江一拥数百鳞。

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

君不见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

2.《咏川菜》 佚名 腌腊煸熏爆溜滑,甜酸咸苦香辣麻, 东坡煨焖东坡肉,太白清蒸太白鸭, 诗圣临厨烹蜀笋,文君下灶炒川虾, 百馐百味百盘馔,一菜一格一品花。

3.《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唐代:杜甫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

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

忍断杯中物,祗看座右铭。

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

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

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

尚怜诗警策,犹记酒颠狂。

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

空馀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4.《老饕赋》 北宋:苏轼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

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

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婉彼姬姜,颜如李桃。

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

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

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

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

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

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

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

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

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

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

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5.《蜀都赋》 东晋:左思 金垒中坐,肴隔四陈、觞以清酊,鲜以紫鳞。

川菜简介川菜作为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

四川省会成都市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称号。

川菜兴起于清末和抗战两个时间段,以家常菜为主,取材多为日常百味,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香,白味咸鲜中仍带点微辣。

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回锅肉、东坡肘子等。

2.川菜烹调方法 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

尤为小煎、小炒、干煸和干烧有其独道之处。

从高级筵席“三蒸九扣”到大众便餐、民间小吃、家常风味等,菜品繁多,花式新颖,做工精细。

川菜烹调讲究品种丰富、味多味美的川菜,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是与其讲究烹饪技术、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分不开的。

川菜烹调有四个特点:一是选料认真、二是刀工精细、三是合理搭配、四是精心烹调。

在“炒”的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它的很多菜式都采用“小炒”的方法,特点是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口味鲜嫩,合乎营养卫生要求。

菜肴烹饪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着高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能力

3.川菜菜式特点 主要由高级宴会菜式、普通宴会菜式、大众便餐菜式和家常风味菜式四个部分组成。

四类菜式既各具风格特色,又互相渗透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各地各阶层甚至对国外,都有广泛的适应性。

川菜是历史悠久、地方风味极为浓厚的菜系。

它品种丰富、味道多变、适应性强,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以味多味美及其独特的风格,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

4.十大经典川菜 它的十大经典菜有:四川火锅、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辣子鸡、酸菜鱼、宫保鸡丁、毛血旺。

赞美川菜的诗

NO:3八大菜系之川菜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

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

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

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

川菜系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鼎立之间。

当时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移向成都。

其时,无论烹饪原料的取材,还是调味品的使用,以及刀工、火候的要求和专业烹饪水平,均已初具规模,已有菜系的雏形。

秦惠王和秦始皇先后两次大量移民蜀中,同时也就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这对发展生产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秦代为蜀中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到了汉代就更加富庶。

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胡瓜、胡豆、胡桃、大豆、大蒜等品种,又增加了川菜的烹饪原料和调料。

西汉时国家统一,官办、私营的商业都比较发达。

长安为中心的五大商业城市出现,其中就有成都。

三国时魏、蜀、吴鼎立,刘备以四川为“蜀都”。

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分裂状态,但蜀中相对稳定,对于商业,包括饮食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使川菜系在形成初期,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烹饪业的进步和发展,使蜀中的专业食店、酒肆增多。

“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则是进步和变化的佐证。

这时专业烹饪人员增多,烹饪技术突飞猛进。

更重要的是聚居于城市的达官显宦、豪商巨富、名流雅士越来越讲究吃喝享受。

他们对菜的式样、口味要求更高,对川菜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时川菜特别重视鱼和肉的烹制。

曹操在《四时食制》中,特别记有“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黄鱼“大数百斤,骨软可食,出江阳、犍为。

”还提到“蒸鲇”,可见当时已有清蒸鲶鱼的菜式。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对1500多年前川菜的烹饪技艺和宴席盛况描绘为“若其旧俗,终冬始春,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唐代诗仙、诗圣都和川菜有不解之缘。

诗仙李白幼年随父迁居锦州隆昌,即现在的四川江油青莲乡,直至25岁才离川。

在四川近20年生活中,他很爱吃当地名菜焖蒸鸭子。

厨师宰鸭后,将鸭放入盛器内,加酒等各种调料,注入汤汁,用一大张浸湿的绵纸,封严盛器口,蒸烂后保持原汁原味,既香且嫩。

天宝元年,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宠爱,入京供奉翰林。

他以年轻时食过的焖蒸鸭子为蓝本,用百年陈酿花雕、枸杞子、三七等蒸肥鸭献给玄宗。

皇帝非常高兴,将此菜命名为“太白鸭”。

诗圣杜甫长期居住四川草堂,在他《观打鱼歌》中唱出了关于“太白鸭”的赞美诗歌

宋代川菜越过巴蜀境界,进入东都,为世人所知。

无独有偶,宋代也有两位大文学家、词人同川菜有千丝万缕的情思,那就是北宋的苏轼与南宋的陆游。

苏轼从小受川菜习惯的影响,20岁时随父亲和弟弟到京城应试。

冬天的开封天寒地冻,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都靠收藏的一些蔬菜度日。

但苏轼的诗歌中,写以蔬菜入馔的特别多,如“秋来霜露满冬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白菘类羔羊,冒土出熊掌”。

这些事实上是写诗人对川菜的怀念,真不愧为著名的美食家。

不但撰写了脍灸人口的《老饕赋》,还创制了东坡肉、东坡羹和玉糁羹等佳肴,为川菜作出可贵的贡献。

享年85岁的陆放翁在为官从政与爱情生活方面皆不如意,但其高寿应当是受益于豁达的气度和合理的饮食。

陆游虽是浙江人,却奉皇命在46岁时人蜀,54岁出川。

其间九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时期,虽“孝宗念其久外,趣召东下,然心固未尝一日忘蜀也”。

尤其是四川的饮食使他难忘从唐宋两代文豪遗篇中可见在此期间川菜的风味。

元、明、清建都北京后,随着人川官吏增多,大批北京厨师前往成都落户,经营饮食业,使川菜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地方菜系。

明末清初,川菜用辣椒调味,使巴蜀时期就形成的“尚滋味”、“好香辛”的调味传统,进一步有所发展。

清乾隆年间,四川罗江著名文人李调元在其《函海·醒园录》中就系统地搜集了川菜的38种烹调方法,如炒、滑、爆、煸、溜、炝、炸、煮、烫、糁、煎、蒙、贴、酿、卷、蒸、烧、焖、炖、摊、煨、烩、淖、烤、烘、粘、氽、糟、醉、冲等,以及冷菜类的拌、卤、熏、腌、腊、冻、酱等。

不论官府菜,还是市肆菜,都有许多名菜。

清同治年间,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有家小饭店,面带麻粒的陈姓女店主用嫩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烹制的佳肴麻辣、鲜香,十分受人欢迎,这就是著名的“麻婆豆腐”,后来饭店也改名为“陈麻婆豆腐店”。

贵州籍的咸丰进士丁宝桢,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因镇守边关有功,被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

他很喜欢吃用花生和嫩鸡丁肉做成的炒鸡丁,流传入市后成为“宫保鸡丁”。

晚清以来,川菜逐步形成地方风味极其浓郁的菜系,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的特征。

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

关于花椒的诗词,歌赋,谚语,俗语等等

俗语:全是生姜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花椒 年代:【唐】 作者:【刘子翚】 欣忻笑口向西风,喷出元珠颗颗同。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知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三峡花椒”的传说 远在洪水泛滥年代,大禹率领着千军万马疏通了长江三峡,惨遭洪水浩劫的黎民百姓纷纷回归了故土,开荒播种,重过田园生活。

在治水大军中,有一位跟随大禹的老郎中,带着一个小孙女,这姑娘长得花颜月貌,聪明过人,取名花椒,她整天跟着爷爷四处奔波,为治水民工和当地百姓治病。

大禹疏通了三峡,正要转移到别的地方,这里却闹流行眼病。

一个和花椒要好的姑娘,因眼病疼痛而骨瘦如柴,她在花椒爷俩的治疗下,终于眼病好了,这姑娘百般感激。

但生眼病和各种疾病的人陆续不断,花椒见此情景,不忍心随爷爷转移而离开这里,便向爷爷提出留在三峡。

爷爷念她十三四岁,人小体弱,放心不下,坚持要她跟随远征。

花椒决心已定,就去找大禹叔叔给爷爷说情,大禹见这天真无邪的小姑娘有一颗为民之心,十分喜欢,但要当场考考她的医术,就提出几种疑难病症要她处方,她都能对答如流按症施药。

接着让她独个一人医治了一个人的眼病,她真正做到了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很快把患者的病给治好了。

爷爷见了点头称是,大禹满意地说服了花椒的爷爷,将她留在三峡了。

花椒送走了爷爷和治水大军,她跟以往同爷爷出诊一样,身背小药箱,走东家,串西家,哪家有病哪家治,天长日久,治好了很多病人。

当地百姓个个喜欢她,称花椒为“神医姑娘”。

后来,由于这一带森林密集,土地潮湿,湿热性眼病广泛流行,严重地区,人们挨家挨户病倒呻吟不止,有的还害瞎了眼。

见此情形,花椒心急如焚,一人又忙不过来,于是就发动大家寻找一种开白花、结小子、味麻性烈的药物来治疗,疗效十分显著,治一个好一个,从此,它就成了主治眼病的特效良药。

人们为了采摘方便,便将此种树苗移栽到自己的房前屋后,为了预防眼病,每日三餐的菜肴中,也加些清香味麻的小红籽儿,日长天久,这小红籽儿就成了调料,它和辣椒一起,成了菜的特有风味——麻辣味。

从那时起,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后人们为了纪念花椒姑娘,便把这无名的小红籽儿称为“花椒”。

据《武阶备志》记载:红女祠初建于唐代。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一女,如花似玉,勤劳善良,名叫红女,是王母娘娘的小女下凡,她心灵手巧,剪鸟能飞入云端,画花会引来蜂蝶。

但不幸的是丈夫年幼无知,婆婆、小姑子又常常虐待她。

日子长了,红女想娘,就央求小姑子:“你上楼去问问婆母,我想看回亲娘,让去不让去?”小姑子捎话:“娘叫你种完三石六斗椒籽再去。

”红女就天天早出晚归去种。

谁知种完后,婆婆却改口说:“叫种南山,谁叫你种北山?”逼红女一颗颗捡出来改种到南山。

红女就每天跪在地里,边捡边哭诉,感动了观音菩萨,立时:遮天盖地的寒雁、喜鹊、鸽子,都来帮她捡,改种到南山。

婆婆又说:“等菜籽花儿遍地开了,满山黄了,花椒红了,纺断铁锭再去。

”红女就白天劳动,晚上纺线,不住地哭着。

忽然看见穿红肚兜的善财童子端坐梁脊,口中念念有词,一眨眼锭儿就断了。

婆母觉得奇怪,自言自语道:“莫非谁在暗中帮她,一哭就帮,一哭就了事?”便不怀好意地说:“你爱哭就哭满三缸眼泪。

”红女一听,越想越伤心,不由泪如连珠,哭着哭着,哭困入梦时,天空出现了脚登祥云的龙女,她飘然而来,给她拭泪,把泪水用手指对着三口缸轻轻一弹,缸就满了。

红女梦醒一看,缸真的满了。

婆母翻着白眼,瞪了大半天说:“去!”。

谁知语音未落,小姑子又拿来一根铁扁担,让她担断了再走。

红女无奈,跳崖自尽。

坠崖时忽然天昏地暗、雷雨大作,红女随风飘落于五凤山麓石岩洞中(现水濂洞正殿),坐化成神,青黄龙伴护。

王母知女转世,特使云霄、琼霄、碧霄迎接红女复归碧落,红女说:“我久居俗世,人间多灾多难,不忍永落苦海,求住人间拯救万民。

”王母恩准,三霄助红女福佑四方,后人立祠祀女,塑造出慈祥英俊的菩萨永坐水濂洞。

后来,人们发现,在五凤山出现了满山遍野的花椒树苗。

这种因红女点种而得名的大红袍花椒,具有叶青、皮红厚、口黄籽黑、油重味麻、香鲜等特点 很久以前,有位美丽孝顺的女孩姓花名娇,为救治重病的父亲上山找药.路遇一白胡子老者指点,攀越只有老鹰才能飞过的悬崖绝壁,穿越毒蛇才能穿越的荆棘丛林,以及经受饥饿与孤独,狼群嚎叫等的折磨,好容易才从虎豹护卫的神山上找到了一种香料,将其拌如菜中,救治了父亲.可随着患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之香料又被损坏,善良且孝顺的花娇从此立志不嫁,修炼成仙化作香料树,拯救了病中之人,让其重获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变把这棵树叫做花娇.随着时间的流逝,花娇的故事广为流传,花娇渐渐变成花椒. 之所以花椒的味道是麻的,那是因为漂亮的花娇在修炼时,历经岁月和风霜的洗礼,让她变成了麻子.传奇的花椒,既除六肺寒冷又暖胃止疼,而且做菜味道好极了.于是做菜放花椒在四川流行开来. 花椒古今(...

求60首7字4行古诗

参观昭君墓古有佳人体国情,离开故土嫁番邻。

名垂青史良家女,墓地茸修供吊歆。

1998.5游河北获鹿抱头寨点兵台抱头寨顶垒平台,韩信点兵施帅才。

大将荣华提绶印,功高震主终罹灾。

1998.4山路吟一掠影穿林车似飞,隍城山谷映朝辉。

清流溪水浣衣浅,赤足村姑入画帷。

二崎岖山道险迂回,坳处农家竹翠微

三两流莺鸣谷底,朦胧峰顶响春雷。

2000.4登西安城墙怀古西到长安游故都,城墙高垒固汤池。

历经多少兴衰事,遗迹而今成史诗。

1993.4参观秦陵兵马俑秦皇暴政口头传,墓地延今依壮观。

出土泥人皆勇士,阴曹地府抖威严。

1993.4游成都杜甫草堂(新声韵)杜公家道颇凄寒,亲友捐资建草庵。

今睹旧居兴感慨,清贫不忘俱欢颜。

1993.4游青城山青峰绝顶白云飘,索道行空万仞高。

林海茫茫天际远,风亭小憩听松涛。

1995.8浏览三苏祠苏氏祠堂景物华,重重殿阁映朝霞。

眉山文彩誉天下,墨宝飘香濡万家。

参观都江堰古水利工程山水源源灌大田,都江筑堰逾千年。

李冰功德今犹在,造福群黎好吏官。

乐山大佛面面观身高百米首齐山,脚背行人九尺宽。

本是一尊玄偶像,端庄神韵越千年。

1993.5两地名食两地香一、吃重庆火锅山珍海味有区别,重庆火锅名不衰。

麻辣色重汤纯久,一年四季口常开。

1993.5二、罗山大肠汤农家特色大肠汤,总理临罗亲品尝。

质美味佳烹艺久,店开京沪广名扬。

注:罗山大肠汤起源于元末明初一李姓农民开店经营,用料精选,风味特殊。

迄今600年,李老太又继承经营,生意兴隆,流传外地。

2002年,温总理来罗山诸县视察旱灾,食后评价很高。

走进县城幼儿园绿柳含烟又一春,嫣红姹紫映园门。

张张笑脸如花朵,稚嫩歌声悦耳闻。

2002.3全家福岁月匆匆白发添,老妻伴我共甘甜。

儿孙各有儿孙乐,幸福花开果满园。

2002.2走访杨店村一茂林修竹好山村,白壁楼房处处新。

邀入客厅聊变化,耳闻目睹俱欢欣。

二山村四月览新景,遍野栗花诱眼神。

喜看今年丰产树,株株嫁接已成林。

三全民办学校园新,受教儿童铺锦程。

已有留英博士后,深山飞出凤凰鸣。

2002.10农民诗人杨传交一方水土一方情,孕育山区文化人。

杨氏收藏书画展,可歌可敬一农民。

注:本县彭新镇人,《罗山诗词》会员。

2008.6子路乡纪行一人文荟萃总萦怀,几度游览今又来。

凭吊前贤问津处,迷途子路解徘徊。

二一方乐土一方情,竹翠深幽访故人。

绕道入门惊犬吠,留餐丰盛酒香醇。

三水库烟波三十里,养鱼灌溉富千村。

常来垂钓作消遣,不慕荣华净老心。

2003.3缅怀毛主席诞生110周年一乌云密布盼晴空,日出韶山遍地红。

万里长征赢胜利,江山新貌郁葱葱。

二雄才大略定乾坤,壮丽诗篇冠古今。

慷慨牺牲怀往事,捐躯报国六亲人

注: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六位亲人是:前妻杨开慧、胞弟毛泽民、毛泽潭、堂妹毛泽键、长子毛岸英、胞侄毛楚雄,永远值得怀念。

2003.5回乡祭祖访亲一野岭荒岗仍旧貌,秃坟祭祖跪碑前。

儿孙岁岁培新土,诗礼传家忠孝全。

二徒步匆匆访政兄,田园茅舍一孤翁。

助人为乐名乡里,铁骨铮铮年老红。

注:吾兄德政,中学同学,在家务农,因地主成份到老未婚,改革开放取消政治歧视,因为人公正,当队长十年。

2001.3襄樊探望表姐探亲琼姐到襄樊,白发情深互问安。

久别长谈怀往事,皆经磨难庆余年。

2002.4偕妻游鼓山远来闽地至福州,问道鼓山一日游。

高树浓荫听鸟语,千年古刹静深幽。

1984.4向航天员杨利伟致敬智勇双全集一身,追星逐月太空行。

中华实现飞天梦,科技兴邦国运亨。

2003.11放风筝亦步亦趋陪外孙,宝城广场放风筝。

腾空纸燕翩翩舞,一线牵连老幼情。

2004.3双节杭州游国庆中秋同一日,有缘羁旅住杭州。

西湖堤畔人潮涌,入夜先登望月楼。

2004.9过洞庭湖一水轮滚滚雾茫茫,游赏君山已夕阳。

八百湖光留去影,心随川岳共天长。

二敬仰前贤范仲淹,岳阳楼上读遗篇。

乐忧天下人何少,当代精英践此言。

1989.4拥护《反分裂国家法》台湾自古属中华,两岸同胞亲一家。

分裂蚍蜉瞎鼓噪,挡车螳臂粉成渣。

2005.3温家宝总理爱我中华志有成,平民总理悉民情。

同心治国安天下,亿万苍生享太平。

2005.3袁隆平院士楚湘先哲出名人,今有袁公步后尘。

育种勇攀新领域,全球受益降甘霖。

2005.3彩云归一连宋搭桥大陆行,情真意切受欢迎。

口诛台独闹分裂,两岸和谈表赤诚。

注:连战、宋楚喻均为台湾政界人士。

二怀乡情感上云霄,破浪乘风胆气豪。

历史恩仇终可泯,蓝天碧水架虹桥。

2005.6游木兰山踏上石阶三百层,仰瞻殿宇香烟腾。

木兰立像英姿爽,替父从戎抗敌侵。

2004.3拜谒杨开慧烈士墓痛失骄杨泪倾盆,名词名句刻铭心。

坚贞不屈名门女,浩气长存铸楚魂。

2001.8美国留学女与重庆打工子结婚一这桩喜事不寻常,男女家庭隔海洋。

一见钟情成眷属,天生一对美鸳鸯。

二农家小院喜洋洋,争看新娘来异邦。

媒体传开皆庆贺,诗人笔下好文章

注:喜事在重庆开县传开,争相报导,可见改革开放,国运昌盛,外国姑娘来华成亲并非一例。

2005.8登黄山莲花峰群峰簇拥妙无穷,形似莲花展玉容。

王母瑶池移至此,常来过客步天宫。

2005.9玉屏峰雾开瞭望山峦翠,石壁凌...

朋友开一餐厅,需要一些古诗词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

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晓得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非常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

“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我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相同。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非常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前后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 ...

关于安全的诗歌

安全诗歌 生命的轮回, 是每一次日出和日落共同的决定, 时间老人在岁月的键符上, 轻巧演奏着平行、交叉和奋进; 变幻着窗外那绿的萌动和叶的飘零之间的交替; 再现着踌躇满志的少年和深沉看少年的父亲; 时光在无数次的漂洗后, 用拧出的爱和咸咸汗水, 变成渐浓的麻辣底料, 人生如此美妙, 它让疲惫的腿能在回家途中舞蹈; 让烦恼化作浇灌美丽笑容的肥料; 让幸福在黎明悄悄来到时, 挂在醒时的嘴角。

可是或者如果, 为你撑起的那片浓愈的绿荫在一瞬间失去, 小树的天空中只剩下大雨、闪电和漆黑夜色中稚嫩的呼唤…… 生命的离别, 让亲情的巢, 再没有接踵而至的宴席 空荡荡的树梢在秋风的呜呼中, 只留下曾经的喧闹。

珍爱生命吧! 所有的肌肤、热血、力量甚至包括一缕发丝, 都归属创造和给你整个世界的人, 别让一次灵魂的冲动就失去所有, 别让一次疏忽,就让自己作最后的谢幕。

带上我们的每一次感动, 随心所欲在透过白云的光束中穿行, 因为存在, 我们才能相拥, 看那无垠霞空, 春之色愈浓。

来自天堂里的安全诗歌 作者:崔汉朝 这一天天蹦地裂 忽然间天旋地转 头顶上的天花板砸在我的太阳穴上 我真的后悔 后悔 没有戴好安全帽 就这样 我还没走完人生之路 就来到另外一个世界 从此阴阳相隔 走进炼狱的生活 我真的后悔 后悔 没有戴好安全帽 不是说死的可怕 我那原本温暖的家就这样毁灭了 你可知道 在我入殓的那一刻 路边的梧桐树静语无声 老父老母哭得多悲伤 最痛我爱我的80多岁的爷爷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也许他永远不会知道没有人告诉他 自己最爱的孙子 在天国里磨难 我才20岁 青春壮年在老人眼里还是毛头小伙 送殡那天 全村人为我惋惜捶胸 可是生命就一次 我无法挽回自己的生命 在天国里 好想自己温暖的家 小时侯我骑在爷爷父亲脊背上 “驾驾”驱赶着“牛马” 在母亲怀里撒娇 生病肚子痛的时候 月黑风高的夜里老父还背着我去看医生 真像是被宠坏了的公主 一切一切如过眼烟云 现在父母亲每天对着 那墙上悬挂的我上小学时的已经发霉的奖状 表情凝重木然 我这天国一去 重创父母的心灵 他们好像要倒下去的样子 精神几尽崩溃 我真的后悔 施工作业的时候 没有听从班长的劝说戴好安全帽 假如生命可以卷土 我会拿班长的劝说唯命是从 保证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