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郑燮的诗词



【郑燮的诗句】作业帮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

【郑燮的诗句】作业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题半盆兰蕊图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江 晴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峭 壁 兰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题 画 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盆 兰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题 竹 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 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游白狼山两首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渔 家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兰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画菊与某官留别进又无能追又难,宦途跼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绍 兴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

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竹 枝 词几家活计卖青山,石块堆来锦绣斑。

薄暮回车人半醉,乱雅声里唱歌还。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题 画 竹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

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赠 袁 枚晨星断雁几文人,错落江河湖海滨。

抹去春秋自花实,逼来霜雪更枯筠。

女称绝色邻夸艳,君有奇才我不贫。

不买明珠买明镜,爱他光怪是先秦。

得南闱捷音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道 情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

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邈唐虞,远夏殷。

卷宗周,入暴秦。

争雄七国相兼并。

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李唐赵宋慌忙尽。

最可叹龙蟠虎踞,尽销磨燕子春灯。

吊龙逢,哭比干。

羡庄周,拜老聃。

未央宫里王孙惨。

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

孔明枉做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潇潇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夹绿槐。

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

坟前石马磨刀坏。

倒不如闲钱沽酒,醉醺醺山径归来。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

兔葵燕麦闲斋供。

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

秋星闪烁颓垣缝。

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郑燮念奴娇十二首(东南王气)【年代】:清【作者】:郑燮【 题 】:念奴娇十二首【内容】: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

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

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

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

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

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宏光建国,是金莲玉树,后来狂客。

草木山川何限痛,只解征歌选色。

燕子衔笺,春灯说谜,夜短嫌天窄。

海云分付,五更拦住红日。

更兼马阮当朝,高刘作镇,犬豕包巾帻。

卖尽江山犹恨少,只得东南半壁。

国事兴亡,人家成败,运数谁逃得?太平隆万,此曹久已生出。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

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

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

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乾坤欹侧,藉豪英几辈,半空撑住。

千古龙逢源不死,七窍比干肺腑。

竹杖麻衣,朱袍白刃,朴拙为艰苦。

信心而出,自家不解何故。

也知稷...

郑板桥有哪些著名的诗文?急求!!!!!!

念奴娇 郑板桥 其一 ⊙ 石头城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削成城郭。

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

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

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

而今春去秋来,一江烟雨,万点征鸿掠。

叫尽六朝兴废事,叫断孝陵殿阁。

山色苍凉,江流悍急,潮打空城脚。

数声渔笛,芦花风起作作。

【注释】 欧刀吴斧:《后汉书.虞诩传》,“宁卧欧刀,以示远近。

”欧刀,行刑的刀。

吴斧指吴刚砍桂树的斧。

风利何曾泊:据《晋书.王浚传》,晋帝要浚到秣陵后受王浑调度,船过秣陵, 浚指着船帆对王浑的信使说“风利不得泊也”,自管下金陵抢功去了。

其二 ⊙ 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 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注释】 公瑾伯符:周瑜和孙策的字。

炎刘:指汉家朝廷。

汉尚火德,故称炎。

老魅:指曹操。

其三 ⊙ 桃叶渡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

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

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

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 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

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注释】 管领春风:韦康赠薛涛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 夷光:西施的别名。

倾城哲:《诗经.大雅.瞻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 其四 ⊙ 劳劳亭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

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 。

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

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

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

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

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注释】 :把人折磨,令之愁怨。

黄庭坚《宴桃源.书赵伯充家小姬领巾》,“天气 把人 ,落絮游丝时候。

” 其五 ⊙ 莫愁湖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

风流何罪?无荣无辱无咎。

其六 ⊙ 长干里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

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

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

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

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

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

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注释】 饧箫:卖麦芽糖的人吹的箫。

缲车:即缫车,缫丝工具。

明清江南文人诗词中,此词屡有出现,但是今天的选 集之类的书中的解释,什么“有轮可转”等等,都在闭眼浑说,因此这里要多写 几句。

兄弟查过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内有缫车图),并和亲眼见过手工 缫车的前辈对证过。

所谓的“轮”,其实是两个相同的竹木长方形框架,可以绕 着它们共同的、垂直于长边的中轴线旋转。

缫丝时,把十来个茧放进沸水锅中, 用竹片搅拌。

等丝头出来后,把两个框架撑开,接上丝头,再转动它们,丝就慢 慢地绕上了框架的短边。

收丝时,把框架合拢,绕过框架的周长变短,就可以很 容易地把丝取下来。

要真是个轮子,取丝要麻烦多了。

这一段和欣赏诗词没什麽 大关系,只是一说到江南旧景,兄弟就有点口无遮拦∶-)。

其七 ⊙ 台城 秋之为气,正一番风雨,一番萧瑟。

落日鸡鸣山下路,为问台城旧迹。

老蔓藏蛇,幽花贱血,坏堞零烟碧。

有人牧马,城头吹起 篥。

当初面代牺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门律。

何事饿来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 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 酸心硬语,英雄泪在胸臆。

【注释】 再曰荷荷:梁武帝晚年信佛吃素,侯景兵乱,宫内食尽,武帝索蜜不得,曰“荷 荷”〔此处为怨恨声〕而卒。

跏趺:结跏趺坐的简称,僧人修禅时把脚掌搭在大腿上的坐法。

其八 ⊙ 胭脂井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 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

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

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

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 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

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注释】 迷楼:隋炀帝在扬州建迷楼储美女淫乐。

萧娘:隋炀帝的皇后。

据野史,炀帝曾夺宇文化及的爱妾沙夫人,宇文化及弑帝 后,淫萧后以报复。

其九 ⊙ 高座寺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

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

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

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注释】 生公宝志:生公,六朝时高僧,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称。

宝志,齐武帝 时高僧。

武帝将其收付狱中,旦日又见游行市里,既而检校,则犹在狱中。

其十 ⊙ 孝陵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

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古诗表达了怎...

很久以前就知道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有一道非常著名的《咏竹》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本在破岩中.千磨万炼仍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道诗形象地为我们描写了竹枝不畏坚韧,顽强地生长的性格. 最近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两句话:“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面注解出处“清.郑燮《竹石》,解析是‘经由重重磨难,任凭狂风吹打,(竹子)依然坚直挺拔.这是一首题画诗中的两句,作者以竹喻出身寒微却能坚守道义的人,隐寓自己的刚劲风骨,是郑燮最著名的诗句.’” 仔细读过以后,总觉得有些蹊跷,这作者是郑燮,我知道就是郑板桥,因为他原名就叫郑燮,后来他在所作的画作下款都提有“板桥郑燮”的字样,后人就逐渐地叫他郑板桥.我也清楚了解郑板桥在辞官之后以画兰、竹、石为生,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结长青,石万古不败,正好与他自身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照这样看,这前后两后《咏竹》和《竹石》应该是在写同一样东西没错,而且语句相仿佛,只是字句有所调整而已,那为什么名字跟解释大不相同呢? 劳记古人,敬重古人是我们后人应该做的,但是在尊敬他们的同时要以事实为准绳.老实说我现在还搞不清楚前后两首诗到底哪一首才是郑老先生遗留下来的名作,我承认在博学方面我不是博学通才,但是对那些古诗词我还是比较喜欢了解和苦读的,不管哪一个版本是正确的,我都希望出版社在印制那些书籍的同时,一定要校对核实,尊重事实,不要给读者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困扰.

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古诗表达了...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江苏兴化人。

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

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

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

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

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

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

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

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

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

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

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

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

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着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郑板桥注重对自然和周围事物的观察,师承自然;他写道:“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

于时一片竹影响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主张“意在笔先”;他在一幅画上题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

【郑燮写的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作业帮

一 诗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该诗又称《七碗茶诗》。

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

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

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

”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

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

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