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孙家鼐诗词



清朝历史上那些人有太子太傅头衔太子太傅, 官名。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

清朝历史上那些人有太子太傅头衔

太子太傅, 官名。

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

汉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

东汉秩中二千石。

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

三国因置。

太子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师”。

据《旧唐书●官职志●东宫官属》记载,三师三少之职,掌教谕太子。

太保原为古代“三公”之一。

《尚书周官》中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

太保“为保天子于德义者”。

后几经废置,多位勋戚、文武大臣加衔的赠官,已经没有实际的职能。

为太子官属,负辅导太子之责,自晋代开始一直延续至清朝。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在所有文职京官里面,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的大官。

从清朝立国以来,获得过“太子太傅”头衔的官员有以下这些人: ●[宁完我](1593-1665)字公甫。

辽阳(今属辽宁)人。

天命(1616-1626)中归附努尔哈赤。

隶汉军正红旗。

历任内弘文院大学士、议政大臣、太傅兼太子太傅。

初在文馆办事,敢直言,精通文史。

天聪间(1627-1635)屡上建议;定官制、辨服色,论伐明策略,论考试取官,多被采纳。

好赌博,曾被免职。

清室入关后,重新起用,任修纂《明史》总裁、《太宗实录》总裁及三届会试总裁。

●[冯铨](1595-1672年)字振鹭。

顺天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

其父冯盛明是进士出身,官河南左布政,后任蓟辽兵备道,皇太极陷辽阳,弃官而归,被熊廷弼治罪。

冯铨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进士。

附和魏忠贤,参与杀害杨涟、熊廷弼等,充《三朝要典》总裁官。

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崇祯时罢官。

顺治元年(1644年)受多尔衮征用,“举家男妇,皆效满装”。

他对多尔衮说:“一心可以事二主,二心不可侍一君。

”以大学士原衍入内院协理机务,后累官礼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文院大学士,加少师兼太子太师。

●[额色黑](?-1661)富察额色黑,富察氏,谥文恪,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大学士。

天聪年间,任兵部理事官,后跟从梅勒额真巴奇兰伐黑龙江部。

崇德三年,升任内秘书院学士;崇德五年,跟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师围锦州。

顺治二年,任拜他喇布勒哈番。

顺治四年,任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拖沙喇哈番、三等阿达哈哈番。

顺治五年,任刑部启心郎。

顺治八年,任二等阿达哈哈番、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

顺治九年,担任太宗文皇帝实录总裁官、会试正考官、武会试正考官、殿试读卷官、议政大臣。

后署兵部尚书。

顺治十一年,加太子太保。

顺治十二年,加少保、太子太保,任会试正考官、殿试读卷官。

顺治十三年,升加少傅、太子太傅。

顺治十五年,任保和殿大学士,兼管户部尚书,并任殿试读卷官、武殿试读卷官。

顺治十六年,加少师、太子太师。

顺治十八年,任内国史院大学士。

顺治十八年,卒,谥文恪。

” ●[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顺治十二年,加太子太保,摄刑部尚书事。

圣祖即位,授正黄旗满洲都统。

九年,改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二十年,以疾徵还。

卒,谥文襄。

太宗实录成,赠少保兼太子太傅。

雍正初,追赠一等忠达公,配享太庙。

●[成克巩](1608—1691)字子固,号青坛,直隶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入清后,在顺治朝历任国史院检讨、秘书院侍读学士、宏文院学士、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秘书院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摄左都御史、少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少傅兼太子太傅等职。

顺治十八年,圣祖即位,复为国史院大学士。

康熙元年,调秘书院大学士。

康熙二年,乞休回籍。

康熙三十年卒。

●[胡世安](?—1663)字处静,别号菊潭,四川井研人。

生年不详,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年。

明崇祯元年(公元一六二八年)进士,改庶吉士。

累官詹事府少詹事。

入清,授原官。

顺治时,累官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寻加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

康熙元年,为秘书院大学士。

以疾乞归,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致仕。

●[李霨](1625—1684)字景霱,号坦园,直隶高阳人。

幼丧父母,执亲丧,哀毁如成人。

立志读书,寒暑不缀,言行不苟。

顺治二年举于乡,顺治四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除检讨,特改编修。

历任秘书院学士、内宏文院大学士、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加户部尚书、太子太傅、太子太师等职。

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十一日(7月22日)卒,谥文勤,入祀乡贤祠。

李霨幼成孤儿,立志读书。

清顺治二年(1645年)举乡试,顺治三年(1646年)联捷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特改编修。

历升春坊中允、侍读、侍讲学士,顺治十五年(1658年),升秘书院大学士,改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官至户部尚书兼保和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卒,谥文勤。

●[魏裔介](1616-1686)字石生,号...

关于寿县古城墙的诗歌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仅有的七个完整的城墙之一。

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

如清末状元孙家鼐所记:“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

”据光绪《寿州志》记载,今寿县城墙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明清时曾多次修因,迄今完好。

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寿县,属宋至清古建筑,历经900多年的沧桑后,如今亟待修复。

曲阜孔庙观后感

山东“曲阜孔庙”观后感 山东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人们都说山东人性格豪爽,为人大方.这次有幸领导带我们到山东参观学习三天. 因为路程比较远,所以第一天我们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了.因为第二天我们要到山顶看日出,所以当晚就在山上的宾馆落脚的. 第二天,天没亮.我们就到山顶等着观看日出,由于天气的原因,没能够如愿!之后我们游览了,玉皇顶是泰山的至高点.海拔达到一千四百五十五米.泰山是有着五岳之首之称. 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

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

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

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

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

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

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

下午我们游览的是岱庙,岱庙又称东岳庙或泰山庙. 是泰山最大、最 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 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 煌。

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 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

其建筑风格采 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 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第三天,我们游览的是古城曲阜, 曲阜由于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因此被列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曲阜是儒学之源,儒教之根, 是儒学开山的开山之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鲁中南的一块宝地。

作为孔子的故乡曲阜素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丰富、及古建筑雄伟称誉世界

全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2 处。

其中“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最为著名.所以我们也游览了这三处地方. 孔庙、孔林、孔府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的曲阜市,又被合称为“三孔”。

“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3500余亩,拥有近千间建筑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

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造出庄严肃穆 的气氛,培养谒庙者崇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左有对称,布局严谨。

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 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 奥。

座座门坊高揭的额匾,极力赞颂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

第四进以后庭院,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 既喻示出孔于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而供奉儒家贤达的东 西两民,分别长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

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

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 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

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 的坟墓。

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

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续2500年,内有坟冢 十余万座。

其延续时间之久,墓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这次的外出参观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我们游览孔府的时候,听导游讲解到,孔子的第六十七代后人,孔德诚先生当时娶的是光绪皇帝老师,孙家鼐的孙女孙琪芳,值得一说的是,我们何园园主,何芷舟刀,当年娶的是,孙家鼐的侄女,所以在游览的同时,也多了一点亲切和自豪感.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量.在此非常感谢领导,给我们这次参见学习的机会.我们也会再接再厉,将工作做的更好!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 (请自己酌情增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