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代诗诗词常识辞典



有关古诗的常识 1,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谁 (李白)2,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 (杜甫)3,李白和杜甫被合称为"大李杜",那么被称为"小李杜"的是谁 (李商隐和 杜牧)4,诗作流传至今最多的诗人

有关古诗的常识

1,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谁 (李白)2,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谁 (杜甫)3,李白和杜甫被合称为"大李杜",那么被称为"小李杜"的是谁 (李商隐和 杜牧)4,诗作流传至今最多的诗人是谁 (陆游) 陆 游 简 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他勤于 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被誉为"六十年间万首诗".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 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

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 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 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 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

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 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

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

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 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 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

近体诗只押 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 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 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 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酒渴爱江清, 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 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 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 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

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

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 区分,但不一定可*,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 福’的意思。

”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 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

一类是以塞音t, p,k收...

古诗的基本常识

诗歌高中的课本上有个详细的说明。

诗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诗经开现实主义的先河 楚辞开浪漫主义的先河 那时候的诗歌多是长短句,有的也不怎么押运。

后来出现了乐府诗歌(属于现实主义) 到了三国时代,出现了建安七子和三操,多以4言和五言为主。

到了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大诗人陶渊明。

(现实主义)诗歌在唐代开始成熟,出现了绝句、律诗、但诗歌未必就是字数完全一样。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到了宋代,诗歌并没有走下历史舞台,而是以长短句(辞)的形式继续发扬。

因为长短句更加上口,符合人们的习惯

到后来戏曲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元曲)。

五四之后,人们开始写白话文,就是我们怎么说话就怎么写。

于是出现了新诗。

新诗和古诗就不一样了,它更讲究的诗歌的内在,

【古代名诗】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是哪十...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 第十名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评论:几个王朝的兴衰! 第九名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 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栽(应该使提手旁的栽,打字时找不到,抱 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评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古代女诗人,她的代表作。

第八名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论:现实主义诗人的哀唱! 第七名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澜意?拟把 疏狂图一醉,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评论:王国维所说“学之三境界”中最广位流传的。

周杰伦新专辑中的 《发如雪》也引用了“伊人憔悴”。

第六名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论:著名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题记。

第五名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厥,今夕是何年?我与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 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园?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 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论:被王菲翻唱之后就红遍大江南北。

第四名 李白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芩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缀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流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无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与尔通销万古愁。

评论:浪漫主义诗人的豪情壮志! 第三名 辛弃疾 丑奴儿 少年不是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论:“少年不是愁滋味”,青少年必知! 第二名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未探看。

评论:小学时就知道的教师节贺卡必备内容! 第一名 岳飞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 雪。

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然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格律:古典诗歌形式要求的总称。

“格”,就是格式,包括某一诗体的句数、每句的字数、节奏、某些句子的格式(句式)、对仗(类似修辞的“对偶”)等;“律”,就是音律,包括每句各字的平仄(声调高低)、某句的押韵、用韵的要求等。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律诗,包括绝句。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

四言诗和六言诗很少见。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简单的说,凡是不依照近体诗的格律来写,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都是古体诗(本书不论)。

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等,虽有许多讲究,但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⑴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⑵ 都押平声韵; ⑶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⑷ 每首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 明韵数,如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就是一百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所以格律要求和律诗一样。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编辑本段]【《古诗十九首》简介】 〖题目〗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意义〗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

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

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

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古诗十九首》评价】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

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

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

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编辑本段]古诗十九首全文和译文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园中葱葱的高柳.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歌舞女(*汉时倡家女和后世所谓青楼女子是不一样的), 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

古诗十九首最著名的是哪首?常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吹画扇。

——纳兰性德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越人歌》古诗十九首山长水远嫦娥怨,鸿雁相烦,鸿雁相烦,眉间心上玉簟寒。

——《采桑子-春叶》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2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冠《蝶恋花》3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3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3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3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3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3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3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3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4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4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4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4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儿》4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4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48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聂胜琼《鹧鸪天》49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柳永《昼夜乐》5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51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记》5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5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影埠於梗牍窍嗨贾?恢?浚峦ン蕖堆盍Α?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关于古诗中的文言常识.!!!!

1.铺陈是辞赋的基本创作方法

散布式、段落式、递进式、并列式为辞赋的四种铺陈方法。

所谓散布式的铺陈方法是指把同一内容的诗句或诗节,散布在整篇作品中。

段落式的铺陈方法是指作品中用一个诗段或自然段落描绘某一个主题。

递进式的铺陈方法是指整篇作品或整个段落在铺陈时,采取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描述方法,具有纵向性。

并列式的铺陈方法是指全篇作品或整个段落从各个不同的方位、方面进行描绘的方法,使描绘的对象具有横向性。

2.以词害意. 词义:.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想要一些有关诗词的文学常识

中华古代诗词文化,源于祭辞,萌于民谣,兴于咏志。

可惜,现存最早文字辑录诗集仅有《诗经》。

继春秋至战国衍为骚体,古雅深邃,乃先秦诗文化独秀一枝。

秦亡而汉,乐府兴,诗苑万象更新。

入于魏,五言腾踊,尤见“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创建辉煌。

魏晋之交,有“竹林七贤”;西晋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东晋更有陶翁。

此期间诗歌境界与视野得以拓宽,咏唱愈加脍炙人口。

沧海桑田,岁月交至南北朝之宋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已不一而足,“大小谢”“七言之祖”“竟陵八友”脱颖而出,田园诗、山水 诗,清逸峻秀,齐梁体堪称独占唐前春色。

大唐盛世,亦为诗之盛世;诗律之工,音韵之秀,炼句之缜密,意境之旷远,实为登峰造极!然虽有“诗圣”冠于李杜,犹有群星灿然于千古!诗余有词,南北朝时已见其零星草色,晚唐兴于教坊,至于大宋,竟逐渐跳脱弦指之间而成跌宕之咏,可谓独领诗史风骚!词较于诗,其伸展转承有余,更见抒情遣怀之酣畅。

两宋之时,词人千家,而晏柳苏辛,拔高耸之标。

另谈及词牌格律千余,实乃前人不古,后人每每作茧自缚,遂成填词之风。

诗词演绎于元明,日益迎合民间文娱需求,于是,“街市小令”“村坊小调”勃然而兴,终绽放出一代曲赋奇葩。

有云:唐后无诗,宋后无词。

概以为,此乃诗词境界广义之论;就其狭义而论,未必尽然。

明代高启诗,上有汉魏之高亢,下有唐宋之俊秀,颇具承前启后之范。

叹青丘,文惹忌讳,险人弄谗,值壮年时罹患腰斩。

与其说“唐后无诗”,毋宁说“文字狱”兴焉,而后无诗。

至于清代,诗人也众,诗卷也浩繁,但多熏于附庸浮滑之气而欠失品格,故精品传遗者不啻凤毛麟角。

乾隆诗万余,未见一二传咏,夫何足论哉!然 风韵气节可景仰者,还属龚自珍、板桥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