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粤语押韵诗词



哪些诗词使用广州话押韵 现在的广州话是融合了外来音的话(包括英文和常用汉语)说道诗词,正确的读音跟现在的粤语类似 还有部分是闽南语 因为隋唐时期使用的是中古汉语 而闽南语是古汉语,所以读诗经之类的用

哪些诗词使用广州话押韵

现在的广州话是融合了外来音的话(包括英文和常用汉语)说道诗词,正确的读音跟现在的粤语类似 还有部分是闽南语 因为隋唐时期使用的是中古汉语 而闽南语是古汉语,所以读诗经之类的用闽南语读音很接近现在的普通话是融合了胡语 满语 藏语和北方话 只有上平去声 基本没有入声 南方话(包括越 粤 闽南)在读音上更接近古汉语、所以 这个问题你懂了?没有纯用广州话押韵的 但用广州话读更接近古音。

怎么粤语朗诵诗词更押韵

古典诗词押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押韵,是指在一定的句式中使用相同的“韵脚”,例如律诗,每两句的最后一个字韵脚是相同的。

所谓韵脚,按现代普通话讲,就是在一定句式中两个或者几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其韵母应该是相同的。

但古代由于每个字没有统一的拼音,加上各地方言很多,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有时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朝代发音也不一致,所以要使用“韵书”来统一音韵,这个东东很复杂,我的观点是:现在没有必要去深入研究它,按拼音字母押韵就很好。

广义的押韵,是指诗词的每一句都是要讲“平仄”的(古风、乐府等除外)。

所谓平仄,也可以用现代普通话的拼音字母来简单举例,平就是阴平、阳平的发音,所谓仄,就是第三、第四声(上声、去声)的发音。

古代韵书除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还有个“入声”,这个入声一般是比较短促的发音,在现代普通话中阴阳上去中都有,也很复杂,同样没有必要去研究它。

为什么古典诗词押韵呢?因为古典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尤其是词,那一般是要配乐演唱的,押韵时韵脚相同,吟唱起来就很顺口,并且容易记忆;如果加上平仄,每句诗词吟唱起来发音就有高有低,婉转动听,如果没有平仄就可能是扯着嗓子喊,或者有气无力一直向下低沉,或者一直向上搞“高八度”、甚至超八度,那就不是诗歌了。

所以,中国古典诗词的吟唱是与现代诗歌的“念诗”不同的,不仅语言美,而且音韵美,这是洋夷所谓“诗”难以企及的。

诗词中的押韵怎么理解

绝句的“全押韵”,是指绝句从起句至末句的句尾,句句用韵;要求完全彻底,不论平、仄,按照《太和正韵》国、粤语统一通押。

纵酒狂歌韵益高,华年颇觉近风骚。

鹏城来日扶吟纛,立马横刀气自豪。

(《遣兴》)人在江湖何所思,秋风乍起又催诗。

河山壮丽如侬意,总有情怀花未知。

(《江南行》)得道野猴肥,风高没鸟飞。

欲寻仙韵味,烟雨上峨嵋。

(《重上峨嵋》)踏月手相牵,笑谈肩并肩。

无情还见面?不觉有明天。

(《昨夜》)愿执纤纤手,同轻万户侯。

冰魂常易瘦,白首也凝眸。

(《红尘》)夜静观沧海,风怀独自开。

无情也无奈,归去约仍来。

(《赤湾观海》)四顾无所倚,谁复怀忠义。

雄才未可施,书剑隐于市。

(《归南山》)银湖明月夜,辉映虫鸣野。

美人下名车,秋风入香榭。

(《银湖》)心明顿转性,既悦波澜静。

风雨雷电鸣,岿然泰山定。

(《心性》)...

关于粤语的古诗

您好,清初有以粤语词语入旧体诗形成的作品

晚清时,兴起了三及弟,即同时包含文言,白话及粤方言的文体。

在民国初期,一些广东诗人,以粤语入诗,例如廖恩焘的《嬉笑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中的粤语诗等。

查到例子几首,希望能够帮到您。

己未是1919年,廖恩焘和胡汉民旅居日本,闲中无聊,用粤语作诗,咏论汉代人物,据跋文所载,胡只是赞赏而已,亦许间中唱和一二首,却没流传。

如—— 咏“苏武”: 麒麟犽乍后生哥,磨利张刀去讲和。

狗屁檄文攻鼻辣,龙头拐杖甩毛多。

既然饮奶都能饱,使乜吞冰得咁傻。

精仔亚陵唔识趣,偏偏提起个番婆。

咏秦二世: 够之大瘾火麒麟,呢件龙袍重几新。

未必乖哥唔识鹿,果然太监系阉鹑。

一堂鼻涕真衰仔,二世头衔咁吓人。

点估江山全送嗮,亡秦应晌亚胡身。

咏范增: 老猫烧剩几条须,悔恨当年眼冇珠。

湿水马骝唔过玩,烂泥菩萨点能扶。

明知屎计专兜笃,重想孤番再杀铺。

一自鸿门佢错过,神仙有篾亦难箍。

咏严光: 钓鱼钓得咁沙尘,褛块羊皮重几斤。

皇帝孖铺真阔佬,先生反瞓系星君。

偶然冚被横伸脚,有个开窗屹起身。

慌到鼻歌窿冇肉,原来佢会睇天文。

又有一首写打麻将: 买齐幌子当孤番,跌落天嚟几咁闲。

拼命做成清一色,绝张摩起大三翻。

尾糊整定输家食,手气全凭旺位搬。

边个龟公唔好彩,十铺九趟畀人拦。

这几首诗,真能引用出粤语的妙处。

譬如“屎计”、“兜笃”、“捐裤浪”、“慌到鼻哥窿冇肉”、“老猫烧须”,对仗有“湿水马骝”对“烂泥菩萨”,“一堂鼻涕真衰仔”对“二世头衔咁吓人”,“皇帝孖铺真阔佬”对“先生反瞓系星君”,“清一色”对“大三番”真是既贴切又妙不可言。

至于胡汉民的粤语诗,手头有两首写“项羽”的七绝: 其一: 老婆搿手嚟劏狗, 皇帝开头就斩蛇。

临死找番条笨伯, 算佢后代有揸拿。

其二: 八千子弟向秦封, 破釜沉舟究不同。

咁样多人为你死, 因何冇面见江东。

还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卷四也有粤语诗《赋得椎秦博浪沙》。

其中一首五言排律,其格律是除开头两句最后两句外,其他各句都要双双成对: 几十多斤铁,孤单一个人, 拦腰掟过去,错眼打唔亲, 野仔真行运,衰君白替身, 差点变成鬼,快的去还神, 凶手当堂趯,差佬到处寻, 亚良真正笨,为咁散清银。

还有一首七律《垓下吊古》: 又高又大又嵯峨,临死唔知重唱歌。

三尺多长锋利剑,八千靓溜后生哥。

既然禀趸争皇帝,何必频腍杀老婆。

若使乌江唔锯颈,汉兵追到屎难疴! 就连提倡白话诗,新文化的领军人物胡适到过广州,也用粤语写下《黄花岗》一诗: 黄花岗上自由神,手揸火把照乜人? 咪话火把唔够猛,睇佢吓倒大将军。

押韵词:“胭脂水水”押韵的词语,男士专用,谢谢!主题:寻求押韵...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

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精确的数字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

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

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

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

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

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

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

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

幸好《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

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从这篇文章知道,其实有很多文字我们是不知道的,因为用的少,但不代表它没有或不存在,而广东或香港等地方会经常用一些普通话用语上很少用甚至不会用的字,哪很有可能和粤语文化发展有关,请看下面。

一、中国最盛世的时代:汉、唐,文化和经济中心都是在长安洛阳等较近南方的都城。

当时的中原雅音方言,与粤语等南方方言,不断交渗,互相影响。

二、因宋朝积弱,汉人南徙,文化、经济重心南移,以致南方的方言,大量保留了中古音系。

三、元朝起,久居北方的皇室、权族都是外族人,他们带着自己乡土的腔调,对汉语掌握得不好。

到明、清代,尽管亦多读书人,但他们的口音已受影响,积习难返了。

这使中原和北方的方言,消失了许多上古、中古汉语的特点,即使念唐诗宋诗,已有许多不合音律的地方了。

当然,在汉唐以前,如秦朝的时候,粤语亦不断收吸中原方言的影响。

粤语既是好好的保存、承继了中古汉语,对上古汉语的保留也比普通话和一些别的方言优胜。

好像现时已发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诗——《吴越春秋》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用粤语念还是押韵。

但用普通念,已经不押韵了! 这是粤语和普通话的发展变化,从上面可以知道,粤语所保留的古汉音是比普通话要多,而粤语也一直在使用这些所保留下来的古汉音,同样的,普通话现在不用的文字,粤语也还在使用,其实哪些字在一些大字典里或记载文字的工具书上还找的到(如:说文解字),但一般的常用字典是找不的。

还有繁体字和这类文字其实是没区别的.....= =因为它们都算是繁体字,别忘了是先有繁体字再用简体字,你现在的观点完全是把繁体字看作是一种异体字,或者简单点来说这类文字都是和繁体字在一个时期或在更早的时期出生,而简体字是近代出生的一种新型文字……而台湾用的是普通话,所以台湾用的文字只是在普通话基础上的繁体文字,中国内地的人懂点繁体字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一些台湾也会在文字使用上,用上一些注音……注音和普通话拼音完全是两回事,不会的人真的搞不懂……以下是一些台湾注音ㄌㄎㄇㄅㄈㄉㄐㄆㄐㄑㄒㄍㄎㄖ还有得多.....可以看出它和普通话拼音的分别....还有一点....就是香港人使用哪特比较特别、少用的文字时一般是在平时和人沟通时,比如在使用网上聊天工具。

而正式文件或文章上是很少见到的。

啊~忘了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粤语上用的特别文字一般只适用于一般粤语理解,有部份字在字典上是一个意思,但在粤语上又时另一个意思,但不全是,这可能和时代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