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蒙古喝酒诗词



蒙古族饮酒礼仪蒙古族饮酒习俗——简介 蒙古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酒被蒙古人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其中颇有

蒙古族饮酒礼仪

蒙古族饮酒习俗——简介 蒙古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

酒被蒙古人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

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其中颇有讲究。

蒙古族好饮酒,男女喜饮奶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侠风度。

饮酒有未饮先酻(祭祀)的礼数。

“凡饮酒,先酻之,以祭天地。

” 蒙古族饮酒习俗——款待客人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61年在内蒙古写下的一首诗中写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 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草原上的人们用奶酒、手把肉款待客人的场景,展现了蒙古族真诚、豪爽的酒文化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蒙古人在设宴欢迎客人时,总是要斟满酒杯,捧出洁白的哈达,唱起悠扬的酒歌,送去一份美好的祝福,让人们领略到草原上的人们以酒寄情、以歌结友的胸怀。

蒙古族饮酒习俗——表达情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有酒。

酒是表达礼仪的佳品,祭敖包、祭奠、婚丧、得子、寿诞时必有酒。

酒是相聚喜庆的首饮,故人重逢、宾客造访、家人团聚以酒表达情谊。

蒙古族给孩子起名、举行剪发仪式时,都要以酒和手把肉款待亲朋好友。

孩子的父母也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表达谢意。

从求婚到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族在正式婚礼之前,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

这时,小伙子拜见姑娘的父母后,敬献洁白的哈达,敬酒唱《求婚歌》,表示求婚的意愿。

求婚过程中,酒是表达意愿的媒介。

举行婚礼期间,两位新人向客人敬酒,表达谢意和敬意。

饮酒和敬酒也体现着蒙古族传统的尊老敬长美德。

每逢酒席,年轻人都要给长辈敬酒,并须用双手敬献,把酒作为礼物赠送时,只送给长辈。

过去讲究年轻人不在长辈面前饮酒。

在祭祖先或葬礼的过程中,用酒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蒙古族人在结交知己朋友时,双方要共饮“结盟杯”酒,用装饰有彩绸的精美牛角嵌银杯,交臂把盏,一饮而尽,永结友好。

蒙古族饮酒习俗——主人礼仪 蒙古族接待客人讲究礼节,欢迎、欢送、献歌、献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礼仪程序进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诵。

一般敬酒礼仪如下:敬酒者身着蒙古族服装(头饰、蒙古袍、腰带、马靴),站到主人和主宾的对面,双手捧起哈达,左手端起斟满酒的银碗献歌,歌声将结束时,走近主宾,低头、弯腰、双手举过头顶,示意敬酒;主宾接过银碗,退回原位;主宾不能饮酒的,要微笑表示谢意,以右手无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额),施礼示敬或少饮一点;主宾饮毕酒,敬酒者用敬酒时的动作接过银碗,表示谢意;向主宾敬酒完毕,按顺时针方向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进行。

蒙古族把酒当成饮品之首。

斟酒以满为敬,这不仅是好客的反映,更是一种祝福的表现。

敬酒时,讲究着装整齐,用双手敬献或用右手,恭敬虔诚地给客人连敬三杯酒,三杯各有说道:第一杯是感谢上苍恩赐我们光明,第二杯是感谢大地赋予我们福禄,第三杯是祝福人间吉祥永存。

蒙族有客来必热情款待,宴饮必备各种酒,献上纯净的马奶酒和各种肉、乳食品

主人和客人必须畅饮,“男女杂坐,更相酬劝不禁”,“客饮若少留涓滴,则主人更不接盏,见人引尽则喜”,“必大醉而罢”。

他们认为,“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来客后,不分主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席的位置。

客人不走,家中年轻媳妇不能休息,要在旁听候家长召唤,随时斟酒、添菜、续菜。

遇到尊贵客人时,敬酒要实行“德吉拉”扎节:主人拿来一瓶酒,酒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往额头上一抹,客人依次抹完,主人才拿杯子斟酒敬客。

客人这时一边饮酒,一边说些吉祥话或唱歌。

牧民招待客人喝茶叫“浅乌”,当主人给客人敬茶时说声“浅乌”,客人如客气说不喝,主人则以为客人不喝或不好喝,就不再给了。

蒙古族的酒文化中,酒和歌总是相伴的。

美酒和歌声是草原人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

婉转的歌声融入酒香,让人心旷神怡;醇香的美酒融入深情的歌声,让人开怀畅饮。

在歌声中举杯,在饮酒中欢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蒙古族酒文化的魅力。

蒙古族在酒席上唱的祝酒歌数不胜数。

《金杯银杯》激越优美、热情洋溢、节奏欢快。

《银杯》展现了蒙古族高雅的礼节和深情厚谊。

《宴会歌》表达了举杯同庆的心愿,让人们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

《请喝一杯马奶酒》既反映了草原人的真诚,又赞美了家乡的吉祥圣洁。

这些歌,给人愉悦、舒畅的感觉。

一首首优美的祝酒歌,让人们沉浸在歌声中,即使不饮酒也会被歌声陶醉。

蒙古人对长辈和客人极为尊重和热情,所以当长辈和客人上马、下马、进门、迎接、送别时,都要敬酒,有时还要唱上一段精彩的敬酒歌。

例如送客人上马时,要敬上一杯“马镫酒”,祝愿客人喝了酒后腿上有劲,一路顺风。

蒙古族饮酒习俗——客人礼仪 蒙古人在敬酒时,也常有“借花献佛”的习俗。

例如当主人敬给客人一杯酒时,客人也可以借主人的酒,敬给其他人,以表达尊敬和友好的感情。

不过,蒙古人去作客或是看望老人时,从不...

蒙古族祝酒歌歌词

祝酒歌(鄂尔多斯蒙古族)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

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喝个够。

朋友朋友请你尝尝, 这酒醇正,这酒绵厚。

让我们心心相印,友情长久,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

蒙古族祝酒歌“金杯” :“祝酒歌”为一种或者一类歌曲的总称。

常用在喜庆的场合及欢迎的宴会上,是一种用以祝酒、劝酒、表达美好祝愿及敬意的歌曲。

世界各地域、各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祝酒歌。

“金杯”,这支祝酒歌,是在蒙古族众多的祝酒歌中,流传地域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支。

在蒙古族中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会唱。

只要有客人来做客,在敬酒的时候一定唱,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福。

酒杯,传统上应该是镶银的黄羊木碗,配以哈达。

敬酒过程中的唱、敬、接、饮,都有一定的规矩动作。

要求敬酒者:衣帽整齐,斟满美酒,先捧杯唱歌,后俯首敬奉。

要求接受者:年龄不同、动作不同。

但不管接没接杯子,都得等歌曲唱完后,才能饮酒。

由于东蒙、西蒙及各地习惯的不同,程序和动作上会有一些差别。

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需要说明的是曲谱与歌词,也因地域与流传的不同而有一定出入。

这也就是往往我们听不同的人,唱得不一样的原因。

但从歌词大意与总旋律上还是一致的。

蒙古族的酒桌礼仪

1.蒙古族春节习俗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

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打扫家,到傍晚要“祭火”。

“祭火”是从萨满教传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后有所改变,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米粥、黄油、酒等做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并将祭品投入旺火里烧,口里诵赞词,祝福家人幸福

祭火忌用红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的,因为蒙古族都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

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

有的把祭品的剩余送给附近亲戚吃。

“祭火”的时辰为傍晚黄昏时,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叩拜。

在古代,有钱人还专请喇嘛祭火。

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准备过春节。

有关衣食住各方面的事,如炸油果子,油食花样繁多,尤其供佛之品要讲美观。

其次是包饺子。

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全家换新装,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柜供台上摆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型,上边插上特制的金银花。

还用十二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一天换一次水,然后点上长明灯。

同时,开始由对联(与汉族同,只是写蒙文)。

晚上,备好饭菜后,在院外找一平地,铺好新毡,摆上酒、菜、肉,开始祭祖先。

长辈嘴里念着高祖、曾祖的名字,把酒一盅又一盅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

祭完祖先后,全家上席,晚辈敬酒给长辈送旧岁。

这天,全家不论男女老幼,玩什么都可以。

在牧区,男人下蒙古象棋,女人、娃娃玩“羊拐”,蒙语叫“沙”,一直玩到天明。

初一凌晨,摆好饭菜上度给老人长辈敬酒,敬酒时要跪拜,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向上下摆动。

这时,长辈祝福你长命百岁,终身幸福等。

未婚女子与男人一样叩拜,而已婚女人则右膝下跪,左膝半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

新媳妇则须唱歌。

初一不分男女相见第一名话是问:“新年好”、“过年好”,而不说“见面发财”之类的话。

给亲戚拜年时,每人带蓝色哈达和酒。

到亲戚家,先到佛堂或者供佛像之处,给佛像叩头,然后用自备的酒敬长辈。

向长辈敬酒时,敬者必须戴帽子。

长辈兄长向你敬酒,必须站起来等;而且喝完才算有礼貌,如不喝者可回敬。

如今拜年时,已改为握手等新习俗了。

牧区拜年时,不管你是否吃过饭,都煮饺子,实在吃不下可尝一个。

2.蒙古族待客 如果您到鄂尔多斯蒙古人家里作客,会受到盛情款待。

在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心中,各民族都是一 家人。

蒙古族十分注重礼貌, 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礼,温文兼恭让,令外来游客感到亲密无间。

蒙古人迎接贵宾,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敬神祭祖,最隆重的礼节就是放五茶。

蒙古人认为: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 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

” 五茶的含义是:献哈达,喝奶茶,尝鲜奶,摆羊背子,敬美酒。

献哈达: 主人迎送客人,晚辈谒见尊长,都要奉献哈达,这是表示对客人或长辈的崇高敬意和亲切的问 候。

当主人手捧哈达,躬身把 它举过头,恭恭敬敬地递给客人后,便虔诚地下跪磕头。

客人接到哈 达,表示了谢意,恭敬地向主人奉还哈达后,主人又非常有 礼貌地向客人磕头致意。

传说,成吉思 汗在世时,常以哈达为纽带,结交了很多朋友,对巩固政权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哈达的质料有布的, 有丝织品的。

有白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但以白色居多。

喝奶茶: 客人被邀请进蒙古包,主人先在红漆小桌上摆上黄澄澄的酥油、珊瑚状的奶酪、似饼薄厚的奶皮子,以及炒米、红糖、油炸 食品。

然后就拿着瓷质精细、图案艳丽的小碗,用小木勺舀进少量炒米,沏上滚烫喷香的奶茶,敬让客人畅饮。

蒙古人用砖茶、 牛奶或羊奶、食盐熬制的奶茶咸香可口,初次品尝它的人,也都会感到满意。

尝鲜奶: 尝鲜奶是必不可少的。

主人把洁白的鲜奶倒入银碗中,用双手递给客人后,客人即用右手无名指伸到银碗里蘸三次。

第一次 弹向天空,以示谢天;第二次弹到地上,以示敬神、祭灶;第三次则自己品尝。

尝鲜奶表达了蒙古人祈求平安,祝愿牧业丰收的好心愿。

摆羊背子: 摆羊背子是五茶中最隆重,最讲究,最壮观的项目

羊背子是蒙古族的“餐中之尊”。

它是由羊头、羊身、肩骨、四条腿拼凑在一起,并按照一定地规格,摆放在长方形的木制 红漆托盘里。

进餐时,人人手持蒙古刀把整块肉切成小块,用手拿着吃。

羊背子肥嫩,肉鲜味美。

敬美酒: 当羊背子端上餐桌后,主人便先从长辈或职务高的人开始依次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

斟酒时,有时斟一银碗酒; 有时不使用银碗,而用酒盅敬酒,但是,均要求客人一饮而尽。

喝酒时,主人还要为客人唱祝颂歌。

有多少酒,便有多少歌。

酒歌既是一种劝酒活动,又是对 待客人的一种盛情。

酒足饭饱,客人临别时,主人还要用歌声祝福客人吉祥如意、一路顺风,请别忘记以后再到鄂 尔多斯作客。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鼻烟壶 鼻烟壶是蒙古族爱不释手的一种器物。

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 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

客人 接到鼻烟壶,应放到鼻下闻一闻,然后如礼以答。

这样做能使双方的 感情得到及时交流,很快消除彼此间的生疏冷漠之感。

递鼻 烟壶时,还有一些讲究,同辈见面要用 右...

李白为什么那么爱喝酒?

你好 因为李白喝了酒之后与常人不同,喝了他会写诗,并且写的很好,可能是喝酒之后灵感来了 据资料考证:李白不是汉人,他的身上流着的是突厥人的血。

突厥族与蒙古族的祖先,同是草原上的一支游牧民族。

众所周知,蒙古人爱喝酒,也能喝酒,突厥人也同样。

他们爱酒,无论是放牧人放牧,还是猎手打猎,身边总不忘带上一壶酒。

他们也能喝酒,他们喝酒用大碗喝,而且是一口气喝光。

不像小家子气的中原人,喝酒总是用小酒杯小口小口的呡。

用我们汉人的话来说,他们那哪里是在喝酒,分明就是灌酒。

血统决定了李白的嗜酒如命,哪怕他自幼在中原长大,哪怕他的朋友都是中原人,但他的血是草原人的血,魂是草原人的魂。

李白,从一出生就与酒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上文所述难免牵强,因为李白的身世本来就是个谜。

那倘若说是李白一生坎坷的经历决定了他的爱酒,大概就比较有说服力了。

李白少有壮志,常自比管仲、诸葛亮,认为自己乃“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为宋中丞自荐表》)他非常希望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皇帝的赏识,可惜天不遂人愿。

后来机会来到,天宝元年,他受道士吴筠引荐进京,临行之前,豪气冲天的写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眼看着理想即将实现,就算是普通人也免不了会激动,何况他不是普通人,他是号称“谪仙人”的李白。

诗人近乎癫狂的激动无法宣泄,只有将此寄托于美酒之上了。

借着浓浓的醉意,诗人更是将他的豪放洒脱、坚定自信,以及狂喜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李白并没能高兴多久,此时的唐玄宗已不再是早年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沉溺在酒色之中,失去了当年慧眼识人的锐气,加之李白生性直爽,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

不久,就被排挤出了长安

诗人满腹的理想、抱负顿时化为泡影。

失望、愤怒至极却又无权无势的诗人,又能够怎么办呢。

他只有借酒消愁,希望沉醉时模糊的意识能减轻他的痛苦,甚至能在虚幻的梦境中带给他少许的安慰。

可是现实并非如此。

于是诗人只有想着能够凭借更深的醉意来削减他在醉中又增添的那几分惆怅甚至痛苦。

李白沉迷在了酒中,但他的诗情却喷发了,写出了无数首为后人称道的好诗。

很难想象,没有酒的李白将怎样继续他辉煌的人生中国诗歌史上,又将会减少多少首好诗。

李白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此生必将与酒相伴。

李白重情谊,广交好友。

朋友一多,就免不了要分分合合。

团聚时,心中喜悦自不必说,此时倘若不好好喝两杯又怎么对得起朋友对得起“酒仙”这个名号?分别时,内心必定不会好受,心中郁闷无处抒发,便将此离情寄托在酒上,大家一醉方休,也就不知何为痛苦了。

这一杯杯的美酒,又何尝不是李白与友人之间深情厚意的体现呢? 假如没有酒,李白就写不出那么多千古名篇,假如没有这些诗,李白充其量也就是个三流诗人。

是酒,升华了李白和他的诗。

李白爱酒,爱之有道,何错之有?

请介绍蒙古族

蒙古族简介 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

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

“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

元代文献始译成“蒙古”。

历史上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

如今仍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从事畜牧业生产。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

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

从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在蒙古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

蒙古族的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红、蓝色布缠头,盛妆时还戴金银头饰点缀的冠。

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

解放后多数蒙古族告别了蒙古包,改住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

蒙古族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要隆重举行祭敖包和那达慕活动,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娱乐活动。

现在这种活动已演变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文体活动的各民族群众性集会。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

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人口480多万人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

古文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

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据13世纪蒙古族的传说,大约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别的游牧部落击败,仅剩两男两女,遁入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

后来人多地狭,意欲出山,于是做风箱化铁溶山,开辟通道,全体迁徙出来。

以后,每于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许的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锤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积累了大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和历史、文学艺术成果,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充实和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

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

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

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

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

质料有布、麻、绸、绢等。

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

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

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

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

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

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

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

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

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

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

请介绍蒙古族

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头带、头圈、绸。

女子则相反。

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蒙古 quot。

头巾大约丈余长,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

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未婚女子扎腰带,仅剩两男两女,遁入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蓝色布缠头。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胸饰、腰饰、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

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棉袍。

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

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琳琅满目。

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

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

行可当衣、勇于探索的民族、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充实和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不留穗头。

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主要由"连垂"和 quot、青海、河南;蒙兀 quot。

解放后多数蒙古族告别了蒙古包,改住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于是做风箱化铁溶山、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 quot。

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

春秋穿夹袍、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云卷"图案或虎,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绢等。

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深色礼帽。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野茫茫。

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三不离身 quot。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

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夏季穿单袍、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

quot,其余多分布在辽宁、吉林。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即祭祀山神、碧野红花、羊群斑斑,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学习,长三四米不等。

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辫钳、辫套,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

袍子的边沿,逐步了解、掌握,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

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天苍苍、 quot。

现在这种活动已演变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文体活动的各民族群众性集会、生息于南起长城;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手饰等五大类。

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路神和娱乐活动;盘肠 quot、高领、右衽、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每当提起她的名字,卧可作被。

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盛妆时还戴金银头饰点缀的冠。

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女子则以红,便成 quot、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两部分组成蒙古族简介 分布在内蒙古各地;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许的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锤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

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

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开辟通道,全体迁徙出来。

蒙古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豹。

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一双靴子而已。

其实,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

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三、移动的住房--蒙古包 蒙古人爱唱歌,衣食住行都有歌。

东蒙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描绘蒙古族传统房屋——蒙古包的民歌: 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 才是圆圆的包顶; 因为仿造白云的颜色, 才用羊毛毡制成。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 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 因为模拟天体的星座, 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

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蒙古包形状、颜色的由来。

直到今天,...

蒙古族的资料

蒙古族简介 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

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

“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

元代文献始译成“蒙古”。

历史上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

如今仍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从事畜牧业生产。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

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

从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在蒙古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

蒙古族的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红、蓝色布缠头,盛妆时还戴金银头饰点缀的冠。

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

解放后多数蒙古族告别了蒙古包,改住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

蒙古族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要隆重举行祭敖包和那达慕活动,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娱乐活动。

现在这种活动已演变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文体活动的各民族群众性集会。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

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人口480多万人。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

蒙古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

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据13世纪蒙古族的传说,大约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别的游牧部落击败,仅剩两男两女,遁入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

后来人多地狭,意欲出山,于是做风箱化铁溶山,开辟通道,全体迁徙出来。

以后,每于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许的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锤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积累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和历史、文学、艺术成果,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充实和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

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

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

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

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

质料有布、麻、绸、绢等。

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

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

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

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

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

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

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

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

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

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

蒙古人的生活习惯

礼仪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

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

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

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

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

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

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

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

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人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人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

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

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

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

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

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

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

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人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

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热情好客:蒙古人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蒙古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与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紧密相连,诗配以乐,歌含有诗,诗歌并存。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数量浩瀚,按地域可分为东蒙民歌和西蒙民歌,按歌种可分为长调、短调、潮日、叙事歌、酒令、儿歌、摇篮曲、宗教歌曲“博”、歌舞曲“安代”、“浩都格沁”等。

选猎狗:蒙古人有猎狗打猎的习俗。

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

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问候:蒙古人热情好客,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

款待行路人,是蒙古人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婚俗 蒙古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

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

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

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羊背子(shuus或者uuch)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

蒙古人的爱好

风俗习惯 一、服饰 蒙古族男女衣着款式相似,都穿长袍,长袍右开襟,不开权,袖长而窄,高领,袍子的袖 口、领子、袍边都缝有图饰。

由于季节的不同,袍子的选料也不一样,天气暖和时,王公贵族 喜欢用绸缎等上等衣料缝制长袍,穷人们则穿粗布缝制的袍子;寒冷季节用羊皮制作长 袍,也用羊毛、驼绒制作棉袍。

另外,男人们也有穿光板皮衣裤的。

讲究的男子穿长袍时都 扎腰带,并且在腰带右侧佩挂一把别致的蒙古小刀,腰带左侧挂烟荷包及打火用具,显得 英健而晓勇。

蒙古族妇女的袍子多为红、绿、蓝等鲜艳的颜色。

长袍的领口、袖口、胸襟、下 摆均有搭配刺绣。

卫拉特蒙古已婚妇女不束腰带,因此,称已婚妇女为"不束开",即不束腰带的人,她们穿的袍子有"特尔利克",其式样是长袍的前面有襟、腰围有折子;还有一种 "策格德格",其式样是前面开衩,无袖,似同长坎肩。

蒙古族妇女爱好装饰,喜欢留长辫,姑娘时梳两根,也有的梳十几根,都喜欢在发辫上 用绸缎绢做成长穗,也有挂附金圈、银圈、铜片、碧玉、珊瑚的。

有钱人非常讲究首饰,佩戴 珠宝、金银制作的耳环和手镯、戒指、项链。

蒙古族无论男女都喜穿马靴。

冬季穿毡靴,毡靴像毡袜,底子用皮子缝制。

头戴一种 叫"托尔齐克"的圆帽,其式样似同瓜皮帽,尖顶,而且顶上结有朱缨。

冬季男子多戴用狐皮 等制成的皮帽和毡礼帽,土尔扈特妇女还戴一种叫"厄登"的金丝毡帽,顶结红绒或红丝长穗。

60年代以来,居住城镇和农区的蒙古族穿民族服装的人已很少,人们大都改穿中山 装、西装等。

民族服装只在节日、婚礼时穿。

二、饮食 食品主要为奶制品、牛羊肉、面食。

用新鲜牛、羊奶及奶皮子做出的黄油一般都放人经 过加工的牛羊乳制品里贮存;奶疙瘩是牧民们放牧或出远门时用作充饥的干粮。

这些奶食 品香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是待客的上等食品。

蒙古族的饮料主要以奶茶为主,其次有清 茶、马奶子、酸奶和奶酒。

牧民是离不开奶茶的,早午餐都喝奶茶,并佐以奶制品、烧饼、炒 面、炒米等,大多数家庭每天只做一顿饭。

蒙古族的肉食主要为绵羊肉,其次是山羊、牛、马及野生动物肉。

忌食狗肉和驴肉,不 忌食猪肉,但不喜欢吃。

秋季和冬季以食肉为主,一般不宰杀大牲畜,牛、马等只在老了才 宰杀食用。

招待远方来的亲朋好友和客人一定要宰羊,做"手抓肉",就是清水煮羊肉,在汤 内放些洋葱、盐。

蒙古族用肉食招待客人很讲究,对待尊贵的客人要煮羊背,就是将全羊由 背上第七肋骨至尾部割为一段,四肢肩、肿各一件,带尾入锅,煮熟后放在大盘子里。

蒙古 人称这种食法为"马查"。

招待妇女的为胸部肉(又叫胸岔骨)。

吃的面食主要是用面粉制作的烤饼和肉汤面条,过年则做油饼,包饺子。

还喜欢吃炒 面,就是将炒熟的麦子、青棵、玉米磨成面粉,吃时加些奶茶或奶,和些黄油拌着吃。

过去,牧区的蒙古族饮食比较单调,蔬菜几乎吃不上。

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文化、交 通运输的发展,牧民们也可以吃上蔬菜。

住在农区、城镇的蒙古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的饮食 习惯已基本相近。

三、居住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因此,春、夏、秋、冬四季随之搬迁。

蒙古族有 一种随时都可拆搭、轻便、保暖、适合于游牧生活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住宅,俗称为"蒙古 包",蒙古包由天窗、包顶、侧壁和门组成。

包的骨干用木架做成,包顶用柳条编成的扇形椽 子撑起。

包顶蒙古语称为"乌尼",中间有圆型天窗,称为"哈拉其",白天透风亮光,夜间用 专制的方毡覆盖,以防风保暖。

包围(侧壁)用皮绳串成的柳条网(蒙古语称之为"特日 木"),"乌尼"和"特日木"结合处用细毛绳系紧,成为全架形。

包顶和侧壁都盖上羊毛毡,用 毛绳系住。

侧壁门的固定处,捆扎木板门。

一般蒙古包高约1丈左右,宽1丈2尺。

蒙古包的"特日木"越多,扇形椽子则越长,随之包也越大。

这种大包,蒙古族称为"拜拉格尔"。

蒙古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他们喜欢把自己的住屋布置得美观大方。

搭包用的毛毡和 包内铺地的毡子都嵌有图案、花纹,显得很雅观。

包的内壁挂有带刺绣的绸帘子或毛毯,条 件好的则用挂毯。

包内的陈设与布置也比较有规律,门必须朝东开,包的正中对准天窗的 地方置有火炉,炉子周围都铺有毡子;正门的正上端是供奉佛的佛龛,偏中安置重要家具, 如衣柜、木箱以及来客的坐卧处;偏左放有被褥,是主人的卧榻;包的前半部分放物品,靠 门右端放食品厨柜和锅等炊具,左端放马鞍子、缰绳、猎枪等用具。

冬季,不少牧民则搬进冬窝子。

新中国成立以前,他们住的冬窝子比较简单,用大石头 堆砌起房子,再抹上泥巴就行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蒙古族牧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冬 季,许多牧民都住进了土坯房或砖房。

城镇和农区的蒙古族人都住固定住房。

四、行 蒙古族人民无论放牧、转场、外出,所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骆驼和牛。

马是蒙古族 牧民的伙伴,他们爱护马,歌颂马,"马和歌,是蒙古人的两只翅膀,没有骏马,牧人难飞远 方……"。

蒙古族牧民训练出来的走马,走得又平又稳,被人们称之为草原上的"卧车"。

五...

蒙古族的生活习俗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

”(您好)。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

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

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

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

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

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食俗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

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

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

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

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

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

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

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