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汉语文化大赛古诗词



汉语言大赛观后感500字篇一:汉语言文化大赛观后感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观看了三峡综合频道的宜昌汉语言文化大赛,令我颇有感触。比赛的队伍有:秭归队、枝江队、远安队等几个代表队,这几个代表队都是

语言大赛观后感500字

篇一:汉语文化大赛观后感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观看了三峡综合频道的宜昌汉语言文化大赛,令我颇有感触。

比赛的队伍有:秭归队、枝江队、远安队等几个代表队,这几个代表队都是很厉害的,里面的学生更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我还看到了我们学校六年级四班的王晶晶老师呢!比赛有10分题,20分题,30分题,其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30分题与20分题,几乎没有人选10分题,我想:他们也太厉害了吧,肯定是认为选10分题太简单了,没有一点难度,不具备挑战性,所以就选择了20分题和30分题,如果是我,肯定只敢选简单的10分题,但是这也是天方夜谭,因为我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参加比赛!看完汉语言文化大赛以后,我想:我一定要珍惜现在在学校的每一分每一秒来学习,不止是因为我已经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了,也是为了自己学习成绩有所进步,哎,看着自己现在的这种状况,我认为自己和他们相差甚远,我想对自己说:“覃榆茗,努力,加一把劲,要不然就来不及了啊!”这就是我对汉语言文化大赛的观后感!篇二:汉语言文化竞赛观后感望盛今天晚上我观看了《汉语言文化竞赛》,竞争十分激烈。

出场的是伍家岗小学,秭归小学,长阳小学等7所小学派出的4位选手和三位评委老师,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严谨的开始答题,他们不分上下,有很难的题目大部分都答出来了,真是太厉害了,看来我还需要加油啊。

这一场答题结束了,下一场,最激动人心的竞赛——抢答开始了,有一个组在这上面飞黄腾达,竟一下子抢到了三道题,使原本落后的分数一下子赶了回来,进入了前三名,他们真是名副其实的“抢题高手”啊!时间过的真快,比赛一下子就放完了,这个节目让我学会了许多我不会的知识,评委老师也讲的十分细致,真不错啊!篇三:《汉语言文化大赛》观后感(张喆凯)今天,我看了宜昌第一届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大赛,想谈谈我的感受。

汉语言文化大赛分为四部分:1.单独答题 2.合作答题 3.自选答题 4.抢答题。

看完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次活动有几个学校要求全校都看,不仅只是答题的学生记牢了这些知识,而我们观看的学生也了解了一些新知识和记牢了一些旧知识,所以我认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的第二感受是:我感受到了成语

诗词和文化常识等的重要性,这都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东西,没有好处也要记,更何况这对我们有好处呢?所以,以后就别抱怨父母老师让我们学习了,这是在为自己学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学习啊!这就是我的感受。

篇四:《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观后感朱博宇今天我观看了《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竞赛内容有:汉字、成语、古诗词、文化常识四个模块

这次比赛让我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积累了很多课外知识。

比赛分为三个环节:必答题 、合作题、抢答题。

另外,小选手们可以根据题目的难度选择10分题、20分题、30分题。

第一轮一位同学因为汉字书写不正确,而失去了得分的机会,所以说除了要掌握好丰富的文化知识,书写也要工整不能,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第二轮,我觉得挺难的,自选题既要考验你的课内知识,又要考验你的课外知识,所以徐老师常常鼓励我们多看书,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轮是抢答题,既不能抢先按,也不能反应太慢,否则就失去了抢答的权力。

看了这次比赛后,我感觉小选手们平时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肯定都很热爱看书。

所以,以后也要向他们学习,多看书,丰富自己课外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016年的宜昌汉语文化大赛在哪看

(1)设签字笔的单价为x元,笔记本的单价为y元.则可列方程组x+2y=8.5 2x+3y=13.5 ,解得x=1.5 y=3.5 .答:签字笔的单价为1.5元,笔记本的单价为3.5元.(2)设学校获奖的同学有z人.则可列方程720 z =720÷0.8 z+12 ,解得z=48.经检验,z=48符合题意.答:学校获奖的同学有48人....

汉字听写大赛的热播是我国文化水平贫乏的体现

关注,有时候源于某种缺失。

随着键盘敲字、办公无纸化、碎片化传播等加速普及,“提笔忘字”愈加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书写危机”。

有一个段子一度很流行:不要随便自称“笔者”了,毕竟大家基本不用笔写字,而用键盘打字,该叫“键人”了。

这档节目最大的意义便在于,将这个事实赤裸裸地摆了出来,令人一震“汉字作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定的文化意蕴,即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较少,也有其存在价值,出现在节目中也无可厚非。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评议与舆论引导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说。

北师大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齐元涛教授也认为,生僻字有考的必要,“‘矫枉’需要‘过正’。

目前中国人的汉字水平堪忧,要提醒大家注意汉字书写问题,只是听写普通常见的汉字并不能引起足够警醒。

”不过,两位专家同时建议,题库组应把握好选择的度,要避免一味求难、求僻,“出题要科学”。

齐元涛觉得,《通用规范汉字表》才是汉字取材的唯一范围和标准,然后找出这些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组成的词语,筛选出观众耳熟能详的那一部分作为听写素材。

“另外,节目如果能在汉字的笔顺和讲解方面,予以系统地引导,效果会更好。

因为汉字是形音义一体,书写笔顺蕴含着很多规律,而意义是其核心。

如果只讲求能写出来就行,似乎不够全面,也无法真正有益于汉字文化的传扬。

关于中文诗词大赛的英语作文,目的是鼓励学习诗词文化,形式朗读背...

我真的没能想到,我的作文有一天可以刊登在网上,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如潮水般涌来。

一开始我写作文只是为了在暑假中锻炼写作能力,压根就没想过能成功发表。

自从昨天前天投稿以后,我过段时间就来看看选上没有,可真是有点儿紧张。

昨天中午我又来看了一下,可没想到竟然被选上了,那可是我第投的一篇作文啊!我没想到老师们给我这么大的肯定,尽管我的作文在那里渺小的如一粒尘埃,不值一提。

可我却如获珍宝,高兴得手舞足蹈。

阅读古诗文的方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诵读是有声的艺术,它不是静寂的字符。

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其乐趣,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在读中还古诗以生命、活力。

关键词:传统 语感 积累 兴趣 方法 创新 以人为本 一、经典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仅从《诗经》算起就有三千多年了,这期间涌现出群星灿烂的诗人,创造出浩如烟海的诗篇。

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人们可以从这些优秀诗篇中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和美好,吟诵古诗能陶冶人们的情操,为审美打下基础。

尤其是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

学习这种语言,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中国的古诗文流传了千百年,积淀了中华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体悟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

二、背诵是儿童的天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古诗文60篇(段),此外还推荐了70首古诗文背诵篇目。

《课标》中特别还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列出古诗文推荐篇目八十首,而记忆便是一种积累。

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1至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3至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6至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13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高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20岁以后,心境若一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

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记忆的东西可能终生不忘。

把握这一关键期,少记点广告词,多背点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与修养,滋养心灵,以增强人文底蕴,提高综合素质。

三、激发兴趣,探究方法 1、古诗文与日常工作结合激发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背诵古诗文对学生而言也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为他们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空间,完善各项措施。

l 定时间。

我利用一个晨读时间定为新诗介绍,每周五下午辅导班为交流欣赏,每课课前两分钟、每个中午都有十分钟的集体诵读。

学生在久而久之中逐步形成争先竞背的好习惯

l 造氛围。

班级人手至少一本《中华经典诵读本》;黑板一角开辟“每周一诗”,午间练字内容选择名诗名句……让学生处处都能见到古诗文,读背古诗文,在耳濡目染中保持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2、加强方法指导,保证诵读质量 开展古诗文诵读绝不能放任自流,要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样,帮学生巧背。

“三分诗,七分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诵读对阅读古诗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国学者克司和伊瑟尔的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本身如果不经过阅读理解,就没有任何意义,就永远成为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只有依靠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挖掘,才能实现文本意义的发生。

有人说:“朗读如同赋予作品以生命,更能使人感受。

l 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要多鼓励,不要强迫”。

可采取激将法、争章法、小组夺魁、建立班级诵读明星榜等等。

辅导孩子们“诵”出味道来,而不是一味地背诵。

碰到学生发音不准确,就亲自给学生做示范,交给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读多了,自然成诵。

形成积累,逐步养成整体感悟的能力。

l 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

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可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的《柳》:“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

”罗隐的《柳》:“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把这几首同一题...

第十二届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今天之内回答金币10第十二届上海市...

周末,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天地杯”汉语言大赛的比赛。

在观看比赛时,我和爸爸一边为我校同学们加油,一边热烈的讨论着正确答案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很高兴我们外小同学们有精彩的表现。

爸爸说:现在,人人都有手机,家家都有电脑,只有我们还在上学的学生们才每天都有机会在纸上一笔一划的书写汉字。

爸爸妈妈也经常提起笔来就忘了该写的字啦。

我想这样下去,中国悠久的汉字和丰富多彩的汉语词句将逐渐消失!在我心里有个小小的愿望:希望学校能够多多普及汉语知识,社会能够多多使用优秀的汉语词句。

这样,我们长大后跟人讲话时就有更多好词好句了。

学习汉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在古诗中,对仗是什么意思?

不是,对仗需两句才能称之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

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

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

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

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九歌.湘君》)。

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

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

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

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

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

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

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

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

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

例如: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

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

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

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

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

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

例如: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首句入韵者。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句入韵者。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

五律 首句不入韵者。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杜审言《登襄阳城》) 首句入韵者。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七律 首句不入韵者 世途倚伏都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