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对帅哥的诗词评论



对唐诗的评价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

对唐诗的评价

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

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

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

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

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

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讲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等融为一炉。

在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

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我常讲诗歌,也常常想起杭州西湖边上,花港观鱼的旁边,曾经住着近代的老先生、仙风道骨的诗人马一浮先生。

诗是什么呢?马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

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

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

这似乎有点玄了。

有没有真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论证的事情。

但是我这里姑且将它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诗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

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

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

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

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

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

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

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

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

所以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

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

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

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

具体而言,唐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谈?我先把结论写在下面,然后再来一个一个证明。

尽气、尽才的精神 尽心、尽情的精神 人生要尽气尽才,永不舍弃 《尚书》有一句老话:人为万物之灵。

这表明,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物。

这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的发现。

诗经》里有句诗:“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意思是说早晨起来,晚上睡下,都要想想,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我想,如果没有古代先民对于人的生命美好的发现,就不会有这样的对于生命美好的爱惜,像一个爱清洁的人家,每天都窗明几净,开开心心地过生活。

我们简单说,“人为万物之灵”有这样几个意思。

一、人是宇宙的善意的创造。

二、生命是生来美好、高贵、不可贬抑的。

三、人在世的意义,正是善待生命的美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不负此生、不虚此生。

四、无论如何艰难困顿,人生永不舍弃。

为什么讲唐诗要讲到这里呢?我们说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这是我的一个直觉。

我们从简单的常识讲,以诗仙李白为例子。

李白,我常常想,中国文化中有李白这个词语,真是一个美妙的亮点。

有点像美国文化里的自由女神,法兰西文化里的马赛曲。

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的生命,而李白是尽二十分、三十分。

根据我们的描述,李白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日本学者还说他是官方的间谍,超量付出了才与气。

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

自由有两种。

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

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

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

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

有哪些形容帅哥的古诗词

苏轼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

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

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 中秋》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

《念奴娇 赤壁怀古》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品。

诗词形容帅哥美女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

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

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

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18,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螓首蛾眉,巧笑倩兮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温泉水滑洗凝脂双眸剪秋水,十指拨春葱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其形也,,婉若游龙,荣雎秋菊。

华茂春松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若流风之日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近而察之,灼若芙渠出鸿波。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硕人》中描写庄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服饰装扮,印象最深的是《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梳妆那段,“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

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红楼梦》:“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红楼梦》:“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矮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作品相关 收集描写美女的句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红,着粉则太白。

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说话燕语莺声。

粉香处弱态伶仃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所谓美女,应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满搦宫腰纤细。

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最是那回眸一笑,万般风情绕眉梢。

香腮染赤,耳坠明珠直摇曳。

云鬓浸墨,头插凤钗要飞翔。

春葱玉指如兰花,三寸金莲似元宝。

云袖轻摆招蝶舞,纤腰慢拧飘丝绦。

...

表达“女爱慕男”的诗句有哪些?

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

——《静女》先秦 佚名释义,沉吟至今。

——《短歌行》两汉 曹操释义,悠悠我思。

——《终风》释义:风儿整日价狂吹呀雨雾罩,他是否愿意痛快回家来哟?这个负心人不来也不往啊,让我空思念呀悠悠又遥遥。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思帝乡·春日游》唐代 nbsp。

故意躲藏让我找,也不后悔也不害羞。

匏有苦叶。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不能羞,急得抓耳又挠腮,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佚名 释义: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娴静姑娘真可爱。

蒙羞被好兮。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深蒙错爱啊不以我鄙陋为耻。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 nbsp。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衿》先秦 佚名释义: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纵被无情弃。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不訾诟耻。

——《越人歌》先秦 佚名释义: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好像有三月那样长!青青子衿,惠然肯来,莫往莫来;佚名释义:来来往往张眼望啊,济有深涉。

深则厉,浅则揭。

——《匏有苦叶》先秦 nbsp。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如三月兮。

——《子衿》先秦 nbsp,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韦庄释义:我想以身相许嫁给他,一生一世就此休。

纵使他薄情无义抛弃我: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难道你不把音信传?终风且霾,约我城角楼上来?——《子衿》先秦 佚名释义;佚名释义: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

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

挑兮达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评价杜甫的诗句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 ,早佚。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

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杨伦说:“自六朝以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

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 。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

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如被杨伦称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样一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9] 全诗在声律句式上,又极精密、考究。

八句皆对,首联句中也对。

严整的对仗被形象的流动感掩盖起来了,严密变得疏畅。

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上四句用流水对,把春雨神韵一气写下,无声无息不期然而来,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气。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乐府创作。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中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社会矛盾重重的宋代更是学习杜甫最兴盛的时代,出现了以杜甫为宗的江西诗派。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等人也有明显的学杜倾向,也像杜甫一样用律诗反映当时的抗清斗争,慷慨激昂。

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朝以后。

王禹、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

研究资料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

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 《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 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

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

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 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

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 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

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

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

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

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

对苏轼诗词的评价

苏轼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

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

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 中秋》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

《念奴娇 赤壁怀古》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品。

...

对诗歌进行评价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李煜诗词评价

这个钟爱雕琢文字的男子,音律,辞章,书画,都在他手中玩得精致的当,只是除了江山社稷。

但他是李煜,所以国家的危机不会成为生活的全部色彩。

他有最清凉的眼睛,只看取繁华中最绚烂的一朵;他有最清朗的格调,只截取纸醉金迷中最别致的一角。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轻夜月。

”那有两只瞳仁的眼睛里流露的,是多么烂漫的月华!风花雪月的爱情,霓裳红袖的旖旎,生命因有了这些旁支横斜而美丽。

请别再责怪他那仿佛要将几世都享遍的纵情——若能安静的坐在一角,在斑驳的时光中读他的一阕小词,感受他的眉角与文采一起俊逸神飞,那么他此后的一切,你都会原谅。

但宋朝不会怜惜这个政坛上天真的孩子

征战的脚步不退反进,草莽出身的宋太祖急切地要把天下都纳入他的版图。

为了不让战火烧到南唐,李煜愿意做一切!可是,当命运扑面压来时,他却束手无策。

从登上宝座开始,他就很清醒,自己拿不起比笔更重的东西。

这个国家......太重了! 如果是一名百姓就好了,不需要将足迹留在史书上,也不必为子民的生计背负无谓的骂名或美名。

但现实总归是现实,它似乎对李煜尤其残忍。

终究,宋军还是攻破了金陵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李煜一定相信。

来年的春天,三千里山河仍在眼底延伸,雕梁画栋俯拾即是。

他的百姓,往来在金陵的大街小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结局当然是,他不相信了。

这首词已似辛弃疾,分明是命运断裂时的脆响。

从一国之主到阶下之囚,李煜或许花了很久才接受“违命侯”的称呼。

他只是怀念着,思念着,那物是人非的江南故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他被痛苦塞得满满的,便做了个速记员,他的毛笔蘸的是墨水,流的是生命的哲学。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唱,在那个美丽的七夕之夜,李煜的四十二岁生日时完成。

我对这首词的感情是复杂的,就是它,召来了宋太宗的一杯毒酒,结束了李煜三年的囚徒生活,结束了李煜身不由己的一生。

我是偏爱李煜的,他词总是一波三折,回环往复。

他有一种抵抗孤独的姿势,僵硬而又柔软。

但最后,似乎总是徒劳无功。

我们能把他的矛盾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将词句一句句拆开分析:哪里用了平声,哪里用了仄声,什么词与什么词相对应,这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感情......我们可以理智的指指点点,这两句如何,那两句有如何。

他却不可能想我们一样理智。

在他问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我们除了被那巨大的悲伤命中,又能说些什么? 他已经累了,就连春花秋月,他一直爱着的东西也厌倦了。

在那个时候,他对活着本身都是满心怨恨的。

未来和他的心意背道而驰,过去是他无论如何都挣不脱的网。

与其说他能把悲痛写得酣畅淋漓,不如说他的生命本就包含了强烈的悲剧意味。

他想放下,却不会忘记;他想麻木,却偏又敏感。

上天许是企图通过他的手,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笔永不退色的朱红,然而,却不得不牺牲了他的一生。

到最后,死亡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救赎了。

后主的死亡不痛苦,这是我笃信的。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出生重瞳,帝王之相,却生性文雅,漠视官场。

或许,这就是宿命吧——无奈为人君。

这一生,是幸?抑或不幸?思悠千载,孰能定论? 生于七夕,卒于七夕,是诞辰,亦是祭日。

从李从嘉到李煜,再到后主,这一生,写下的尽是“无奈”二字……

关于诗歌的评论,要有简评

诗业辉煌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含弘广大,品物咸亨。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使我们充分感悟到人性的一种至善至美;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使我们彻底领略到人生的一种全新境界!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为我们驱走了黎明前的漫漫长夜;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您为我们带来了雷雨后的万里晴空!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象今天这样酣畅淋漓地呼吸了; 感谢您!《诗词三百首》,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象今天这样自由自在地歌唱了!(曲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