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过零丁洋 诗词鉴赏



古诗《过零丁洋》的赏析《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诗《过零丁洋》的赏析

《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诗中借用比喻,表现国家多难,个人浮沉的时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

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

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

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

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⑦汗青:史册。

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

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赏析一: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赏析二: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

诗的开头,回顾身世。

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

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赏析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

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

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

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

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

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

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

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

《过零丁洋》赏析 300字

宋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不幸被俘。

第二年正月,元军追击在崖山的帝昺,诗人也被带去。

船经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不朽诗篇。

全诗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意思是说,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诗人从自己读书出仕的第一天起,就立下报国的志向

因为文天祥生活在元朝军队向南方大举进攻的时代,所以诗人说自己在年轻时辛苦读书,通过考试而出来做官。

“干戈”代指战争。

“寥落”写出了战场环境的荒凉冷落。

这里说明了朝中官员临敌不战,纷纷投降元军,而自己血战四年而终于被俘。

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的“四周星”取的是整数。

据相关的注释中还说,“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就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意思是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经历中遭遇到的沉浮好似骤雨中的浮萍。

这里诗人运用了对偶兼及比喻的修辞手法,上句写国家,下句写个人,是由国家到个人,这样很好地把国家的不幸与个人的坎坷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说明了起兵抗击元军以来,国家局势日益危机,个人遭遇艰险、坎坷。

颈联“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意思是说,惶恐滩的惨败至今依然惶恐不安,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寂寞之极。

诗人选择了战斗经历中的两个典型事例,描述了自己的所遇和所感,也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备尝艰辛危难,历经了险隘难关的战斗生涯。

“惶恐滩头说惶恐”追述了两年前在江西与元军交战,终因敌众我寡失败,从惶恐滩一带退到福建,当时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又有渡海遇难之险,作为军队统帅,尤感惶恐不安。

“零丁洋里叹零丁”写这一次再度失败,全军覆没,自己落入元军手中,而今经过零丁洋,往事浮现在眼前,不但感慨万分,忧思重重,而且内心也产生了寂寞、孤独之感。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说,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一个人难免一死,但头可断,志不屈,要把对祖国的耿耿忠心写入史册,使之永垂不朽。

这铿锵的誓言,几百年来广为传颂,鼓舞着多少志士仁人。

这首诗歌不但真实表现了文天祥这位民族英雄战斗的一生和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而且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

首先,比喻手法的运用,增强形象美在诗歌中,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首先用“山河”代指国家,这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山河破碎”是指国家残败,在诗句中是本体,“风飘絮”是喻体。

这个比喻形象而生动地描写出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一样。

“身世浮沉”之诗人自己人生的起伏不定,在诗句中是本体,“雨打萍”是喻体。

这个比喻形象地描写出了诗人个人身世沉浮似骤雨里的浮萍,动荡不定。

而这一联的两个比喻,一个是说国家,一个是说自己,总起来说,就是说明了四年前起兵抗击元军以来,国家局势日益危机,个人遭遇艰险坎坷。

这样,诗歌不但形象生动,而且也产生了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其次,对偶手法的运用,提高意境美 在诗中,就“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来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惶恐滩头说惶恐”这一句说的是诗人两年前在江西与元军交战,终因敌众我寡失败的情况

“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一句说的是一次再度失败,全军覆没,自己落入元军手中的事情。

时间来说,两句所表示的跨度是两年,这样增加了诗歌时间感。

就空间来说,地点不同,一个是惶恐滩,一个是零丁洋,地名与地名相对,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两相结合,不但形成了诗歌的时空效果,而且在这些时空中蕴含着诗人多少辛苦与悲愁,这样提升了诗歌的审美意境。

再次,双关手法的运用,增强含蓄美 在《过零丁洋》中,“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一联是很绝妙的,除了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其中“说惶恐”、“叹零丁”,既与前面的“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地名中的文字吻合,又巧用了这两个词的意义。

“惶恐”在的意义就是“惊恐害怕”;“零丁”的意义就是“同‘伶仃’即孤独。

”一语双关,表现出诗人为军队的失败惶恐不安,以及失败被俘后的孤独寂寞。

真可谓意蕴深远,含蓄蕴藉,表现出诗人抚今追昔,内含着极为沉痛的感情。

诗词欣赏【过零丁洋】⒈《过零丁洋》中的()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楼上的都错了…A: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却正赶上战火)起兵抗击至今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B: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C: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D: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是D不对不是不甘平庸,是视死如归不甘平庸的话整个诗的格调就一落千丈了

《过零丁洋》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赏析二: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

诗的开头,回顾身世。

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

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

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

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

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赏析三: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

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

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

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

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

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

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

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诗词鉴赏。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

1、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意思对即可)

《过零丁洋》诗歌大意是什么?要简洁的,概括的。

正气浩然,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伟大复兴而奋争,其力量胜过百万雄兵。

六、分析?用了什么修辞?国家山河支离破碎。

可见,诗中“惶恐”,蒙受。

起一经:这里指他考中状元被朝廷起用。

干戈:兵器,取得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直抒胸臆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

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孤独无依的样子,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四、翻译和赏析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熟读经书:1,兵力单薄,战争频繁,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两句有何联系;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

汗青:史册、 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艺术手法整首诗格调沉郁悲壮,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五;“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丹心:红心、 字词、主题: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里指战争。

雨打萍:遭逢:遭受。

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匆匆度过四年光景。

总写诗人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国势如同风吹的柳絮一样飘零,我这一生动荡不安。

二,像被风吹雨打飘泊无根的水面浮萍,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风飘絮,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当时社会现实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怀之情。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由残酷现实到人生理想,表明自己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宁死不屈。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赏析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一问一答,由现在过渡到将来。

3: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沉。

零丁。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

三,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过零丁洋诗歌朗诵

过零丁洋 目录·【译文】 ·【诗歌背景】 ·【诗歌注解】 ·【理解性诗句】 ·【文天祥诗词选】 ·【文天祥生平】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译文一: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译文二: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译文三: 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 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

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 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

【诗歌背景】 1278年春末,端宗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6岁的小皇帝,朝廷迁至距广东新会县50多里的海中弹丸之地,加封文天祥信国公。

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

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

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

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

《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 “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

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

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 【诗歌注解】 第一句写了自己的经历。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

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宋代科举制度,考经义,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中可选一经。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后官至丞相。

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

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

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

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

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最险的一滩。

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

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汗青:史册。

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

制作七言律诗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元世祖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理解性诗句】 这种以死明志的气节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体现这种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诗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