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康有为诗词



康有为六哀诗解读康有为晚年生活: 1923年,康有为迁居青岛汇泉湾畔,购宅居住,题其宅为“天游园”。后其几个子女在青岛读书时也都居住在此。初居青岛时,有意兴建大学,并拟好大学章程,后因胶澳商埠督办高

康有为六哀诗解读

康有为晚年生活: 1923年,康有为迁居青岛汇泉湾畔,购宅居住,题其宅为“天游园”。

后其几个子女在青岛读书时也都居住在此。

初居青岛时,有意兴建大学,并拟好大学章程,后因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先行一步而作罢。

晚年,为青岛的优美风光写下了不少诗作,其若干诗词刻石已成为崂山景点的组成部分。

关于康有为的生平事迹,虽然诸多历史学家已写下了许多专著,但对于他在1916年秋至1927年春这段时间里,曾一度超脱世外,遁身茅山的往事,却至今鲜为人知。

应该承认,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其晚年政治上趋于保守。

辛亥革命以后,康有为从海外归来,心情抑郁,但仍未能忘情政治。

他一面组织“孔教会”,发起“定孔教会为国教”的活动,一面又千方百计地与盘踞在江苏的张勋等人保持密切联系。

1916年夏,有位茅山道士到上海找到康有为,邀请他到素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茅山一游。

康有为对于那位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仰慕已久,故欣然前往。

他到茅山后,住在乾元观,并将当初陶弘景住过的萃黄馆改为宰相堂。

后来,他又在华阳洞口书写了“山中宰相陶弘景,海外逃臣康有为”的对联,自喻身居 成深山,胸怀国家之志。

这次他 在茅山住了将近一年时间。

张勋复辟的丑剧仅上演 了12天,就匆匆收场了。

康有为遭通缉,潜逃上海,此后又长期隐居茅山。

康有为之死: 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去一位广东同乡家中作客。

回家饮了一杯柠檬红茶,腹痛如绞,请了两位医生诊断,一位日本医生断为食物中毒。

20小时后,于1927年3月31日(阴历二月二十八)清晨5时逝世。

据说死时七窍溢血,尸体不僵。

1927年康有为逝世,正值北伐军进入江浙,张静江任浙江省主席,曾以康有为系“保皇余孽,占据公产”封闭一天园。

虽托人说情,也未有结果。

抗日军兴,杭州失陷,二姨太梁氏亲生的子女三人,将一天园出售,从此风景绝佳的一天园逐渐湮没。

...

康有为 的简要事迹?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

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

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

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慈禧太后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

次年1月,光绪皇帝下令康有为条陈变法意见,他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又进呈所著《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二书。

4月,他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

6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勤政殿召见康有为,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准其专折奏事,筹备变法事宜,史称戊戌变法。

后因慈禧太后的干预,维新运动失败,其具体细节目前尚有较大争议。

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

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

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1923年,康有为迁居青岛汇泉湾畔,购宅居住,题其宅为“天游园”。

后其几个子女在青岛读书时也都居住在此。

初居青岛时,有意兴建大学,并拟好大学章程,后因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先行一步而作罢。

晚年,为青岛的优美风光写下了不少诗作,其若干诗词刻石已成为崂山景点的组成部分. 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于21日抵青岛。

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他吃饭,未终席而腹痛,翌日身死异乡。

康有为以其所处的时代,先行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并进行了大胆尝试,为孙文领导的辛亥革命做了实践上的指导

麻烦大家看一下,这个诗,康有为写的。

不知落款是真假

索靖、皇象章草,其他均是杂糅诸家而成。

他这么杂、虞世南、钟繇等,宗法欧阳通,临碑用包世臣法,又力学张芝、颜真卿,碑学的养分他只吸收了—部分,但是没有办法确定。

因为康有为书法早年学王羲之、欧阳询、赵孟頫,后从学朱九江,后又转学苏轼、米芾,用墨浸淫于南北朝。

由此可知、柳公权,自谓执笔用朱九江法有可能是真的...

戊戌变法后康有为遭遇如何

1.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杀,康有为得李提摩太牧师协助,坐重庆号到上海海面,再由英国领事馆职员协助在上海海面转船到香港,再由香港逃往国外,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为获得国际支持,他曾游历列国,会见欧洲各国君主。

2.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1913年回国,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

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

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3.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4.1923年,康有为迁居青岛汇泉湾畔,购宅居住,题其宅为“天游园”。

后其几个子女在青岛读书时也都居住在此。

初居青岛时,有意兴建大学,并拟好大学章程,后因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先行一步而作罢。

晚年,为青岛的优美风光写下了不少诗作,其若干诗词刻石已成为崂山景点的组成部分. 5.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于21日抵青岛。

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他吃饭,未终席而腹痛,翌日身死异乡。

摘自百度百科,仅供参考...

我国世界遗产的诗词

这个,我国世界遗产有不少,而每个世界遗产,经过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才子骚人的吟诵,留下的诗篇多如牛毛,你不说具体点,难道要大家全部发这里?这里也不可能发得下的,试发一些关于长城的诗词,你就知道你的问题有多广了。

答案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清玉案.长城 是非成败空悲处,最悯壮、随风去。

功过评说后人诉。

将军边守,刀枪剑弩,风雨朝朝露。

而今喜看清平赋,岁月如歌英雄慕。

醉里寻芳花满树。

江山如是,霞光如注,华夏蝶蝶舞。

阅八达岭 倪祖(明) 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

槛前平陇依然古,山外长河犹自流。

汉将青云收汗马,龙沙白骨啸寒丘。

不堪脂血均输尽,谁系单于纳款头。

登八达岭 沈用济(清)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登八达岭 陈春啸 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

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

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

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

度岭见长城 丁澎(清) 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挥泪,况是亲经行路难。

八达岭 徐渭(明)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 黄。

过八达岭 刘迎(金) 山险路已出,弥望尽荒坡。

风土日已殊,气象微沙柁。

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

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

作诗无佳语,已待劳者歌。

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清)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是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

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弹琴峡 陈孚(元) 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

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

过八达岭有感 熊伟(明) 过尽重关更上山,上山又过一重关。

从来漫说金城险,到此休说蜀道难。

烽火恰传边警至,鼓笳空奏凯歌还。

谁知点点鱼台血,洒向秋闺作泪斑。

独山夜月 胡焘(清) 独山风景望无边,凉夜徘徊月正圆。

万里风沙清极寒,一轮明月挂中天。

峰高只影摇琼岛,水静双丸浴碧泉。

如此长空真皎洁,何曾障蔽有云烟。

弹琴峡 爱新觉罗。

玄烨 琮铮流水意,仿佛似鸣琴。

曲度泉归壑,声兼峡泛吟。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

不御金徽久,泠泠会素心。

诗三首 魏源(清) 一 连峰不断清,断处一关峡。

无复战场悲,但寻响琴峡。

二 登高忽地缩,百里见秋毫。

忽亿前朝路,松林渡夜橐。

三 一登八达岭,回视如窥井。

何意塞门关,更成云外境。

登万里长城 康有为(清)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沁园春.八达岭抒怀 陈继春 山鼓宏波,风涨狂澜,雾绕怒涛。

看巨龙昂首,东冲西突,扬腾达,直上重霄。

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未减英姿半分毫。

吞吐气,染松苍柏翠,青史高标!兴亡千古凭吊,血与火浇绿漫天苗。

五千年华夏,精魂凝铸,关可破,民志未摇!寇虏频侵,野心多少,化作南柯梦尽消。

龙远 ,赖人民亿万,涌动春潮!永遇乐.登八达岭 王永义 雄踞群山,高盘长岭,风景无限。

碧眼欧儿,时装美女,万里寻墙看。

云关难越一夫莫敌,多少游人兴叹。

古黔黎,捐躯千万,乃赢得月宫见。

微湖老叟,崂山骚客,今日爱登城苑。

魏赵刀枪,秦汉弓箭,宛似墙头现。

至今凭吊,古时豪杰,誓卫九州河汉。

又何惧,狂风暴雨,闷雷闪电。

水龙吟.八达岭 朱琪 巨龙腾舞东方,山呼海啸天维绝。

首吞沧海,尾掀大漠,区横中国。

跌宕关山,逶迤万里,风云今昔。

阅千秋封火,秦矛汉戟,徭夫泪,征人血。

南看京华形胜,几兴衰,干戈玉帛。

咏竹的诗句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

有关爱国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郑成功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清·龚自珍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瑾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毛泽东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洪秀全《吟剑诗》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收起

咏赞青竹的诗句?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

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

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韦式 竹,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有那些诗词是写有关竹的啊??

竹的: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叶剑英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 (题画诗) 邓拓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岁寒三友 (题画诗) 陶行知 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 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

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 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 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 熊文愈 1991年4月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

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

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

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

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

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 宋·文同 (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 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