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张瑞图诗词 大



董其昌这个人人品如何?人物评价 《画史绘要》: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明史》: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儗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

董其昌这个人人品如何?

人物评价 《画史绘要》: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

《明史》: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

人儗之米芾、赵孟頫云。

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

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明史·文苑传》:①名闻国外,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②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同、顺天米万锺、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然三人者不逮其昌甚远。

《论书绝句》(王文治):书家神品。

明人周之士: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清翁同龢: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

清代学者包世臣:行笔不免空怯。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

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明末书评家何三畏: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跋董其昌墨迹后》(康熙帝玄烨):①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

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

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②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能得其运腕之法,转运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雄奇峭拔,草书纵横排宕有致。

人物争议 仕隐董其昌 董其昌对于人事极其精明,在仕途生涯中三进三退,腾挪闪跃,“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其35岁走上仕途,80岁告老还乡,亦官亦隐45年,总计为官18年退归田里27年,既在仕宦阶层中营造了谦逊超迈的形象,又攀上了世俗权势的巅峰。

董其昌出身于松江望族,但幼时家寒。

十七岁时靠他人资助通过府试成为秀才,直到三十五岁(1589年)才考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充皇长子(即后来明光宗朱常洛)讲官。

但一年之后,他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

其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楚太子狱”,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风云诡谲。

直到光宗继位,董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神宗实录》。

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继任的熹宗天启朝,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即退隐“家居八载”。

崇祯五年,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

次年,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是非董其昌 民抄董宦事件,古今皆有人对董其昌提出了异议:“不意优游林下以书画鉴赏负盛名之董文敏家教如此,声名如此!”“思白书画,可行双绝,而作恶如此,异特有玷风雅?”当然也有人怀疑“民抄董宦”的真实性,说董其昌是为名所累。

清代前期的官修《明史》则说,事情的起因缘于董其昌为官时不徇私情,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是这些势家鼓动的乱民所为。

清朝初年修撰《明史》的学者认为,“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明史》)这里就说明了董其昌是为另一个特权家族所怨恨,最后这个特权家族的爪牙和被煽动的老百姓就伙同烧毁了董其昌的的屋宅。

或许有人会怀疑修撰《明史》的人可能因为董其昌的名气太大,所以尽量为董其昌说好话。

《明史》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

而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清朝修史之起距董其昌所处时代不过几十年,耆老见证者倘在,取证核实起来或许并不难。

而修《明史》的两大贡献人万斯同和王鸿绪,又都是治史良才,秉承黄宗羲的衣钵,注重历史事实。

而康熙、乾隆时期政治氛围特别紧张,文字狱搞的特别残酷,动辄就会有人因为文字狱事件而被满门抄斩,这时候的专家们没有必要为一个前朝的董其昌去走极端,犯政治上的错误。

况且董其昌在清朝文字狱时期也是满清统治者所打击的对象,他关于“奴酋好杀,辽之怨恨上通于天”的言论令历代清帝大为光火,他为同年袁可立所亲笔撰文书写数万字的《节寰袁公行状》四册,因为有多处所谓“诋斥满洲语句”的地方而遭到禁毁。

因为袁可立、毛文龙等人因为长于明末建州兵事而成为清朝官方所需要刻意回避的对象。

清朝为董其昌粉饰作美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明史》对董其昌的评价是忠于史实的。

董其昌所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南京礼部尚书。

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在陪都南京做礼部尚书和在北京做礼部尚书是不一样的,董其昌也算不上什么特大的实权派高官,单凭这一点来证明董其昌权势熏天,根本站不住脚。

他的这点浮职虚位的权力无法达到如王振、汪直、魏忠贤那样能鱼肉官吏百姓的能力,揭帖所说董其昌“险如卢杞,富如元载,淫奢如董卓”是言过其实的。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

谁有泉州开元寺的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

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

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

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

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

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

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

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

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

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

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

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

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

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

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

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

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

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

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

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

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

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

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

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

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

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

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

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

楞梭柱、蟠龙柱等。

尤其是殿后...

泉州开元寺的景点有什么!要图和介绍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为什么能够闻名海内外? 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

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 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

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

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

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

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

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

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

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 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

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赑屃 。

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 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

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

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

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

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

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

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

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

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

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

其两旁是五代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

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 10尊。

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开元寺历代住持皈宗不一 :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

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

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

楞梭柱、蟠龙柱等。

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代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主印教寺移来的。

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次,有两排相向的 24尊体态丰腴、纹饰华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频伽”(即妙音鸟)。

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

他们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们把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樱洛圈胫胚,双臂伸展,腕着驯镯,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

他们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减...

我国古代有什么书法家 朝代

历代书法家(秦汉)--李斯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而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创新者。

汉字书法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李斯同时也是秦著名书法家。

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

《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

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历代书法家(东晋)--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

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他的《兰亭序》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纯出与自然。

是王羲之的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来。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历代书法家(唐朝)--欧阳询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世称欧阳率更。

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

虞世南说他 “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就是其隶书作品

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

”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

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

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

墨迹传世,尤为宝贵。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

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

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

”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

”历代书法家(唐朝)--颜真卿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

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

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东方朔画赞》《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祭侄文稿》《 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 《颜家庙碑》《 争座位稿 自书告身 》等皆为其名作。

《祭侄文稿》颜真卿行书墨迹。

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 “天下第二行书”。

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

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历代书法家(唐朝)--柳公权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 耀县)人。

元和初进士,历仕校书郎、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他生活在中堂时期,历穆、敬、文宗三朝,此时,唐代书法改革运动基本高成,时代赋予柳公权的使命不是开拓而是守成,柳公权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用创造精神承接颜鲁公的成就,取得“颜筋柳骨”的历史论顶,为唐代书风建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

”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

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

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

明朝有哪些文学家,诗人,书画家

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与《金瓶梅》就是出于明朝。

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写青年爱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与“三言”类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说集还有凌蒙初编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发现的《型世言》(陆人龙编著)。

传统雅文学的发展在明代继续发展,著名文人有刘基、宋濂、高启、方孝孺、唐寅、归有光、徐渭、王世贞、袁宏道、钱谦益、张岱、吴伟业等人。

散曲家则有王磐、冯维敏、薛论道、陈译、康海等人。

万历时期,猛烈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与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

他们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各个不同的时代,即有各种不同的文学。

竟陵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主张独抒性灵,并且乞灵于古人目的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诗词方面,明代诗文数量却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

永乐至正统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

明中叶,在反对台阁体冗沓文风的斗争中,先有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崛起,继而又有嘉靖、万历间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雄踞文坛。

他们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当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兴起时,文坛上又相继迭起“唐宋派”和“公安派”。

书画方面,明朝朝廷极力推崇书法,明朝书法以行书和草书为主。

明初书法陷于台阁体泥沼,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

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于是台阁体盛行。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

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与唐寅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有名的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与倪元瑞等,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明初,宫廷画家居画坛主流。

15世纪中叶,江南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吴门四大家”崛起。

他们广泛吸取了唐、五代、宋、元诸派之长,形成了各具特殊风格的绘画艺术。

嘉靖时,杰出画家徐渭,自辟蹊径,创泼墨花卉。

明末画坛以董其昌的松江派为中心

董其昌师承元四家,善水墨画,兼擅泼墨,作品秀雅,烟云流畅。

明末还有著名人物画家陈洪绶、崔子忠、曾鲸等

黄道周是谁?

助顺将军黄道周,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爱国民族英雄

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南都亡,唐王任以武英殿大学士,谥忠烈。

通天文、理数诸书。

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

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

明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生于漳浦县铜山所,即令东山县铜陵镇,1646年逝世。

著作甚丰。

《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

黄道周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

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

三十八岁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

是在明末阶级矛盾和建州叛乱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刻登上政治舞台的。

黄道周因支持钱龙锡,连奏三疏。

崇桢见疏大怒,将其降三级调用。

道周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前后三十疏,直到被革除官职,甚至洽罪入狱,表现了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情怀。

晚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在向江西婺源进军中,于牛头岭首战告捷,但终困后援不继,孤军深入而失败,在童家坊被俘。

清军得黄道周,认为胜过占领几个州的土地,设宴招待,派人说降,均被他严词斥责和讽刺,并绝食以示必死之志。

就义那天,他谈笑风生,从容为人挥亳酣书。

临刑前,他咬破指头,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时顺洽三年(一六四六)三月初五。

黄道周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

他勤于著述,钻研儒学,成书几十种,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他能书尚画,书法自成一体,影响很大。

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黄道周就义后,邑人在其出生地铜山深井村旧居设神牌祭祀,在其执教的明诚堂设馆纪念。

相传在他就义后十年,有人在武夷山林里,看见一个黄衫朱履的老者策杖优游于林泉间,酷似黄圣人。

于是为之建庙崇祀,享受人阅香火。

人们视黄道周为神,尊称「助顺将军、,以避清廷忌视。

乾隆年间,有黄姓移民奉其香火人台,在艋舳竹巷尾建小庙供奉。

台北市康定路也有助顺将军庙,专祀黄圣人。

明代书法,在承接元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明代书法家们大都取法高远,以晋唐书法为学习对象,并有新的发展。

明代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美学观、价值观兴起,更是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峰。

这期间涌现了一批大师,如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

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州人。

他生于1585年,卒于1646年,南明弘光帝时任礼部尚书,后来被清兵俘虏并杀害。

他是明末著名的儒学大师、大书法家。

一生著作宏富。

学贯古今。

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

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

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

张氏在历史上都有哪些伟人?

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十六年再次拜相。

西汉时官至二千石。

王莽新朝历任太守。

他嗜酒,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

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

后入魏为相。

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

张光辅(。

张纯之子。

东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河南南乐人。

张酺(?-104),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东汉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武则天长安四年(704)。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旭:唐代大书法家,命为宰相,仅十余天,“尽忠匡辅。

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都尉。

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永隆元年(680)罢相,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改任尚书左丞。

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

不久免相。

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悌(?-286),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太中大夫等,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

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

咸宁五年(279)免相,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每大醉,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发明 quot,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在位十年,连绵回绕,人称"草圣",拥立唐中宗复辟,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

开元八年(720)拜相。

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

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

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3)拜相。

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

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

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

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

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弃使。

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南(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

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张策(?-912),敦煌人。

后梁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郞。

同年以病辞相。

张延朗(?-936),开封人。

后梁清泰元年(934)拜相。

后被石敬塘杀害。

张孝杰,辽永霸(今辽宁朝阳)人。

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

张琳(?-1122),沈州(今沈阳)人。

辽乾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

张齐贤(943-1014),北宋曹州人。

淳化二年(991)拜相,四年罢。

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罢相。

张知白(?-1028),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仁宗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

三年后卒于相位。

张士逊(964-1049),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

天圣六年(1028)拜相,次年罢相;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朝廷机务悉由裁夺。

张商英(1043-1121),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

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政。

张邦昌(1081-1127),宋东光(今属河北)人,靖康元年(1126)拜相。

金兵入侵主议和。

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

南宋初被处死于潭洲。

张浚(1097-1164),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

绍兴五年(1135)拜相,督师抗金。

忧郁而死。

张浩(?-1163)。

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

本姓高,改姓张。

大定二年(1102)拜相。

张璁(1475-1539),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嘉靖八年,为内阁首辅。

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

张璧(?-1545)明石首(今属湖北)人。

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不久病逝。

张治(?-1550),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

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不久病逝。

张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

江陵(今属湖北)人。

隆庆元年(1567)入阁。

穆宗死后他代为首辅,主持国政十年,大力改革弊政。

张四维(1526-1585),明州(今山西永济西)人。

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遂代为内阁首辅,力反居正改革措施,次年,以父丧离职。

张位,明新建(今属江西)人。

隆庆十九年(1591)入阁,参预机务,为相果敢善断。

张瑞图(1576-1641),明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启六年(1626)入阁,累升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

崇祯元年(1628)被罢相。

张至发(?-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天启十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

无大作为。

次年,罢相归家。

张四知,明费县(今山东费县)人。

崇祯十二年(1639)入阁,参预机务,累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后降清。

张瑞,山东掖县人。

顺治十年(1653)拜相,任国史院大学士。

次年卒于相位。

张玉书(1642-1711),...

什么才是好书法

“书法的标准,应该是笔迹中代表着健康的心理、优秀的素质,含义是很广泛的,应该说它没有固定的标准或特定的形式。

比如您说的劲、力度,在笔迹学意义上,代表的是刚强、自信、积极、进取。

如果笔迹的风格特征是从容、稳定呢,代表的心理含义就是稳重、沉稳、稳健、有韧性、自制力强;若是柔、润,代表的心理含义就是多情、同情心强、善良。

书法的标准,应该是代表着人类一切优秀的素质和心理,比如聪明、热情、乐观、创造力强、合群、正直、自信、果断……等等,代表着这些特点的,就是好的书法,反之就是不好的。

由于同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同时具有人类的一切优点,所以任何人的书法,也不会同时集中起所有的优秀素质和心理特征。

书法的标准不应该是抽象的劲或瘦之类的标准,而是最适宜人类健康发展的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或许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因此若干年后可能有所调整,这就是说,书法的标准历史地看应该会随着社会的质变有小幅度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当承认书法的真正标准就应该是从笔迹中表现健康的、优秀的心理素质之后,实际上就已经面对着这样一个事实:当笔迹学已经发展到可以全面测评人的内心世界、个人素质以后,评定书法的优劣,确定书法的标准,指导书法的发展方向,矫正书法练习的种种错误……这些重担和责任,已经义不容辞地落在了笔迹学的身上。

中国书法从明朝以后走上了邪路。

简单地说,就是从董其昌、张瑞图之后,越来越严重地走上了歧途。

如果说在书法界,明朝之前“书如其人”还是恰如其分的话,明朝之后就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了。

具体地说,就是僵硬的形式越来越严重了。

比如说,目前有不少笔迹学界专家学者已经能够从笔迹判断人的体型胖瘦了。

那么,依据笔迹,启功先生是胖子还是瘦子呢?显然应该是瘦子。

但你看看照片,启功先生明明是胖子。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笔迹学专家们总结出来的规律有错误?不是,这些规律用在一般人的笔迹上肯定是对的,是准确的。

为什么用在启功先生身上就不准呢?这是练字练出来的结果,从笔迹学的角度看,客观地地说,也就是长期模仿瘦子的笔迹导致的结果。

书法的正确道路,或者说正确的标准,是抒发健康、积极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理想意愿,在精神上接近自己理想的人格状态。

明朝以后逐渐严重起来的邪路,要害是缺少情感和理想,以美观、流畅为标准,为写字而写字,为艺术而艺术,书写的内容与艺术形式脱节,不分内容,千篇一律的固定风格。

这条道路把书法家变成了写字匠,体现出来的只有写字的技术水平,即技巧水平,写出来的字缺乏情感,缺乏人格魅力。

从笔迹学的角度看,笔迹分为自述性笔迹和非自述性笔迹。

自述性笔迹指书写人自己运用语言,通过书写活动表达一定内容的笔迹。

如:记录自己情感的日记,表达个人意愿的书信等等。

这种笔迹的产生过程伴随着思想活动、情感活动,不仅是个人书写习惯技能的反映,不仅可从中看出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与习惯,更重要的是记录着思想和情感活动的轨迹,是真正的心迹。

非自述性笔迹则不然,它是抄写不认识的文字或没有意义、不能引起书写者注意的文字,或者听写(别人念什么,自己奉命写什么),这样的笔迹缺少的是真情实感。

颜真卿的《祭侄儿书稿》被公认为是天下第二行书,根本原因是其强烈的感情与成熟的书写技巧成功地结合起来了

相反,释高闲、释智永的许多书法作品,董其昌、张瑞图的作品,许多人抄写的佛经,抄写千字文,抄写的古人诗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笔迹中情感淡薄。

这些书法作品中,作者很可能只是在写字,是非自述性质的书写,没有情感或缺少情感。

有时甚至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就是文字的内容所需要的情感和笔迹风格实际表现的情感正好相反。

以现代中国人为例,许多人为了写好字,平时习惯性地以毛泽东诗词为内容,写龙飞凤舞的字迹。

如果你书写时不具备相应的情感,就会写出潦草而缺乏情感的字迹。

近现代书法界走出的邪路,正是专注技巧、在为写字而写字的情况下出现的、产生的。

过去有一句话叫“文学是人学”,其实书法又何尝不是人学呢?离开了人的真情实感,就不会有真正值得赞赏的书法作品,是不应该有。

当代书法,一贯没有公认的标准,你说启功的书法好,他说欧阳中石的书法好……,还有的人说舒同的书法也不错。

现在,从反映健康的心理、优秀的素质为书法应有的标准角度出发,评价当代书法,应该怎么说呢? 近代书法,有一句比较公认的话可做普遍的书法标准,就是“书到瘦硬始通神”,也就是说,笔画瘦硬、线条瘦硬是普遍的标准。

那么,瘦硬究竟在笔迹学的意义上该怎样解释呢? 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自秦汉以来就丧失了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两千多年来思想、社会制度、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中国基本上交了白卷,什么东西都不曾发明创造出来。

但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写字、练书法,依然形式上保持了自己的志气和骨气,特别是明朝几次和皇权的大规模较量,更是这种骨气存在的铁证。

做清正廉洁的官员,做不与无道昏君合作的隐士,做死谏不屈、刚正不阿的...

滁州市琅琊山有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

安徽滁州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开国皇帝琅琊王司马睿避难于此,改称“安徽滁州琅琊山”。

又名“琅玡山”。

安徽滁州琅琊山是皖东第一名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华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

风景区内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

境内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湲,森林茂密。

其高可眺、邃可隐、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丽可咏的自然景观,逐渐形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安徽滁州琅琊山“八名”(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文化胜境。

古树名木遍布景区古建筑群周围,安徽滁州琅琊山特有的琅琊榆、醉翁榆苍劲挺拔,琅琊溪淙淙流淌,让泉、濯缨泉等山泉散布林间,归云洞、雪鸿洞、桃源洞、重熙洞等洞洞神奇,九洞十八泉处处引人入胜;茂密的森林,清幽的景色使其具有“皖东明珠”的美誉。

安徽滁州琅琊山不仅以其山水之美而著称于世,更有古清流关、唐代琅琊寺、宋代醉翁亭、丰乐亭、唐代画圣吴道子刻绘的观音像、宋代书法大家苏轼敬书“一代宗师”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碑刻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唐寺、宋亭、南唐古关、幽深古道相映生辉,吸引了宋朝以后历代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前来访古探幽,吟诗作赋,造就了安徽滁州琅琊山独有的名山、名林、名泉、名洞、名亭、名寺、名文、名人等“八名”胜境。

山林幽谷中重修和复建的南天门、琅琊墨苑、深秀湖、欧阳修纪念馆等景点和苏唐青、苏轼、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祝枝山、张瑞图、黄元治等历代书法名家书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真、草、隶、篆”碑刻与山中原有的古道、古建筑相得益彰。

乔石、胡耀邦、吴邦国、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光临过安徽滁州琅琊山。

文以山丽,山以文传,林壑优美的安徽滁州琅琊山为古人更为今人赋予勃勃生机,它既是科研、教学的基地,更是中外宾客理想的旅游胜地。

安徽滁州琅琊山景色淡雅俊秀,文化渊源久远。

自唐宋以来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宋濂、文征明、曾巩、薛时雨等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达官显贵为之开发山川、建寺造亭、赋诗题咏,留下大量、卓越的文化遗产,拥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六名胜境。

其中唐建琅琊寺为皖东著名佛寺,也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宋建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山林幽谷中重修和复建的南天门、野芳园、深秀湖、同乐园等景点和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真、草、隶、篆”碑刻与山中原有古道、古亭、古建筑相得益彰。

安徽滁州琅琊山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相映生辉,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南天门上为纪念碧霞元君修建的古碧霞宫是著名的道教场所,安徽滁州琅琊山流传千百年的“安徽滁州琅琊山初九庙会”至今沿袭。

醉翁亭 醉翁亭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64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喻户晓。

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2004年11月“醉翁亭”以邮票形式出现在国家名片《中国名亭(一)》中。

二贤堂 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滁人为纪念知州王禹偁和欧阳修而建。

堂内有王禹偁和欧阳修塑像并陈列有《欧阳文忠公全集》、部分欧阳修手迹照片和相关史料,墙壁上挂有《朋党论》和《醉翁亭记》条屏。

宝宋斋 为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

斋内立有宋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手书《醉翁亭记》碑刻两块四面。

“欧文苏字”为金石珍品。

斋东侧外檐下嵌有明冯若愚《宝宋斋记》和明代《重修醉翁亭记》碑。

冯公祠 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年),是滁人为纪念明代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及其子冯元飚修建“宝宋斋”保护“欧文苏字”碑有功而建。

后损毁。

现建筑为1988年安徽滁州琅琊山管理处在原址上重建。

欧公祠 欧公祠原建筑位于醉翁亭景区醒园内。

是由滁县知县陈文权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

是当时人们纪念欧阳修的场所。

原建筑内有许多先人纪念欧公的文章、诗词,建筑规模为七间平房,四合院形布局,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毁坏。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了使醉翁亭文化得以延续,也让旅客更多的了解安徽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我们重建了欧公祠。

重建的欧公祠内建有醒心斋,斋内刻有乾隆时间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镇山之宝“欧阳修像”、北宋徽宗时的吏、户二部尚书孙觌撰写的、对欧公有着高度评价的对联、北宋著名人物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为欧公所撰写的祭文,另在斋内重新再现了明朝时的“滁州十二景”壁画和北宋以来近三十位名人对欧公的评价。

“欧公祠”内...

要汉字的书写艺术的资料!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艺术青春常在。

流览历代书法,"晋 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淅地看到他与 中国社会的法发展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

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徵。

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

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

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

於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一:书法的起源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近代经过考证,关於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6000年左右中国黄河中游的"仰绍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

仰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绳汕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的。

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

不过画图更趋於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 种形体逐渐形成。

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二:史前至夏--混沌萌生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艺术来开始於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於异地,留于异时,於是乎文字生。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 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

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没有 确切的含义。

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 的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混沌结合,这些虽不是真 正的汉字,但确是汉字的雏形。

紧接著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绍文化的半坡遗址,出土了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的彩陶。

这些符号已区别於花纹图案,把汉文字的发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接著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

二里头文化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刻画记号的陶片,其记号共 有二十四种,有的类似殷墟甲骨文字,都是单个独立的字。

二里岗文化已发现有文字制度。

这里 曾发现过三个有字的骨头,两件各一个字,一件十个字,似为练习刻字而刻。

这使得文明向前又 迈进了一大步。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於形象某个具体事物。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三:商至西汉--浑然入序的书法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地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地发展。

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 、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一)各种书法体简介: 1: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先用於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

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 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

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

甲骨文发现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於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 3000多年。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笔划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

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

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

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

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2: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