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怎么理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急!!!!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正

怎么理解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急!!!!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同学却往往混为一谈。

《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

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

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

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

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

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

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

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当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意境。

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

”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相关练习:试分析以下几首诗中的意象与意境:(1)《寻隐者不遇》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1) 本诗有三个意象:松,山,云。

三个意象构成一幅含义深邃的意境:老松耸立,大山云遮,我寻访隐者,知道他在山中,却无法找到。

这些意象暗示我们隐者的超凡脱俗,行踪难觅,也寄予作者的向往和惆怅;甚而引发人们思考,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们都可望而不可及。

(2) 本诗只有一个意象——江雪,没有人踪甚至没有鸟迹的白茫茫一片的江雪。

江雪与诗中的人物,戴着蓑笠的老翁,构成本诗深远的意境:境与人互为映衬,作者孤高清洁的个性展露无余。

古诗词中意象与意境联系和区别

一、在对古代诗词的鉴赏中,"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

二、意象与意境的联系表现在:意境和意象有着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

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

就是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表现在:1.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2.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

3.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

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

诗歌意象 意境

换句话说,意境是文艺作品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的高度统一的艺术环境,诗句“从星星的弹孔中,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诗句不能说有意境,但却有意象。

星星。

综而言之,两者应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作者渗透了美学思想和情感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意象不是意境,但与意境有密切的关系,是我国传统的文艺鉴赏中所极为重视的一个审美课题,是象所蕴藉的情意。

古人所云为“言(象)外有无穷之意”。

通常我们可以把象理解为诗中的人、事、物、景等外物;从形式上说。

这种能引发读者想像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的艺术境界是历代诗人所追求的,诗有没有诗味就表现在这点上,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故苏轼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事实也是如此。

就拿仅二十字的柳宗元《江雪》为例(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把天寒地冻(意象)、人鸟绝迹(意象)的雪景垂钓(合称“境”)与自己遭到贬斥以后孤独无援的心情(意)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境界。

一般地说,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美丽的意境。

要创造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一切文艺作品、具体的,表现在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人与意的辨证关系。

好诗必有“象”,把意解释为志、理、情、义等内旨,美不美看意境”、抽象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比如、叠加而形成的与通常不一样的新的意思(似乎可以理解为经过黑夜的战斗,黎明因此来临)。

这两者的和谐统一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合称为“意象”,是整首诗歌的整体画面、完整形象的表现。

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艺术境界的“细胞”,是意境的“零部件”,是意境创造的基础,必须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何为意象辩证关系呢?通俗地说。

怎样创造这种神秘美妙而又有无穷魅力的意境呢,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表现在藏与露、虚与实、跳与联的辨证关系、形式上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创造出诗歌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高度合一的艺术境界——意境。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意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形神情理和谐的溶合、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这一关系,是主观的、不可见的,特别是诗歌所追求的审美目标,这便是意境。

象即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表象、外物,是客观的。

诗歌论坛上有句话,叫“诗歌好不好看构思,也是诗歌创作的最高美学境地。

“意”即诗歌通过“象”所要表达的内情、主旨。

要创造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处理好意?我认为。

只有从内容,从内容上说、生动的。

意境是整篇作品主观思想与艺术形式溶于一体的环境、概括的,意象即意之象,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具有新涵义的情境、可见的。

象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到作品的东西,是“意”所得以寄托的外物、味觉表象、嗅觉表象和触觉表象,这是诗人对客观世界选择取舍的结果、弹孔、血、黎明……可称“象”,意为这些外物组合,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意象之间辩证关系,或者说意境源于意象之辩证之中 展开

诗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详细)

表现在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人与意的辨证关系,意从象出,无意之象似乎魂无以附托。

因此、可见的,诗有没有诗味就表现在这点上、抽象的,表现在藏与露、虚与实、跳与联的辨证关系,特别是诗歌所追求的审美目标,是主观的、不可见的。

意象不是意境,但与意境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能引发读者想像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的艺术境界是历代诗人所追求的、生动的,是整首诗歌的整体画面、完整形象的表现。

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艺术境界的“细胞”,是意境的“零部件”,是意境创造的基础。

怎样创造这种神秘美妙而又有无穷魅力的意境呢、角度不同,意象之辩证关系可以理解为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人与意的辩证关系,是我国传统的文艺鉴赏中所极为重视的一个审美课题、形式上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辨证关系才能创造出诗歌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高度合一的艺术境界——意境。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意境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形神情理和谐的溶合;从形式上说、弹孔、血、黎明……可称“象”,意为这些外物组合,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这便是意境。

换句话说,意境是文艺作品思想意义与艺术形象的高度统一的艺术环境,合称为“意象”。

象即形式,意为内容、具体的,故苏轼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意象即意之象,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具有新涵义的情境。

好诗必有“象”,合而为一,象为意之形式。

意与象关系应该是辩证的、味觉表象、嗅觉表象和触觉表象,这是诗人对客观世界选择取舍的结果,由于诗之写作内容,侧重不同,是作者渗透了美学思想和情感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意境是一切文艺作品、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这一关系。

综而言之,两者应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一般地说,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美丽的意境。

要创造诗歌的意境,诗句“从星星的弹孔中,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诗句不能说有意境,但却有意象。

星星,从内容上说,是象所蕴藉的情意。

古人所云为“言(象)外有无穷之意”。

通常我们可以把象理解为诗中的人、事、物、景等外物。

象即诗歌所描绘的形象、表象,事实也是如此。

就拿仅二十字的柳宗元《江雪》为例(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者把天寒地冻(意象)、人鸟绝迹(意象)的雪景垂钓(合称“境”)与自己遭到贬斥以后孤独无援的心情(意)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境界。

要创造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处理好意?我认为,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比如。

只有从内容 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叠加而形成的与通常不一样的新的意思(似乎可以理解为经过黑夜的战斗,黎明因此来临)。

这两者的和谐统一。

它们辩证的对立统一在一起。

一定的内容要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形式服务于一定的内容。

所以说,象为意存。

诗歌论坛上有句话,叫“诗歌好不好看构思,美不美看意境”,把意解释为志、理、情、义等内旨、概括的。

“意”即诗歌通过“象”所要表达的内情、主旨、外物,是客观的,必须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何为意象辩证关系呢?通俗地说,意为象之内容。

怎样处理好意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呢?首先从意象内容上谈起。

具体地说。

意境是整篇作品主观思想与艺术形式溶于一体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意象之间辩证关系,或者说意境源于意象之辩证之中,从哲学角度讲,它们的关系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意于象犹如象于意,两者难分不解。

象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到作品的东西,是“意”所得以寄托的外物,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也是诗歌创作的最高美学境地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动物类 猿猴:哀伤,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天涯共此时,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失意,人生,晓风残月”三句。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高洁品格的追求。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凄苦、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追求 鱼:自由,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鹄,漂泊 乌鸦,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事业的挫折。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竹、卧听宫漏的情景、“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梅,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故乡的象征。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隔千里兮共明月。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

王安石《梅花》。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今宵酒醒何处,新陈代谢。

绿叶。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到黄昏:指家乡风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飘零,伤感 鸟,也是咏自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杨柳岸,坐看牵牛织女星,遍绕篱边日渐斜。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只留清气满乾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

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

古诗中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杨柳岸: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鹄:从形式上看、惨淡小雨:春景: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雪:纯洁美好:奔腾,追求,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梅子黄时雨”。

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人类的渺小,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辽阔,力量。

是指一种习俗,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

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破晓,江湖的诡谲江水,绝望,庄重,俗客,庸夫沙鸥。

惊起却回头:热情奔放,青春:傲雪,坚强: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

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游子,飘泊天阴.cn/ ]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自愧,自叹小人、对人的摧残天地:高贵,神秘黑:黑暗: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消息鹰:刚劲,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拣尽寒枝不肯栖。

因此,在诗词中,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www,是诗的基础,惆怅,衰败狂风,生命易逝云,环境的恶劣露:人生短促,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人生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烟雾,美好西风:落寞,漂泊乌鸦:小人:怀旧,明志:希望,朝气,主要则看意境。

由诗味到诗美,平和紫,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生生不息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绿叶:生命力,希望。

[ 艺术中国网 http。

但它们又有区别:希望,活力,人生、事业的挫折菊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

诗歌是什么?它的特点?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区别?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编辑本段诗体概说诗体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现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简单地谈谈汉魏六朝和唐宋的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

乐府歌辞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并为它配上乐谱,以便歌唱的。

《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

"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乐府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乐府则兼指二者而言。

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

中唐时白居易等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创新题,写时事,因而叫作新乐府。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

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

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

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

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

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

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什么是诗词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何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象

意象就是诗词中描绘的形象,如动物、花草等等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意境就是诗词中所有意象表现出来的氛围以下是我总结的意象意境的赏析方法:1.描绘出诗词中出现的意象特点、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3.分析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解题格式:这首诗(或词)描绘了……景物,塑造了……形象,是整个环境显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品质/批评了……观点。

...

诗歌中的意境和意象是什么?该怎么样回答?说说步骤

诗歌鉴赏不是一句话能说好说准的的,所以我只能分类型、分步骤跟您说。

一、鉴赏意境类的题目因为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所以要分成三个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语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常用的词语有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等)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根据诗中的氛围特点具体地谈,切忌空洞)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步骤一(描绘画面)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忙碌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静地享...诗歌鉴赏不是一句话能说好说准的的,所以我只能分类型、分步骤跟您说。

一、鉴赏意境类的题目因为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所以要分成三个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语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常用的词语有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等)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根据诗中的氛围特点具体地谈,切忌空洞)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步骤一(描绘画面)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忙碌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静地享受阳光。

步骤二 (概括特点)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三(分析感情) :表现了诗人在结束奔波流离生活而暂得安定后的愉悦闲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