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常州的诗词



苏轼对常州的诗词 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他于文学、艺术、医学、经学,以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创作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的一生与我们江苏常州有着千丝万缕

苏轼对常州诗词

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

他于文学、艺术医学、经学,以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创作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的一生与我们江苏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他本是四川眉山人,他却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

常州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

有人认为苏东坡获赦北归以后,选择常州宜兴(宜兴旧属常州)作为他的卜居地,纯属一种偶然性的无奈之举。

其实,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从他的诗、词、文、札记、奏章等来看,此举决非偶然。

它是苏东坡衡量再三后的选择。

为什么苏东坡与常州宜兴会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常州宜兴作为他的卜居之地呢? 一、 鸡黍之约 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

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

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

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

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

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钱济明(世雄)父子、胡仁修、报恩寺长老和宜兴的滕元发(达道)、邵民瞻、蒋公裕等老友。

这些同窗好友都与他成了莫逆之交。

在他以后的宦海生涯中,尤其是在他遭到贬斥的流放生活中,这些好友给予了他无私的关心。

友情、亲情的温暖与关怀,是苏东坡钟情于常州宜兴的源头。

二、 风光无限好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他于熙宁六月岁末到熙宁七年五月奉命 赴常润一带赈灾,在常州一带滞留半年左右。

完成赈灾任务后,他应好友蒋之奇、单锡等的邀请,在宜兴小住,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芙蓉山水、?画溪明、古洞奇穴、玉潭凝碧等名胜。

苏东坡流连于群山苍翠、溪水明澈、藤花掩映、杏柳错综的美景之中,就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中。

十分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依稀感到了阳羡(宜兴的别称)正是他将来躬耕退隐的归宿。

苏东坡在常润赈灾时,曾写过五首怀念杭州太守陈襄的诗。

其中第五首是: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还。

惠泉山下濡湿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江南地方简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苏东坡,使他闪起了归老于此的念头。

熙宁七年五月苏东坡好友钱公辅在常州逝世,苏东坡前去吊丧,并作《哀词》,发出了“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多君子”的感慨。

这说明了苏东坡后来选择常州作为他的归隐之地,并非偶然,他对常州这方土地是早有所钟情的。

就在这年,苏东坡委托宜兴好友在宜兴买田,准备将来在此归隐。

三、 求住常州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

直到元丰七年才得到赦 免。

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

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

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

犬马之忧,饥寒为急。

……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

” 当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 元丰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苏东坡率全家抵达常州贬所。

几经周折,苏东坡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

他游遍了常州城景。

在太平寺和报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诗:“六花?葡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 几天后,苏东坡携全家定居宜兴的田庄。

置身于江南农家风光,苏东坡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

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 这时苏东坡完全过着理想的生活,没有政治,没有公文,没有吃不饱饭的后顾之忧。

他完完全全地放松着自己,从从容容地享受着江南秀丽的风光。

但命运总不让苏东坡有块宁静的土地。

时政局起了极大的变化,朝廷又起用苏东坡,并委以重任。

喜忧参半的他只得告别了他刚刚建好的家园,启程赴任去了。

四、 常州了缘 元佑八年,一直保护苏东坡的高太后去世了。

灾祸接连降到 苏东坡身上。

他连连被贬,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又从惠州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

直到元符三年,苏东坡等元佑大臣被大赦。

朝廷给了他一个虚职,允许他在外州任便居住。

这样,苏东坡就面临...

描写常州的诗句或歌词?

从"诗国"和"诗派"说起中国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 苏东坡:《踏莎行》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

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

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说尽功名话。

一首七律: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生计一生迂。

这首诗的前半首说常州属地的无锡、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我乐意在这里躬耕养老,你愿意来吗?下半首说,常州宜兴地处偏辟、可能容不下你的高车华盖,但民风俭朴真能让我这书生有个着落。

不要怪我在常州停留时间长,我在这儿正在经营一生之计呢。

...

苏轼对常州的诗词

苏东坡,北宋杰出的文学大家,一代文坛盟主。

他于文学、艺术、医学、经学,以及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创作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位文化巨人,他的一生与我们江苏常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他本是四川眉山人,他却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

常州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

有人认为苏东坡获赦北归以后,选择常州宜兴(宜兴旧属常州)作为他的卜居地,纯属一种偶然性的无奈之举。

其实,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从他的诗、词、文、札记、奏章等来看,此举决非偶然。

它是苏东坡衡量再三后的选择。

为什么苏东坡与常州宜兴会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呢?他为什么会选择常州宜兴作为他的卜居之地呢? 一、 鸡黍之约 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年)。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

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

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

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

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

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钱济明(世雄)父子、胡仁修、报恩寺长老和宜兴的滕元发(达道)、邵民瞻、蒋公裕等老友。

这些同窗好友都与他成了莫逆之交。

在他以后的宦海生涯中,尤其是在他遭到贬斥的流放生活中,这些好友给予了他无私的关心。

友情、亲情的温暖与关怀,是苏东坡钟情于常州宜兴的源头。

二、 风光无限好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他于熙宁六月岁末到熙宁七年五月奉命 赴常润一带赈灾,在常州一带滞留半年左右。

完成赈灾任务后,他应好友蒋之奇、单锡等的邀请,在宜兴小住,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芙蓉山水、?画溪明、古洞奇穴、玉潭凝碧等名胜。

苏东坡流连于群山苍翠、溪水明澈、藤花掩映、杏柳错综的美景之中,就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中。

十分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依稀感到了阳羡(宜兴的别称)正是他将来躬耕退隐的归宿。

苏东坡在常润赈灾时,曾写过五首怀念杭州太守陈襄的诗。

其中第五首是: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身计一生还。

惠泉山下濡湿的泥土,阳羡溪头晶莹的大米,江南地方简朴淳厚的民风,深深地吸引了苏东坡,使他闪起了归老于此的念头。

熙宁七年五月苏东坡好友钱公辅在常州逝世,苏东坡前去吊丧,并作《哀词》,发出了“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独徘徊而不去兮,眷此邦多君子”的感慨。

这说明了苏东坡后来选择常州作为他的归隐之地,并非偶然,他对常州这方土地是早有所钟情的。

就在这年,苏东坡委托宜兴好友在宜兴买田,准备将来在此归隐。

三、 求住常州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

直到元丰七年才得到赦 免。

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

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

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

犬马之忧,饥寒为急。

……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

” 当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 元丰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苏东坡率全家抵达常州贬所。

几经周折,苏东坡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

他游遍了常州城景。

在太平寺和报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诗:“六花?葡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

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 几天后,苏东坡携全家定居宜兴的田庄。

置身于江南农家风光,苏东坡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且漫歌归去。

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 这时苏东坡完全过着理想的生活,没有政治,没有公文,没有吃不饱饭的后顾之忧。

他完完全全地放松着自己,从从容容地享受着江南秀丽的风光。

但命运总不让苏东坡有块宁静的土地。

这时政局起了极大的变化,朝廷又起用苏东坡,并委以重任。

喜忧参半的他只得告别了他刚刚建好的家园,启程赴任去了。

四、 常州了缘 元佑八年,一直保护苏东坡的高太后去世了。

灾祸接连降到 苏东坡身上。

他连连被贬,从定州到英州,再到惠州,又从惠州被贬到海南岛的儋州。

直到元符三年,苏东坡等元佑大臣被大赦。

朝廷给了他一个虚职,允许他在外州任便居住。

这样,苏东坡就面临...

歌颂常州的诗句(简单的,字好写点,写字比赛用)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年代:宋 作者: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求一篇赞美常州的现代诗歌,要全面!

非常常州长江中心三角洲,人多地少不用愁。

公交便捷系统化,天桥电梯刷卡游。

三条通道行无阻,卅万往返日客流。

免费公园老少乐,安逸快乐何所求。

土木获奖詹天佑,京杭运河映高楼。

青果篦箕民居巷,宝玉出家大驿留。

有什么句子和诗词是描述常州的么?

苏东坡:《踏莎行》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

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

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说尽功名话。

一首七律: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

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莫怪江南苦留滞,经营生计一生迂。

这首诗的前半首说常州属地的无锡、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我乐意在这里躬耕养老,你愿意来吗?下半首说,常州宜兴地处偏辟、可能容不下你的高车华盖,但民风俭朴真能让我这书生有个着落。

不要怪我在常州停留时间长,我在这儿正在经营一生之计呢。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作者:苏轼一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二南来三见岁云徂①,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②。

烟花③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④,但把穷愁博⑤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⑥。

常州赋-(清)褚邦庆悼念一佳人兮,音容笑貌于目。

魂逾天际不归兮,只我一人独居。

言我朝同行梦系兮,饭食果腹难入。

心痛而嘉酒狂醉兮,不得与君相聚。

依稀回往前尘兮,思念佳偶而伤。

只愿相伴相随兮,处景以为相思。

朝朝幕幕而思念兮,期城南之离京。

却薄酒而设祭兮,君可否与之对饮。

空席而对神往兮,空杯以祭佳人。

于歌而舞悄声兮,冥冥之音回旋。

神浮郁而天际兮,于地神之伤感。

暴雷之声昼起兮,如你音之相唤。

清雨坠地之声兮,如话语之传送。

飘飘而云彩状兮,于你之归探望。

飘飘而不舍离兮,你我之情深重。

伏天地万物之灵兮,隔你我于阴阳。

心平而常思念兮,你志记怀于心。

殷殷挂怀希望兮,我存心而不忘。

鸟雀同伴飞翔兮,我在旁起送别。

举目相望以远兮,带走一时之心伤。

恻耳聆听雀鸣兮,如你不舍之言。

刻思念于心头兮,你之容颜记心。

回想往尘交往兮,你我相隔南北。

扶椅以对南望兮,抛向心之所在。

知淑答礼温存兮,使人想而心伤。

生南方之秀地兮,出殷殷之才女。

才华横意望背兮,痛失而使心伤。

回思而使眷顾兮,终君相伴难望。

白鹤啼鸣相告兮,对殷殷之眷恋。

寄以往之思念兮,此声不决于耳。

翩翩之起舞步兮,我心随而神往。

仿佛与你共舞兮,你我相拥而起。

扶姚琴而共舞兮,起仙乐同之漫步。

伯牙拂琴相伴兮,你我随之共享。

高山飘渺云际兮,半山端卧而赏。

细雨飘然而落兮,你我雨中登岳。

泣泣而成悲痛兮,随我身旁而过。

举目观望你身兮,飘飘然入云端。

垫足伸手而触兮,虚无缥缈而散。

至时悲痛无语兮,望星空而悲叹。

其身荡舟入海兮,人鱼共舞为乐。

轻起波涛问浪兮,魂荡碧波行。

问君安去回魂兮,家中点烛引境。

望星而起思偶兮,日出等盼东方。

思万般千般苦兮,为与心之苦处。

夜夜不眠思眷兮,只得待君念君思君。

独处凄惨无依兮,佳偶不知何寻。

待到佳人至兮,回首往事不敢忘。

写常州景物的诗词

再过常州 作者: 杨万里 淮浦回春舫,荆溪又早炊.向来迎客处,还似迓侬时.父老今余几,山川别后奇.旧游休再至,再至只成悲.范参政行台两司常州成都四帖赞 作者: 岳珂 纵之而矩不逾,敛之而锋无余.实蕴而华敷,云烂而霞舒.虽曰近世之书,亦足以为轩几之娱.久而信,信而传,其殆留而为后世之须.噫嘻石湖.

中国古诗词发展

先秦时期的是两言诗,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代表作是诗经和战国后期的楚辞。

两汉的汉乐府诗,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和《孔雀东南飞.魏晋时期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邺下文人集团,即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还有“竹林七贤”。

代表作有阮籍的82首《咏怀诗》,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鲍照等。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代表作是《木兰诗》。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初唐四杰”,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摩山范水,抒写闲情逸致,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或慷慨悲壮,或雄奇瑰丽。

接着李白、杜甫横空出世,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

安史之乱后,进人中唐时期,经过短期的过渡,唐诗呈现第二次繁荣。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古代长篇歌行名篇,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崇尚险怪,以散文手法作诗。

此外各具艺术个性的诗人还有刘禹锡、柳宗元等。

中晚唐之交出现的“诗鬼”李贺,其诗冷艳深幽,恢奇诡谲,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晚唐之世,诗风趋于卑弱,感伤色彩较浓,惟杜牧、李商隐成就最高,有“小李杜”之誉。

杜牧擅七绝,咏史怀古、抒情写景,无不清新俊逸,风姿绝代。

李商隐工七律,风格深情绵邈,绮丽婉曲,尤其是“无题”诗,更是意蕴隽永,兴寄深微,沉博绝丽,独擅胜场。

宋诗总体成就不如唐诗,宋初诗人杨亿、钱惟演等学李商隐,号西昆体。

王禹俘、梅尧臣、苏舜钦等反对西昆体,反对只讲声律辞藻与缺乏社会内容的流弊,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

即苏轼和苏轼,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到宋末,有文天祥、汪元量。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是元好问。

元代出现了散曲。

前期代表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后期代表作家是张可久、乔吉。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睢景臣的套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代表作。

明初,高启、刘基等人的诗歌较有社会现实内容,但接着兴起以朝廷辅弼大臣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歌功颂德,空廓浮泛。

明中叶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发起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他们盲目尊古,一味模拟,受到有识者的批评。

先有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矫之,继有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极大地冲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

稍后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主张与“公安派”相仿,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诗风。

清初,遗民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钱谦益、吴伟业等在清初诗坛影响很大。

王士祯提倡“神韵”说,成为当时诗坛领袖。

清中叶以后,考据学风盛极一时,影响到诗坛,远离现实、重视形式和以学问为诗之风大炽,唯郑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较有特色

道光、咸丰年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龚自珍以诗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抒发报国大志,成为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风气的第一位大诗人,赢得了“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称誉。

词是配合燕乐演唱的新诗体,起源于民间,敦煌曲子词是现存最早的民间词。

中唐之后文人填词者渐多,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在作诗之余间或作词。

晚唐温庭筠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作词的人,他确立了词体规范,开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鼻祖”。

五代时,西蜀和南唐成为词的创作中心,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问世。

西蜀韦庄名列花间,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以清丽疏朗见长。

南唐冯延巳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抒写个人生活感受,“开北宋一代风气”(王国维语)。

五代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他以词写自己的人生际遇和真实性情,写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不事雕饰,缘情而行,语言朴素自然而又流转如珠,王国维评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土大夫之词。

” 词在宋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

宋初词家如晏殊、欧阳修等,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词风,写的多半是个人的离愁别绪。

范仲淹词中的某些词作开始呈现境界开阔、格调苍凉的风格,给宋初时期的词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期的柳永对宋词进行了第一次革新,创制并写作了大量的慢词,以写相思旅愁见长,多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语言俚俗,富于平民色彩,产生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广泛影响。

词至苏轼而又一变,苏轼打破诗词界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丰富...

古代诗词的发展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诗歌就已产生了大批辉煌篇章,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

《诗经》收诗305篇,分“风”、“雅”、“颂”3部分,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

《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楚辞(骚体)。

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

楚辞的奠基人和主要作者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

屈原之后有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于后世。

汉代前期,文人诗坛相对寂寥,民间乐府颇为活跃。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所收集与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体现了诗歌艺术的新发展。

《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叙事诗的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凡353句,1 765字,被称为“长诗之圣”、“古今第一首长诗”。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其标志是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

这是—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情调感伤,言短情长,委婉含蓄,质朴精练,被誉为“一字千金”、“实五言之冠冕”。

汉末魏晋时期,文学进入自觉时代。

建安时代,“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文人诗歌却呈现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局面,以“三曹”父子和王粲等“建安七子”为中心组成邺下文人集团。

他们的诗作大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具有“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风格,此即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建安诗歌以曹植和王粲的成就最为杰出。

魏晋之交,世风变易,“竹林七贤”是正始时期的代表诗人群体,其中阮籍、嵇康名声最著,成就最高。

阮籍的82 首《咏怀诗》是我国第一部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个人抒情五言组诗,嵇康则开拓了四言诗的新境界。

西晋太康年间,诗坛上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

陆机、张协、潘岳等人的作品追求丽辞缛采,开中国诗歌雕琢堆砌的流风;左思则独树一帜,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其《咏史》8首借咏史来抒怀,情调高亢,笔力矫健,有 “左思风力”之称。

东晋玄言诗泛滥一时,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才使诗坛骤添异彩。

陶诗多写田园生活,风格自然冲淡,“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语),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谢、鲍照等。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实现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谢受其影响,正于描写山水,与谢灵运合称为 “大小谢”。

鲍照擅用七言古体抒发愤世嫉俗之情,风格俊逸豪放,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北方最有成就的诗人是由南入北的庾信,他以刚健之笔写乡关之思,融合南北诗风,成为六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南北朝乐府民歌足与汉乐府前后辉映。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代表作是《木兰诗》。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诗体完备,流派各异,名家辈出,成就卓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颓靡诗风,发出清新健康的歌唱,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摩山范水,抒写闲情逸致,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或慷慨悲壮,或雄奇瑰丽。

接着李白、杜甫横空出世,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

“诗仙”李白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奔放炽烈,风格豪放飘逸。

“诗圣”杜甫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被誉为“诗史”,感情内在深沉,风格沉郁顿挫。

李、杜分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成就而成为泽被百代、彪炳千秋的伟大诗人。

安史之乱后,进人中唐时期,经过短期的过渡,唐诗呈现第二次繁荣。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白居易的《长...

常州的名胜古迹

1.中华恐龙园中华恐龙园是一座以恐龙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游乐园,是环球恐龙城的核心景区

这里既有刺激的娱乐设施,也有轻松休闲的项目,还有孩子喜欢的动漫体验馆、各种表演,夏季更有动漫水世界和夜公园,是亲子游的好去处。

2.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淹城野生动物世界紧邻淹城春秋乐园,以野生动物生态散养为特色,分为步行游览和乘车游览(景区小火车或自驾)两种方式适合亲子游。

动物园里凶猛的动物都与游客隔河相望以确保安全,温顺的食草动物可以接触喂食。

3.南山竹海南山竹海是一个生态旅游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有静湖、古官道、“中国第一寿星”、吴越“弟”一峰等景点。

来到“竹海”可以暂别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呼吸清新空气。

4.淹城春秋乐园淹城春秋乐园是以春秋为主题的梦幻乐园,是春秋淹城旅游区的核心景区。

园内有仿古王宫、诸子百家雕塑,你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的历史,同时可体验现代化的游乐项目,还能欣赏到编钟表演、夏季的水影秀等节目

5.嬉戏谷嬉戏谷距太湖畔约1公里,距常州市区近40公里,是大型动漫游戏主题乐园,既有适合不同年龄层的游乐设施,也有售卖动漫周边产品的淘宝大街,可以边玩边逛边买,夏季还会开放完美水世界与夜公园,是亲子游胜地。

6.天目湖山水园天目湖山水园位于溧阳市南8公里处,天目湖的北岸,是整个天目湖的核心景区。

这里四面群山枕水,湖中岛屿散落,水质很好,坐游船欣赏碧波荡漾的天目湖,宛如进入仙境。

整个旅行过程不耗体力,特别适合全家出行。

7.天目湖涵田半山温泉天目湖涵田半山温泉拥有室外和室内温泉,位于室外半山上的一线湖景池是亮点,能边泡温泉边赏天目湖。

白天碧绿的湖水与青山相应,夜晚静谧的湖水与灯影相伴,夏夜的星光,冬夜的飘雪,给在这泡温泉带来莫大的乐趣。

8.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佛教音乐梵呗的发源地之一,现在是常州最大的寺庙,以“殿大、佛大、钟大、鼓大、宝鼎大”为特点,仅说大雄宝殿就有十层楼那么高。

寺庙内的天宁宝塔建成于2007年,是常州地标之一。

9.中华孝道园中华孝道园面朝太湖,背靠蓼莪山,融合了孝道和观音文化,在此既可以看到为纪念二十四孝之一王裒而建的蓼莪禅寺,也可以看到高大的观音塑像。

景区的建筑很新,周边环境具有乡村风情,但是位置偏远,更适合自驾游。

10.东坡公园东坡公园位于常州古运河畔,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环境古朴典雅。

镇园之宝舣舟亭相传始建于南宋,苏东坡先后11次来常州,数次在此泊舟登岸。

公园于1954年由舣舟亭扩建而成,现在看到的亭子是1984重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