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佛学静心诗词



能让人静心的诗句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处《幽窗小记》【明】陈继儒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平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

能让人静心的诗句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出处《幽窗小记》【明】陈继儒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

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平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

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纯真善良的。

总之像是看透了这尘世,心中像是平静的湖面,去留无意对什么事都放开来看,胸怀浩渺,心境开阔,心中是水波不兴。

真是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转云舒。

2、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船夜援琴》【唐】白居易意思: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

3、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唐】李白意思:天色清明的时候,江上明月就很会亮;人的心态平和淡定的时候,海鸥也会感知的。

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因果,都有条件,还说人的内心活动会折射到外在物质世界

4、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寄白阁默公》【唐】贾岛意思:在石屋里边带着,人的心很容易安静,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

就是形容心静,形容景色安静。

...

静心的诗句

养生、静心诗句 ? 凌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

——佛家十六字要诀 ?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南宗慧能 ?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北宗神秀 ? 心无念处是道心,念无处所是道心,求无处所是道心,成无处所是道心,常念无念是道心,若悟此法是得道。

——北宗神秀 ?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 ? 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

——《吕氏春秋·尽数》 ?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荀子·荣辱》 ? 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汉·张衡 ?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三国(魏)·曹操 ? 静以养身,俭以养性。

——《南史·陆慧晓传》 ? 心者,神之舍也,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

——《万寿丹书》 ?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唐·孙思邈 ?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唐·孙思邈 ?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唐·李白 ? 壮志因愁减,哀容与病俱。

——唐·白居易 ?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唐·刘禹锡 ?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 ? 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

——宋·欧阳修 ?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 ? 多忧伤神,多思伤志。

——宋·宋祁 ? 人无忧,故自寿。

——宋·李 ?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元·冯子振 ? 静则神藏,躁则神夭。

——元·刘元素 ?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元·刘元素 ?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元·刘元素 ?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明·洪自诚 ?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明·龚廷贤 ?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 ? 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

——明·汪绮石 ? 宜节思虑以养心,宜节烦恼以养神。

——明·汪绮石 ? 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

——清·金缨 ? 心宽出少年

——清·王濬卿 ? 智者之养生也,必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灵枢·本神》 ?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钱公良测语上》 ?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安份吟》 ?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联句》 ? 养心之法,须要摆脱一切;凡荣枯得失,犹如水月镜花,事过即忘。

——《修身宝鉴》 ? 养生之士,睡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

——唐·孙思邈 展开

关于佛门的诗句

1、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

《仓央嘉措诗传》 2、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 3、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那一世》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 5、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佛语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7、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8、——“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9、扫地为何?为了净地。

净地为何?为了静心。

静心为何?心静方能见众生,见得了众生,方能勘破生死,生敬天地之心,心无挂碍,无挂而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小西天狄道传奇》 10、强者无敌,慈悲为怀;弱者无能,跪佛求生——月如火《仙武同修》 1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

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

——冯娜《一个季节的西藏》 12、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那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而只是体验罢了。

」——觉乘 13、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佛说四十二章经》 14、佛,你所普渡的众生,为何没有我? 15、所看即所想,所想非所看。

16、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的人——花濡沫 17、提倡什么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静中观察,慢慢就有了定力。

——惟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悟禅》 18、真正的所谓的修养,真正的所谓的用功,真正的所谓的感受,其实心性,心田里面进行的。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19、所谓的成佛,就是向上,最后都向善,成佛不是一句空话,佛者,觉也,觉悟的人。

觉悟的意思,只要你的存在,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快乐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0、心性,时时刻刻把握自己心里面的这种一念之间的思维。

起心动念,怎么样善用真的太重要了!一念之间怎么样思考,同样一件事一个正一个反。

人家说口下要积德行善,学一学,怎么样能够找到正能量的词去表扬一下你身边的人。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1、耕种你的心,怎么样利用心的力量传递正能量,实际上只要你用心,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2、不好的念头一定是有的,灭不掉的,与其花太大精力断除不好的,不如花精力培养好的,使不好的慢慢削弱,好的善的东西慢慢壮大,把不太好的东西慢慢移到一边,最后使好的东西形成习惯性的思维。

心像一个土壤,看你怎么去耕耘,看你怎么样去选择。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3、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种子,我们的心就像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播种,我想什么就会种什么,我种什么就会有什么,或者杂草丛生,或者是鲜花满园。

——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4、"所谓佛性就是善的种子。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慈悲即是观音——净因法师《心性是成佛的土壤》" 25、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了然。

人心只一拳,别把它想得太大。

盛下了是非,就盛不下正事。

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一事无成,那就是对细枝末节的琐碎关注得太多

米可果腹,沙可盖屋,但二者掺到一起,价值全无。

做人纯粹点,做事才能痛快点。

——紫云轩 26、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27、三车喻云花安去,生如来家辆福祉。

具静律己用缘起,入报喜地梦佛世。

《文心雕龙》 28、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

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

——傅翕 29、相由心生境由心造 30、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鲁迅《题三义塔》 原文

题三义塔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先生作此诗于1933年。

据人民网资料事情的原委是: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

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

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

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

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日中两国友好的愿望。

鲁迅先生于是写成上述著名诗篇。

据1933年6月21日的《鲁迅日记》:“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原题注说“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诗中所表达的是鲁迅先生对中日友好的殷切盼望,然而,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全面侵华,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万千生灵惨遭涂炭。

时值60年后的今天,抗战胜利纪念日,重读先生的诗作,不禁唏嘘。

纵观历史,中日关系屡经波折,可谓劫波度尽,但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又是两国绕不去的鸿沟。

近年来纷争迭起,从输油管道、教科书、靖国神社到东海油田,似乎可以预见的未来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只希望,在政府屡屡强烈谴责的背后,能多关注些国家的基础教育建设,毕竟,那才是国家的未来之所在;而我们在游行示威、抵制日货之后,也能静心反思自己是究竟为中华之崛起,为祖国之强盛,做出了多少贡献。

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先生的意愿,不知在何时才能实现。

...

民国四大高僧谁

弘一 虚云 太虚 印光 【弘一(1880~1942)】 Hongyi 中国僧人。

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平,字叔同,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别号晚晴老人

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早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

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

1905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从黑田清辉学西洋画,旁及音乐戏曲,造诣甚深。

1907年,他与曾孝谷等创“春柳社”于东京,主演“茶花女”,又主编《音乐小杂志》。

1910年回国,初任上海《太平洋报画报》编辑,加入柳亚子发起的南社。

继至杭州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图画和音乐教师

1918年舍俗出家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同年受戒于灵隐寺。

常往来于嘉兴、上海、温州等地,并闭关著述。

1928年入闽,常居厦门南普陀及泉州承天、开元等寺。

弘扬南山戒律,曾创设“南山律学院”,并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

卒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泉州清源山和杭州虎跑寺分别建塔和设纪念堂。

主要著作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要略》及《佛学丛刊》、《护生画集》等。

音乐作品有《中文名歌五十曲》、《李叔同所作歌曲》、《三宝歌》、《清凉歌》等。

虚云(1873—1959),俗姓肖,名古岩,又名演初,字德清,自号虚云、幻游,祖籍湖南湘乡,出生于福建泉州。

曾主持真如寺的修复工作。

虚云出生仕宦之家,父亲肖玉堂官至泉州知府,望子成龙,要他学八股文,以求仕进。

但虚云自幼性情恬淡,爱读儒籍佛典,其志不在功名。

父亲利用种种办法都未能逼他就范。

光绪十七年(1891年),突然潜逃出家,被父探知,勒令回家,越二年,他又逃至鼓山涌泉寺剃度,拜妙莲和尚为师。

随即隐居岩洞,持头陀行,静心观坐三年。

然后离寺云游,先后在浙、苏、皖一带名山大寺,学经参禅。

曾在江宁会见著名佛学杨仁山居士。

光绪二十六年,虚云从普陀山步行北上,到达北京时,恰遇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他随西太后、光绪皇帝逃亡队伍西行,出长城,赴陕西,途中结识了许多王公大臣。

西安后,转赴终南山,结庐狮子岩下,改号虚云。

光绪二十八年,虚云游四方、朝拜峨眉,经西藏入西康,转入云南鸡脚山。

鸡脚山是历史上的佛教重地,这时,只剩下十余处破庙,且不容外来和尚挂单,虚云无处落脚。

后来,通过大理提督张松林向当地知县推荐,方在鸡脚山找到一座破庙——钵盂庵住下来,进行宗教活动。

此年,他将钵盂庵改为迎祥寺,接纳四方僧众,募捐兴修寺庙。

光绪三十年,他出国云游,至逻罗(今泰国)、南洋(即东南亚)一带讲经说法,皈依(佛教称身心皈向佛、法、僧)达数万人

又前往日本参观佛教,途经吉隆坡,得滇中来信,说:“官府兴办新政,遍提寺产”,请他设法挽救。

光绪三十二年,虚云便转道上海,请寄禅(敬安)和尚一同赴北京上诉。

抵京后,得到当年结识的王公权贵支持,获得一道保护寺庙的“上喻”(即通告),云:此后“着各督饬抚令地方官,凡有大小寺院及一切僧众财产,一律由地方官保护。

”从此各地不再提寺产了。

事后,虚云仍继续留京活动,为云南寺庙请龙藏(清廷内务府刊印的佛经)。

经肃亲王善耆等发起奏请,于同年七月降旨将迎祥寺赐名“护国祝圣禅寺”、赐虚云为“佛慈洪法大师”,又赐“紫衣钵具”、“玉印”、“锡杖如意”、銮驾全幅“。

至此,虚云身价百倍,声誉大振。

1911年(宣统三年),为团结佛教徒,保护寺院,斡旋沪佛教会与宁大同会的对峙,虚云出滇至沪。

接着,与寄禅和尚赴南京晋见孙中山,议定修改佛教会会章,取消各地自立之名目诸事宜。

同年四月,因政府更迭,在见过孙中山之后,又前往北京去见袁世凯。

在上海改组中国佛教会,成立中华佛教总会。

会后,虚云回到云南,晤蔡锷,组织滇黔、滇、藏的佛教支部,并亲襄其务。

在新的“大护法”保护下,祝圣寺的香火依然十分兴旺。

1912年,民国成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

滇军师长李根源亲自督军上山,准备逐僧毁寺,指名捉拿虚云。

虚云只身往见李根源。

李问:“佛教何用?”虚云答:“自古立国皆议国教并化,政能治身而不能治心,惟教能治心。

心为万物之本,本得其正,何心之不治?”他非常明白宗教对于统治者的功用,几经辩论,终于折服了李根源。

1920年,虚云应云南督军唐继尧的邀请,前往昆明,重修西山华亭寺,施工中掘出“云楼”古碑,遂将华亭寺更名云栖寺。

他按古碑记载,庙产数字,由唐继尧出告示,用低价将数百亩田地及方圆数十里的山场勒赎归寺,引起民众怨愤。

他在财产到手之后,又举办慈善事业来笼络民众。

1929年,虚云应闽籍国民党官僚林森、杨树庄的邀请,赴福州涌泉寺任住持(僧寺之主)。

初为众僧说戒五十三天,继则改革寺中旧习,再则着手整理道风,兴肃禅堂与念佛堂、恢复复节打七,春末傅戒之禅规。

在这个基础上,修建楼、堂、阁、寮、院、庵、洞等十多处,创办学戒堂,后改为佛学院,以福建省主席杨树庄为名誉院长,虚云自任院长,培训年青僧徒。

杨树庄之母拜虚云为师,杨及闽籍不少官僚便成为虚云的大护法。

涌泉寺藏有明清以来大量经板,虚云聘请...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

中国茶文化历史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

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

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

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

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

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

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

荣西掸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

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我国宋代时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

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两方的大门。

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

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相传我国最大的茶馆是四川当年的“华华茶厅”,内有三厅四院。

成都茶馆设有大靠背椅,饮茶聊天或打盹都极为舒适。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

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浅谈对茶的感悟及认识

1 最早的“茶道”两字因茶的意境而来.意境承 载茶之精神效用 “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 天地。

它先出自诗僧和茶僧美称的皎然之诗作《饮 茶歌诮崔石使君》。

诗的开头是茶事的描写,接着的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然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 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闷。

”是茶事心 境的渲染,是茶事感受而来的非凡意境,“茶道”两字 在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中 推出。

通读该诗篇,感受最深的是茶事的意境:先从 一饮之前的茶事情景铺开,尔后逐渐深入,直至妙不 可言,才有“道”与”茶道”,意境高远,也真可谓“道可 道,非常道”。

皎然的另一首诗怍(《饮茶歌送郑容》) “丹五羽人轻玉石,采茶饮之生羽翼……霜天半夜芳 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

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 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云溪,高歌送君 出。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把茶的蕴意与友情连在 一起,诗的意境也让人联想到皎然与茶圣陆羽的关 系(可有相关的茶诗为证)。

陆羽与皎然是忘年交,皎 然所提茶道,自然受陆羽的影响。

陆羽也正是在湖 州与皎然结识,进一步积累学识,并终成博学之士, 并完成《茶经》的最后定稿(颜真卿也受影响,并著有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的诗句)。

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 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 极作用和影响。

具体地说,是人们在经过茶事、茶文 化思想内涵的感受和体验后,受那由茶所带来的美 妙意境等影响而对人产生作用。

深入茶事之奇妙境 界、体验茶的精神(如“精行俭德”般的内涵).并把它 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这是茶之道的精髓。

我们把 这种影响,以虚幻的方式来表示,可称之为与茶相关 的意境,是茶道的基础或重要内容;皎然所提茶道的 影响,也与其中的意境深远分不开。

2 茶的意境是茶道的构架,为不同时代茶事的共性 自皎然提出“茶道”以来,已历经·—千多年。

当 今的茶文化专家设想从当代的实践出发、以不同的 角度对历史上以高深著称茶道作”见仁见智”的认 识,有简有详,认识深刻;但茶文化初识者较难把握 (客观上还受日本茶道的不同实践与理沦的影响), 甚至有“茶道”一词内涵,不说还行。

越说反而越模糊 的反映,这主要与茶事实践的程度与范围、研究者的 出发点、及价值取向有异所致,初学者难以觉察、认 识和把握,也就不足为奇。

一般说来,茶道是人们受 茶事感受并进入较深意境而生发,茶道与茶的意境 密切相伴。

相似的茶事,会因为个人(修养、兴趣和事 件背景等)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感受,即 在茶的意境上有相似的认同感;如此,茶事常常可有 主题,引导人们参与其中。

当然,要想从茶中得到深 刻的感悟和意界,还要求对茶与传统文化、乃至个人 的修养有较高的要求,皎然所提出的茶道正是如此, 也有人喻此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情景,而欧阳修提出的“真善幻”亦属此意。

人们对 广泛推崇的“精行俭德”(茶道精神)的领会.尽管因 人而异(如在程度上),但仍是由茶事所承载可意会 而难于言传的意境之体验后,由茶而感发认识的进 步与修养的提高等。

在当代,有人以杜甫的诗句“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茶事的美妙意境、以 及人文“观照”,也是通及茶道后的感应。

与茶道精神相关的意境,自然不会偏离茶道。

由于社会的发展,茶道的形式、手段、社会环境 和对象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皎然所“指定”的茶 道深意,现代人即使能“打造”,能体会到诸如”人与 大自然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的虚幻缥缈意境 的,也不在多数。

但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史实已证 明:已经历数千年的茶事。

人们想通过茶事来获得心 灵效应或人文观照,有必要刘茶道作与时俱进的认 识。

即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去感觉和体验茶能给人带 来的愉快和精神上的感悟,如人们通过茶而进入自 感美妙的、或意想中的理想意境及体会,并受其潜移 默化的影响,而不应该过多地讲究、追求形式。

这就 是本文强调的,与茶道相联系的茶的意境,它能体现 茶道精神,顺应当代茶事的时代要求。

如现代人喜欢 茶的香、茶水的清、茶烟的萦绕,人们因此会在茶中 停留,会有意无意地感受到茶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如 能引导有意识的茶事实践,寻找并获得感悟,就是我 们常说的由茶事而带来的精神欢愉。

茶的意境.是不 同时代茶事的共同点。

3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顺应时代的进步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代替具体的茶道程式, 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等,是人们把茶道局 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

时代的发 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小桥流水的场景已退缩至公园 或家庭—‘角;人们为赶上经济大潮适应紧张的了作 节奏,即使留恋,也只能把诸如对传统文化等恪守深 刻于内心,换之以“浅然”来对待周围的人与事,花花 绿绿的消遣和娱乐也应运而生。

显然,历史上文人雅 士式的品茶,会使年轻人感到气氛颇为严肃。

代表 的是延袭—种精深的、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沉积。

人们对品茶已是小...

金庸小说里的《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全文?

《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并没有写到多少真经内容,而且这两本武学宝典也是金庸先生杜撰的。

一、《九阳真经》简介:出自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是最高深的武学宝典之一,是与佛家的《易筋经》和道家的《九阴真经》等并驾齐驱的至高无上武学瑰宝。

此功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练成九阳神功后,普通拳脚也能使出绝大攻击力,自动护体功能反弹外力攻击。

九阳真经包含内功和武学原理两大部分。

张无忌练成九阳全本后,成为《倚天屠龙记》中数一数二的绝顶高手。

作者在“世纪新修版”中有所提及《九阳真经》发明者。

此人虽不知名,却也是绝顶的高手。

一生之中既做过儒生,也当过道士,更出家做过和尚。

在儒,道,佛三家中领悟到各家的武功要诀,后来与王重阳在第一次华山论剑后斗酒论武,胜王重阳后得以借到九阴真经一览。

阅览完毕后因自觉其阴气太重,躲入少林将阴阳调和之术和自己根据九阴真经为基础而自创的九阳真经偷写于四卷《楞伽经》的夹缝中以流传于后世。

二、《九阴真经》简介:《九阴真经》是金庸小说中虚构的武学秘籍。

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威力极强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学秘笈,也是武林中众人无不想争夺的一样至宝。

《九阴真经》书中所记载的武学博大精深,威力无穷。

所有上乘武学的原理几乎都不脱离九阴真经的内容,可说是武学的百科全书。

无论甚麽样的绝学都能在真经当中找到相对应的理念,是武学的最高境界。

书中所载内功、轻功、拳、掌、腿、刀法、剑法、杖法、鞭法、指爪、点穴密技、疗伤法门、闭气神功、移魂大法等等,无所不包。

只要练成其中任何一门绝学即可独步武林,如在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梅超风练成了经中的九阴白骨爪,驰骋大漠罕逢敌手。

在小说里,《九阴真经》当中记载的武学除了创始人黄裳以外,练得最全的是北侠郭靖(学得最全)和老顽童周伯通(除了梵文的总纲)。

此外北丐洪七公、西毒欧阳锋、南帝一灯大师、黄蓉、杨过、小龙女........等皆有修练过真经中的武学。

而在《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的最终胜出者王重阳甚至需借观《九阴真经》才领悟出破解古墓派祖师爷林朝英玉女心经的武学。

留下「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於人。

」的诗句。

此诗句在新修版则修改为「玉女心经,欲胜全真,重阳一生,不弱於人。

」 而在金庸最初於明报上所连载的旧版则是「重阳先师,功传后世,观其画像,究其手指。

请帮忙翻译一下,谢谢!!!!!!!!!!!

谭嗣同传 梁启超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

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

父继洵,官湖北巡抚。

幼丧母,为父专所虐,备极孤孽苦,故操心危,虑患深,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

弱冠从军新疆,游巡抚刘公锦棠幕府。

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

自是十年,来往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各省,察视风土,物色豪杰。

然终以巡抚君拘谨,不许远游,未能尽其四方之志也。

自甲午战事后,益发愤提倡新学,首在浏阳设一学会,集同志讲求磨砺,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焉。

时南海先生方倡强学会于北京及上海,天下志士,走集应和之。

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游京师,将以谒先生,而先生适归广东,不获见。

余方在京师强学会任记纂之役,始与君相见,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经世之条理,则感动大喜跃,自称私淑弟子,自是学识更日益进。

译: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是湖南浏阳县人。

年少时豪爽洒脱,胸有大志,深通群籍,能写文章,喜欢侠义之举,擅长剑术。

他的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

谭嗣同小时候就死了母亲,被父亲的小妾虐待,受尽孤臣孽子之苦,所以操心危难的事,忧虑祸患比较多,品德才智一天天增长起来。

20岁从军新疆,游巡抚刘锦棠的幕府。

刘锦棠很欣赏他的才华,打算向朝廷推荐他,恰逢刘锦棠因为侍奉亲人而辞官,事情没有结果。

自此以后十年,谭嗣同来往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各省,察看风土人情,物色英雄豪杰。

然而最终因为他父亲为人拘谨,不许他远游,未能了却其游览四方的志向

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后,谭嗣同更加发奋提倡西方的新学,起始在浏阳开设了一个学会,征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琢磨学问品性,这实际上是湖南全省新学的起点。

当时,康有为先生正在北京与上海倡设强学会,天下的有志之士,都奔走响应。

谭嗣同于是从湖南沿江而下,到上海,再游历北京,打算拜谒康先生,可是先生正好回广东,所以没有见到。

我正在北京强学会任编辑工作,始与他相见,告诉他康有为讲学的宗旨,治理国家的思想,他听了很受感动,十分欢喜,自称是康有为的私淑弟子,从此学识更加长进。

时和议初定,人人怀国耻,士气稍振起。

君则激昂慷慨,大声疾呼。

海内有志之士,睹其丰采,闻其言论,知其为非常人矣。

以父命就官为候补知府,需次金陵者一年,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

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事,未尝与俗吏一相接。

君常自谓“作吏一年,无异入山”。

时陈公宝箴为湖南巡抚,其子三立辅之,慨然以湖南开化为己任。

丁酉六月,黄君遵宪适拜湖南按察使之命;八月,徐君仁铸又来督湘学。

湖南绅士某某等蹈厉奋发,提倡桑梓,志士渐集于湘楚。

陈公父子与前任学政江君标,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省之倡。

于是聘余及某某等为学堂教习,召某某归练兵。

而君亦为陈公所敦促,即弃官归,安置眷属于其浏阳之乡,而独留长沙,与群志士办新政。

于是湖南倡办之事,若内河小轮船也,商办矿务也,湘粤铁路也,时务学堂也,武备学堂也,保卫局也,南学会也,皆君所倡论擘画者,而以南学会最为盛业。

设会之意,将合南部诸省志士,联为一气,相与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而先从湖南一省办起,盖实兼学会与地方议会之规模焉。

地方有事,公议而行,此议会之意也;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此学会之意也。

于时君实为学长,任演说之事。

每会集者千数百人,君慷慨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

故湖南全省风气大开,君之功居多。

译:当时中日议和的〈马关条约〉刚刚签订,人人心怀国耻,士气稍有振作。

他慷慨激昂,大声疾呼。

海内有志之士,看到他的丰采,听到他的言论,便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

因父亲的要求,他做了候补知府,在金陵等待补官一年,闭户静心读书,深探孔子、佛家学说的精奥之处,融会贯通群贤的思想方法,推广康有为的学说宗旨,写成了〈仁学〉一书。

又经常到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大事,未曾与污浊的官吏相接触。

他经常对自己说“做了一年的官,无异于躲入深山隐居一般”。

这时陈宝箴做湖南巡抚,他的儿子陈三立辅佐他,慷慨激昂,将湖南的开化当作自己的使命。

1897年6月,黄遵宪恰好就任湖南按察使,8月,徐仁铸又来督办湘学。

湖南绅士某某等精神振奋,行动积极,提倡新学于家乡,有志之士逐渐会集于湖南一带。

陈宝箴父子与前任学政江标,打算在湖南大集豪杰,一起出力经营,做其他省的先导。

于是聘任我及某某等做学堂的教习,召集某某回来练兵。

谭嗣同也是被陈宝箴所敦促,辞官回家,把家属安置在浏阳家乡,一个人留在长沙,与众多志士一起办理新政。

于是湖南倡办的事,像内河小轮船、商办矿务、湘粤铁路、时务学堂、武备学堂、保卫局、南学会,都是他提倡论证策划的,这中间以南学会最为盛大。

开设南学会的用意是,打算集合南部诸省的志士,联结为一气,相互讲述爱...

享受人生一壶茶的句子

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

那一壶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生命,也有人淡如清风。

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

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难免执著于色、香、味,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

茶有了万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与情感。

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

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

茶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广结善缘。

所以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

始终相信,禅是一种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

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盏茶的时光,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

人生有七苦,众生流落在人间,是为了将诸苦尝尽,换来一味甘甜。

繁华三千,但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如同夜幕卸下了白日的粉黛装饰,沉静而安宁。

光阴弹指而过,当年在意的得失、计较的成败,都成了云烟过眼。

任何时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心经》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

”一个过于执著于此生的人,不适合修行。

一个痴迷于因果的人,亦不适合修行。

茶有佛性,尤如碧云净水,几盏下腹,心头便了无闲事。

所以修行之人总喜欢将日子浸泡在茶中,抛弃杂念,证悟菩提心。

天地沙鸥,我们微如芥子。

不让自己惊扰世界,也不让世界惊扰自己。

人出生的时候,原本没有行囊,走得路多了,便多了一个包袱。

而我们如何让世俗的包袱,转变成禅的行囊。

只有用一颗清净依止的心,看世态万千,方能消除偏见,在平和中获得快乐。

茶有四德,慈悲喜舍。

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

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

一个人对自己慈悲,才是对万物慈悲。

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

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

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

克制欲望,摒除纷扰,不是悲观,不是逃避,只为了一种简单的活法。

安住当下,哪怕是一颗狭小的心,亦可以承载万物起灭。

世间一切情缘,皆有定数。

有情者未必有缘,有缘者未必有情。

随缘即安,方可悟道。

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

意乱情迷时,大可不必慌乱。

静心坐禅,明天会如约而至。

春花依旧那样美,秋月还是那么圆。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无须为了注定的悲剧,选择感伤。

但也不能为了将来的圆满,停止修行。

品茶,是为了修心,在无尘的净水中彻悟禅意。

让我们不为表象迷惑,免去那些无谓的漂泊,及早抵达清静的彼岸。

品茶可以让人宽恕过错,从而在杯盏中得到平和。

真正完美的人生当留白,留白,即是佛家所说的空明。

人间是最能表现自我的剧场,如果有一天故事剧终,选择出离,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无路的放逐。

要相信,别无选择的时候,会有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