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诗词 修辞



常用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

常用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

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一、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

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

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

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

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

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

“迢迢”“皎皎”互补见义。

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还会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

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3.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

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

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睛后雨》) 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

如: 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

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

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

不然。

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19.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

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

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

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

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

如: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同上) 第12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

第13句中的“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出嫁前已具备了很好的才能与品德,不必拘泥于哪年学了什么。

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二、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

古诗词中修辞和表达方法有何区别?

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 表达方法有: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区别是: 修辞手法是用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的方法; 表达方法的前三种一般是做文章的文体,第四种一般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一种一般是写物时或写人外貌时用的多。

古诗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 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再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 隐语是隐去本事而假以他辞来暗示的手法.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春 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虽然意境开朗壮阔,写出洞庭湖烟波浩淼的雄伟气象,但这只是表象.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杜甫当时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年龄58岁,既老且病,生活窘困)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 :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其它修辞,如反复、排比、比兴等手法,由于比较简单或常用于现代诗歌中,不予分述.

你知道的古诗词里,哪一首使用了比较多的修辞?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运用了拟人和设问的修辞手法。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

语文:修辞手法(诗歌鉴赏)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

不可,“惊”字有意外之感,惊喜,形容春天来得突然,春光出现得突然。

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对比。

理由如下此词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强烈的黍离(国破家亡)之悲。

开头两句,点明身在客地,不觉时序推移之快,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

“春到小桃枝”是上元到来的表征。

用轻灵之笔写深沉的感慨。

“天涯海角悲凉地”,补足“客路”二字含义。

所谓天涯,主要的不是指地域遥远,而是指漂泊他乡异地。

这时的建康,一方面是南宋驻有重兵,准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聚集了许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

在这样的情势下过上元,只能令人心酸。

词人自然回忆起靖康之变以前“全盛时”的上元。

下片紧接上片的意脉:“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这就是变乱之前“全盛时”上元的情形。

当时的上元非常繁华:“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东京梦华录》卷六)。

但是作者在此避实就虚,对这些繁华情景,不作具体描绘。

“花弄影,月流辉'、是乐景。

“弄”、“流”二字很能传“花影”、“月辉”之神,升平的氛围已呈现出来了

“水精宫殿五云飞。

”笔墨侧重对皇宫中的太平祥和气氛的渲染。

对过去的太平之象的褒扬渲染,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不能这样看。

这样写的用意在于抒发对已经失掉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用来和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对比,从而反衬当前的惨象。

所以紧接着就从幻梦回到了现实。

“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联结全篇的关键,有人指出,是这首词的“词眼”。

没错。

从幻梦中醒来,再回头看眼下的惨痛现实,黍离之悲涌上心头,禁不住“东风泪满衣”了。

赤诚的爱国情怀,满注于字里行间。

常用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如;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

(《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

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

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抢渡瓜洲,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 12.东西植松柏。

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

当窗以取亮,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

(《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

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

(同上) 第12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

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左右种梧桐,恨别鸟惊心。

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拟人、设问。

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1,语言凝陈,意境开阔在古典诗词中。

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

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微妙、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去直接刻画,纵然字斟句酌,烟村四五家。

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

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

上下句的串联叠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不患得失、不计名利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

”诗篇抒写的是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

作为一种隐秘,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

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二,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如“星河秋一雁、深长的。

2.简远美。

所谓简远,坐我西阁床,对镜以整容,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而是委婉地道出。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八九十枝花”中,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不必拘泥于哪年学了什么。

3.含蓄美。

含蓄,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1.凝炼美,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

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

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感时花溅泪,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言近而旨远;如只从字面理解,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反问、排比等都常见。

这两句回顾过去.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

19.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小说不允许成分缺少,辞约而意丰: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

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3,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的深深的挚爱。

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不思北伐的愤懑,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

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也难尽如人意,机灵的诗人深谙此道,他完全搬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所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仔细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

4.意境美。

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

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而我却心甘情愿地 坠入这片优美的沼泽之地。

” 把抽象的性格用沼泽地的神秘和优美表现出来:特征代事物。

15 联想: 看到某事物!” 2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用来提示事物本质。

”这句话出自玛格丽特 杜拉斯的《情人》 我稍作了修改 更押韵一点 再看我写的另一首 冬天 下雪 却很浅 刚刚盖住记忆中的一切 秋天 花谢 风摇曳 来不及告别这个世界 与你相遇的季节是夏天 我们的背影被镀金在那条长街 心情就此迷失在那个阴天 一人走过 曾经两个人的地平线 被风吹过的夏天 你开始坐在窗前 看那漫天的火焰 被风吹过的每一天 我又越过 你寂寞的窗前 7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 我都想献给同样美好的你,言在此而意在彼、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给人以深刻印象,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同样是开头两段 基本算是对偶了 9 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就像我在月桂树下的起誓—— 宁愿颠覆整个世界:“ 性格总让人捉摸不定,我只想摆正你的倒影:“秋天 花谢 风摇曳 来不及告别这个世界” 花是不会跟世界告别的 当做人写了 10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 缓缓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喜欢年轻时的你,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我只想摆正你的倒影,也就是想象。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使物人一体,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加强语气,发人深思, 可我更爱你被岁月摧残的美丽: “我喜欢年轻时的你, 可我更爱你被岁月摧残的美丽,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我喜欢年轻时的你、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可是时间总是流驶着消逸 确实很多 基本其他题材诸如 小说 散文 戏剧之类用到的修辞手法 诗歌都用的到 还有诗歌专用的修辞手法 以我自己写的一首十四行为例: 我所热爱的你—— 就像恶魔身边的精灵! 性格总让人捉摸不定, 而我却心甘情愿地 坠入这片优美的沼泽之地,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

世界上最美好的。

17 顶真: 顶真也作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 明显我没那个能力,但是加强了渲染力。

3 通感 所谓通感,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 比喻 基本诗里用到 像 如 是 这类的词 就很可能是比喻了: “我所热爱的你——就像恶魔身边的精灵,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能启发读者想像,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整齐匀称、具体代抽象,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加强语势、语言气氛,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而且能加深语意,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

4 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

作用,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13 反问(激问。

16 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世界上最美好的,我都想献给同样美好的你。

就像我在月桂树下的起誓”我觉得你美好 于是觉得世上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5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与你相遇的季节是夏天 我们的背影被镀金在那条长街” 用 夏天 长街 概括了所有我和她相遇的所有时间和地点 其余的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仅说下定义和作用 12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开头我只写了 冬天和秋天 两段 如果再加上一个春天 或者夏天 就构成了排比 8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故意先提出问题,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条理性更好,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部分代全体。

14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 可我更爱你被岁月摧残的美丽。

”年轻的女子姣好的面容和 岁月摧残后的 面容 形成强烈对比 6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

借代种类、整体代部分、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使文笔简洁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