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礼有关的诗词



有关礼的诗有关礼的诗词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①不学礼,无以立。②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有关礼的诗有关礼的诗词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①不学礼,无以立。

②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④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关于“礼”字的诗句有哪些?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唐代: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译文: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

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两汉:司马迁《孔子世家赞》 译文: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唐代:杜甫《百忧集行》 译文: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唐代:杜甫《望岳三首·其三》 译文: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唐代: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译文:“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唐代: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译文:朝廷用很重的礼仪拜将出征,沿途州县皆出城迎送。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先秦:佚名《周颂·丰年》 译文:配合祭典很适当,普降福禄多吉祥。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唐代:杜甫《忆昔二首》 译文:百馀年间,没有发生过大的灾祸。

国家昌盛,政治清明。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唐代: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译文:裴使君把我当徐孺子那样对待礼遇有加,我应和着裴使君就像应和着谢宣城。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唐代:王绩《赠程处士》 译文:礼乐拘禁住了姬旦,诗书束缚住了孔丘。

...

有关文明礼仪的诗歌

【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是一朵花,一朵永久芳香的花。

我们用真诚去浇灌,用热情来哺育,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礼仪是一首诗,一首淡雅清晰的诗。

我们用理解去融化,用关爱来抚慰,让礼仪之诗永久珍藏在彼此的心里。

我们是跨世纪的少年,我们要做新时代文明的代言。

雨露下,我们播撒文明的种子;阳光里,我们装扮心中的春天。

带给别人一个微笑,别人给你快乐无限。

带给别人一个温暖,别人给你灿烂心情。

带给别人一片真诚,别人给你深深思念。

送给别人一份谦让,别人给你敬重万千。

让我们把春雷藏进队鼓,敲响时代的鼓点。

告诉祖国,告诉妈妈,文明礼仪伴我长大。

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未来告诉太阳,告诉月亮,我们是新世纪即将展翅的雄鹰。

做文明的使者,让我们用微笑铺设文明路;做礼仪的少年,让我们用真心搭建礼仪桥。

文明礼仪伴我行,中华美德放光芒。

文明礼仪伴我行,到处盛开文明花!...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

有关文明礼仪的古文诗词:①不学礼,无以立。

②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④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含“礼”的诗词有哪些?

歌罢酒阑时,潇洒座中风色。

主礼到君须尽,奈宾朋南北。

暂时分散总寻常,难堪久离拆。

不似建溪春草,解留连佳客。

——宋 黄庭坚《好事近·歌罢酒阑时》 《沁园春·大江之西》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

十年泉石优游。

久高卧元龙百尽楼。

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

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可复忧。

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

《满庭芳·老不求名》年代: 宋 作者: 曹勋老不求名,心惟耽静,旧缘历过艰难。

杜门无事,一味放痴顽。

只藉炉香上彻,与天地、平直交关。

真人喜,扶晨遣客,时暂下仙班。

矜怜。

身已病,九疑夙驾,来顾台山。

看神超清境,玉链朱颜。

为向芝田桂圃,收妙有、与作真丹。

他年报,冲融朝礼,香火紫云间。

《孔子世家赞》两汉:司马迁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百忧集行》唐代:杜甫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代: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林琴南敬师》清代:佚名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

师贫甚,炊不得米。

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其窃,却弗受。

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周颂·丰年》先秦:佚名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

关于激励的诗词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为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读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亦善其身。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闻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欲把亲恩报,亲恩即是天。

古来多孝子,勉力学前贤。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关于礼仪的古代诗词,以及【礼与仪】的议论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所以,探讨“礼仪”,我们从中国古代对礼仪的理解开始。

“礼仪”一词,由“礼”和“仪”组成。

我国古代礼仪往往既是祭祀鬼神的仪式,又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一)礼 “礼”在我国古籍中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礼仪文化。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具体来说,“礼”大致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礼是安邦定国之根本 《左传·隐公十五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昭公十五年》云:“礼,王之大经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国语·晋语》云:“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

”《论语·先进》云:“为国以礼。

”《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云:“民之所由行,礼为大。

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明也,非礼无以辨明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之疏数之交也。

”《礼记·庙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道备仁义,非礼不成。

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荀子·大略》云:“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

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礼记·礼器》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忠信,礼之本也。

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礼起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安邦定国之根本。

在我国古代是包括法律道德伦理在内的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2.礼通理 《礼记·促尼燕居》云:“子曰:‘礼也者,理也。

乐也者,节也。

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疏》云:“理,谓道理,言礼者使万事合于道理也。

”《礼记·乐记》又云:“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管子·心术上》亦曰:“礼者,谓之有理。

” 礼通理,它有道理、事理的意思。

元曲《儿女团圆》中说:“这个孩子无礼,心肝儿般知重他哩。

”元曲《玉壶春》中又说:“这穷厮无礼。

”这里“无礼”都是指的“无理”。

《广韵》又云:“礼,得其事体也。

”“得其事体”就是知其事理的意思。

3.礼是对人的尊敬和礼貌 《礼记·月令》云:“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这里的“礼”,作“尊敬”解。

《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云:“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爱实者礼之。

”这里也作“尊敬”解。

元曲《竹叶舟》中说:“这秀才不礼我也。

”也就是“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

4.礼指礼物 《礼记·表记》云:“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注》云:“礼,谓挚也。

”《疏》云:“礼,谓贽币也,贽币所以示己情,若无贽币之礼,不得相见。

”《礼记·杂记下》云:“执事不与于礼。

”《注》云:“礼,馈奠也。

”引文中的“礼”,说的都是礼物。

前者说民间往来相见,都要送礼物,“无礼不相见”。

后者是说在丧礼上送的礼物太重,所以才不敢收受。

5.礼指仪典、仪式 “礼”起源于祭祀,最初就是一套祭祀仪式,后延伸为为了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典、仪式。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了当时朝廷举行的五种主要仪典: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一般称之为“五礼”,指的都是有一定规模、规格和程序的仪式行为规范。

至于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的婚礼、丧礼、寿礼,以及为了招待客人而举行的宴饮,也同样有一定的规模、规格和程序,约定俗成,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历来也都称之为礼。

在这里,礼、仪很难区分,礼就是仪。

上面五个方面,严格说来还不能涵盖中国古代关于“礼”的所有意义。

柳诒徵说:“故中国古代所谓‘礼’者,实无所不包,而未易以一语说明其定义也。

”法国启蒙主义学者孟德斯鸠对中国古代的“礼”似乎有更通俗而深刻的表达,他说,“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他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

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了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

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整个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

文人用之以施教,官吏用之以宣传,生活上的一切细微的行为都包罗在这些礼教之内,所以当人们找到使它们获得严格遵守的方法的时候,中国便治理得很好了。

”孟德斯鸠以一个西方人的身份来观察中国文化,说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可谓一言中的。

不仅如此,还有制度教育,都混在了一起。

“礼”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又辐射到了国家政治和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二)仪 “仪”在古代,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很多时候都...

勾践礼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1、“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3、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4、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5、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6、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7、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

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

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礼仪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