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建寺安僧诗词



安期诗僧云外云岫 诗词对联 佛教网 般若文安期诗僧云外云岫安期乡是宋元时期舟山(当时叫昌国县)所辖四个乡之一,以秦时安期生来此隐居、炼丹而得名。其地为今普陀区六横、朱家尖、桃花、普陀山等岛一带,辖三

安期诗僧云外云岫 诗词对联 佛教网 般若文

安期诗僧云外云岫安期乡是宋元时期舟山(当时叫昌国县)所辖四个乡之一,以秦时安期生来此隐居、炼丹而得名。

其地为今普陀区六横、朱家尖、桃花、普陀山等岛一带,辖三山里及桃花、马秦、扶桑3村。

这一时期,昌国县出过许多历史名人,但有关安期乡的史料却甚少。

元代中期,文人盛熙明写道:“梅福留丹赤如橘,安期送枣大于瓜。

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

”普陀的这些小岛给人印象更多的是一种神秘感。

其实,这里同样有人间悲欢,小岛子弟中也出过有影响的人物

宋元诗僧云外云岫便是其中一位。

家居昌国安期乡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八月二十二日,83岁的明州天童寺住持云外云岫端然而逝。

天童寺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大寺,朝野上下哀悼高僧去世。

其弟子整理出版《云外岫禅师语录》一书,称他“究名曹洞宗旨”,是一位“道德兼优者”。

书中称,高僧俗姓李氏,生于南宋淳佑二年(1242年),“世为明之昌国人。

生而身裁眇少,精悍有馀”。

18岁出家为僧。

出家后名叫云岫,字云外,别号方岩。

十分难得的是,书中保留下云岫所作一百多首诗歌

其中一首为怀念父亲而作的诗透露,他是昌国县安期乡人。

这首诗前,云岫有一段很长的序言说,“岫家居昌国南海上,安期先生炼丹之地。

乡曰安期。

忆十岁时父携至于家山,嘱之曰:吾死当葬此地。

南水上时正朝此处,可以荫汝。

父死日,奉遗言而葬焉。

家废后,岫出家从释为僧来,多病多难,幸不致死。

今已六十二岁,虽学佛无所知,粗明善恶因果,不堕凡愚数中,实父遗言所及。

今作一偈以代墓志云”。

诗歌仅有四句:“千家山裹阿爹坟,遥想年深草木昏。

山外潮回南水上,遗言千古及儿孙。

”云岫这首诗写于1303年,而700年后依然能品味出浓浓的人情味。

诗歌称父亲为“阿爹”,把早晚两次潮水叫做“南水”,现在还可看出是舟山人的口语。

...

形容寺院很多的诗词

古人一般都很喜欢题诗,比较著名的古寺,总会有从古到今的文人骚客留下足迹,寺庙很多,写寺庙的诗词,更多了..我就只找了以下这些..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北岳庙 贾岛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杭州孤山寺 唐 张祜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芜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杭州灵隐寺 唐 张祜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留题灵隐寺方丈 苏轼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题润州金山寺 唐 张祜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 望悬空寺 明 汪承爵刻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

梵宫依碧献,栈阁俯丹枫。

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

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过悬空寺 明 郑洛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

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

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

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登悬空寺 明 郑洛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

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

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歩禅关最上层。

登悬空寺 明 刘遵宪谁开石壁礼金仙,缥缥层楼结构难。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台真向雾中看。

山连太岳千秋壮,客到孤峰五月夜。

为问远师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盘桓。

题悬空寺 明 吴礼嘉飞阁丹霞上,白云几度封。

萝悬千洞月,风落半空钟。

树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龙。

慧光千万丈,日夕满恒宗。

游悬空寺 清 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

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

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歌颂鉴真的诗词

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 余钟磬音。

七律 寺庙颂 鸣钟香鼎绕红尘,朝拜谁来觉了因。

出入庙堂逢恶鬼,刮来膏血奉诸神。

云 怨 词(清。

陈维崧)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

指点前村古寺...花祭腾:庙宇 避世不须山 空门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傩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

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文园谢病,兰成久旅,回首凄然。

明月梅山笛夜,和风禹庙莺天。

——陆游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蝶恋花 禹庙兰亭今古路。

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陆游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北岳庙 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杭州孤山寺 唐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芜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杭州灵隐寺 唐 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留题灵隐寺方丈 苏轼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题润州金山寺 唐 张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望悬空寺 明 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

梵宫依碧献,栈阁俯丹枫。

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

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过悬空寺 明 郑洛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

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

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

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登悬空寺 明 郑洛 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

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

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歩禅关最上层。

登悬空寺 明 刘遵宪 谁开石壁礼金仙,缥缥层楼结构难。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台真向雾中看。

山连太岳千秋壮,客到孤峰五月夜。

为问远师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盘桓。

题悬空寺 明 吴礼嘉 飞阁丹霞上,白云几度封。

萝悬千洞月,风落半空钟。

树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龙。

慧光千万丈,日夕满恒宗。

游悬空寺 清 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

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

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作者: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赋得寒山寺送别》年代:明 作者: 高启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枫桥寺(宋·俞桂)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呖搅人眠。

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傍边系小船。

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

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诗词 《将 进 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宋〕欧阳修 河水激箭险, 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 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 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 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 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 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 川寒雾不收。

讵能穷禹迹, 空欲问张侯。

《黄河舟中月夜》 〔元〕马祖常 十丈云帆拂斗勺, 星槎风急浪花飘。

夜深露冷银河近, 卧听天孙织绛绡。

《黄河晓渡》 〔唐〕罗邺 大河平野正穷秋,羸马羸憧古渡头。

昨夜莲花峰下月,隔帘相伴到明愁。

河鲤登龙门 〔唐〕无名氏 年久还求变, 今来有所从。

得名当是鲤, 无点可成龙。

备历艰难遍, 因期造化容。

泥沙宁不阻, 钓饵莫相逢。

激浪因成势, 纤鳞莫继踪。

若令摇尾去, 雨露此时浓。

《河曲游》 〔隋〕卢忠道 邺下盛风流,河曲有名游。

应徐托后乘,车马践芳洲。

丰茸鸡树密,遥裔鹤烟稠。

日上疑高盖,云起类重楼。

金羁自沃若,兰棹成夷犹。

悬匏动清吹,采菱转艳讴。

还珂响金埒,归袂拂铜沟。

唯畏三春晚,勿言千载忧。

《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黄河赋》(晋) 成公绥 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

潜昆仑之峻极兮,出积石之嵯峨。

登龙门而南游兮,拂华阴于曲阿。

凌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扬波。

体委蛇于后土兮,配灵汉于苍穹。

贯中夏之能甸兮,经朔北之遐荒。

历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晋之南乡。

秦自西而启壤兮,齐据东而画疆。

殷徒涉而永固兮,卫迁济而遂疆。

赵决流而却魏兮,嬴引沟而灭梁。

思先哲之攸叹兮,何水德之难量。

《渡黄河》 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凌。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渡黄河》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晚渡黄河》〔唐〕 骆宾王 千里寻归路,一苇乱平原。

通波连马颊,迸水急龙门。

照日荣光净,惊风瑞浪翻。

棹唱临风断,樵讴入昕喧。

岸迥秋霞落,潭深夕雾繁。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登云龙山见黄河北徙》 〔清〕金德瑛 云龙头角孤岧峣,众山青翠来相朝。

黄河猛迅山亦避,独缺西面容滔滔。

嵩室汴洛二千里,郁郁气象连平皋。

亭中宾主去已古,尚许陈迹观瞻豪。

彭城以河作地险,一曲东注天然濠。

惜数万户处釜底,恃蚁弗穴金堤牢。

今秋下瞩诧异事,可厉可揭才容刀。

始知上游孙家集,一夜啮决崩洪涛。

北山点点类洲沚。

田庐多在银盘坳。

清河水道被横截,逆入充济咸浮飘。

哀彼征鸿陷中泽,羡尔逸鹤翔空霄。

古者治河不治运,纵令游演存宽饶。

今须俯首趋一线,甘受约束随吾曹。

自南自北两俱病,顾淮顾运功加劳。

薪刍木石日增垒,但有淤垫无疏淘。

逢霖未免辄涨溢,经霜不放积潦消。

当官隐讳冀苟免,涓涓弗塞匪崇朝。

不然怀柔百神日,胡独河伯逞其骄。

俯仰谣询动悱恻,岂为闰九重题糕。

明朝驿骑直北去,临流更验荆山桥。

黄 河 诗 词 http://www.yellowriver.gov.cn/hhwh/zhuanti/hhshici.html 这里有很多...... 《保卫黄河》 http://mp3.baidu.com/m?f=ms tn=baidump3 ct=134217728 lf= rn= word=%BB%C6%BA%D3%B4%F3%BA%CF%B3%AA lm=-1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选曲 中国作品 钢琴协奏曲黄河 保卫黄河 http://mp3.baidu.com/m?tn=baidump3 ct=134217728 lm=-1 word=%B1%A3%CE%C0%BB%C6%BA%D3+%B8%D6%C7%D9%D0%AD%D7%E0%C7%FA

带山字的古诗词

带山字的古诗词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唐 · 杜甫《春望》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近代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近代 · 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近代 · 毛泽东《沁园春·雪》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宋 · 文天祥《过零丁洋》

形容崂山的诗词

崂山诗词赠王屋山人李白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其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海上李商隐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棋盘石明道观自咏孙昙日上万峰雪渐消,负笈携铲不辞劳。

一生采得长生药,救生济苦疾病消。

入觐回崂山(一)刘若拙东来海上访道玄,幸遇一见有仙缘。

宋祖天子丹书诏,奉命敕修道宫院。

入觐回崂山(二)刘若拙海角天涯名景胜,秦皇汉武屡敕封。

古来游仙知多少,元君老子初相逢。

咏田单王安石湣王万乘齐,走死区区燕。

田单一即墨,扫地如风旋。

舞鸟怪不测,腾牛怒无前。

飘飖乐毅去,磊砢功名传。

掘葬与劓降,论乃愧儒先。

深诚可奋士,王蠋岂非贤。

题下宫三官殿范仲淹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生。

禹终平绛水,舜亦改薰风。

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

今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重阳师父作王重阳背上葫芦蒲酒沽,无中却是有中无。

清光墨腊般般显,月黑丛林永不枯。

西江月·崂山太清宫蒲松龄独坐松林深处,遥望夕阳归舟。

激浪阵阵打滩头,惊醉烟波钓叟。

苍松遮蔽古洞,白云霭岫山幽。

逍遥竹毫拿在手,描写幻变苍狗。

题白云洞蒲松龄古洞深藏碧山头,羽士已去白云留。

愿扣柴扉访逸老,不登朱门拜公侯。

砚水荡净海底垢,笔尖点消九天愁。

不求人间争富贵,但做沧桑一嘹鸥。

八仙墩纪晓岚陡壁东溟上,登临意豁然。

鲸鱼吹海浪,鸥鸟破螟烟。

足外真无地,眼中别有天。

餐霞谁到此,千古说表莲。

狮子峰陈建熙仙人桥过豁心胸,曳杖更登狮子峰。

峭壁高悬沧海色,洪涛欲撼万山松。

轻舟摇荡闲鸥逐,落日苍茫淡月溶。

回首太平宫在处,翠微深壑白云封。

太和观郑板桥板桥胸中无成竹,放性挥毫任意涂。

非为空心留色相,借他枝叶扫尘污。

节历严寒骨坚秀,风摇清影淡而疏。

贞操廉洁独幽雅,十八君子超尘俗。

海滩拾贝叶圣陶不观沧海十年久,复狎风涛五月晨。

犹有童心兄与妹,履滩拣贝折腰频。

游崂山柳亚子海上神仙事渺茫,崂山金碧尽辉煌。

燕齐迂怪君休诮,谡谡松风夹道凉。

华严寺中百花争卉前所未见柳亚子争春杂卉睹华严,郁李辛夷取次翰。

开到酴醾华未尽,珠海蓓蕾耐冬残。

青岛叶剑英小楼明一角,深隐绿丛中。

海阔天如盖,山遥岛似熊。

轻波垂钓叟,旭日弄潮童。

忽忆刘亭长,苍凉唱《大风》。

自柳树台游靛缸湾蔚竹庵郁达夫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

十里清溪千尽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田横岛郁达夫万斛涛头一岛青,正因死士忆田横。

而今刘豫称齐帝,唱破家山饰太平。

南海康师迁葬感赋(一)刘海粟华夏疮痍痛陆沉,公车忧愤集松筠。

一书上阙原非妄,万卷罗胸学是真。

海北天南思国泪,春花秋月故园情。

更新青史新人出,莫为前驱抱不平。

南海康师迁葬感赋(二)刘海粟常把真知启后贤,诲人不倦忆师严。

春风满座花如海,秋水连云月在天。

功过分明载史册,诗文彪炳倍当年。

无才愧我空头白,勉写新碑立墓前。

白云观王统照幽谷丛篁一径深,荡胸云气涤尘襟。

山中偶作今宵宿,抛却沧溟万古心。

游太平宫臧克家黄金足赤从来少,白壁无瑕自古稀。

魔道分明浓划线,是非不许半毫移。

望石老人礁岩贺敬之观海喜见潮,听松乐闻涛。

风雨寻常事,石老解逍遥。

游崂山贺敬之黄山尽美恐非真,山川各异似才人。

崂山逊君云如海,君无崂山海上云。

田横岛贺敬之历史是非置勿论,中华千秋浩气存。

田横五百殉此岛,涛声如鼓告来人。

咏崂山英雄群体贺敬之西望华岳颂群英,东望崂山又一峰。

神州生气终可赖,思飞瀑洪热泪倾。

访崂山吴太蜀胶东胜地有崂山,道是神仙住此间。

峰插紫霄浓雾拥,岩封黄海碧波环。

上清宫里千年树,梳洗楼前百丈泉。

最爱风光奇绝处,天来飞瀑涨龙潭。

与戈宝权教授畅游崂山周而复崂山千仞,云雾缭绕。

雄风临海,分外妖娆。

陆游的诗词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 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渔父·灯下读玄真子渔歌 因怀山阴故隐 追拟石帆山下雨空蒙,三扇香新翠箬篷。

苹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浣溪沙·和无咎韵懒向沙头醉二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群行。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

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

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豆叶黄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

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渔父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夜登白帝城怀少陵先生拾遗白发有谁怜?零落歌诗遍两川。

人立飞楼今已矣,浪翻孤月尚依然。

升沈自古无穷事,愚智同归有限年。

此意凄凉谁共语?岸沙君看去年痕。

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垢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自嘲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秋思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渡浮桥至南台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平时一...

谁知道赞美黄鹤楼的诗????????????

黄鹤楼---唐]崔颢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沧州黄鹤楼联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处为:搴手换足】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

【□处:王干】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菩萨蛮·黄鹤楼毛泽东莽莽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对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

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

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黄鹤楼》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

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黄鹤楼的传说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其中十分著名的一个是说有一位名叫费伟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

后来人们为怀念费伟,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崔颢的诗与此有关,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由此流传开来它的另一个传说:黄鹤楼原为一辛氏人家开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黄鹤楼,号称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

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有很多。

《齐谐志》记载,仙人王子安乘黄鹤经过这里的一座山,因此山名黄鹤。

后来有人在山上造了一座楼,名为黄鹤楼。

《述异记》上说,荀环喜好神仙之术,曾在黄鹤楼上看见有仙人乘坐黄鹤从天而降,仙人同他一起饮酒,然后乘鹤而去黄鹤楼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

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

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

满江红写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词中有多处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两句历来是考证《满江红》作者问题最为关键的内容,但几乎所有的解释都不够准确。

认为《满江红》是岳飞所作的,都把时间定于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

如邓广铭先生就持此说。

这一观点其实是错误的,理由有五: 一是当时的岳飞无论就其阅历资历还是心境,根本不具备写出像《满江红》那样悲愤交加、气势磅礴的内涵与底气。

那时的岳飞正仕途辉煌踌躇满志,怎么可能满腔悲愤“怒发冲冠”?怎么可能觉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又何来气度“待重头收拾旧山河”? 二是岳飞当时对功名非常重视,并在其诗词中经常有所流露。

如写于绍兴二、三年秋屯驻江州时的《题翠岩寺》中“功名直欲镇边圻”,以后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表明当时岳飞头发已白,仍然有心功名。

直至绍兴十年大破金军前,岳飞在《寄浮图慧海》中依然表明“功业要刊燕石上”。

这些同期及以后的诗词表明,当时的岳飞非常重视功名。

三是《满江红》一经问世即广泛流传,如此非同寻常之作,如果真是岳飞三十岁青云直上之时所作,岂能就此湮没不见踪影? 四是不理解“三十”与“八千”。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研究此词的学者都把“三十”看作是“三十岁”,因此认定此词作于岳飞30岁出头。

实际上这里是指“三十年”,即三十年的功名。

封建社会的功名是从幼时求学开始的,并非一出生就能追求的。

岳飞自幼时习武读书到入狱前,正好30年上下,是个约数。

“八千”也是个约数,只是表示征战路程的艰辛和漫长。

五是不理解“尘与土”与“云和月”的含义。

前者是指一钱不值,因为岳飞到入狱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历来非常重视的功名原来毫无价值。

后者是指竹篮打水,岳飞十年征战,功毁一旦。

如此,此二句就一目了然了:一生追求的功名其实一钱不值,一生漫长的征战最后前功尽弃。

由此可以大致框定:《满江红》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怒发冲冠”和“仰天长啸”。

此二句从未有人做过详细考证,却是界定《满江红》具体创作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字面看,显示岳飞的愤怒到了极致。

在那段时间里,岳飞究竟何时最为愤怒?在班师途中,岳飞撕心裂肺悲愤交加:“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随后,岳飞又被剥夺了兵权,听命于可耻屈辱的和谈。

但真正令岳飞“怒发冲冠”的,当是得知对自己的陷害之时。

有位好心的部将设法通知正在庐山的岳飞关于王俊上告张宪“背叛”的消息。

岳飞立刻明白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从不许胜利到屈膝求和,再到陷害忠良,要加害自己,此时的岳飞终于忍不住“怒发冲冠”而“仰天长啸”,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查张宪入狱应该是在绍兴十一年九月上旬后,岳飞是十月上旬下庐山的。

因此,《满江红》的诞生理当就在其间的二十多天里。

“潇潇雨歇”。

此句亦从未有人考证,诗词是情景交融的,“潇雨”一词诗人总是用来形容秋天的冷雨,“歇”显然是指雨的断断续续。

于是此句也就清楚了:秋雨绵绵时断时续。

此句既点明了作者是在秋雨中创作,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沉重。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们历来总是把“等闲”看作虚词,其实不然,它应该是岳飞当时真实处境的具体写照。

在此前数年岳飞所作的词中,已有“白首为功名”,表明岳飞那时的头发已经斑白。

在随后军事上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以及在政治上受到的一系列沉重打击,显然在催白岳飞的头发。

因此,岳飞当然不甘心少年时就有的理想就此破灭。

查岳飞一生征战,三十岁时正忙得不可开交,谈何“等闲”,唯独到快四十岁时却成为一个无职无权之人而被迫闲散在野,其内心之悲切和壮志之不已的激烈冲突可想而知。

上述考证表明,《满江红》的内容完全符合岳飞入狱前的年龄、心情和处境。

岳飞创作《满江红》的具体地点是在庐山东林寺,解读的密码,就隐藏在词的字里行间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环合四抱,有如城廓,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

岳飞与庐山有不解之缘。

绍兴六年,岳飞因母亡守丧,岳母坟就在庐山。

绍兴七年,也因故回到庐山。

岳飞与东林寺主持慧海关系非常密切,曾专门作诗《寄浮图慧海》。

《满江红》中有三处“密码”可以用来界定其诞生地点就在东林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历来都公认《满江红》是登高而作,却不知岳飞的具体所处,只得含糊解释成某处高楼,其实当时岳飞就在东林寺,因为《满江红》的开篇就隐藏着创作地点的秘密。

庐山东林寺有一则著名的典故。

东林寺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名虎溪,要进东林寺就必须经小溪上的虎溪桥。

据传说,东晋时东林寺主持慧远在寺院深居简出,人们称之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

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

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

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