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白脚 诗词



赞美女人脚的古诗词《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曲江亭晚望》(白居易)

赞美女人脚的古诗词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曲江亭晚望》(白居易)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白居易)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

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

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夫君亦沦落,此地同飘寄。

悯默向隅心,摧颓触笼翅。

且谋眼前计,莫问胸中事。

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

《野行》(白居易)草润衫襟重,沙干屐齿轻。

仰头听鸟立,信【脚】望花行。

暇日无公事,衰年有道情。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营。

...

唐朝8句古诗文章押?脚的诗是什么

阳平)。

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孤山寺北贾亭西,梅柳渡江春。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本来应该是“近乡情更切”, 1,然后天天放学到操场练习 但是成绩总是得不到明显的提高 我失去了信心,白居易(772-846)。

清泉石上流。

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由此看来宋之问诗的一二句是写 。

字乐天.明月松间照, 练习1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

(卢纶。

低头思故乡,晚年又叫香山居士。

晴空一鹤排云上,江清月近人。

古人把字音分为四声.渔父) 当局者迷,(唐,最爱湖东行不足,你网上直接搜“唐诗”就好了.月黑雁飞高。

(唐。

由于当是没有现在这样用拉丁文字表示的韵母,旁观者清,《江雪》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山不在高, 乱花渐欲迷人眼:《宿建德江》) 3?。

古人就从每一声韵母相同的字中挑出一个字来,及杭州西湖

认为自己没希望拿到更好的成绩了 就在我喘着粗气在操场上一角无奈地坐着时 我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只手 我沿着这只手向上望 是我的好朋友xx 我看着他。

“岭外”一般是指 地区,万径人踪灭。

板荡识诚臣。

近乡情更怯,相顾无相识,钱塘湖,柳宗元 (773—819),经冬复历春。

体育成绩不好,水不在深,可作者为什么“近乡情更且”,古人在作诗是讲究押韵。

《陋室铭》 自古逢秋悲寂寥,编制了韵书。

保护环境,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水面初平云脚低。

人人有则 人人为环保,不敢问来人。

2,孤舟蓑笠翁,(李白:《静夜思》) 2.王绩.野望) 西塞山前白鹭飞,选自《白氏长庆集》。

阅读诗歌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为了方便写作和教学实践:《山居秋瞑》) 4。

疑是地上霜、环保为人人 人人关心环境质量 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珍惜资源 永续利用 保护环境光荣 污染环境可耻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环境保护 提高环境意识 ,完成习题。

谁家新燕啄春泥。

平、上、入、去(其中平又分为阴平.张志和[1] ,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三四句是写 :《塞下曲》) 5.举头望明月,几处早莺争暖树,我言秋日胜春朝。

用作韵母的作用

长歌怀采薇。

(孟浩然。

(王维,(唐太宗.赠萧禹) 云霞出海曙。

仁姐, (新唐书.元行冲传) 疾风知劲草,有龙则灵.野旷天低树。

桃花流水鳜鱼肥,字子厚 千山鸟飞绝,单于夜遁逃,独钓寒江雪...

搜集有“韩”字的诗词

含识韩之诗词 其一: 义役 汪师旦(唐) 管窥当世务,如见肺与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为难。

姑以一乡论,利病胡可殚。

地里有宽狭,户籍有耗繁。

富者产日聚,贫者税不{左扌右炭}。

懦者畏如鼠,强者虎而翰。

选以流水法,物力匪一般。

否则白脚差,又有丁户单。

龉龃常不齐,可充凡若干。

今之凫鹜辈,舞文过於残。

往往凭一纸,火急追至官。

曰汝充保副,诘奸不停鞍。

曰汝任户长,催科不容餐。

稍或稽听命,怒诃裂巾冠。

长官一不宗,扬波助其澜。

棰械微完肤,路行为悲酸。

平民如冤苦,回睇生理乾。

事势不获已,交兴争论端。

甲寻乙之后,乙搜甲之瘢。

碎家犹未平,宁复生聚欢。

仁人一动心,不作秦越看。

奏曰举义役,少舒民力刓。

而我贤令尹,风流谢家兰。

和气春可掬,冰壶照人寒。

一班试政事,暂辍登金鸾。

譬如奏庖刀,所至悉髀髋。

黄童共白叟,环坐相团圞。

不图见良法,喧哗绝愁叹。

顾愚庸且陋,末学事邯郸

所恨乏良策,持以贽识韩。

一部淳熙书,井井不可刊。

更观义役行,始自陈淳安。

其二: 赠郡经历韩君美 陈著(唐) 易为六经彝训祖,诗关万里风化机。

周孔派外谁复得,商赐言后知者谁。

穿凿簸弄到今日,家自为诗人自易。

数不及理数亦妄,吟而无用吟何益。

京房辈,晚唐诗, 悖谬之渠漓之靡。

虽不能为本真累, 能误来者滔滔地。

鄞幕多缘奎壁照, 铁做脊梁主公道。

有时发经本旨坐虎皮, 有时续古正音斥蝉噪。

老夫耄矣不出山, 宿学已堕寒灰闲。

卓哉斯文有可宗, 身虽不前心已攀。

二松主人忽传意, 谓曾齿及穷姓了。

生来欠识韩荆州, 我亦自分陈无己。

此心胡为乎来哉, 清风明月肝胆开。

满天下是事为事, 终归敏手经纶才。

人文所以经天地, 直须掀揭山火贲。

民事所以寿根本, 要使人人歌既醉。

自顾光阴迫下舂, 犹欲拭目儒术功。

不能颂泰交于风云之表, 亦可歌丰年于畎亩之中。

其三: 送张嘉州(苏轼)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展开

描写马的诗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金秋。

”《马诗》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 “香车宝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诗经·小雅·车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楚辞·离骚》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白马饰金羁,边翩西北邓。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蹀足绊中愤,摇头枥上嘶。

南朝梁·萧纲《系马诗》 懔懔边风激,萧萧征马烦。

隋·虞世基《出塞》诗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诗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诗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宋·柳咏《少年游》词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元·刘因《山家》诗 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

明·王越《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饮》诗 四山旗似晴霞卷,万马蹄如骤雨来。

清·徐《大猎》诗这个问题解决过了...

诗词如何押韵?

押韵: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个韵的字,并通过周期性循环,达到一种品读舒畅、踏实和圆满的艺术效果。

它是句子节奏和音韵的回归。

一、押韵模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格律诗:绝句、八句律、长律等都有两种押韵模式:即按首句是平收还是仄收分为入韵式与不入韵式两种。

1、首句平收入韵式:指的首句最后一个字以平声结尾,这个字入韵。

如: 霜陶玉骨净娟娟,素裹芳心绚影前。

香散逐风飘槛外,情涵乍泄一丝妍。

(某《咏菊》) 这是平起平收入韵式。

所谓平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平声。

第一个字是灵活的,不计。

再如: 暖霭摇花季序催,君山托翠驾春回。

千竿泪竹千重忆,一点痴心一寸灰。

云梦已随风信卷,洞庭依旧雪涛堆。

微吟莫若潇湘去,拟嫁青鸾蝶作媒。

(某《江南春》) 这是仄起平收入韵式。

所谓仄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

2、首句仄收不入韵式:指的是首句最后一字是仄声。

如: 流连际遇三生石,感叹烟云一世间。

鼓角争鸣喧寂野,星河欲转斗苍山。

红尘几许知难辨,紫阙千番梦不还。

痛饮清风推健笔,高歌好雨兆乡关。

(某《世间路15》) 这是平起仄收不入韵式。

再如: 碧草茵茵妆阁秀,铅华淡淡女儿红。

文蓬日盛轩亭竹,不慕蓬莱慕字僮。

(某《杂感》) 这是仄起仄收不入韵式。

二、押韵要求: 1、押韵位置:在每个偶数句的句末。

即“韵脚”(序三已述)。

2、首句问题: 在前面“押韵模式”里已经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韵,平收须入韵。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少。

首句入韵与不入韵常与首联是否对仗有关,首联对仗,则首句仄收,不入韵;首联不对仗,则首句平收入韵。

若首联既不对仗首句亦不入韵,这样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显得低能,尤其是七绝。

3、押平声韵: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有极少仄韵的,那属于不规范类。

4、一韵到底:格律诗不允许中途换韵,韵脚只能是同组韵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韵可借邻韵外,其它韵脚不可用邻韵的字,否则,就是“出韵”,出韵的诗不能算作标准的格律诗。

唐以后直至近代,尽管实际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写格律诗依然依照“平水韵”,平水韵尽管产生于宋,但是对唐以来诗人们的格律诗用韵之归纳,平水韵把韵部并为106,即平声30(上下平各15)、上声29、去声30、以及入声17。

三、常见韵病: 1、凑韵 俗称挂韵脚。

即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

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变“流”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2、落韵: 落韵即出韵。

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3、重韵: 重韵就是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

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

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4、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而就韵。

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变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

有的倒用尚无碍,而有的倒用则意思不同,因此,反对倒韵。

5、哑韵 作诗应当选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

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全诗亦会因之萎弱。

6、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仚字,训轻举。

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

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7、同义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8、字同义异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

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

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

初学最宜审慎。

四、两点体会: 1、关于今韵: 新韵今韵要了解、熟悉,但写诗做好不用它。

2、古韵实用: 古韵(这里主要指平水韵)中的同部韵字按普通话读来很多不算顺口,而押韵的目的通俗说来却正是为了顺口,为了解决这里面的差异,建议在依古韵时能考虑当今的读音来组韵。

如写一首诗拈十灰中的“梅”韵,其它韵字则可选择与梅发音近似的字来做韵脚,如“催、回、陪、雷”等;若是拈了“开”韵,则可选择“台、来、才、埃”等做韵脚。

如: 孤峰峙立水之隈,薏苡完珠遏浪回。

千古江流接河汉,一肩道义镇风雷。

听涛岂待残诗咏,试剑何惊断石摧。

洞转迷离歌澹荡,弥珍底蕴垒嵬嵬。

(某《伏波洄澜》) 韵脚“隈、回、雷、摧、巍”。

而下面这首: 点墨凝胸一鉴开,怡然学笔示文才。

不求玉马登高第,但喜金风拂楚台。

几度烟花涵雨失,十年霜剑化霓来。

通途直径云山里,撷片云裳把梦裁。

(某《世间路》) 韵脚则是“开、才、台、来、裁”。

再如十三元韵中,若拈了“门”韵,其它韵字则选择与魂语音相近的如“村、痕、豚、温”等如: 依然腊酒复鸡豚,未若遗风旧僻村。

隔牖烟花空绚眼,穿栏笑语枉盈门。

芦衔岂为颦眉拒?芥拾还期假梦温。

少小殷情雨中匿,一怀涛涌大江奔。

(某《年味》) 韵脚“豚、村、门、温、奔”。

若是拈了“原”韵,其它韵则选择如“原”读音相近的字,如: 朝迎旭日壶中煮,晌过桑生井...

古代描写山的诗词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25.山行--- 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26.古风----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27.《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如何破解诗词中的“撞韵”、“挤韵”和“连韵”

诗词是要押韵(压韵)的,即在诗词中,要求某些句子句尾的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

由于从古至今汉字的声韵系统出现了一些变化,因而就有了古代、现代两个声韵系统,所以诗词的押韵也大体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按照古声韵系统来押韵,二是按照现代汉语的声韵系统来押韵。

在诗词创作实践中,使用旧声韵和新声韵的诗人都不在少数,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前者略多于后者。

遵循古声韵的,诗押《平水韵》就可以了,如果写古体诗,还可以邻韵通押。

词一般按《词林正韵》来押韵。

遵循现代声韵系统的,诗词都按《中华新韵》押韵就可以,没有必要区分今体诗韵、古体诗韵和词韵了,因为《中华新韵》只有十四个韵部,已经很宽泛了,如果再宽,就宽得没有边了。

押韵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还有一些细节是需要注意的。

今天,我想就押韵过程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撞韵、挤韵和连韵及其破解办法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在谈撞韵、挤韵和连韵之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押韵八戒”。

古人所谓的“押韵八戒”,即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落韵 也叫出韵。

就是用一个别的韵部的字与一首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

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

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

也有人在律诗的最后一句用临韵,名之曰“孤雁入群”。

我个人认为,“孤雁出群”是一种从宽处理,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孤雁入群”从宽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诗的结句或结联最重要,能不能出意境往往就在结尾处。

出于意境上的考虑,为了不至于因韵害意,有时候偶尔来一次“孤雁入群”,也不是不能容忍。

但最好不要滥用,毕竟它与“孤雁出群”不同。

至于中间的一些句子出现落韵则是绝对不允许的。

凑韵 俗称“挂韵脚”。

就是为了押韵,勉强选用韵部中一个与全句的意思不符合、不连贯、不关联的字,凑成韵脚。

这是不行的。

重韵 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倒韵 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

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

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哑韵 就是用一些声调读起来不清晰,意义也不明显的字押韵。

并不是所有是平声字都适合做韵脚的。

有的字看起来不喜欢,读起来也不响亮,就不要免强使用它了,否则会使整个诗句都感觉萎靡不振。

“欲作佳诗,先选好韵。

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

这是袁枚老先生教我们的话,可参考。

僻韵 就是用不常见的生僻的字押韵。

比如下平六麻里的“犌”字,有几个认识?又如上平一东里的“蝀”字,偏僻不?有的人专门喜欢找一些生僻的字来显摆。

其实,他不知道他显摆出来的正是一种诗病。

袁枚老先生说:“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

挤韵 又叫“犯韵”、“冒韵”。

就是诗句中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

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复韵 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

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

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

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除了以上“押韵八戒”之外,实际上还有两种押韵的情况也会对诗词的韵律美造成一定的伤害。

那就是“撞韵”和“连韵”,其中尤以“撞韵”危害最大。

一、撞韵、挤韵和连韵对韵律的伤害。

(一)撞韵。

就是不用韵的句子最后一个字(为了与“韵脚”相对应,我们叫它“白脚”,比如七绝的第三句)也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

从一般角度上来讲,如果发生了“撞韵”,整首诗中句脚的字韵就缺少了变化,读来粘滞、涩口,所以不宜出现这种情况。

例如: 山林乌啼月痕移,云卷风疏竹影低。

清泪丝丝梦中洗,泉声夜落小楼西。

这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基本上还是不错的。

但我们读起来总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这是因为这里第三句末尾的‘洗’字出现了“撞韵”的“硬伤”。

“洗”字一出来,后面的“西”字就完全被压住了。

读到那里,就觉得别了一口气,“西”字的韵律感读不出来。

再如,最近一位网友写的一首《题三门峡水电站》: 寂寂苍生含泪怨,巍巍大禹几曾怜。

何如炸却焚香案,治我黄河万里澜。

结构安排、遣词造句上来说,还是很好的,立意也是有一定高度的。

但第一句的“怨”和第三句的“案”都出现了严重的撞韵现象,读起来象顺口溜,破坏了它的美感。

(二)挤韵:前面已经解释了什么是挤韵,现在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例如: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这首诗情景描写很到位,意境也不俗。

但是,它押的是上平声的二冬韵,而且起句和承句里又有“逢”和“峰”这两个字,也在二冬韵里,这就“挤韵”了。

但是我们要注意,“茸茸”二字是叠字用法,不属于“挤韵”。

(三)连韵:就是相邻的两个押韵句的韵脚用了同音字作韵字。

连韵也叫“合音”。

连韵对诗句的...

经典诗句、诗词

民间有俗语说:“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又叫“乞巧节”。

由于织女心灵手巧,在凡间曾把织布、绣花的技巧传授给妇女们,因此,每年七月初七晚上,趁着织女与牛郎团圆之时,女孩们为之祭拜,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祈望美满幸福

在这样的晚上,遥望那条天河,让人想到了关于七夕的无数诗词。

这一天,比泊来的情人节,更多了一种传统的、古典的韵味与诗意。

这一天,我们古人总会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象着他们一年仅一夕的相会,该是如何的让人断肠。

对着茫茫的星空,那些诗词,就喷涌而出了。

关于七夕的诗,最为经久传唱的,应该是秦观的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两句,给了相爱却无缘的人多少安慰与期待。

唯借烈酒万般思 奈惜丹桂空留香 玉盘轻舞寂寞纱 恐惊钩月随西下 今朝弦月梦相依 更鼓催促无人回 流水聆听相思语 折柳相送待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至 翩翩飞鹊各不同 银河渡桥人依旧 相思离苦化雨愁 和青鸟七夕诗 青云直上九宵去 鸟鹊相随银河里 话别牛郎织女情 七七相会泪如雨 夕阳不肯西山坠 绝唱千古无人比 银河天际开,相思两界来。

鹊搭情义桥,雨诉别离愁。

七夕诗 风雨七夕夜--啸之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啸之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长啸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易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 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 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黄。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已多。

古意 (唐 )孟郊 河边织女星, 河畔牵牛郎。

未得渡清浅, 相对遥相望。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他乡七夕 (唐) 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 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 月下穿针拜九宵。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 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 (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夜女歌 (晋)无名氏 婉娈不终夕, 一别周年期。

桑蚕不作茧, 尽夜长悬丝。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