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黄兴颂诗词大赛



长江颂诗歌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唐朝边塞诗人的作品比较适合你的要求。 王昌龄,他的七绝与李白的并称为"双璧".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

长江诗歌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唐朝边塞诗人的作品比较适合你的要求。

王昌龄,他的七绝与李白的并称为"双璧".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佳作.现存王昌龄诗180多首.其中, 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 高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风格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如《燕歌行》 岑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风格与高适相同,均具有豪放悲壮的风格。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另外属于边塞诗人的同一时代的还有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雀楼》等,他们的风格均大同小异。

王翰舞.《唐才子传》说王翰"工诗,多壮丽之词".是盛唐的边塞诗派.存诗不多,以《凉州词》最为著名.

求赏析黄兴的诗独立苍茫自咏诗求赏析辛亥革命先驱黄兴先生的诗“独...

盛赞这位日本朋友的洒脱豪侠,独标高格.其赞语,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首句“独立苍茫自咏诗”出自杜甫《乐游园歌》.黄兴的诗典雅中正,是民国不可多见的儒将啊.这种慷慨言志的诗可以见出一个人的追求和自我期许,虽不必过度诠释,却也能够看出人的从俗或不同流俗.

【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诗词是什么意思】作业

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兴)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七十二健儿指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广州起义中牺牲后葬于市东北郊黄花岗(原名红花岗)的革命党人.湛碧血,以激励后人;湿黄花,以缅怀先烈.上下联意境凄婉悲壮,感人心魄,有催人奋进.上联歌颂七十二烈士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英勇捐躯,下联写四万万同胞对他们的深切悼念,对仗工整,辞真意切.

求这首诗的名称和作者来历 :林木葱茏淡淡风,芦花丛上晚霞红。

扁舟...

作者是楚成。

本诗出自“武汉东湖八咏”。

楚成:七十年代出生,祖籍江西临川,武汉市人。

笔名林宇,别号东湖居士、梨园主人。

毕业于武汉大学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诗词学会理事,青年工作部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楹联学会会员。

系《九州诗词》创办人之一,《九州诗词》副主编。

辛亥革命诗词 我记得有首诗的最后一句 是什么孜孜的7律诗 不知道在...

找了一些关于辛亥革命的一些诗词,但没有你说的那句。

孙中山《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遗余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笔记深赏其游旸台山看杏花诗一律》: 当年闻祸费猜疑,今日开编惜此材。

世乱佳人还作贼,劫终残帙幸余灰。

荒山久绝前游盛,断句犹牵后死哀。

见说旸台花又发,诗魂应悔不多来。

徐锡麟《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七绝首义城头第一枪,中山振臂断权皇。

双十起义除清制,辛亥开天废帝王。

岳阳旅次——黄兴借得唐人诗一句,洞庭秋水远连天。

中流自有擎天柱,明月多情照客船。

赠女振华——黄兴天上有明月,万里游子心。

清华愈皎洁,相对倍思亲。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辛亥革命百年——秋瑾江山万里起烽烟,辛亥于今看百年。

岁月轻追流水逝,英魂未唱大风眠。

伤怀绿柳裁清梦,染血红泥啼杜鹃。

一卷长河收落日,天边又见月初圆。

爱国主义诗歌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有关于中国近代著名诗人作品合集的书推荐!内容要丰富

近代著名诗人作品合集:郭沫若:《战声集》朱自清: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徐志摩:《徐志摩诗集》陈天华:《陈天华集》胡适:《尝试集》柳亚子:《柳亚子诗词选》冰心:《繁星》《春水》臧克家:《烙印》

孙中山的后代

孙中山先生过世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北京有他的衣冠冢 孙中山先生的后代: 孙中山先生一生有过三次婚姻。

原配夫人卢慕贞,卢慕贞婚后为孙中山先生生下独子孙科和两个女儿孙、孙婉。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相爱,决定与卢慕贞协议离婚。

离婚后,卢慕贞一直居住在澳门孙公馆。

令人敬佩的是,卢慕贞与孙中山离婚后一如既往地支持孙中山先生所从事的革命事业。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卢慕贞把自己的养女婿送到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中去。

孙中山先生的第二位夫人是宋庆龄。

宋庆龄女士自幼生长在一个父母都是教师,又是基督教徒的充满西方文化家庭之中。

1908年,宋庆龄女士与妹妹宋美龄(后成为蒋介石的夫人),一同赴美求学。

1913年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梅肯的魏里斯安女子大学哲学系。

毕业回国后任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并与孙中山产生感情,主动表示爱慕之意。

1915年10月26日,孙中山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离婚后,便与宋庆龄女士在日本东京结婚。

1922年,陈炯明叛变,逃亡途中,宋庆龄女士不幸流产,从此再无生育。

另外,孙中山在南洋从事革命时,还结识了一位伴侣陈粹芬女士。

陈粹芬女士祖籍福建,1873年生于香港

1891年19岁的陈粹芬经人介绍认识孙中山先生,其后一直追随孙中山10余年,其足迹遍及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

在这期间,陈粹芬既照顾孙中山的饮食起居,也为孙中山先生的其他同事做饭、洗衣,还为孙中山印刷宣传品,担任联络员等工作。

陈粹芬和孙中山先生分手后仍然受到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等人的敬重,并将其与卢慕贞、宋庆龄两位夫人并称。

后人对孙中山的三位伴侣均有昵称。

卢慕贞后因长期居住澳门,故被称为“澳门婆”,宋庆龄女士出身于上海,则被称为“上海婆”,而陈粹芬长期追随孙中山漂泊南洋,故昵称为“南洋婆”。

在孙家晚辈中,还有称卢慕贞为“婆婆”,称陈粹芬为“二婆”。

孙中山先生的儿子孙科就是随孩子们这样称呼陈粹芬的。

至于宋庆龄女士在孙家似乎没有被称为“三婆”,但是孙家子孙与她见面时,总是以“grandma”相称。

陈粹芬收了一个养女孙仲英,孙仲英原名苏仲英,到孙家后改姓孙。

孙仲英后来和孙中山的长兄孙眉的孙子孙乾结婚,孙仲英婚后又改姓苏。

1958年,苏仲英患癌症出世。

而陈粹芬于1960年前后过世。

孙中山先生有两个孙子,四个孙女。

两个孙子是孙治平和孙治强。

四个孙女是孙穗英、孙穗华、孙穗芳和孙穗芬。

孙治强1915年出生,曾留学加州大学。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父亲孙科返台后,有些怀才不遇,仅担任“中央信托局”及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

孙治强先生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得两女孙嘉霖、孙嘉瑜。

她们现均旅居美国。

后孙治强先生与比他小30岁的林伦可女士结婚,得两子,他们是孙国元、孙国升。

孙治强先生在古稀之年,即1992年、1993年两次回大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还游览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方,并回翠亨村瞻仰过祖父的故居。

2001年夏天,孙治强不顾年迈体弱,抱病赴美参加小儿子孙国升大学毕业典礼,因心脏病突发在洛杉矶辞世。

享年87岁。

孙中山先生的长孙女孙穗英,1922年生,“穗英”之名就是祖父孙中山所取。

孙穗英早年毕业于美国卫里斯莱大学和加拿大满地可大学,并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与广东新会的林达文先生结婚,生子林德杰,女林淑贞。

孙女孙穗华,1925年出生,毕业于美国史密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后与云南籍的旅美学者张嘉恭结婚,生有一子张孔颖,二女张乐文和张乐真。

孙穗华和孙穗英两家均定居美国。

早些年,在她们的父母健在时,孙穗华、孙穗英姐妹俩经常返台,侍奉双亲,极为孝顺。

大陆改革开放后,姐妹俩多次回大陆参加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和祖父母的诞辰纪念。

1981年,她们的祖母,前国家主席宋庆龄女士病逝,孙穗英、孙穗华两人曾应中央之邀来北京参加追悼会。

穗英和穗华姐妹俩虽然身在海外,却仍然十分关心故乡的经济文化建设,除多次回翠亨村瞻仰祖父故居外,还曾向“中山纪念中学建设基金会”捐款。

她们不愧是孙中山先生的后人。

长女孙:红颜薄命 孙(1894—1913),孙中山先生的长女。

1894年(亦说1895年)3月31日出生在孙先生的故乡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出生不久,尚处于襁褓中的孙,就跟随祖母、母亲和哥哥等人远涉重洋,来到异域檀香山。

她的少年时代是在那漂泊不定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

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创立,她的父亲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方才派人将她和妹妹孙婉及母亲卢慕贞接到国内,陪伴着父亲过了一段时间的安定生活。

好景不长。

其后,父亲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不得不赴全国各地考察

这一时期,孙和妹妹孙婉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再度过起了流浪生活。

不久,孙中山以全国铁路督办的身份赴日考察,孙和妹妹孙婉也随母亲卢慕贞到了日本。

1912年6月,孙和妹妹孙婉随哥哥孙科一同赴美留学。

孙就读于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受父亲孙中山崇高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孙自幼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1913年3月,在柏克莱大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