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相同格式的古诗词



古诗和现代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古诗和现代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

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

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的含义: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现代诗潮的十大流派* 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新浪漫主义* 意象主义* 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 具体主义现代诗歌的分类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基本的有以下几种:1.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现代诗的发展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参考资料:本人从俺们学校论坛引用的

自己编一首夏天的诗,和古诗格式一样。

急急急急急!!!!!

浣溪沙-(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你是问什么啊,浣溪沙是词牌名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有杂言、齐言二体。

唐、五代人词中,见于敦煌曲子词者,均为杂言;见于《花间》、《尊前》两集,多为齐言,亦有杂言。

北宋,杂言称为《摊破浣溪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齐言仍称为《浣溪沙》(或《减字浣溪沙》)。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词牌格式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

求古诗的所有分类及格式

唐诗格律: * 五言绝句[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例词参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 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晚唐以后,首 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绝句 [平起式]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听 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 * 七言绝句 [仄起式]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 七言绝句[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 ·例词参考·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 ·例词参考·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说明:此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是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 七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律诗首句多为压韵) ·例词参考· 书 愤 [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说明:此七言律诗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 七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律诗首句多为压韵) ·例词参考·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说明:此七言律诗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古诗分类 一.古体诗(古体诗是唐代人对唐代以前诗歌的称说) 1.汉魏乐府 2.南北朝民歌 3.六朝文人诗 4.杂体诗 5.古风(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所写的诗歌) 古体诗的共同特点是每首句数不限,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不讲究平仄对仗. 二.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的诗歌体裁,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 1.律诗①五方...

古诗中有对仗诗句的有哪些

【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

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工对】: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

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仗相当工整。

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宽对】: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

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

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

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

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

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邻对】: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

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

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

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

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自对】: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

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

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

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

”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借对】:近体诗的一种对仗方式,或称为假对。

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

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

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

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

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

”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扇面对】:诗、词、曲对仗的一种格式,即隔句相对。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

各联中的出句和对句,本身不构成对仗。

就诗方面说,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令夜月明前。

”第一、三句为对,第二、四句为对。

词中也使用扇面对,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下片“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曲中的扇面对,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轩,燕子来时帘未卷。

深庭小院,杜鹃啼处月空圆。

”“燕子”句与“杜鹃”句即为扇面对。

也即是第二句与第四句隔句为对。

【错综对】:古代韵文对仗的一种方式,它不拘字词的位置,相对的词语处于错综交叉的情况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

这便属于错综对。

【流水对】:近体诗对仗的一种。

流水对是出句与对句在...

和“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格式一样的诗句有哪些?

1、《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听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宫词·故国三千里》唐代: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4、《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唐代: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诗词文言文的区别

古诗词一般是具有一定格式的。

诗如律诗,绝句等,句数字数还有韵脚有相应规定;词则更甚,词基本上都是有词牌名的,不同的词牌,每一句的字数都不相同,使用同一个词牌的两首词,每一句的字数都是对应相等的。

而文言文,就是古人写的文章,古人使用文言,之乎者也之类的,一般没有固定格式,凭个人发挥书写。

当然,有的文言文也是讲究格律、对仗的,如骈文。

二者都属于古文的范畴。

诗的格式怎么写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

绝句 中国诗体。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

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

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

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