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国学经典 诗词



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国学经典之诗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有哪些国学经典的古诗

国学经典之诗词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论积贮疏)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1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1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18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18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18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9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9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19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国学经典诗歌

国历沧桑五千年学海浩瀚无际边经卷保护责任重典籍逸失最遗憾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为你自豪(诗词)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历史凝聚了宏伟,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狼烟里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阵容。

讴歌我们的历史,那雄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刚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到了太平洋上,我们实现了重整河山的梦想

五十四个春秋,锦绣大地神采飞扬。

五十四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酣畅。

五十四个春秋,轰隆的铁牛梳理着田野的歌喉,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

五十四个春秋,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

五十四个春秋,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

五十四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

五十四个春秋,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捍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

五十四个春秋,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跨越我们的未来,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勃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光荣和自豪焕发出辉煌的容光。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汇入历史的长河,永远在我的胸中激荡。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精彩神奇的土地上,又一次萌发了腾飞的希望,历史的巨笔将绘出你新世纪的辉煌!2.祖国的十月(歌颂祖国诗歌)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那是羽白色的鸽子 在蓝天下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啊!祖国 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十月啊!我的祖国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我追随你的脚步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临摩你的日子——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最初的十月 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在我的心中 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啊!祖国……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在天安门前我感受到丹桂的余韵 和丰收鼓乐的震响我追忆汉白玉雕上那些历史的声音思绪已变幻飞舞的云彩万里的江山怎能不熏陶我美好的品格和操守?!上升的十月 已千帆竞发还有我的歌唱 我的祖国幻化成一群高翔的白鸽振翮不已振翮不已……3.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那就是中国啊,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流露着谦逊的笑窝,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坚强的性格挺拔起泰山的气魄,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辽阔的海疆装满了我所有的寄托。

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可爱的祖国啊,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你用速度,你用实力,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祖国啊,祖国,你永远充满希望,祖国啊,祖国,你永远朝气蓬勃!4.歌颂祖国的诗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

国学经典名句100条正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

”《论语》【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错,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15、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译文】孔子说:“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2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2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听从。

”2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

”27、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2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适合书法的国学经典诗词

1.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 《水调歌头》·苏轼3. 《沁园春·雪》4. 《长恨歌》·白居易5.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 《虞美人》·李煜7.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8. 《将进酒》·李白9.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0.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

取其声扬而远闻,与汉曲异矣。

枭子五。

若陈苏子卿云:“张机蓬艾侧:汉初有朱鹭之瑞。

《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尔,亦汉曲也。

其辞亡。

或云,言艾草以为田之大防是也。

鼓咽咽,皆非也,四曰 《上之回》,五曰 《拥离》,六曰《战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汉铙歌十八曲[汉] 佚 名崔豹《古今注》曰:短箫铙歌,逐狡兔,鹭于飞。

《诗云》:‘振振鹭。

《古今乐录》曰,十六曰 《临高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香草也,亦以锡有功诸侯,饰鼓以鹭,存其风流,九曰《将进酒》。

”谓因搜狩以习武事也。

兰,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

《谷梁传》曰: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芟草也。

朱鹭,鱼以乌。

鹭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注】诛,十一曰《芳树》。

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

” 古词曰,拉沓高飞莫安宿,枭母六:汉铙歌二十一无《钓竿》,但我思,食交君。

未知孰是。

”孔颖达曰:“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故以鹭形饰鼓,又以朱鹭名鼓吹曲也。

宋何承天《朱路篇》曰。

或曰,鹄也,不复可分。

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醉言归。

蓬首狗。

’言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息:“雀以高飞奈雀何?”艾而张罗,行成之。

四时和,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

” 《传》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夺我美人侵以遇,军乐也。

或曰,鹭,鼓精也。

或曰。

悲翁也,古荷字:“艾而张罗,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

思悲翁思悲翁,唐思。

汉乐有《黄门鼓吹》,十七曰《远如期》,十八曰《石留》。

又有《务成》《玄云》《黄爵》《钓竿》:茄,旧鼓吹《朱鹭曲》是也。

”谭苍醍醐云,《拥离》亦曰《翁离》。

”《宋书》乐志曰,十曰《君马黄》,字多讹误。

一曰 《朱鹭》,二曰 《思悲翁》,树之跗也。

”《隋书·乐志》曰:“建鼓,殷所作。

又栖翔鹭於其上,不知何代所加。

朱 鹭《仪礼·大射仪》曰:“ 建鼓在阼阶西南鼓,三曰《艾如张》,《宋书》作诛。

一作谏。

《诗纪》同。

逯钦立注。

艾如张《诗纪》云:艾与刈同,十四曰《圣人出》,十五曰 《上邪》。

黄帝使岐伯作,所以建武扬威德,风劝战士也。

《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

”又曰:“朱路扬和鸾,翠盖曜金华。

”但盛称路车之美;声辞合写,故致然耳:《汉鼓吹铙歌》十八篇,按古今乐录,皆声辞艳相杂...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

汉铙歌十八曲[汉] 佚 名崔豹《古今注》曰:短箫铙歌,军乐也。

黄帝使岐伯作,所以建武扬威德,风劝战士也。

《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

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也。

《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尔,亦以锡有功诸侯。

《古今乐录》曰:“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字多讹误。

一曰 《朱鹭》,二曰 《思悲翁》,三曰《艾如张》,四曰 《上之回》,五曰 《拥离》,六曰《战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九曰《将进酒》,十曰《君马黄》,十一曰《芳树》,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十四曰《圣人出》,十五曰 《上邪》,十六曰 《临高台》,十七曰《远如期》,十八曰《石留》。

又有《务成》《玄云》《黄爵》《钓竿》,亦汉曲也。

其辞亡。

或云:汉铙歌二十一无《钓竿》,《拥离》亦曰《翁离》。

”《宋书》乐志曰:《汉鼓吹铙歌》十八篇,按古今乐录,皆声辞艳相杂,不复可分。

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

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耳。

朱 鹭《仪礼·大射仪》曰:“ 建鼓在阼阶西南鼓。

” 《传》云:“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

”《隋书·乐志》曰:“建鼓,殷所作。

又栖翔鹭於其上,不知何代所加。

或曰,鹄也,取其声扬而远闻。

或曰,鹭,鼓精也。

或曰,皆非也。

《诗云》:‘振振鹭,鹭于飞。

鼓咽咽,醉言归。

’言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息,饰鼓以鹭,存其风流。

未知孰是。

”孔颖达曰:“楚威王时,有朱鹭合沓飞翔而来舞,旧鼓吹《朱鹭曲》是也。

”谭苍醍醐云:汉初有朱鹭之瑞,故以鹭形饰鼓,又以朱鹭名鼓吹曲也。

宋何承天《朱路篇》曰:“朱路扬和鸾,翠盖曜金华。

”但盛称路车之美,与汉曲异矣。

朱鹭,鱼以乌。

鹭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以吐,将以问诛者。

【注】诛,《宋书》作诛。

一作谏。

《诗纪》同。

逯钦立注:茄,古荷字。

思悲翁思悲翁,唐思,夺我美人侵以遇。

悲翁也,但我思。

蓬首狗,逐狡兔,食交君。

枭子五,枭母六,拉沓高飞莫安宿。

艾如张《诗纪》云:艾与刈同,芟草也。

《谷梁传》曰:艾兰以为防,置旃以为辕门。

”谓因搜狩以习武事也。

兰,香草也,言艾草以为田之大防是也。

若陈苏子卿云:“张机蓬艾侧。

” 古词曰:“艾而张罗。

”又曰:“雀以高飞奈雀何?”艾而张罗,行成之。

四时和,山出黄雀亦有罗,雀以高飞奈雀何?为此倚欲,谁肯礞室。

国学经典诗歌朗诵稿

诗)沁园春·国庆 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

美国学的诗词

随着读书的增多,才知道自己所能背诵的那几首唐诗和宋词,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于是,使疯狂地买起有关的书籍来。

直到今天,仍不改对唐诗对宋词那一份痴迷和眷恋。

每当月照庭院或雨打纱窗,从床头柜上随手拿过一本,低声读将起来,感觉琅琅上口,满口清香。

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歌。

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

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恍惚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典雅的古代儒生,微风拂动我头上淡蓝色的逍遥巾。

我坐上一辆古旧的马车,“吱吱呀呀”而去,驿道两边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把我的双也映照得微红,叫我怎能不停下车来望上几眼?“小令樽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衢上越走越远,而红楼之上酒兴正浓。

箫是那精精致致的玉箫,灯是那华华贵贵的银灯,音乐在身边流淌着,心爱的人儿跳着欢快的舞蹈,叫我怎么不想再不一回多情的公子? 独爱诗宋词,独爱其中所展示的一个个古雅的诗歌意境,独爱浪荡于境界之中的一个个不羁的灵魂。

可与之携手同游,可与之相对品茗。

无论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渭城客栈,无论在“花市灯如昼”的元夜,还是在有“暗香盈袖”的黄昏,或笑、或泣,或长歌、或短叹,或无语徘徊、或滔滔不绝,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在中学校园里读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大脑中一片空白。

今天,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再来读它,便渐渐悟出一些意蕴来。

想当年,晏殊徜徉在小园的香径上,借着老酒写下这首词的时候,又怎能知道千年之后的我能读到它?又怎能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境去品味去咀嚼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沧桑了,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了,这就是所谓的缘份了。

我还觉得,这份沧桑之感,并非建立在“生命无为”的悲观基调上。

相反,它是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

它教会我更加珍惜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热爱生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事物正在不断地遭受抛弃。

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使心灵愈来愈贫穷。

面对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痛苦:噪音、污染、人口爆炸、腐败蔓延、生态失调……人,成为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在复杂的人情世故中无休止地旋转…… 好不容易觅个闲时,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月色花影之中超越现实,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灵魂便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寓所。

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层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田园,在燕子对月亮的喃喃细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

或者置身于一间“深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枕一帘幽梦,带半身闲愁,想想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作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唐诗和宋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她也必定使我们在人生的路途上投去怀旧的一瞥。

国学经典朗诵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

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

从诵读教材的选择到诵读目标的制定,从实施方案的酝酿到课程的落实检查都有专人负责。

在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上,我们主张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在诵读好必读书目的同时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目,没有教材的可以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自行抄写并积累成册。

主要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内容。

在学校的教学实际中,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不能停留在“诵读”的层次上,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从内而外地受到先贤圣人的影响,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通圣人礼,知天下事,并且从行动中表现出来。

通过经典诵读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从言语举止,行为习惯、内在修养、内在气质上都能够上层次。

在活动的落实上,我们通过学校统一课时安排和班级课时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上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诵读量,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诵读事件和诵读量。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站在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的高度,站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发展的高度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就会使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得到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中国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海晏河清、祥和安乐的社会。

最后预祝今天的汇演圆满成功!谢谢!国学经典朗诵稿(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习精神,厌学得多,学习目标不明确。

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

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成人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

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

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

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

国学经典有哪些

经部 大学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展开经部 大学 《四书》之一,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大纲。

中庸 《四书》之一,儒家推崇的处世哲学。

论语 《四书》之一,儒家创始人孔子言论集。

孟子 《四书》之一,以“性善论”著称的儒家经典。

诗经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尚书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五经》之一,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春秋左传 《五经》之一,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尔雅 我国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孝经 我国以“孝”治国的理论基础。

史部 山海经 战国·佚名 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最古的博物书、最古的神话小说故事

穆天子传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游记。

国语 战国·佚名 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和辩论的策略书。

史记 汉·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纪传体史学、传记文学之先河。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 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洛阳伽蓝记 后魏·杨炫之 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贞观政要 唐·吴兢 古代帝王统治术之专著,后世治国者之圭臬。

史通 唐·刘知几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文史通义 清·章学诚 是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之代表。

书目答问 清·张之洞 指导治学门径的必读书目,嘉惠一代学林。

子部 老子 春秋·李耳 “道家最精要之书。

”(梁启超语) 庄子 战国·庄周 先秦最有文彩的哲学著作。

列子 战国·列御寇 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采奇”(《文心雕龙》语) 韩非子 战国·韩非 战国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的著作 淮南子 西汉·刘安 汉初新道家的代表作。

公孙龙子 战国·公孙龙 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逻辑学。

墨子 战国·墨翟 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荀子 战国·荀况 先秦儒家学说集大成之著作。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吕氏春秋 战国·吕不韦 综合百家学说,建构一统理论。

杂家学说代表作。

尹文子 战国·尹文 “宋尹”学派始祖,尹文论法术和形名的专著。

新书 西汉·贾谊 汉代杰出的政论文集,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法言 西汉·扬雄 首部儒学批判专著。

鬼谷子 纵横家始祖,兵家法宝。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黄帝内经素问 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近思录 宋·朱熹 理学入门书,蕴含了朱子思想的全部精义。

阴符经 相传苏秦得此书而为六国之相(《战国策》记)。

周易参同契 汉·魏伯阳 最早论述炼丹原理的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黄庭内景经 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宋·李昌龄注 民间广为流传的劝善书。

金刚经 后秦·鸠摩罗什译 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经中之王”。

四十二章经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佛教经典著作。

心经 唐·玄奘译 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经典。

六祖坛经 唐·释慧能 禅宗最重要的典籍,中国佛教的集大成者。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乐府杂录 唐·段安节 唐代乐制、音乐、百戏资料大全。

洛阳牡丹记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

棋经十三篇 宋·张拟 宋代以来最权威的围棋理论著作。

林泉高致 宋·郭熙 山水画高度成熟后的理论总结,极具文彩。

搜神记 东晋·干宝 古代民间传说的总汇,志怪小说之典范。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游仙窟 唐·张鷟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自传体爱情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神怪小说的代表作,开创一代神魔小说之风。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我国第一部成功的长篇白话小说。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我国历史题材小说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古代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后世几乎无法逾越。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 清代最杰出的文言小说集。

集部 楚辞 我国最早的辞赋总集,浪漫主义文学之滥觞。

六朝文絜 清·许梿选 我国最杰出的骈文作品选。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 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选集。

绝妙好词 宋·周密 “于词选中,最为善本。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 代表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的大众读物。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诗品 南朝梁·锺嵘 我国第一部诗歌评论总集。

二十四诗品 唐·司空图 领导了后来的文品、赋品、词品等的著作,又领导了后人的意境、空灵等诗论。

六一诗话 宋·欧阳修 我国最早的诗话,开后代诗歌理论著作新体裁。

人间词话 清·王国维 第一部融贯中西美学思想的文论名著。

西厢记 元·王实甫 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

窦娥冤 元·关汉卿 我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

牡丹亭 明·汤显祖 明代传奇戏剧的压卷之作。

蒙学 三字经 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

百家姓 千字文 南朝梁·周兴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