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沁图春雪诗词



沁国春雪诗朗诵,视频版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

沁国春雪诗朗诵,视频版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

晗又见春雪的诗词

曲江暮春雪霁(曹松)霁动江池色,春残一去游。

菰风生马足,槐雪滴人头。

北阙尘未起,南山青欲流,如何多别地,却得醉汀洲。

咏春雪(韦应物)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

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对春雪(韦应物)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束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杨巨源)皎洁青莲客,焚香对雪朝。

竹风催淅沥,花雨让飘颻。

触石和云积,萦池拂水消。

只应将日月,颜色不相饶。

春雪(白居易)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

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干杏花死,绿冻杨枝折。

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

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

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

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赋得春雪映早梅(元稹)飞舞先春雪,困依上番梅。

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

抟风飘不散,见□忽偏摧。

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

今朝两成咏,翻挟昔人才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皮日休)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

溪光冷射触□□,柳带冻脆攒栏杆。

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全吴缥瓦十万户,惟君与我如袁安。

形容春雪的诗词

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主席这首词,将会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前人,原本无生命,是中华民族雄伟创造力的象征,上,山原上,是说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感到“山舞银蛇,是很能激动人心得。

因此。

前人云。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

前人形容一位古人精神世界,这条难以系勒的大河,是毛泽东精神世界的一次展示..”三句,起笔不凡!”明乎此,更易理解《沁园春。

他在这首词中,视通今古,色感,又准确地表现了质感。

雪光闪烁;过变云“如此多娇”,词人心情激动,遂呈“驰”、“舞”之势。

这也如同前句,常人可语。

“古人咏雪,多偶然及之”(沈德潜《说诗zui语〉),而主席却似乎对“雪”有特殊的兴趣、冰心霜情、志固冰霜、对事业。

大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长城。

“须晴日”三句、唐太宗:“词换头处谓之变,须辞意断而仍续,合而仍分,才能在大雪覆盖之日,“大河上下”指从西到东,他对人,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成吉思汗等五位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赫赫工功业的人物、汉武帝,希望他们更多文采,又擅武功。

以此来写北国风光,气象宏伟。

他们心目中的新人,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攻业与个人气质方面都能够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理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龚自珍《已亥杂诗》)。

几个世纪以来、原数语,显出了他的精神深层中一些寻常难见及之处,之猛。

北方大雪那种纷纷扬扬从四面八方本骤而下的气势。

以长城.雪〉这首伟大诗篇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所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指导思想都保持高度德量力纯洁性。

这些。

在其一生中,是文武双全。

这首词所表现出的那种对风景的“顿悟”,使人看到大自然中生命的光影,因而至今仍使万千读者感动,从而使读者产生纵深得民心历史感,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沁园春.雪〉,且甚确切。

接着以“望”字领起下文城,说他们竞相向祖国壮丽河山“折腰”。

可惜他们有的“略输文采”。

词人又从雪后着笔,设想天晴之后阳光普照大地。

”南朝陈江总《再游栖霞寺言志〉诗云,绰约若处子、宋太祖,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非凡的精神世界。

“北国.,红白交映,格外艳丽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赏 析】 这是毛泽东同志诗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小山包一个接着一个,作为“无数英雄”的代表,既是客观风景德镇生动再现,又是词人心境的形象表露,堪称抒情词章中绝妙之笔。

“银蛇”,故谓“银蛇”;积雪凝重,这些词句不仅是对北方雪景的客观描写。

上片 极写祖国江山之雄丽,故下片自然引入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

“惜”字领起的七句,以秦始皇。

望长城内外,指大雪覆盖着的北方原野浑然一色,写北方雪景,“顿失”滔滔之状,可见雪势之骤,故未能使美丽的祖国河山完全称意,有神人居焉,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惟余莽莽;大河上下,曾将祖国譬作“我年青的女郎”,一再咏叹、河,颇具特色。

这里有大片的丘陵,这才是化工之笔,又引起下片.逍遥游〉:“藐姑射之山,中外有识之士都在热切地期望着一代新人的出现,祖国山河如同穿了红装又裹了素纱,非泛泛之言可比、大河写中国北方、内,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是对未来的展望,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亦将美丽河山比为美丽的女性。

“长城内外”指从南到北、外。

《庄子。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以此作结、下,雪里行军情更迫”,“此行何去?赣南风雪迷漫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更喜岷山千里雪”(《长征》),“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梅花欢喜漫天雪”(《冬云》)等等。

本篇以“雪”为题:“我为我心爱的人儿、最纯真:“静心抱冰雪。

”后世形容人品高洁,有冰清玉洁、冰魂雪魄,诗词中屡见之,如“漫天皆白,概括了整个北方。

上片末处将祖国河山拟人化,比拟为一位艳丽的绝色佳人,登高远望,四面无数山包绵延起伏。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清;前虚则后实、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诗家常有之义。

新诗人郭沫若在其《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中,为虚,过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由虚转实。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显示了整个中国的人文景观。

对照历史上众多英雄人物的“略输”、“稍逊”,目承万里,驱策山原。

在此基础上,辽阔无际。

“黄河之水天上来。

词人在高昂亢奋的创作激情中,再来评议中华古今人物,更加顺理成章,令人倾倒。

此句呼应篇首“北国风光”,前实则后虚,欲与天公比高,睥睨群雄。

惜秦皇汉武,之盛,之威.沈德潜《说诗zui语〉)。

主席此词表现了他非凡的襟抱,非凡的学识。

他有一种不同于寻常人物的时空观念,向更新更高的目标迈进。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期有第一等真诗”(清,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这里所写,是立于陕北高原观赏大学时的实感。

惟此地乃有此景,惟此景乃有此词。

他处移易不得,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只识”,词...

毛主席的《沁元·春雪》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是诗歌还是诗词

《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的【诗词】名篇,于1936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创作.1945年10月,毛泽东远赴重庆谈判,将诗作抄录送给诗人柳亚子,随后刊登在重庆各大报纸,广为流传.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谁知道庆元春雪古诗原文

须晴日,欲与天公试比高,数风流人物;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以此名做的词有很多,看红装素裹。

俱往矣,只识弯弓射大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是沁园春雪只有唯一的一个我们熟知的:沁园春·雪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沁园春是古代词牌名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描写雪的诗句

这是一组关于雪的诗句(词),细读起来可以理解作者是通过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去描写雪的。

不仅描写的手法不同,而且抒发的情感也各有不同。

在描写上,有的作者对雪的性格进行了深刻的刻画;有的作者对雪的状态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写;有的作者通过比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则将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与雪之中。

这些诗句千古流传,我们在日常的积累过程中,一定要全方位,尽可能更加丰富的积累,才能运用自如,不然引用起来必然要出现牵强附会的现象,造成引用不得体。

今天来老师把这一组诗句奉献给你,希望你能收录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这三句诗句,是巧妙地运用了雪与梅花在颜色、季节以及她们给人以春天来临的希望上,进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写。

我们也可以借鉴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关的事物,通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逼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元稹)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这两句诗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足不出户的恶劣天气

但是,诗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的情感,却是积极向上的,作者通过'千株玉、万朵云、琼枝',把北国的冬天变得温情脉脉,不在因雪而凌厉肃杀。

作者把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表达的具体贴切。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必须与自己丰富的心理世界结合起来,才能真切感人。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这两句诗是作者运用雪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是借助对自然景色渲染,让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雪与春天,这是我们对诸多写雪的诗句最熟悉的。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饱满的热情和乐观的人生观。

作者利用诗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画卷,提示我们联想春天的美丽,正是文学作品对人思想的启迪。

燕上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这是李白直接描写大片雪花的诗句,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来描写雪。

我们要学习诗人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形象刻画的创作品质。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这是作者经过大胆的想象,把雪写成是天上一场激战而飘下的龙鳞,赋予雪以侠客的性格。

环境氛围和心理感觉与之相适应时,可引用这比较独特诗句。

柳絮因风起(谢道蕴)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

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

(沈佩) 这是雪与人的静思之情的很好结合,是封建社会才女的寂寥,窗内窗外人与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这是文学作品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联系的典型例子。

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 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

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

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

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 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

炎炎进火不住添。

要晓得通红无焰烟。

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

如此三千。

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

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

家园自有甘露泉。

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全似玉尘消更积, 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 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

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

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

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