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曲赋中赋的意思



诗词曲赋 是什么意思 找到诗词歌赋一首,供参考:查文/李者也曾经春色浓而华,万树千株开云霞。而今雨打春将暮,群芳飘零尘中杂。风来又吹残花落,枝头绿多红已乏。蜂蝶却疑游人偷,追客而寻逐一查。【注】韭山

诗词曲赋 是什么意思

找到诗词歌赋一首,供参考:查文/李者也曾经春色浓而华,万树千株开云霞。

而今雨打春将暮,群芳飘零尘中杂。

风来又吹残花落,枝头绿多红已乏。

蜂蝶却疑游人偷,追客而寻逐一查。

【注】韭山,位于安徽省凤阳县。

又名九山、鸠山,因地暖多野韭而得名韭山。

大别山余脉,集青山、绿水、秀湖、奇洞、迷谷、古寺于一体,包括狼巷迷谷、韭山洞和卧牛湖三大景区

中国的诗词曲赋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

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

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史而弥新。

诗词歌赋的赋字的意思?

赋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

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

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

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

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

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

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

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

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

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

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 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

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fu】 赋endow with;tax;ode;赋(1)赋fù(2)(形声。

从贝,武声。

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

本义:征收)(3)同本义 [tax]赋,敛也。

――《说文》赋,税也。

――《广雅》厥赋惟上上错。

――《书·禹贡》。

传:“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

”七赋之所养。

――《法言·问道》而令贡赋。

――《小司徒》。

注:“谓出车徒给徭役也。

”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4)又如:赋银(征收税银);赋粟(征收田赋);赋里(征收商业税);赋币(征收财物)(5)缴纳赋税 [pay taxes]讼者平,赋者均。

――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6)又如:赋金(交纳税款)(7)给予;授予 [give to;confer]出高库之兵以赋民。

――《吕氏春秋》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

――《汉书·平帝纪》公属百官,赋职任功。

――《国语·晋语》(8)又如:赋命(天所授予的命运;给予生命);赋给(分配发给);赋食(布散饮食);赋政(颁布政令);赋质(上天赋予的资质);赋灵(天赋的灵性,生性);赋就(天生的);赋禀(天生具有的智能、性情);赋职(授与职事)(9)做诗 [write poems]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唐·王勃《滕王阁序》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0)诵读;吟咏 [sing]不歌而诵谓之赋。

――《汉书·艺文志》公入而赋。

――《左传·隐公元年》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又如:赋诗(吟诗;写诗);赋笔(写诗用的笔);赋声(善于辞赋的名声);赋咏(创作和吟诵诗文)(12)陈述 [state]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宋·姜夔《扬州慢》(13)通“敷”。

颁布 [issue;publish;proclaim]明命使赋。

――《诗·大雅·丞民》(14)又赋政于外。

赋(1)赋fù(2)田赋;赋税 [feudal land tax;taxes]以九赋敛财贿。

――《周礼·太宰》薄赋敛,广畜积。

――汉·晁错《论贵粟疏》(3)又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4)又如:赋算(赋税);赋徭(赋税与徭役);赋钱(税钱);赋禄(赋税与禄赏);赋租(赋税,租税)(5)特指民赋,即征收的兵...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如: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

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

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

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一饭三遗屎”,赵王以为廉老,终于不用。

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由此我们也看出,诗人往往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如: 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

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

运用这两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

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了。

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这岂不是用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用典还使诗歌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结构严谨。

在增加诗歌内涵的同时,还增加其外形之工整。

其次我们来说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

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

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后世对她的词评价颇高,称其“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词坛丛话》)。

相对而言,李清照的诗流传下来的极少,但这一首却一扫其词的婉约缠绵,风格悲壮飘逸,最为人所赞叹!诗的一、二句语气激昂慷慨,铿锵有力,已成千古名句。

三、四句随即用典: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天下。

刘邦的主将韩信于垓下设十面埋伏,项羽杀出重围,败退至乌江。

乌江亭长劝他回江东去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像当年率八百儿郎那样破釜沉舟,还可背水一战!但他羞愧难当,自言“无颜见江东父老”,终不肯渡,遂拨剑自刎而死,死得英勇,毫无腆颜偷生...

诗词歌赋里的“赋”是什么意思啊?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

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诗词歌赋里的“赋”是什么意思啊?

各指四种文体赋,《苦笋赋》,黄庭坚书,行楷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

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

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

出自百度百科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简介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

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

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

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

《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

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它与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

赋的来源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

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

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

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

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

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

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

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片》。

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

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

楹联是什么意思?

楹联始于桃符。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说:"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

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但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

按《蜀梼杌》云:蜀未归宋(965年)之前,一年岁除夕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

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

此在当时为语谶,实后来楹帖之权舆。

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潭婵雪根据敦煌遗书斯坦因劫经0610卷背面有"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曰:铜浑初庆垫,玉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百殃/ 立春□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认为楹联产生于晚唐以前(《我国最早的楹联》,1991年第4期《文史知识》)。

其实,口头上的对对子,诗文中的对偶句,还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

例如,《晋书》载:陆云与荀隐鹤第一次见面时,互报姓名"云间陆士龙 / 日下荀隐鹤"。

《诗经·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常常为人们所乐道。

但只能说,对偶是我国诗文的特色,不能说楹联起源于那个时代。

楹联最早从骈文脱颖而出。

"新年纳余庆 / 嘉节号长春"(00101 / 11100)一联,用的就是骈文句式。

节奏点在"年"(0)、"庆"(1)字和"节"(1)、"春"(0)字上。

"新年"对"嘉节","余庆"对"长春",对仗工丽。

如果不了解早期对联的这种情况,用律诗句式(00011/11100)衡量,认为"余"(0)字违律,那是极大的误解。

宋代盛行"四六",采用骈文句式撰联,允许相同虚字相对。

例如:朱熹松溪县明伦堂联"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龙虎之为变 /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

同时也已将骈文句式和律诗句式结合起来。

例如:朱熹"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 鱼川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1100,1100011 / 0011,0011100)一联。

骈文句式在长联中占主要地位,不过相同虚字相对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了。

律诗句式在五言联、七言联以及长联的五言、七言句中占绝对优势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朱元璋始。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引用《簪云楼杂说》云:"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

时太祖都金陵(1368-1398年),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

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腌豕苗者,尚未倩耳。

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 / 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

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

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

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由此可见,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

虽然多数是"润色洪业,鼓吹承平"之作,由于 "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且大量制作,要求严格,因此必然有利于楹联结构的规范化。

这一点似乎尚未被人们重视。

有清一代是楹联文学的全盛时期。

南怀瑾先生早已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赵雨《走向对仗的汉语言文学--清对联》,《对联》2000年第5号)。

我们认为,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从此,文人学士以楹联赠答,用对联作文游戏,成为一时风尚。

以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等为形式的对联文化已成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流风之盛,不因辛亥革命而衰落。

1932年清华大学-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题"孙行者"求对,周祖谟对以"胡适之",至今传为美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楹联也以新的面貌开始复兴。

1984年成立中国楹联学会,1985年创办《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987年创办《中国楹联报》,地方楹联组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从此形成了群众性的对联创作和理论研究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