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歌赋的看法



评价这些诗词的好坏.要说出理由啊 呵呵……因为我是不喜欢票选的,所以就没参赛。看了“红楼金庸仙剑迷”的评论,觉得应该站出来为"诗词歌赋"里爱写藏头诗的朋友说几句公道话.看了这九首诗,我能感觉得出来参

评价这些诗词的好坏.要说出理由啊

呵呵……因为我是喜欢票选的,所以就没参赛。

看了“红楼金庸仙剑迷”的评论,觉得应该站出来为"诗词歌赋"里爱写藏头诗的朋友说几句公道话.看了这九首诗,我能感觉得出来参加比赛的选手是用了心的.虽然有的诗作比较稚嫩,平铺直叙,有的诗作起承转合处比较牵强,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上佳之作.先不评诗了,我觉得下面我要说的话,比评诗更重要!我想,“红楼金庸仙剑迷”这位朋友可能很少作藏头诗,或者是根本不作藏头诗.她不知道藏头诗是一种随意性的诗体,并非近体诗,也并不讲究平仄,然而,她就这个平仄问题将很多朋友的诗作大肆鞭笞了一通.她叫朋友们去看,恩,我也想叫她去看看"百度百科"里的词条"藏头诗"是怎么解释的.这就象街边的小店请人品评菜式,她尝了几口,就拍着桌子,骂骂咧咧,曰:"怎么没有燕窝鲍鱼,满汉全席?什么?没有!我砸了你这破店,没有燕窝鲍鱼你开什么店"“红楼金庸仙剑迷”你是什么态度?读了几年书,觉得天最大,你第二?按你这样的性格,估计现实里也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主,才跑到网络上给别人填郁闷.网络这么大,中国水平高的人这么多,能评论的人多了,也见过一些高人的评论,人家可是只讲作品的优劣,不会叫别人"请远离诗歌!不要用诗歌装深沉!"我想请问一下,你有什么资格叫别人"请远离诗歌"?!还是觉得天底下只有你一个人才有资格吟诗作赋?!"不要用诗歌装深沉!!"===你又有什么证据表明其他朋友是用诗歌装深沉??!!请大家容许我多句粗话,你TMD什么玩意!附庸风雅并不可耻,时至今日,我觉得这已经可以算是一个褒义词了,因为附庸风雅的人越来越少,风雅也愈发的难能可贵.我相信每个风雅之士都是先由附庸风雅开始,才渐渐地风雅起来.附庸风雅的人,其实都是有一颗热爱美丽的心.其实,爱诗词的朋友,水平不高没关系,可以看书学习,可以向水平高的朋友请教.为什么中国的诗词渐渐没落,就因为中国还存在你这样的人,半瓶子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恶毒的言辞,一旦有人因为兴趣写点东西,象你这样的人就开始大肆抨击,特别是喜欢拿平仄作文章,因为很多初学者都对平仄头疼,你就一副专家的样子,点评几下,再骂几下,满足你那阴暗的心理.你这样的人,其实就是中国诗词的罪人!因为你扼杀了很多原本可以成长的后备人才!我们可以想象,会有很大一部分朋友因为今天你这样恶毒的,貌似专家的评语,从此不敢写诗.最后送你一句话,小朋友,想学作诗,先学做人.不明白的话,回家问你爸妈去!

优美的诗词歌赋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 今生无悔今生错,来世有缘来世迁。

笑靥如花堪缱绻,容颜似水怎缠绵? 情浓渺恰相思淡,自在蓬山舞复跹。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

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歌赋,我们欣赏这些诗词歌赋...

一)古代诗歌的认识1) 广义上相对于现代诗来说,以时间划分,古诗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诗歌作品。

2) 以构成诗的元素遵守的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古体诗: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即唐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因此,古体诗就是区别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特征的诗作。

唐以后仍有古体诗,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般押仄声韵。

古体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古诗。

近体诗: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近体诗。

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律诗最少要有八句。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字数相等,四字以上。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绝句:即"截句"。

截取律诗四句成篇.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3) 总之,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主要区别在构律(字数、句间关联)、声律(四声、平仄)上。

不能混同现代划分1840年后的现代诗(白话自由诗歌)!二)律诗的特点 律诗发源于南朝齐讲究声律、对偶的新(近)体诗,至初唐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按字数称五律、七律,也有六律,超过八句,则称排律,长律较少见。

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依次称破题(首联)、颔联、颈联、结句(尾联)。

颔联、颈联)必须对偶。

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全首通押平声韵;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一切文学体裁都应该形式服务内容,实际写作过程中,不能因形害意!所以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变化,别体!表现在诗词歌赋上往往突破格律的局限!律诗也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称之拗体。

期间往往佳作居多!从侧面也反映出格律的灵活辩证遵循原则。

三)律诗的格律1)律句: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和谐变化,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以不单调。

平声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拼音第一二声,仄声相当于三四声。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字的音节上。

这使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

但是逢单却可灵活,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

要造成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

特例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那么,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2)粘对: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平仄类型相反,就叫对。

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类型相同,就叫粘。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

七言的与此相似。

一三五七都是出句,二四六八都是对句 二四六八是对句,那么三五七就是粘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

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五)综述 诗歌:古诗(相对于现代诗而言)包括唐以前古体诗及唐以后的近体诗。

古体诗较自由。

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近体(格律诗)诗它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2:各句字数相等。

(五言或七言)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格,不入韵为变格。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入韵为变格。

)4:中间两两...

请大家给点评价 诗歌

文才不错。

但是我觉得你应该注意下最后的句子不要太长,象元稹的《茶 一至七言诗》就可以了,而且上下句不要失对,象 重阳造诣菊花开,一纸缱绻唱思哀 这句中,开、哀都是一声,就失对了。

平仄应该相对 建议你写完之后再多读几遍,感觉一下韵律;平时也可以多看看诗词格律的书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李白杜甫诗歌的异同(从诗歌艺术风格思想内容等...

推荐参考: 李白和杜甫诗歌的比较 一、概述李杜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

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

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二、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形成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

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

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他背负着对国家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杜甫“没饭不忘君”,艺术风格沉郁顿挫。

三、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创作方法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卓越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的四十多年即所谓的“盛唐时期”,这是唐帝国空前强盛而又潜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特点,结合经历和思想性格,他的诗篇呈现出与杜甫迥然不同的浪漫主义风格。

而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的时代,是唐代由盛转衰的的剧变时期,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造成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把诗人也卷入了社会的底层,也使用笔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画卷,逐步攀上现实主义高峰。

其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体现在诗人的叙事诗上。

首先,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李白不是一个“万事不关心”的诗人。

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他的诗篇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他要入京求官,就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政治失意了,就大呼:“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想念长安,就是:“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他登上太白峰,就让“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就是写历史人物,如严子陵、诸葛亮、谢安等等,也往往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化身,这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诗增添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先声夺人的力量,让读者感到热情亲切。

而杜甫常寓主观于客观。

杜甫的诗歌,善于把主观的思想内容融于客观的事实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这是杜诗的最大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

如《丽人行》,作者从头到尾都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的感情和倾向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其次,李白的诗句具有大胆的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等诗句,早已成为文学描写中夸张的典型。

而他的喝酒,也是“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

他的登高,也竟然达到“连峰去天不盈尺”“举手可近月”的地步。

这些“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夸张诗句,在李白那些气势雄壮,豪放不羁的诗篇里,比比皆是,琳琅满目,使人惊叹不已。

杜甫则注重细节描写。

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身特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这一细节,不仅揭示了役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也揭露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和愤慨。

又如《石壕吏》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这一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生动传神,源于作者对客观现实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第三,李白的大胆夸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想象总是那样出人意表,又是那样的天真纯洁,深深拨动读者的心弦。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一些写“月”诗。

他喜欢明月,就想象明月可以问讯,追攀和摘揽。

如《把酒问月》中写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又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俱怀逸兴思飞,欲上青云揽明月。

”他又常把明月引为知己,想象明月可以伴他饮酒,送他远行,解他孤独,寓他乡情,甚至当月色不足时,也能赊些来。

现实的世界对李白来说,往往显得狭小,憋闷,阴暗,因此他时常展开幻想的翅膀飞向天空仙境去寻求光明和自由。

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运用幻想手法,奇妙的神仙世界,有力地反衬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反映出李白对自由,解放的渴望与追求。

而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加工,塑造出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逾墙而逃的老翁,应急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幕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等,组成了一组人物形象画廊。

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杜甫诗歌的杰出贡献。

最后,李白的诗富有奇特的比喻

“轻面把朋友,对面九疑峰”,用山峰来比喻朋友间的猜疑,形象新奇而壮伟。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用黄河可塞的惊心比喻,来反衬阵亡士卒的的妻子那种绝望的悲哀,也真够惊心动魄的了。

他所写的瀑布、黄河、秋月、山峰皆雄奇壮伟、壮丽、灵活。

杜甫的...

求有“影”字的古代经典伤感诗词歌赋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前面我们介绍了两首他学习乐府民歌写的《长相思》和《长干行》,而这首《月下独酌》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

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

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

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

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

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

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

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

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还要说自己什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这不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吗?也许正是这种被世人看来的不识实务,才使他最终落得个"长流夜郎"的下场。

与李白有一面之交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多次写诗表达他对李白的钦佩与担忧:"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不过,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独憔悴"的地步也是绝不会后悔、绝不向世俗低头的,他有一首《独坐敬亭山》诗这样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管是有生命的鸟,还是无生命的云,只要是能动弹的,都义无反顾地远离李白而去,剩下的只有那一座纹丝不动的大山了,即使这样,李白还是能够心安理得地安坐山中,修身养性,自得其趣,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

所以,李白劝月亮饮酒未果、与身影交流不成的时候,转念一想,能够在花间月下,饮酒作诗,而远离世俗的杂念干扰,不正是当初醉卧长安时求之不得的赏心乐事吗,那么就在这美好的春夜里,和天上的明月与地下的身影一道,及时行乐,不醉不休吧。

但是一个"暂",说明李白也清醒地知道,这种解脱不过是暂时的,不过,大概也许正是因...

自己写的伤感的诗词歌赋。

楼主的要求挺高,带“影”字的古典诗词不少,经典却少,而经典中的伤感更是少之又少。

我想在古诗词查询网一搜“影”,或许会有不少结果,但要得到楼主的结果,可谓要花费不少心思。

鄙人不才,读书甚少,也只能拿出依稀印象深刻的几句,供楼主斟酌。

至于解释,我想百度一搜有很多,不必我来黏贴。

我个人对部分诗句的喜爱从来都是一见钟情。

不必太在乎意思,而更在乎感觉。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之林黛玉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沈园二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另外 纳兰容若的词有很多影,且大都伤感,以下两首《如梦令》中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其一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其二 十八年来坠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边。

相看好处却无言。

——《浣溪沙》黄昏又听城头角,病起心情恶。

药炉初沸短檠青,无那残香半缕恼多情。

多情自古原多病,清镜怜清影。

一声弹指泪如丝,央及东风休遣玉人知。

——《虞美人》姑且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