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兖州诗词



与济宁市有关的诗词 李白所作关涉济宁的诗篇介绍 一、李白在济宁各县市区遗诗统计(共53首) 任城(中区) 1.《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2.《古风其十》;3.《鲁东门泛舟二首》 (含2首诗);4

与济宁市有关的诗词

李白所作关涉济宁的诗篇介绍 一、李白在济宁各县市区遗诗统计(共53首) 任城(中区) 1.《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2.《古风其十》;3.《鲁东门泛舟二首》 (含2首诗);4.《送梁四归东平》;5.《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6.《鲁东门观刈蒲》;7.《雪谗诗赠友人》;8.《咏邻女东窗海石榴》;9.《别鲁烦》;10.《古意 南陵别儿童入京》;11.《赠任城卢主簿潜》;12.《行路难三首》(含3首诗);13.《东鲁见狄博通》;14.《梦游天姥吟留别》;15.《将进酒》;16.《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17.《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18.《寄王屋山人孟大融》;19.《朝鲁儒》;20.《送薛九被谗去鲁》;21.《古风其二十》;22.《赠从弟冽》;23.《任城县令厅壁记》;24.《梁甫吟》;25.《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26.《送范山人归太山》29首 兖州 1.《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2.《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3.《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眘笽》;4.《戏赠杜甫》;5.《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6.《鲁郡东石门别杜二甫》;7.《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8.《鲁郡叶和尚赞》;9.《鲁郡崇明寺陀罗尼幢赞并序》9首 曲阜 1.《大庭库》;2.《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3.《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4.《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4首 邹城 1.《琴赞》1首 金乡 1.《赠范金乡二首》(含2首诗);2.《送友人》;3.《送金乡韦八之西京》;4.《金乡薛少府厅画鹤赞》5首 汶上 1.《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2.《鲁中都东楼醉起作》;3.《早秋赠裴十七仲堪》;4.《别中都明府兄》;5.《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5首 二、李白在外地所作有关济宁的诗篇一览(共6首) 金陵 《送杨燕之东鲁》 此诗为李白离家任城的第二年(天宝七年),思念任城家中两个儿子所作。

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

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夫子华阴居,开门对玉莲。

何事历衡霍,云帆今始还。

君坐稍解颜,为君歌此篇。

我固侯门士,谬登圣主筵。

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

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

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

金陵 《寄东鲁二稚子》 此诗为李白离家任城的第三年(天宝八年)五月,为思念任城家中的儿女、酒楼、桃树等所作。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金陵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此诗为李白离家任城的第三年(天宝八年)六月,托友人探家所作。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商丘、开封一带 《赠武十七谔并序》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已攻陷东都洛阳,李白正准备南迁。

马如一匹练,明日过吴门。

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

笑开燕匕首,拂拭竟无言。

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林回弃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为我致之,轻赍涉淮原。

精诚合天道,不愧远游魂。

浔阳 《万愤词投魏郎中》 此诗为乾元一年(758年)在浔阳狱中所写。

穆陵关在青州齐长城关口,此地喻指东鲁济宁。

海水渤贑,人罹鲸鲵。

蓊胡沙而四塞,始滔天于燕齐。

何六龙之浩荡,迁白日于秦西。

九土星分,嗷嗷栖栖。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

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

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

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

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

树榛拔桂,囚鸾宠鸡。

舜昔授禹,伯成耕犁。

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

子胥鸱夷,彭越醢醯。

自古豪烈,胡为此鋢。

苍苍之天,高乎视低。

如其听卑,脱我牢狴。

傥辨美玉,君收白皀。

浔阳 《上崔相百忧章》 此为乾元一年(758年)在浔阳狱中所写。

“草掷二孩”意指此诗除送给左丞相崔涣外,还投掷给在任城家中的两个孩子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槌。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稵。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习,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李白在兖州少陵台上写过什么诗

在兖州少陵台写诗的是杜甫。

在兖州城内,府河中段的登灜桥附近,耸立着一座小土山,上面有一玲珑的八角凉亭,那就是原城南门的旧址。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早年曾居住在长安东南郊杜陵附近的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

杜甫在天宝五年(公元七四六年)北游齐赵,因当时他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为看望父亲来到兖州。

在此巧遇好友李白,经常来南楼赏月、饮酒作诗。

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名篇《登兖州城楼》,诗中写道: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月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兖州人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登临此地,后来把南楼改名为少陵台。

从杜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坦荡的胸怀,他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对兖州的自然风光一往深情,运用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兖州城的丰姿,因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

关于战争的诗词2句,成语5个,名言2句

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法国仍是法国,德国仍是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German) 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 ----爱因斯坦(German/American) 我一生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后悔的事,我们一起无数人经过一生的努力,终于为人类打开了地狱之门--远程核打击。

-----冯.布朗(German/American) 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

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

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

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巴顿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克劳塞维茨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杂曲歌辞·白马篇】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

酒后竞风彩,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翦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陵咏】 ...

关于剑的诗词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 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

侠客行 唐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酹江月 驿中言别 宋 文天祥 水天空阔,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清, 金人秋泪, 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 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 南行万里, 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 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 回旗走懿, 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 秦淮应是孤月。

答韩使同在边 唐 陈子昂 汉家失中策。

胡马屡南驱。

闻诏安边使。

曾是故人谟。

废书怅怀古。

负剑许良图。

出关岁方晏。

乘障日多虞。

虏入白登道。

烽交紫塞途。

连兵屯北地。

清野备东胡。

边城方晏闭。

斥堠始昭苏。

复闻韩长孺。

辛苦事匈奴。

雨雪颜容改。

纵横才位孤。

空怀老臣策。

未获赵军租。

但蒙魏侯重。

不受谤书诬。

当取金人祭。

还歌凯入都。

利剑 唐 韩愈 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

故人念我寡徒侣, 持用赠我比知音。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 使我心腐剑锋折。

决云中断开青天,噫! 剑与我俱变化归黄泉。

春蔬 宋 张耒 新春书剑滞江城,又见南蔬入旅羹。

关心太昊祠前路,小甲连畦带雪晴。

阴夕 宋 王同祖 恰则晴明天又阴,霜风如剑二毛侵。

淮城夜雪深多少,不见擒吴奏捷音。

呈李书史四首 宋 王梦应 火叶雪花正可人,陌头客子剑生鳞。

千年风致未尽歇,如此溪山有弃民。

颂古二十八首 宋 释道川 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依然对两眼。

不须遗剑刻舟寻,雪月风华常见面。

雪树 宋 李新 巴山雪树惨黄云,剑甲参差百万军。

不用寒光苦凌铄,若论官况冷於君。

再和 宋 胡寅 剑峰犀利拙优伶,果听淮南奏凯声。

阴翳便随朝雪尽,东风还放晓光清。

宝气亭 宋 胡铨 尘容不逐江流净,酒力都从雪压消。

斗下祗今无剑气,年来牛犊在人腰。

送别 宋 陈虞之 柳湿征衫晚出关,荒城古雪剑花寒。

西风漠漠龙沙路,马上青山带醉看。

题程道存之罘出险图 近代 陈三立 夜海微微一舸巡,飞涛卷雪乱呻吟。

蛟鼍不敢吞奇骨,放作神州学剑人。

赠木村菊男 现代 老舍 木高十丈寿千秋,村雨山风铁干遒。

菊傲寒霜梅傲雪,男儿宝剑傲王侯! 峡客行 唐 陆龟蒙 万仞峰排千剑束,孤舟夜系峰头宿。

蛮溪雪坏蜀江倾,滟滪朝来大如屋。

道州月叹 唐 吕温 别馆月,犁牛冰河金山雪。

道州月,霜树子规啼是血。

壮心感此孤剑鸣,沉火在灰殊未灭。

古词 唐 卫象 鹊血雕弓湿未干,鸊鹈新淬剑光寒。

辽东老将鬓成雪,犹向旄头夜夜看。

杂曲歌辞·侠客行 唐 温庭筠 欲出鸿都门,阴云蔽城阙。

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

白马夜频嘶,三更霸陵雪。

李子永赴溧水,过吴访别,戏书送之 宋 范成大 万壑断流冰塞川,千岩森玉雪漫天。

匆匆叶县双凫舄,换却山阴访戴船。

犯寒书剑出春萝,风雪桥边得句多。

牒诉缤纷似烟海,梅花时节奈君何。

次韵紫岩潘庭坚二首 宋 白玉蟾 人情不似吴笺厚,世路常如蜀道难。

两鬓已将沾雪白,寸心尚自炳枫丹。

君还有意凭谁说,我亦无言把剑看。

相对一窗风打雪,通红榾柮谩烧残。

江南暮春寄家 唐 李绅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 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 宋 苏轼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

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

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

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送章德茂少卿使虏 宋 杨万里 雪后闻君策马蹄,长缨自请系撑犁。

光华剑佩伊吾北,弹压风涛瀚海西。

汉苑秦关愁外眼,边花寒月醉中题。

归来听履星辰上,谁道淮阴假镇齐。

寄题王棶德修知县成都新居 宋 杨万里 子美百花潭北庄,君今召作咏归堂。

山分剑阁云根瘦,江送逢婆雪汁香。

漱石枕流红锦浪,浮家泛宅白鸥行。

何人夜诵相如赋,给札兰台看堵墙。

和虞军使易简字知能所寄唐律二首 宋 杨万里 四海九州虞雍公,擎天一柱雪山峰。

厥孙俊逸诗无敌,下笔縰横剑有锋。

旧日门生今白发,故人书札照苍松。

掉头读得纱巾落,如对青云阮仲容。

再过泗上二首 宋 苏轼 系舟淮北雨折轴,系舟淮南风断桥。

客行有期日月疾,岁事欲晚霜雪骄。

山根浪头作雷吼,缩手敢试舟师篙。

不用然犀照幽怪,要须拔剑斩长蛟。

送张兵部知遂州 宋 司马光 剑岭横天古栈微,相如重驾传车归。

双亲倚门望已久,千骑踏雪行如飞。

人间富贵非不有,似君荣耀真亦稀。

闻道西州遗画像,使我涕泪空沾衣。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 宋 范仲淹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宋 文天祥 心期耿...

急,,,带余字的诗词有那些

1.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 唐· 杜甫《登兖州城楼》 赏析: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

“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

“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

“在”指尚在。

“荒城”指曲阜。

“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

“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2.今也每食无余。

——《诗·秦风·权舆》 翻译:如今每顿吃完没剩余。

3.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

——辛弃疾《鹧鸪天》 翻译: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功名)而劝加餐。

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余)杯。

——唐· 杜甫《客至》 翻译: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5.一车炭重千余斤。

——白居易《卖炭翁》 翻译:一车的炭重一千多斤。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煤来,——《孔雀东南飞》 虚室有余闲。

——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 有竹一顷余(余),乔木上参天。

——唐· 杜甫《杜鹃》 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

——《古诗十九首》 ...

鸡窗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艺文类聚?幽明录》 载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晋兖州剌史沛国宋处宗买到一 只长鸣鸡,十分喜爱,精心喂养,甚至将鸡笼横挂在窗户上。

鸡遂作人 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

后遂以鸡窗指代书窗、书斋。

唐 ?罗隐《题袁溪张逸人所居》鸡窗夜静开书卷,鱼槛春深展钓丝。

”宋 ?柳永《定风波》:“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中秋节诗词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中秋对月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关于望岳的诗词赏析 ,急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文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词语解释】 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齐鲁:古代二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地区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阴指山北,阳指山南。

割:分割。

层云:云气层层叠叠,变化万千。

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决裂开了。

眦:眼眶。

会当:一定要。

杜甫《望岳》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一】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

”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

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

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萧涤非) 【赏析二】 一曲民族精神与个人抱负的颂歌——杜甫《望岳》诗赏析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

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

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

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为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内容,我们应首先对泰山的政治文化背景有个基本的了解。

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云:“郑昂曰:王者升中告代必于此山,又是山为五岳之长,故曰岱宗。

”古代某些帝王曾在这里举行过封禅大典,战国时齐鲁一些儒生以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所以在统治者的眼中,泰山是封建政权“与天无极”、“天禄永...

刘墉诗词对联

宰相刘墉(刘罗锅)对联如下:山随画活;云为诗留。

赏析:题画联。

在画中,山开始活动起来,像是有了生命;云停留在山谷,像是被诗人吟咏的诗句所挽留。

心修忠义;志在齐仁。

赏析:题山西太原清真古寺联。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附会了很多儒家的概念和理念,所以刘墉(刘罗锅)用“忠义”“仁”字眼来给清真寺(伊斯兰教祭拜场所)题写对联。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赏析:题山东潍坊十笏园四照亭联。

明月当空,捧池水在手,看月亮在手中闪耀;花丛曲径,在花径中游走,花香飘满衣衫。

云山开画本;花鸟助诗怀。

赏析:赠亲家尤紫琳联。

山中云雾缭绕,美景像是打开了一幅幅画卷;山林鸟鸣,野花盛开,动人诗兴,开人诗怀。

题诗雅有高人和;吹笛闲寻野鹤听。

赏析:题苏州狮子林指柏轩联。

在轩中题诗,有高人雅兴来和诗;在轩中闲来吹笛,希望野鹤寻来听乐。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赏析:题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联。

一场秋雨后,有两只禽鸟来竹林中;秋意渐深中,出现一只蝴蝶四处寻找花朵。

绕屋岚光三径客;满帘风雨一床书。

赏析:自题联。

三径客,代指隐士。

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不满王莽专权,称病还乡隐居,在院内辟三径,后来就把归隐后的居所称为“三径”。

刘墉用这自题联来表达自己归隐后诗书为伴、笑傲烟霞的渴望。

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

赏析:自题联。

文章就像秋水无痕,一尘不染;诗歌就像春云妍美,多姿多彩。

刘墉用这自题联来表达自己诗文高洁雅致的创作志趣。

万迭江山供绝唱;三秋水月可参禅。

赏析:题镇江焦山定慧寺联。

有重峦叠嶂的万里江山可以吟唱,有秋水秋月可以对之参禅悟道。

乐意相关情对雨;生香不断树交花。

赏析:题画联。

心中快意,使得雨也好像有了快乐的感情;花香弥漫,使得花与树连成一片。

清画捡书,古香溢座;微言论道,明月当阶。

赏析:题山东济宁太白楼联。

整理画作,翻检书籍,满座都是书画的古色古香;微言大义,论道谈天,台阶笼罩着明亮的月光。

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洲。

赏析:题戏台联。

此联描述小小戏台却演绎着天上地下、古今历史、传说故事等等,在戏台上,三五个演员就可以表现出千军万马的气势,走上六七步就代表行遍了世界各地。

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消受;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承担。

赏析:自题联。

刘墉此联用戏谑的口吻表达自己归隐乡下、安享晚年的愿望。

以上供参考。

...

关于大理的诗词有哪些?

1、闻乐感邻---(白居易)老去亲朋零落尽,秋来弦管感伤多。

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

[东邻王大理去冬云亡,南邻崔尚书今秋薨逝。

]绿绮窗空分妓女,绛纱帐掩罢笙歌。

欢娱未足身先去,争奈书生薄命何?2、奉送中丞姊夫俦自大理卿出镇江西叙事书怀因---(杜牧)惟帝忧南纪,搜贤与大藩。

梅仙调步骤,庾亮拂櫜鞬。

一室何劳扫,三章自不冤。

精明如定国,孤峻似陈蕃。

灞岸秋犹嫩,蓝桥水始喧。

红旓挂石壁,黑矟断云根。

滕阁丹霄倚,章江碧玉奔。

一声仙妓唱,千里暮江痕。

私好初童稚,官荣见子孙。

流年休挂念,万事至无言。

玉辇君频过,冯唐将未论。

佣书酬万债,竹坞问樊村。

3、送大理---(杜甫)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

风波空远涉,琴瑟几虚张。

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凰

两家诚款款,中道许苍苍。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青春动才调,白首缺辉光。

玉润终孤立,珠明得暗藏。

馀寒折花卉,恨别满江乡。

4、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高适)多雨殊未已,秋云更沉沉。

洛阳故人初解印,山东小吏来相寻。

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豁达常推海内贤,殷勤但酌尊中酒。

饮醉欲言归剡溪,门前驷马光照衣。

路傍观者徒唧唧,我公不以为是非。

5、伤大理谢少卿---(顾况)旧馆绝逢迎,新诗何处呈。

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柳蠹风吹析,阶崩雪绕平。

无因重来此,剩哭两三声。

6、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顾况)春色依依惜解携,月卿今夜泊隋堤。

白沙洲上江蓠长,绿树村边谢豹啼。

迁客比来无倚仗,故人相去隔云泥。

越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7、赴江陵---(韩愈)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上怜民无食,征赋半已休。

有司恤经费,未免烦征求。

富者既云急,贫者固已流。

传闻闾里间,赤子弃渠沟。

持男易斗粟,掉臂莫肯酬。

我时出衢路,饿者何其稠。

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

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钩。

适会除御史,诚当得言秋。

拜疏移合门,为忠宁自谋。

上陈人疾苦,无令绝其喉。

下陈畿甸内,根本理宜优。

积雪验丰熟,幸宽待蚕麰。

天子恻然感,司空叹绸缪。

谓言即施设,乃反迁炎州。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

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雠。

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中使临门遣,顷刻不得留。

病妹卧床褥,分知隔明幽。

悲啼乞就别,百请不颔头。

弱妻抱稚子,出拜忘惭羞。

黾勉不回顾,行行诣连州。

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商山季冬月,冰冻绝行輈。

春风洞庭浪,出没惊孤舟。

逾岭到所任,低颜奉君侯。

酸寒何足道,随事生疮疣。

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

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

白日屋檐下,双鸣斗鸺鶹。

有蛇类两首,有蛊群飞游。

穷冬或摇扇,盛夏或重裘。

飓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雷霆助光怪,气象难比侔。

疠疫忽潜遘,十家无一瘳。

猜嫌动置毒,对案辄怀愁。

前日遇恩赦,私心喜还忧。

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

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栖栖法曹掾,何处事卑陬。

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后俦。

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奸偷。

悬知失事势,恐自罹罝罘。

湘水清且急,凉风日修修。

胡为首归路,旅泊尚夷犹。

昨者京使至,嗣皇传冕旒。

赫然下明诏,首罪诛共吺。

复闻颠夭辈,峨冠进鸿畴。

班行再肃穆,璜佩鸣琅璆。

伫继贞观烈,边封脱兜鍪。

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

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

协心辅齐圣,致理同毛輶。

小雅咏鹿鸣,食苹贵呦呦。

遗风邈不嗣,岂忆尝同裯。

失志早衰换,前期拟蜉蝣。

自从齿牙缺,始慕舌为柔。

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深思罢官去,毕命依松楸。

空怀焉能果,但见岁已遒。

殷汤闵禽兽,解网祝蛛蝥。

雷焕掘宝剑,冤氛消斗牛。

兹道诚可尚,谁能借前筹。

殷勤答吾友,明月非暗投。

8、送夏侯侍郎---(韩翃)元戎车右早飞声,御史府中新正名。

翰墨已齐钟大理,风流好继谢宣城

从军晓别龙骧幕,六骑先驱嘶近郭。

前路应留白玉台,行人辄美黄金络。

使君下马爱瀛洲,简贵将求物外游。

听讼不闻乌布帐,迎宾暂著紫绨裘。

公庭日夕罗山翠,功遂心闲无一事。

移书或问岛边人,立仗时呼铃下吏。

事业初传小夏侯,中年剑笏在西州。

浮云飞鸟两相忘,他日依依城上楼。

9、送卢大理赵侍御祭东岳兼寄孟兖州---(韩翃)东岳昔有事,两臣朝望归。

驿亭开岁酒,斋舍著新衣。

上客钟大理,主人陶武威。

仍随御史马,山路满光辉。

10、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皎然)望祀崇周典,皇华出汉庭。

紫泥颁会计,玄酒荐芳馨。

圣虑多虔肃,斋心合至灵。

占祥刊史竹,筮日数尧蓂。

礼秩加新命,朝章笃理刑。

敷诚通北阙,遗爱在南亭。

苕水思曾泛,矶山忆重经。

清风门客仰,佳颂国人听。

攀桂留卿月,征文待使星。

春郊回驷牡,遥识故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