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台湾邮票与诗词



台湾邮票是不是不值得收藏?没什么价值呢?自1981年海峡两岸关系松动以来,大陆集邮界兴起了收集台湾邮票的热潮。西安、成都、长沙、重庆、广州、天津、石家庄、北京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邮票展览,规模一次比一

台湾邮票是不是不值得收藏?没什么价值呢?

自1981年海峡两岸关系松动以来,大陆集邮界兴起了收集台湾邮票的热潮。

西安成都长沙重庆广州天津石家庄北京先后举办了海峡两岸邮票展览,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台湾票品一次比一次多,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大陆的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纷纷介绍台湾邮票,出售台湾邮票的邮票商店也陆续开办,形成了收集台湾邮票热,使收集、投资台湾邮票的集藏者越来越多,造成了台湾邮票格的不断上升。

台湾邮票选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家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在40年代末期,北京故宫等处的许多古物、古画都到了台湾,这无疑为台湾邮票提供了无可伦比的选题条件

加之台湾邮政总署中的当权者中又有特别崇尚中华古物、古画者,所以在发行邮票时每每不忘推出中华之瑰宝。

而且在反映我们文化古国的古画上还不断确立和创新最适宜的表现形式,陆续把许多原来专供皇帝赏玩的古画珍品推到世人面前,使世界上的炎黄子孙为之骄傲,使其们民族为之惊叹。

总之,台湾借助这种体裁发行邮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致于世界上的邮人都在盼望着新古画票的出台。

另外台湾邮票选邮票选题十分广泛,多反映中华民族的人与事、文学古典,描写民间故事,绘制风光名胜,反映历史人物,介绍辛亥革命烈士,等等。

邮票选题思路非常开阔,印制非常精美,把历史珍藏在皇宫的古画搬到方寸邮票上,使人们踊跃购买,古画系列邮票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热门邮票之一。

我国早在 1932年6月3日就发行了“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 此套邮票的图案是元代名画“平沙卓歇图”。

我国古画系列邮票以台湾反映的最多,到现在发行了38套。

1968年6 月台湾发行五联“清明上河图古画”邮票,震动了世界邮坛,使海外华人竞相收集,台湾古画邮票年年升值,由于倍受人们喜爱,仍不惜重金购买。

如今一套台湾四皇帝古画邮票内地价格早已超一千元以上。

故宫的许多文物早已成了世界珍宝,把这些珍宝选进邮票,让更多的人欣赏,有故宫古物三十六宝,清、明、宋代瓷器二十宝、珐琅器十六宝,古代玉器1-2组,古代铜器1-2组,古代雕漆器1-2组,古代钱币1-4组,古代名壶、古代如意等等。

任何一个集邮者或不集邮人士看到这些反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古色古香的瑰宝时,都会感到自豪和骄傲。

这些邮票激励人们为骨肉同胞团聚而努力

盼望祖国大统一,早日通邮,直接交流邮票。

1985年发行的诗词系列邮票-元曲,这套邮票是台湾林天时教授参照诗配画形式融诗、书、画、印一体创作出来的。

元曲邮票布局典雅、意境高远。

面值五元的票面里,三位流落天涯的游子抚胸长叹,借酒浇愁,缕缕思乡之情缠绕在心头难以排除,秋风瑟瑟,草木凋零,画中人物似乎在追求一个归乡的梦,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表现了赤子思乡之情,这种设计唯台湾邮票独有,只有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最能领会和领悟。

诗词邮票至今已出七组,价格年年看涨。

近几年仍是集邮者投资收藏的一个热门系列。

台湾邮票精美的原因之一,也受益于采用专业画家与民间征 稿相结合的办法征集图案。

如1980年发行的鸡年第二轮首套邮票中选中装饰画家庄珠妹女十画稿印制的,至1991年十二幅生肖邮票发行完毕,于92年春又发行了十二套生肖小全张和特大版张,使十二幅邮票和最后小全张,小版张风格一致,富有中国传统意识,设计思想新,主图以园形不同生肖主图,象征着中华民族大团园,大统一,背景衬以56个篆体文字,反映了56个民族古老文化特色,并具有历史意义,此系列特别受邮迷青睐。

台湾邮票大体分为五大类邮票,即:专题邮票、纪念邮票、 普通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其中以专题邮票倍受炎黄子孙的欢迎,也受世人的欢迎和珍藏。

台湾集邮人数超过100多万人,其中以青年学生为主, 约有60%以上,台湾校园集邮蔚然成风,时常搞邮展,得到邮政部门的支持。

台湾的邮商业也很发达,约有300家邮商, 台湾的《今日邮政》、《集邮界》、《邮林》、《新光邮钞》等邮刊最有影响力。

台湾的中国集邮会1953年成立于台北市,现有会员7000余人。

台北集邮协会已做为地区被吸收为亚洲集邮联合会会员。

台湾的彩色邮票目录版本有五种以上,并每年出版发行,图文并茂,年年修改价格。

海峡两岸文化交融,共同享占发行量有限的邮品,供求吃紧是台湾邮票升值快的基本原因之一。

随着大陆集邮的广泛开展,不少集邮者的眼光已放远。

从地域上讲,台湾邮票是中国邮票的一部分,加上国家改革开放及邮市行情、国人传统等条件,人们眼光首先更多地放到台湾(当然还有港澳)邮票上是很自然的。

祖国迟早要统一,文化要交融在一起。

人们首先从邮票上发觉,两岸的邮票设计者无形之中在你追我赶,互相借鉴,不仅许多选题不谋而合,而且设计中民族艺术风格,继承同源,发挥各异,各有所长,互为对方所爱。

这使人们预感到:邮票将会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特殊贡献。

所以,当前大陆上收集台湾邮票的集邮者,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和祖国统一的期待感。

海岸对方亦然。

收集台票的人急剧增加,收集量越来越大。

加之台票到大陆来的渠道到底还不畅通,所以台票升...

台湾邮票的“专”和“特”有什么区别

台湾邮局出的邮票共分以下几类:1. 普通邮票/普票(Definitive sets)2. 纪念/特别邮票(Commemoratives)3. 航空邮票(Air Post)4. 附捐/慈善/福利基金邮票(Semi-Postal)5. 加盖邮票(Overprints Surcharges)6. 公事/政府专用邮票(Official)7. 客邮(Foreign Post Offices)8. 军邮(Military /War stamp)9. 包裹邮票(Parcel Post)10. 快递邮票(Express)11. 预销邮票(Precancels )12. 打孔票(Perf-in)13. 欠资邮票(Postage Due)14. 税票(Postage Tax)15. 报递邮票(Newspaper Stamp)16. 对剖票(Bisect)17. 挂号票(Register Stamp)所谓”特“指的就是纪念性邮票,比如建国100年,或是其它重大事纪,所以”专“指的是专用邮票,比如航空,欠资,军邮等等。

去台湾想买邮票,在哪里能买到类似年册的邮票?

我帮你查了一下!你说的邮票是不是:台湾邮票--特189 中国古典诗词邮票-宋词发行日期:民国72年2月10日(1983年)全套枚数:4 邮票规格:36*51MM齿孔度数:P13.5印刷版别:平凹版相关资料:以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瑰丽的部分宋词为题材,印制邮票一组.本组邮票中所采用的宋词名句,分别采自晏殊一“浣溪沙”、贺铸“青玉案”、范仲淹“苏幕遮”、及晁补的“行香子”,以及春夏秋冬四景配图,布局典雅,意境高迈,与该词句相互辉映,充分表现词画联壁的幽雅境界

你所说的面值11的这枚邮票应该是上述这套邮票中的第四枚--晁补的词“行香子”。

不过价值我没有查到,如果有哪位在收藏分类名人堂排名靠前的那几位老师回答你的问题的话,给出个价格,我也一块学习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邮票的来历及作用

最早,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STAMP.直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1840年,英国最早发行的邮票印有女王的肖像,继而各国仿效,纷纷发行图大多是君王将头像的邮票,流传到我国后便叫“人头“.1879年上海 上就曾刊登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部局书信馆人头每百个价二角;海关人头每百个价二角;东洋人头每百个价三角..... 六年后,上刊出又一则告:“收买信面旧人头” 1878年,,清光绪四年发行中国第一套以“云龙”为主图的邮票,接着发行小龙.蟠龙邮票.我国早期的邮票上多带有“龙“的图案,民间俗 称为“龙头“.直至民国期间,人们还这样习惯地称呼 1880年,上海清心书馆编 印的花图新报 曾刊登一篇的文章,称邮票为“邮钞” 这一时期,在邮局往来的正式公文中,常称邮票为“图记纸”清国家邮政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制造信票.以便粘信面“.称邮票为“信票”,表示该票是寄信专用的,因上面有图案,又称为“信资图记” 在我国台湾省,邮票曾被称为“士担纸“,即英文STAMP的音译.1888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 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但这里所说的邮票与现在的意义不同. 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

邮票的由来或故事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不再是收信人,而是发件人付费。

是一种“预付模式”(先付费后使用)。

而且邮资的费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费也变得简单起来,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

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

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

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

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目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

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

这种邮 资付讫证的标签,可说是邮票的前身。

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

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

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

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

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

邮资非常昂贵。

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

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

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

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有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

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院通过。

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通过,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

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

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

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邮票图幅为19mmX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多得罗兰·希尔。

为之他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

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

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

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 Bacon Petch)承担。

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空子(漏洞)将其反复使用。

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邮票的历史发展】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

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Jean-Jacques Renouard de Villayer)在165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法语:Billet de port 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

这种付款条被面并无粘性,需要用夹子或绳带固定在信件上。

目前这种付款票已很难见到,而且流传至现世的情况不详。

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

自1680年起伦敦芬尼邮局(London Penny Post)的商人威廉·杜克瓦(William Dockwra)和罗伯特·穆里发展出新的邮价统一系统,他们为发信者的邮件盖上邮戳的做法非常受欢迎,致使当时约克公爵在邮政领域的垄断地位岌岌可危。

不过公爵向芬尼邮局施压,迫使后者在两年后放弃该项业务,而且被并入邮政总局。

而芬尼邮局一些流传下来的三角形邮票(英语:triangular postmarks)现在依然可在博物馆见到。

另外最少有四枚为私人所收藏。

19世纪初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市信封”(Stadtkuverts),也可看作为贴在信封上印刷邮票的前身。

1818年撒丁岛出现一盖有邮戳的信纸(Carta postale bollata),1821年前后由不列颠报纸发出的回复卡也已经有邮戳印记。

世界上第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从悉尼发出的邮简(letter sheets)。

【邮票的推广】 两枚邮票诞生后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跟着使用起邮票来。

1841年和1842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些邮票。

1843年巴西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邮票,共3枚,面值分别为30、60和90雷依斯,被称为牛眼邮票,是世界珍邮之一。

1843年3月1日,瑞士苏黎世州发行地方邮票,分别以阿拉伯数字4和6为主图案,这是世界第一套双色邮票。

1849年,法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以谷物女神色雷斯为图案。

德国的第一枚邮票则是黑一,在1849年11月1...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著的主导情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很显然,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这几个标示时间的短语,都明确出现在这首诗每一小节的第一行。

我们可以看出,诗的每一小节,实际上都对应着人生的某个阶段。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诗人为每个阶段的乡愁找了一个具体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

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成年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诗至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世间还有什么样的离情比死别更令人断肠?有,那就是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乡愁》这首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从内容上说,“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虽曾接受过现代主义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诗歌内容触及思想深处的“中国意识”时,自然而然地摄取了“乡愁”这一主题。

历代爱国知识分子有借诗词歌赋流露家国之思的传统,本诗在这一点上可谓传承了民族的历史文化。

从形式上说,这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汉语,使之带上了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的特点。

诗的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短句变化错落;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二、问题研究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是在余光中的《乡愁》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

类似的托物寄情的技巧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

如: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留下 ——《白玉苦瓜》 台风季,巴士峡的水很拥挤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浮动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谱 喂!再来杯高粱! ——《五陵少年》 在林肯解放了的云下| 惠特曼庆祝过的草上 坐下,面对鲜美的野餐| 中国中国你哽在我喉间,难以下咽 东方式的悲观 ——《敲打乐》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是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藏品后吟出的名句,他巧妙地将大陆之爱与一只晶莹剔透、几经劫难仍完好无损的白玉苦瓜联系到了一起。

而诗人留学异邦因孤独冷寂而酗酒的情绪,被别出心裁地喻为“黄河太冷,需要掺大量的酒精”。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当我死时》),“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我之固体化》),等等,这些诗句均将诗人心中难以言说的情绪物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激荡着读者心中共有的情感。

三、诗人评说:溶哀愁于物象(流沙河)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写于1972年)。

这首小诗我用四川土话朗诵过好几次,听众反应强烈。

诗写得好,一目了然,谁要我来詹詹费词。

真要叫我说说,却又感到为难。

这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斑,外无纹痕,而且十分透明,一眼便可看穿,叫我说些什么。

我看见了的,别人也都看见了,还要我来说吗。

看来看去,这粒水晶珠子仿佛不是工匠琢磨成的,而是天然形成的…… 不。

这是诗,人写的。

既然是人写的,总不会是一挥而就的,其间必有一个创作过程。

这个过程,如果作者自己出来说说,我们听了,或有助于今后写诗,也未可知。

可惜沧海横隔,同胞难聚,遗憾遗憾。

那么,参照着写诗的一般经验,我就来冒昧地猜一猜余光中是怎样写成这首诗的吧。

故国故乡故园,人之所恋,古今一样,中外相同。

翻翻唐诗宋词,游子抒写乡愁之作,多得叫人吃惊。

现代中国人,粗具文化的,差不多都念过或听别人念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0年代的和40年代的学生,恐怕都唱过或听别人唱过这支歌吧:“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

天甚清,风甚凉,乡愁阵阵来。

故乡人,今何如,念念常不忘。

在他乡,一孤客,寂寞又凄凉……”只是这支歌的曲调是从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乐》里挪借来的,这点唱的人未必都知道。

至于40年代的那些不愿做亡国奴的流亡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不会唱《流亡三部曲》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台上一唱,台下都哭,感人至深。

这支歌余光中肯定会唱。

他还会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因为他在一...

求邮票的来历?

罗兰·希尔是"邮票的发明者"。

关于世界上第一枚邮票的问世,曾流传有一则小故事:一天,罗兰·希尔在乡间散步,看到一个邮递员正在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年轻姑娘,那姑娘接过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给邮递员,执意不肯收下。

希尔走到跟前,问她为何不收下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诉他,这是她远方的未婚夫的来信,因邮资昂贵,她付不出这笔钱,只好原信退回。

这一偶然的巧遇,使希尔下决心要改革邮政制度,于是他向英国政府建议:今后凡寄信,须由寄信人购买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证。

1840年1月10日英国政府决定采纳希尔的建议,实施新邮政法

信函基价规定为每半盎司(相当于14克)收费1便士,所谓"1便士邮政"就此开始。

1840年5月1日,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5月6日开始使用。

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们称之为"黑便士邮票"。

这枚邮票,除不具齿孔外,已经大体上具有今天邮票的特征,选用带水印的纸张印刷,涂有背胶,并标有"邮政"字样。

台湾有那些邮票最值钱?

「台湾」邮票正夯 集邮迷搜刮(记者郑旭凯斗六报导)就是爱「台湾」!交通部已决定从8月1日起停止台湾邮票发行,印有「台湾」字样的邮票最近成为集邮市场最夯的商品,1名集邮迷月初向斗六西平邮局购买200套布袋戏─云州大儒侠邮票小全张,几天前得知台湾博物馆建馆百周年纪念邮票还有库存,更大手笔买下1000套,使该局几乎清光库存。

中华邮政在去年2月更名为台湾邮政,并在去年2月28日发行第一套印有「台湾」字样的台湾邮票,今年新政府上台后,已确定从8月1日起将停止台湾邮票贩售,令集邮市场上台湾邮票炙手可热。

228国家纪念馆邮票飙涨集邮人士表示,台湾邮票以最早发行的「228国家纪念馆邮票」最具代表性,集邮市场的价格已飙高50倍;去年底发行的鼠年生肖邮票,因为12年才发行一次,且去年底的鼠年邮票是唯一的「台湾鼠」,也是早早被集邮迷抢购一空;地方戏曲邮票─布袋戏云州大儒侠,包含史艳文、藏镜人、苦海女神龙、怪老子等经典戏偶,也非常受喜爱,不过最值钱之处还是「台湾」两字。

斗六西平路邮局经理张建华表示,5月底交通部证实将从8月1日起将邮票上「台湾TAIWAN」字样,改回「中华民国邮票REPUBLIC OF CHINA,TAIWAN」后,全国各地集邮迷更是全面性的搜刮所有印著「台湾」字样的邮票,而且,集邮迷若在当地邮局买不到,还会跨县市到处蒐罗。

张建华说,一名住在台北的洪姓集邮迷,月初得知云林邮局还有今年2月4日所发行的布袋戏云州大儒侠邮票,如获至宝,一次采购200张小全张,几天前更得知5月29日发行台湾博物馆建馆百周年纪念邮票也还有剩,更一次买下1000套小全张,目前云林邮局的台湾邮票已所剩无几。

祝你好运!...

台湾作家思乡,怀念祖国大陆的诗词或散文

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秦俑·余光中——临潼出土战士陶俑铠甲未解,双手犹紧紧地握住我看不见的弓箭或长矛如果钲鼓突然间敲起你会立刻转身吗,立刻向两千年前的沙场奔去去加入一行行一列列的同袍?如果你突然睁眼,威武闪动胡髭翘着骁悍与不驯吃惊的观众该如何走避?幸好,你仍是紧闭着双眼,似乎已惯于长年阴间的幽暗乍一下子怎能就曝光?如果你突然开口,浓厚的秦腔又兼古调,谁能够听得清楚?隔了悠悠这时光的河岸不知有汉,更无论后来你说你的咸阳吗,我呢说我的西安事变,谁能说得清长安的棋局?而无论你的箭怎样强劲再也射不进桃花源了问今世是何世吗,我不能瞒你始皇的帝国,车同轨,书同文威武的黑旗从长城飘扬到交址只传到二世,便留下了你,战士留下满坑满谷的陶俑严整的纪律,浩荡六千兵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慷慨的歌声里,追随着祖龙统统都入了地下,不料才叁?外面不再是姓嬴的天下不再姓嬴,从此我们却姓秦秦哪秦哪,番邦叫我们秦哪秦哪,黄河清过了几次?秦哪秦哪,哈雷回头了几回?黑漆漆禁闭了两千年后约好了,你们在各地出土在博物馆中重整队伍眉目栩栩,肃静无哗的神情为一个失踪的帝国作证而喧嚷的观众啊,我们一转眼也都会转入地下要等到哪年啊哪月啊才出土啊不能,我们是血肉之身转眼就朽去,像你们陪葬的贵人只留下不朽的你们,六千兵马潼关已陷,唉,咸阳不守阿房宫的火灾谁来抢救? 只留下再也回不去了的你们,成了隔代的人质,永远的俘虏叁缄其口岂止十二尊金人?始作俑者谁说无后呢,你们正是最尊贵的后人,不跟始皇帝遁入过去却跟徐福的六千男女奉派向未来探讨长生民歌·余光中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 也听见沙 也听见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语从高原到平原鱼 也听见龙 也听见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从早潮到晚潮醒 也听见梦 也听见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从A型到O型哭 也听见笑 也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