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兴百姓苦 同义诗词



【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含义相同的句子是什么?要是古诗...这不是诗,而是元曲中的一首小令,是张养浩写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句子。原文如下: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含义相同的句子是什么?要是古诗...

这不是诗,而是元曲中的一首小令,是张养浩写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句子。

原文如下: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赏析:张养浩晚年在陕西赈济饥民时,写了九首怀古曲。

这是最有名的一首。

起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气势飞动。

作者纵笔酣写山川的壮美,赋于它以强烈的感情。

沉郁的声调,产生闷雷滚动般的效果,使人心灵震撼。

“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

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从潼关向西,“望西都,意踌躇”。

长安是好几代王朝的首都,作者登高伫望,思古之情油然而起。

“伤心秦汉经行处”两句,是说遥望那片秦代人、汉代人乃至历代人曾经走过的土地,不禁感慨系之。

诗人感到,历史在他面前一页页地翻开,无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

此曲迥异于其他诗作,在于它不只是一般地抒发兴亡之感,而且一针见血,揭示出兴亡后面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从诗人对百姓的态度,回应起首两句,当可理解为甚么他在雄壮的山色面前,抚今追昔,显得心情沉重,郁勃难舒了。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

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

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找关于百姓疾苦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写...

李白:《丁都户歌》,反映纤夫之苦.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还是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还有杜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茅屋被秋风所破歌》等,太有名了.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出自哪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正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1270-1329),元朝官吏,曾做到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官位不谓不高。

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首《山坡羊》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

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诗它是爱国诗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出自: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释义:如果天下安定,统治阶级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

战祸不断,百姓也会受苦。

这句诗所表达的是作者忧民忧国的伟大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聚集到潼关来, 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 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

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 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 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

国家兴起,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姓。

国家灭亡,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

《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

《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养关中的途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与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 与《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与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与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

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

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

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

"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

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

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

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谥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

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谁的诗?原诗怎么写的?有人记得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正文: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1270-1329),元朝官吏,曾做到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官位不谓不高。

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首《山坡羊》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

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

【一首词,只记得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业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另外 王粲《七哀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李绅的悯农诗(一)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二)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也作“爷娘”),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元结《贼退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田家词 ——元稹 牛咤咤,田确确. 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 归来收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古代反映百姓疾苦的诗词真的很多,几乎是个诗人都有几首.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的赏析

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百姓用白骨堆成的,百姓抛头颅,洒热血,让统治者稳坐江山,为的难道仅仅是加官进禄,更多是希望改变现状,可以过日子就可以了!百姓用生命去换,并不敢奢侈君主回感激他们,然而所以的朝代到头来都像一惯技法的强盗,解决财政困难的方法是向百姓偷取财物,方不知一个“大家”尚且如此,“小家”还能苟全吗?好象这就是百姓的命运,不管到哪个朝代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