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对仗很好的诗词



古诗中的对仗句对 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

古诗中的对仗句

对 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

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

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实际上,名词还可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

这里“美”与“朝”都是专有名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

“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

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

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

“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

“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

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关于诗词的对仗,在下文律诗的对仗及词的对仗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到这里。

诗词中的对仗是怎么回事?

诗词中的对仗,又叫作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者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如“攀龙附凤”,“攀龙”与“附凤”形成对偶。

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攀龙附凤”是句中自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则是两句 相对。

一般来说,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其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例,“物”、“天”、“人”、“地”都是名 词,相对;“华”、“宝”、“杰”、“灵”都是形容词,也相对。

在对偶中,同类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对偶,简称“工对”。

仍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例,“物”与“人”、“天”与“地”都是专有名词,所以是 工对。

古诗词中的对仗关系怎么样的?

(一)对仗的种类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6]。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7]。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1、名词2、形容词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8、虚词9、代词[38]同类的词相为对仗。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b)颜色自成一类。

(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

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

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12、外貌13、动作14[39](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春日忆李白 [唐]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0]?(“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长江],是水名对水名。

)观猎 [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41](“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客至 [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42]。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鹦鹉 [唐]白居易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43]。

(三)首联对仗首联的对仗是可用可不用的。

首联用了对仗,并不因此减少中两联的对仗。

凡是首联用对仗的律诗,实际上常常是用了总共三联的对仗。

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

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可能的。

上文所引律诗中,已有一些首联对仗的例子[44]。

再举两个例子: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45]?(首联对仗,首句入韵。

)恨别 [唐]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46]。

(首联对仗,首句不入韵。

)(四)尾联对仗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

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

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

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关于流水对,详见下文)。

还是和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48]。

(五)少于两联的对仗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

这样,就只剩下一联对仗了。

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49]。

例如:塞下曲(第一首) [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六)长律的对仗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

例如:守睢阳诗 [唐]张巡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51]!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唐]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52]。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编辑本段对仗的讲究律诗的对仗,有许多讲究。

(1)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

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

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

反义词也算工对。

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

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

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

从诗词中找出4对对仗工整的联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律诗的颔联颈联都是对仗很工整的,但以古人对工对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颔联是有工对这个要求,但不是每首都能达到这个水平的。

杜甫的诗对仗不错,可供一看。

还有王维的。

排律除了首尾二联都是要求对仗的,也可一看。

对仗诗句有那些

二、对仗有哪些基本要求?诗词中的对仗除了一般地要求相对的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似之外,还要求它们字面相对,并且词性一致。

一字面相对。

所谓字面相对,就是构成对仗的字词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在这一联中,“江间”对“塞上”,“波浪”对“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字面意义都是两两成对的;动词“兼”和“接”相对,名词“天”和“地”相对,字面意义也是相对的。

又如:新松恨不高千丈,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在这一联中。

“新松”对“恶竹”,“恨不”对“应须”,“高千丈”对“斩万竿”,字面意义正好相反,表达出很鲜明的爱憎。

二词性一致。

所谓词性一致,是指对仗的字词的词性要求一致。

一般来说,名词和名词相对,动词和动词相对,形容词和形容词相对。

如:欲寻芳草去,还与故人违。

——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和“还”都是连词,“芳草”和“故人”都是名词,“去”和“违”都是动词。

三另外,近体诗中的对仗,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之外,还有不能在对应的位置用同一字。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有点类似于后人所说的扇面对。

但是,在对应位置上出现同一个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

这类看起来和对仗很接近的修辞格,在古体诗里较多出现,如“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梅尧臣《河豚鱼》)之类。

初学者要注意,不要将此类也认成是对仗。

三、何谓工对?何谓宽对?工对即词性完全相同的对仗。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不仅是名词对,而且还包含颜色对。

“两个”对“一行”,量词和量词相对,名词和名词相对,“鸣”和“上”是动词对。

像这样上下句每个词的小类都是一致的,是标准的工对。

工对以追求对仗的工整为目的

在对仗上就有这样一种追求。

如:字面相对也就是词类相同的互为对仗: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

依照传统,名词还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小类:(1)天文(日月风云等);(2)时令(年节朝夕等);(3)地理(山水江河等);(4)宫室(楼台门户等);(5)器物(刀剑杯盘等);(6)衣饰(衣冠巾带等);(7)饮食(茶酒餐饭等);(8)文具(笔墨纸砚等);(9)文学(诗赋书画等);(10)草木(草木桃杏等);(11)乌兽虫鱼(麟凤龟龙等);(12)形体(身心手足等);(13)人事(道德才情等);(14)人伦(父子兄弟等)。

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是近体诗常用的工对类型。

同义词相对在近体诗中比骈体少得多。

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大忌,叫做“合掌”,诗中极少这种情况。

因为诗的篇幅短,要使诗的内容丰富,就应该让每一个词都充分发挥作用。

宽对的一个意思,就是词类上面放得很宽。

其要求是,只要用以对仗的词语词性相同,也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颔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那堪”与“来对”,对的意味就不是那么明显。

但仔细体会,还是“对”。

又如杜甫《题张氏隐居》颔联: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这一联,乍一读看,对仗的意味也不是很明显。

主要是因为“石门”对“涧道”,“斜日”对“余寒”,甚至“林丘”对“冰雪”,都给人对得不是那么工整的感觉。

其实,这正是对仗的无穷妙用。

对仗艺术不只有工对一个方向,还有宽对的一种艺术处理。

宽对有时能造成更多的变化之美,让人感觉对仗可以层出不穷。

而且宽对能破除匠气,在叙事达意方面也有妙用。

当然,初学律诗的人,还是以求工对为主。

宽对其实是更为纯熟、变化多端的一种对仗艺术。

在对仗艺术处理上,唐人多以自然的工对为主,宋人则多利用宽对来破匠气。

总而言之,对仗的工对与宽对是相对而言的,与艺术高低也不是一回事。

对仗要掌握在工整中求流动、在稳健中见变化这一原则。

琴棋书画添佳趣对仗的对联,最好有诗词歌赋四字?

岁月染双鬓,花香伴月辉。

凭栏笑山水,浮云沉碧翠。

流年划容颜,诗酒趁年华。

倚楼听风雨,夕阳醉红尘。

呵呵,随意一对,仄起平收,对成了上句哦。

说些个人意见,不妥莫怪。

出联的四句有些乱韵哈。

四句四韵可就谈不上是诗词了。

尤其第一句竟连了五平,大忌哟。

所以这样的四句“诗”,也就谈不上对仗工整一说了。

应联也就只能是从字面上来对,然后再考虑意境了。

...

背古诗词怎样才能背的又快又好呢?

任何记忆都有一定的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

一般记忆古诗有以下一些方法,采用了这些方法背诵古诗就比较快: 理解记忆法:要记忆一首古诗词,一定要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

这些内容肯定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只要你将诗中的意思背记下来,到用的时候,在还原成诗词的语言,这样诗词就比较好记了。

例如:“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这句诗,如果你不理解它的意思,是很难记住。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中,只有伸长着颈子远望寄意。

如果弄清了这句诗的意思,就很好记住它了。

情景想象法:所谓的情景想象法,就是发挥想象力,来想象下诗词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这样帮助记忆。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记者这首诗的时候,你可以想象有一位衣着褴褛,但深情悠然自得的老人,在一排竹篱旁欣赏并采摘着菊花,他的身后是轮廓非常清晰的南山。

如果你的脑海嫩想象出这样的一幅图画,那么这首诗已经在你脑海里有不可磨灭的印象了。

韵脚记忆法:古诗都有严格的韵律,这是古诗对美学的一种回归。

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

例如:“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的韵脚是韵母”an”,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住韵脚的字,从这个字来扩散到这句诗,从而加深记忆。

诵读记忆法:大家或许在电视中看见过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时,摇头晃脑,将诵读内容音调拉的很长的样子,也许那时候,很多人还都忍俊不禁,不过这的确有助于记忆。

因此大家背记诗词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速度,速度放慢了,可以尽情体味诗中的意向,从而加深记忆。

分析记忆法:很多时候分析可以加深记忆,平滑而独立的事物是很难在人的大脑里留下持久地印象的。

如果适当的使记忆的东西和过去的记忆,价值观建立联系,那么就对记忆这件事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首诗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

看完这首诗,不妨分析下。

诗人为什么说四月的时候山外的花儿都开尽了,山上的桃花却刚刚盛开。

如果进行调查会发现,因为山下和山上的气温不一样,因此桃花开的时节也不一样。

如果稍用地理知识分析,就可以知道,这是自然带分布中的垂直自然带,这样一来,对这句诗的记忆肯定深刻了。

对仗记忆法:很多古诗,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对仗是这些诗歌的一种规律。

在记忆的过程中,你可以两句对比着记忆,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例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对仗比较工整。

两只对一行,黄对白,青对翠等,这样可以对比着记忆,很容易同时将两个诗句一并记住。

律诗的对仗有何讲究?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诗句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使语句更具有韵味和乐感,从而增加诗句的表现力。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 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其实也是一种骈偶。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要求,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 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当然,也有 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要求字面要基本相对。

再次,要求词 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 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若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 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 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