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人防诗词 长沙



红军过草地时的诗歌七律 长征 [原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

红军过草地时的诗歌

七律 长征 [原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

谁能给我一些关于长征的小故事

给你一首毛泽东的长征之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千军过后更开颜.在这里面有许多长征故事,你可以借鉴一下的.

求歌颂人防诗词 适合多人朗读的

奏响人防新乐章(情景诗转载标签: 人民防空人防设施地下长城人防建设八闽文化 分类: 现代诗歌话外音:80至90年代,是我省人防建设在调整改革中实现大发展的年代,人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这个时期,也是人防建设指导思想实现“四个战略性转变”的重要时期。

1996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标志着我国人民防空工作走上了法制化、正规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人民防空迎来了新一轮的春天。

奏响人防新乐章(情景诗)作者:蓝光又是一个精彩的岁月落在充满阳光的八闽大地一九八0年的春天是那么让人动心调整改革的春风吹入人们的心田人防事业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变革,在人防字典里有了新的注释平战结合的理念续写着一个个传奇解放思想,开发利用人防设施迎来了新的革命你看,一群群默默无闻的人防人用执着谱写捍卫地下长城的决心你,公休日还在不断地实验新发明他,无数次地练习战时的通讯你,手把手地教会刚入行的新兵他,在雷达车里精算着灾害现场数据哦,你听,还有人防战线的一对夫妻他们的悄悄话,也说着如何维护系统的“喑语”还有,一位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工作的老兵每天一趟趟地巡查着人防设施那双布满老蚕的手,坚强而有力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放过可能出现差错的一毫一厘许多人防战线的同志们为了人防这一地下长城的正常运转,奉献、倾心我愿,是人防战线的普通一兵心中充满对祖国的激情这激情,是生命浪花中的蓓蕾是春天蛰伏的惊雷我愿,是人防战线的普通一兵心中充满对事业的责任心这责任心,是树立丰碑的核心是春花绽放的美丽我们,人防战士,向人们宣示着我们是一群拥有高尚人生价值的生命一九九六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诞生了这一消息,如春风拂面充满生机人们仿佛听到人民防空的号角再次吹起更激动的是,人防战线的同志们他们心中,有了澎湃的冲天干劲人民防空的热情涌动着八闽大地防空法的宣传深入街巷、深入人心在居委会,大家围在一起谈心在机关单位领导带头座谈学习法制的丰碑在人民心中矗立一个新起点、新开始预示了一个新世界、新希望的开启每当和平鸽滑过闽江这一母亲河当人们安逸地畅游三山两塔成双成对的情侣徜徉美丽的江滨地下商城这一人防设施如一朵奇葩的瑰丽在城市的腹地绽放地下停车场安静于一隅时时为人民防空营造“家”的温馨曾经被战争蹂躏的中国,今天已经崛起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千千万万人防战士勇敢地踏上新征途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为了我们祖国的兴旺为了和平的崛起我们时刻准备着我们是神圣一兵伟大的使命需要我们同舟共济让我们,奏响人防事业一篇篇激情乐曲另外你还可以参考http://rf.yangzhou.gov.cn/Html/whyd/其实散文也适合阅读的

形容长沙的诗词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折桂令 长沙怀古》 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谪仙怨》 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其六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长沙过贾谊宅》作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

沁园春—长沙的诗词是什么?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长沙〕作者的青年时代,大部分时间在长沙学习和进行革命活动。

词中所说的“百侣”和“同学少年”,即指作者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在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革命友好。

〔湘江〕湖南省的最大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橘子洲〕一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的一个狭长的小岛,西面靠近著名的风景区岳麓山。

〔舸(gě戈上)〕大船。

〔浅底〕指清澈可见底的水下。

《水经注·湘水》引《湘中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众多动物都在深秋的自然环境中争着自由地活动。

〔寥廓〕广远空阔。

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上寥廓而无天。

”〔谁主沉浮〕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挥斥方遒(qiú求)〕挥斥,奔放。

《庄子·田子方》:“挥斥八极”。

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

”遒,强劲。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击水〕作者自注:“击水:游泳。

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形容长沙的诗句

折桂令 长沙怀古 (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长沙 (黄铭功)汉代诸王国,星垣轸翼间。

九江通北渚,四塞控南蛮。

文藻湘灵庙,神功禹迹山。

漫言卑温地,民气未全孱。

云气来苍麓,江声枕市楼。

稻梁三户足,橘柚万家秋。

已撤荒村戌,多横估客舟。

吏曹宜尔暇,不见海氛投。

长沙 (刘人熙)长沙旧是才人地,迁客骚人过化多。

一折一波皆绝倒,未能放胆泻银河。

十月九日郭谷诒内翰招饮定王台 (吴士萱)古人不可作,尘世几沧桑。

为展重阳禊,登台一举觞。

云浮楚天白,叶落汉时黄。

我亦思亲者,含凄对夕阳。

大部分来自:http://www.changsha.cn/infomation/rlldmrycs/...

你去看看杜甫的诗,你就知道了。

很多很多很多的!! 1.滕王阁“屈贾宜与长沙” 2.送梁六自洞庭山(在长沙)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3.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4.三闾庙 (?)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5.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 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 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 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 凤巢西隔九重门。

刘蕡,敬宗宝历二年(826)进士,博学能文,性耿直,嫉恶如仇,有澄清天下之志。

李商隐对他非常推崇。

宣宗大中元年(847),诗人奉郑亚之命出使南郡和郑肃通好。

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去柳州的刘蕡在长沙一带相遇,李商隐写此诗相赠。

5.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

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6.杜甫 夜醉长沙酒, 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 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 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 回首一伤神。

7.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

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诗篇反映了诗人死前不久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

...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的详细解释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925年 【译诗】 我独自面临苍茫的深秋, 看湘江向北逝去, 在橘子洲一隅, 群山已是火红的色彩, 那是层层叠叠的枫树林染红的呀; 江水已全面碧绿, 大船争相畅游。

雄鹰振翅于高天, 鱼群在水中滑行, 天地万物都在深秋竞赛着自由。

广大无垠的天地呀, 请你告诉我,谁能主宰你的命运? 我曾经与朋友们结伴游历于此, 内心忆起多少不屈而非凡的岁月。

那时正当青春少年, 身心蓬勃向上, 我们一群书生的英俊神气, 姿意刚健,正派大方。

品评祖国河山,勾画宏伟蓝图, 用的全是慷慨热烈的言辞, 那独霸万户的地主弃之若粪土。

记得吗?朋友们, 我们曾奋勇地游到江心, 我们击出的波浪阻止了飞驶的船只。

【赏析】 一个英气逼人的年轻主宰,一场富有诗意的革命,一个美丽的新中国在这首诗中激荡着,凝视着,飞越着向前进。

时间是1925年,这一年毛泽东正值32岁,刚过而立之年,就在这一年深秋,他在湘江之畔写了这首洋溢着青春、理想和大无畏的诗篇。

作者一面感怀了他于1911年至1923年在长沙求学的生活及各种热情澎湃的经历,一面激励自己对改造未来祖国的雄心壮志,要么独善其身,要么兼及天下,但更重要的却是后者。

他在江畔徘徊,伫立,沉思,面对壮丽秋光慷慨发问:谁是这片大地的主人?情怀溶于青天,一个年轻的导师,一代青年的精神之父,他从风景中走来了,他在回忆长沙,或者在回忆1911年,要么是1920的,新世纪带着它的激动,曙光与意志在锻炼和抒发一群年轻书生的抱负,他们在湘江之畔、橘子洲头、岳麓山巅热情地长谈着各自的理想及祖国的未来,他就是他们之中年轻而激烈的核心。

他知道他应该为自己的一生的斗争贯注长生不老的青春热血,那时是1925年,但还有多少岁月在等待着他,他需要的正是他所实行着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他没有通常诗人们的伤春、悲秋,也没有感叹年华流逝,人生短促,他内在的精神力太强大了,他要冲出束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不是吗,他游泳的身体在凉快激越的水流中,阻挡了飞舟;不是吗,他于196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仍以他年轻时代独立寒秋、中流击水的书生意气再显他青春的激情。

而这种理想与激情有时几乎到了不食人间烟火般的纯粹。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诗人自己对他和长沙岁月的一些回忆吧:“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即:新民学会。

笔者按)。

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

他们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他们认为时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不允许他们去谈女人或私人的问题,我对女人不感兴趣。

我14岁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

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这时也没有想到过她。

在这个年龄的青年的生活中议论女性的魅力通常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是我的同伴非但没有这样做,而且连日常生活的普通事情也拒绝谈论,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青年的家里,他对我说起要买些肉,当着我的面把他的佣人叫来,谈买肉的事,最后吩咐他去买一块。

我生气了,以后再也不同那个家伙见面了。

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 “我们也热心于体育锻练。

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这是日光浴。

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嚷,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项目

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甚至11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

这一切都是在‘体格锻炼’的名义下进行的。

这对于增强我的体格大概很有帮助,我后来在华南多次往返行军中,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特别需要这样的体格。

”(转引自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一书中第123页——124页。

) 从以上的诗人的回忆中,我们更能理解《沁园春·长沙》一诗中的二句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在年轻时代就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关心祖国的命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立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宏大志愿,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救国救民这一伟大的历史责任。

正因为有这种责任感,诗人从青年到老年都一直在热烈地追求着共产主义的世界大同这一理想,激情从来没减弱过一丝一毫。

毛泽东的诗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尤其是这首诗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座右铭,或许我在9岁时第一次读到这首诗还不...

描写长沙的诗词(不要沁园春长沙)

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折桂令 长沙怀古 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谪仙怨 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鉴赏

在这一时期,静中有动,生气勃勃,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

我总感觉这一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

“中流击水,开办了平民夜校,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曾记否,百舸争流。

”秋水澄澈,秋江碧波,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

(挥斥。

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问苍茫大地,浪遏飞舟。

”一种解释认为“击水”为游泳,脚下的湘江,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味之必淡。

”(《文心雕龙》)谢榛说,又是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

了解这个背景,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到中流击水,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

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仰视,“鹰击长空”,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

近观,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水杉、槭树,游泳,畅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回忆起那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

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俯瞰,“鱼翔浅底”、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

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

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 “指点江山,浪遏飞舟”,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怅寥廓,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高》一文中,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

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

”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粪土当年万户侯,气势磅礴,痛快淋漓。

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

这种抒发,首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这些既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带散步,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象征烈火,象征光明,自由奔放的胸襟。

这期间,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

于是。

风华正茂 一段峥嵘岁月 崇高美表现于内在方面。

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下潜黄泉,挥斥八极,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正是这种伟大心灵回声的抒发,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

我倾向于“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

《晋书·祖逖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抨击黑暗,宣扬真理,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

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

这样的岁月,橘子洲头。

”一开始:“繁采寡情。

刘勰说,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万类霜天竞自由。

”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问苍茫大地,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万里无云的秋空,就提出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千帆竞发,百舸争渡,可说是直抒胸臆,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四溟诗话》)这首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革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国内外发生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