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中海棠对应什么花



关于海棠的诗词,出名的,较详细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

关于海棠诗词,出名的,较详细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

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

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

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

形容海棠艳美高雅。

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

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海棠》作者: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

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

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

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题海棠美人》作者:唐寅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宋代《春暮游小园》作者: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作者:苏轼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

中国古代有哪些花的名称?一些在诗词中出现过的古代的花的名字。

...

一树樱桃带雨红南唐·冯延已《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憔悴去。

零落不堪。

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园》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意调春兰,秋词供菊,芳香长继,终古不绝。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两句写花瓣轻盈.无风自舞。

南朝梁·柳恽《咏蔷薇》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泪:指未干的雨点。

两句写一夜春雨之后花草的柔媚姿态。

宋·秦观《春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

宋·刘錡《鹧鸪天》 3、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 4、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 5、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

元·王冕《幽兰咏》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7、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宋·李清照《如梦令 》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僧志南 《绝句》 10、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宋·朱熹《题榴花》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宋·李清照《如梦令》 16、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17、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唐·李益《汴河曲》 1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初夏睡起》 19、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 21、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宋·戴复古《江村晚眺》 22、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23、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宋·苏轼《浣溪沙》 2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5、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清·纳兰性德《点绛唇》 26、孔雀行穿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

明·杨慎《滇海曲》 27、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唐·李贺《江楼曲》 28、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唐·白居易《村夜》 29、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唐·李贺《美人梳头歌》 30、 芙蓉 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

元·王冕《芙蓉山雉图》

古诗词中海棠的寓意

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宋代刘子翠诗云:“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形容海棠似娴静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优点于一身而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难怪唐明皇也将沉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了...

有古诗句描述海棠和梅花?

1: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

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

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

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

”形容海棠艳美高雅。

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

”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

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

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

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

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4: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 《题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作者: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关于花的古诗求牡丹、海棠、梅、荷、茉莉、桂、芍药、菊、水仙、兰...

1.兰花 《兰溪 》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病起》 【唐】贾岛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2.梅花 《江梅 》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花》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3.菊花 《晚菊》 【唐】韩愈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

《饮新酒》 【唐】元稹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4.牡丹 《白牡丹》 【唐】白居易 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牡丹》 【唐】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5.海棠 《蜀中春日》 【唐】郑谷 海棠风外独沾巾,襟袖无端惹蜀尘。

《春日书怀》 【唐】薛能 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

6.荷花 《韩?舍人即事》 【唐】李商隐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桂花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刘长卿 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8.茉莉花 《法性寺六祖戒坛》 【唐】李群玉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9.荷花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10.芍药花 【作者:张镃】 【年代:宋朝\代】 自古风流芍药花,花娇袍紫叶翻鸦。

诗成举向东风道,不愿旁人定等差。

描述海棠的诗词

《海棠》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翻译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求写海棠的诗词,越多越好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如梦令 作者: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踏莎行 雨中观海棠 作者:【刘辰翁】 年代:【宋】 命薄佳人,情锺我辈。

海棠开后心如碎。

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

恨不能开,开时又背。

春寒只了房栊闭。

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秋海棠 秋瑾 栽植恩深雨露同, 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 几度开来斗晚风?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 宋 陆 游 厌烦只欲长面壁,此习安得顽如石。

杜门复出叹习气,止酒还开惭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开,锦乡裹城迷巷陌。

燕宫最盛号花海,霸国雄豪有遗迹。

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附眩朝日。

繁华一梦忽吹散,闭眼细相民犹历。

忧乐相寻岂易知,故人就记醉中诗。

夜阑风雨嘉州驿,愁向屏风见折枝。

海 棠 歌 陆 游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杨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海 棠 宋 郭 稹 朱栏明媚照横塘,芳树交加枕短墙。

传得东君深意态,染成西蜀好风光。

破红枝上仍施粉,繁翠阴中旋朴香。

应为无诗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妆。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君是诗中老作家,笑将丽句换名花。

花因诗去情非浅,诗为花来语更佳。

须好栽培承雨露,莫令憔悴困尘沙。

他年烂熳如西蜀,我欲从君看绮霞。

称别堂后海棠 王禹 一堆红雪媚青春,惜别须教泪满巾。

好在明年莫憔悴,校书兼是爱花人。

请教关于海棠花的诗句

秋闺怨女拭啼痕,故遣佳人在空谷。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种得蓝田玉一盆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不语婷婷日又昏。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捧心西子玉为魂,愁多焉得玉无痕。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玉是精神难比洁,七节攒成雪满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只有名花苦幽独,知是仙山取得栽,雪为肌骨易销魂,涂抹新红上海棠,苔翠盈铺雨后盆,琼蕊籍中闻阆苑,有海棠一株。

欲偿白帝凭清洁。

出浴太真冰作影。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倦倚西风夜已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紫芝图上见蓬莱”,《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非关倩女亦离魂...

古诗词:花的意象

1.海棠的:海棠花在盛唐时代还叫梨花,或海棠梨,而且一直到中唐的前期海棠花还没成为诗人关注的意象。

海棠成为诗人关注的意象是在中晚唐以后,王建《宫词一百首》中的一首写道:“元是我王金弹子,海棠花下打流莺。

”这里的海棠花还是一棵树,还没完全成为审美意象。

后来在中晚唐的薛能、郑谷、温庭均等的诗中,才逐渐的采用了海棠意象。

到了宋朝,写海棠花的人就比较多了,如苏东坡,他被流放到黄州,住在定惠院那里的东山上,旁边有一株繁茂的海棠花,看到这株海棠花,顿生同此天涯沦落之感,感到他和海棠花都是从蜀地流落到此偏僻山野的有名而孤苦之物,写了题为《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赏也》的诗,他还另外作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云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桂花的:桂花是我国的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观赏花卉。

在文学中,桂花也是个常见的花卉意象之一。

《中国文学中的桂花意象研究》试图从文学的角度对桂花作全方位的概括研究。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一,咏桂文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这是个纵向勾勒。

桂花意象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在唐代获得了初步发展,至宋代达到繁荣,明清阶段渐趋衰落,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时过程。

二,桂花的审美形象及其艺术表现。

花卉的美包括外在自然美和内在神韵美两方面。

桂花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外在物色美自不待言;作为名花,也有其品格上的象征含义。

两种美都重要。

三,咏桂重要个案分析。

对咏桂文学中出现的重要意象“月亮”,和桂花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研究,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典故“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等,从而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桂花这一意象。

3.菊花的: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