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张充和卞之琳 诗词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有没有后代展开全部 有一个女儿傅爱玛。 为了让昆曲在美国传下去,她还心传口授,精心培养自己的幼女傅爱玛学习昆曲。一开始,小爱玛对昆曲没兴趣,不想学。女儿爱吃陈皮梅,她就用陈皮梅作

"最后的才女"张充和有没有后代

展开全部 有一个女儿傅爱玛。

为了让昆曲在美国传下去,她还心传口授,精心培养自己的幼女傅爱玛学习昆曲。

一开始,小爱玛对昆曲没兴趣,不想学。

女儿爱吃陈皮梅,她就用陈皮梅作“诱饵”,唱一支曲子,给一个陈皮梅,还真的“立竿见影”。

充和还教女儿吹笛子。

经她的调教,傅爱玛9岁便登台演出。

有时母女俩同时登台演“双簧”,或你唱我吹,或我吹你唱,向美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趣味无穷。

简介: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

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

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被称为“最后的才女”。

2015年6月17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合肥四姐妹成为绝响。

评价: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张充和一生低调,为人谦和,淡泊名利。

她是已故耶鲁东亚系名教授傅汉斯(HansH.Frankel)的夫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

自张爱玲、冰心相继凋零、宋美龄随之辞世以后,人们最常冠于她头上的称谓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她是民国时代重庆昆明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之一,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是陈寅恪、金岳霖、胡适之、张大千、沈尹默、章士钊、卞之琳等等一代宗师的同时代好友兼诗友。

她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的造诣,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开班讲授,享誉一时。

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

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

古诗”十分冷淡存知己”什么意思?

古诗“十分冷淡存知己”的意思是:冷淡 表达的是距离 十分冷淡存知已 是张充和 先生认为人与人之间 应该有“亲则疏 疏则亲”的原则张充和 先生 在一九八五年七十岁时,以隶书曾写下一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从这隐隐可以了解她对人生的一种体悟,对好朋友的那一种「淡」,就如金兽吐出的轻烟一缕、紫沙泡出的薄茶一口,其馀韵香盈於袖、其回甘滋润於喉,足令神畅意甜。

本句话出自于张充和先生的一副对联并不是古诗。

整副对联为十分冷淡存知已,一曲微茫度此生【背景】合肥张家四姐妹都是才女,其中四妹张充和更是多才多艺。

王道新作《一生充和》书写张充和平凡而充盈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一位民国才女在乱世中的命运选择和艺术追求。

一个福地:青岛王道先生用八个地标串起充和的一生,儿时的合肥、少女时期的苏州、中学时期的上海、养病时期的青岛、避难时期的昆明、抗战时期的重庆、北平时期的姻缘、美国的后半生。

这种地域式历史书写,非常清晰地勾勒出充和一生的人生路径,每个地方留下她不一样的印记,也代表了她不同时期的人生选择和境遇。

在这所有的地标中,青岛是一个分水岭,也是充和的“福地”。

“福地”一说是王道先生在青岛首发式上的说法,我非常认同。

王道说:只所以来青岛举办首发式,是因为青岛是张充和的“福地”,她虽然在青岛待的时候不长,但这里是她人生的分水岭。

通过在青岛一年多的疗养,充和真正实现了重生,原来对自己人生的绝望,到大病痊愈后的积极人生。

首发前一天,王道和我专程去找张充和当年在青岛时的居所,位于太平路一栋叫静寄庐的别墅,是南浔儒商刘锦藻的旧居。

我们在太平路《青岛日报》社附近下车,爬进一个围墙,里面有很多老别墅可见。

《一生充和》中收录了一张充和在别墅前的照片,我们对照着照片去找,始终不见照片中那栋别墅,后来见到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仔细端详照片,告诉说照片中的地方已经拆了,这栋别墅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虽然略感遗憾,但眼前这片海域真是适合疗养,虽然现在游人如织,但当年这片区域一定美如画,让充和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无尽想象。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围绕她们合肥四姐妹是民国大家族的典型代表家族构成的朋友圈非常厉害,几乎整个民国文化圈人士都能出现在她们朋友圈中。

读完这本书,大致有五个贵人对充和一生非常重要。

第一位贵人:抚养充和长大的叔祖母识修张充和还在襁褓中时,就被抱到合肥老家龙门巷,由叔祖母识修收养。

识修是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女儿,嫁给张树声次子张华轸,李鸿章和张树声是淮军一二号人物,两个家族几代联姻。

张华轸去世得早,识修自此皈依佛门成为一名居士,打理家族留下的产业,识修在家族中有无形的魔力和威信,对充和更是无限关爱。

前排小孩(左起):兆和、寅和、宗和、允和、元和。

当充和一点点长大,识修就开始四处为她物色好的老师,她对充和寄予厚望,不希望充和因为被自己抱养而在学业上落后,为了请到名师,她不惜花几倍的薪金。

其中有六安的才子、举人左履宽,负责教她古文、诗词;考古专家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负责教充和书法。

张充和天资聪颖,悟性甚高,4岁会背诗,6岁识字,如是10年,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

充和一直铭感这两位恩师为她奠定了国学的功底。

识修为充和精心构筑一个固定的课堂,也无意间为她开辟了第二课堂。

她的信仰无意中给了充和哲理、禅意和悲悯,或者说是一种修行。

充和十七岁那年春天,一生行善的识修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合肥九门巷张公馆一草一木,每个细节都深深印刻在充和记忆中。

识修的离世,张公馆突然空了,那些原本由充和与叔祖母识修点滴积累的人间填充突然坍塌了。

充和将离开这里,回到久违的苏州九如巷的“家”。

识修留给充和的不仅有不菲的家产,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她童年的人格以及对旧学、旧物的执念,童年的影响在充和这里,可以说奠定了她人生的底色,是抹不去的修养。

第二位贵人:昆曲老师沈传芷1930年,叔祖母识修去世后的那年冬天,充和回到苏州九如巷,就读父亲张冀牖创办的乐益女中。

父亲是个新派教育家,他创办的乐益女中开设昆曲、美术戏剧、花木、烹饪等新式课程,培养孩子们昆曲爱好,也鼓励孩子们走出去,接受更多新学。

父亲张冀牖和继母韦均一都是痴迷的曲友,不仅把昆曲课开到乐益女中,同时请来“传”字辈中的佼佼者沈传芷、张传芳等来教学。

后来充和主要跟沈传芷学习昆曲,沈传芷得承家学,祖父、伯父、父亲、叔叔都是苏州昆曲名角,沈传芷面向清润、温文尔雅,唱腔清脆、嗓音和润,善工正旦,一度在上海滩活跃,后辗转京津等地传授昆曲。

充和一生遇名师无数,除了童年时期诗词名师左履宽,书法名师朱谟钦,重庆时又拜书法大家沈尹默为师,此外,主要的老师阵容中有昆曲大家沈传芷、张传芳、赵阿四、李荣生等。

昆曲,让充和发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不同的自己,沉醉其中。

1940年代张充和昆曲扮相。

虽然充和多才多艺,但昆曲无疑是充和人...

《鱼化石》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一首什么诗

鱼化石 艾青鱼化石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艾青的《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

他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并且通过象征手法,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朴素平凡的语言,道出了最普通、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鱼化石》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吟唱出的一曲独具特色的歌,作为咏物诗,它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诗的前六节写得相当精彩,形象描述了一条鱼从富有生命力到无缘无故地遇难到变成为化石的演化过程。

这条鱼在遇难之前是多么富于朝气和活力:“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它又是那样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鱼的这种健康快乐和无所不能的生命情态不禁使我们联想到风华正茂如日中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虎虎青年,他们在人生的黄金季节里大有作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其气吞寰宇的风度和傲视一切的胸怀令人振奋与鼓舞。

可惜的是,“天有不测之风云”,火山的爆发,或者地震的发生,不幸将鱼儿年轻的生命掠夺而去,它被尘埋了无数个世纪,直到地质队员从岩层发现时依然栩栩如生,青春的风采依然,活跃的情态照旧,只是此时的风采和情态已经定格,已经符号化,生命的内蕴已经抽空,成为化石的鱼是沉默的,沉默得“连叹息也没有”,所有的器官都是完整的,但它已“不能动弹”,“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远天和近水,也听不见浪花翻腾的声音。

这种缺乏生命灵动、徒具形式的完整又有何意义?在莫大的天灾人祸面前,人类往往显得异常渺小和脆弱,当我们目睹一个活泼的生命突然覆灭,除了深切的哀惋与沉痛的祭奠,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诗人既是在对无辜的鱼儿进行祭奠,也是在对自我生命进行悼惜。

曾经,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浩劫,无缘无故地夺去了诗人十多年的光阴,十多年啊,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一个人一生又有几个十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中鱼的遭遇正是诗人遭遇的某种象征。

不仅如此,鱼的遭遇还象征了所有如艾青一样受到社会不公平待遇的知识分子共同的遭遇。

诗评家谢冕说道:“《鱼化石》当然有诗人自传的性质,但它提供了典型的意义。

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这就是前面说的‘联想到众多的鱼变成了化石’。

这是个人遭际与时代风云的叠合。

”最后两节直接点明了诗的主旨,诗人将鱼化石形象的写照延伸到对于生存规则和斗争哲学的阐发上来。

诗人告诉我们: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

这个哲理的提炼与阐发,对于鱼化石来说,应该还是较贴切的。

但我认为,最后两节给人狗尾续貂的感觉,对于整首诗来说,它不仅没有达到思想的升华和艺术的提升,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削减了“鱼化石”这个独特象征物意蕴的丰富性。

同时,最后两节阐述的生存法则与斗争哲学也并不新鲜,还保留着明显的文革思维烙印。

因此,同样是咏物诗,有直接的主题阐发的《鱼化石》,也许还比不上没有直接阐发、只有形象暗示的《礁石》那样富有审美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鱼化石》。

作品表达了归来主题,是历经磨难后深沉的生命思考,既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又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体现出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句“但你的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令人联想到鲁迅著名散文诗《死火》。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在这里有双重含义,既指在环境所压抑和窒息者已失去生命活力,又似乎指在重获自由后仍对外界毫无反应的行为的怀疑。

鱼化石(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卞之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卞之琳于一九三三年夏天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夏天认识了在北大中文系的张充和。

卞之琳一直苦恋张充和,只可惜张充和后来随美国丈夫去了美国, 卞之琳也于一九五五年十月一日与青林结婚。

在卞之琳的诗里面,“你”、“我”、“他”都是相对的,这给人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断章》中,有人将“桥上的你”看作男的,而把“楼上的人”看作是女的。

我更喜欢反而视之。

在《鱼化石》中,作者开始就注明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但我更喜欢把“我”看作是一个男的,这样虽然有悖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但是否可以说作者的这种说明正是为了掩饰自己。

诗中第一句是“我”对爱情的渴望,具体的爱情,爱情具化为“怀抱”,是一种...

合肥四姐妹的详细介绍

充和是四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因学识渊博而颇有名望。

她与德裔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结婚后,于1949年1月移居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北港口。

人们会因艺术、书法及中国戏曲史方面的问题来向她请益;遇到需考释或校正的各类问题,从书画的题跋阅读到版本鉴定,从解释一首古诗中的典故,到辨识十八世纪某件奏折上君王的手迹,大家也都会请她解答。

老辈学者们如果经过新英格兰地区,一定会到她的居所稍作停留。

充和才思敏捷,学养深厚,且将严谨和灵活集于一身,她谈吐中的机锋和双关语,常能给人很大的乐趣。

当充和还是七八岁的孩子时,她的姐姐们就知道这个妹妹和她们不同。

她们承认小妹妹的学问根基更扎实,也更有自信,就连充和写的诗歌也更新颖且富于原创性。

充和童年时远离自己的兄弟姐妹,几乎总是独处,只有在特殊时期才有几个同伴,这些情形必然会影响到她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她宁静的气质。

三岁前,她就学会了背唐诗,然后又读了几种启蒙书,为继续攻读“四书”打下基础。

七八岁时,充和开始学作对子,然后就学习写诗。

充和每天要学习相当长时间,她也很少有分心的事。

所有这些让她养成了学者的习气,也让她有时间自在幻想。

考北大前一年的九月,充和就到了北平,参加姐姐兆和的婚礼,之后她决定留在北平,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参加第二年夏天的大学入学考试,她自己也觉得不妨一试。

充和并没有花太多时间来准备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四个领域——国文,历史,数学英语,其中的前两门,从她六岁开始,合肥的家庭老师们就已经为她打好了基础。

她在父亲的学校学了一年英语,然后在上海中学里又学了一年,她觉得这门语言并不难掌握。

她就是搞不掂数学。

十六岁以前,她从来没接触过数学,突然之间,她就要面对证明题和代数方程式。

她看不出学数学意义何在,也不明白该从何入手。

那一年,有数千名学生全国各地来到北平,争夺全国最好的五所学校那几百个录取名额。

考试的当天,家人为充和准备了圆规和曲尺。

“我没用,”她说,“因为我简直连题目都看不懂。

”她的数学考了个无可争议的零分,但她的国文却得了个满分,结果考试委员会破格录取了她。

除了充和之外,北大中文系当年只录取了一个女生

充和在北大这所名校就读的收获,并不如想象中的大,虽然这里不乏名师:胡适和钱穆教思想史,冯友兰教哲学,闻一多教古代文学,刘文典教六朝和唐宋诗。

但充和说自己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当时很多学生参加了激进的政治活动,无法静心向学,而充和宁愿将时间花在学习戏曲上。

清华大学就在北大旁边,有位专业昆曲老师每周一次在那里开设非正式的昆曲课,充和与在清华读书的弟弟宗和定期去上课。

抗战期间,充和与兆和一家住在西南的小镇呈贡,小镇上住着好几位文艺界的杰出人物,但是来访客人更喜欢在充和、兆和的住处逗留。

充和会吹笛子,所以弹琵琶、弹古筝的人都喜欢上她那儿去。

诗人和书法家们也喜欢聚在充和的房间里,他们喜欢这里的氛围,也喜欢充和的笔、墨和砚台。

充和说,即使手头再紧,有些东西她还是很讲究:“我不爱金银珠宝,可是笔、砚都得是最好的。

”充和跑到大西南来,是因为沈从文帮她在这里找了份工作。

沈从文没有进入联大之前,在一个三个人组成的教科书编选委员会里工作,教育部任命他主持编选文学部分之后,他推荐了妻妹充和编选其中的散曲章节。

教育部给充和下了聘书,充和也接受了。

用一般的标准很难衡量充和的学历,她上过北大,但是没有拿到学位:1936年她生了病,医生诊断为肺结核,所以她被迫退学。

康复后,她在南京《中央日报》当了一段时期的副刊编辑。

随后战争开始了。

在充和回到苏州直至战争开始前的短暂岁月中,她的才学显然已经有口皆碑了。

充和在教科书编选委员会的工作时间不太长,一年后,教育部就取消了这个项目

充和并没有太失望,当然,她需要工作,因为和姐姐们不同,她是单身,必须自食其力,但她决不愿意仓皇求职或是匆匆嫁人。

很多人在这时拜倒在充和的石榴裙下。

其中一个是卞之琳,他一生都爱恋着充和,这件事尽人皆知。

他写了很多信给充和,即使他已经知道充和不会选择他,甚至在充和嫁了人之后,他仍然坚持写那些信。

他还收集充和的诗歌、小说,并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到香港出版。

充和的追求者中,还有一个不修边幅的方先生,是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专家。

方先生也给充和写信,不过用的全是甲骨文,学问大如充和者也没法明白:“他一写就是好几张信纸,我相信一定写得很有文采,可是我看不懂。

”充和喜欢保持单身女性的身份,自由自在,不必在意社会对已婚女性的期待。

1940年间,重庆政府又给了她一份工作,这次是为教育部新建立的礼乐馆服务,帮助政府重新订正礼乐。

充和的职责是从五世纪的《乐志》中挑选出适合公共大典使用的乐章来,请作曲家配曲。

这份工作很对充和的胃口,她过去就很难忍受各种典礼,现在可以对它们加以改良了。

充和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编选出二十四篇适合的乐章,用最好的书法精心誊写了两份。

教育部批准了充和编选的篇目后,充和与同事们立...

卞之琳鱼化石

现代诗行下的古典爱情 ——试评卞之琳的《断章》和《鱼化石》 作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最杰出的代表卞之琳,给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其代表作《断章》中那两个陶醉其中的“看风景的人”。

谁在看谁,他们在看什么,他们看见某人某物后在想什么。

很多人都喜欢将此诗看作一首哲理诗,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对它进行诠释、解读,余光中就说此诗“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哲理妙品”。

但是本人更情愿简单地将此诗看作一首爱情诗,不是自己不赞成其他人怎样将一首诗解释得头头是道,他们能将一首诗剥离得“一丝不挂”地展现于其他读者面前,这样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人人皆知的哲学家黑格尔曾慨叹:艺术终将让位于哲学,现在的社会应验了这个伟大人物的预言。

但我,更喜欢的诗是那些被无尽的阐释之后仍能给人留下一点美好的想象一类。

卞之琳的《断章》是如此,其《鱼化石》也是如此。

恰巧,卞之琳的这两首诗,我都更情愿将其理解为两首爱情诗,当然那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卞之琳作为一位现代派诗人,他在其诗中是如何表现爱情的呢?他采取的方式是现代诗行+古典情怀。

经过二十年代一批理论家和诗人对白话诗的大力倡导,中国现代新诗已经初具规模,基本上占据了诗坛的主导地位。

但到了三十年代,诗人们自己慢慢地意识到这种现代新诗的过分白话化和忽视诗歌格律(旋律)的缺陷,因此他们有一种对传统诗歌的回归和重新寻找,而这些诗人们正是在这种创新与回归的张力之中,创造了新诗的一大高峰。

此种对传统的回归应该开始于“新月诗派”,新月派诗人提出的格律化运动和闻一多创造的“三美”说,正是这种向传统资源寻找营养的具体表现。

作为“新月派”诗人而出道的卞之琳,尤其是跟后期新月派一些诗人关系密切,自然受到新月派主张的影响,但其艺术成就却是超之于新月派之上的,他有着自己更独特的艺术敏感性。

他自己说他写白话新体诗,是最着力于诗的“欧化”、“古化”或“化欧”、“化古”的。

他像西方现代诗人学习,又向中国古诗人学习,经他自己点名的西方就有波德莱尔、魏尔伦、艾略特、叶慈、里尔克等,中国的有姜白石、李商隐、温庭筠等。

因此,我们很容易找到他的诗与中国传统诗歌主流的深刻联系,不管是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表达,还是诗意的追求。

我们先来看《断章》,全诗如下: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全诗只有四句,卞之琳自己说,他写诗“规格本来不大,我偏又喜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

”而正因精益求精的短小,给诗一种极大的跳跃性。

在那祥和的月光下,给读者以动感。

但这里却只有“梦”,动静结合,虚实相济,读者心动了,那两个主人公也心动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得出了神,竟不知道楼上还有一个人在看你。

那桥,那水,那“明月”,那明月的倒影,那因水缓缓流动而生起的银白色涟漪,“你”着迷了,“你”的心思沉于那小桥的流水,慢慢地流,流向很远的地方,“你”在想什么呢?总之,“你”忘记了身边的一切。

楼上正有一个人在望着“你”呢。

他本来也是感于明月的美妙,来到窗前欣赏月夜美景的,但他突然被一个靓丽的身影吸引住了,他深情地望着“你”,注意“你”每个神情,关注“你”的每个动作,因此,你们都着了迷。

也许,根本你们就是邻居,“你”的窗子在他的窗子的不远之处,明月泻进了“你”的窗子,另一个窗子里的他,晚上是不是会做梦?梦中的主人公会不会是“你”? 这是一副多么美丽的图画啊!我想一般的画家,是难以画得出这般好画的。

中国古代诗歌都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卞之琳,将这种古典传统诠释得是如此精湛。

整个画面是完美的,和谐的,优美的,两位主人公在宁静中仔细欣赏,而读者也正在这种宁静中细细品味。

再看,这首诗的一些意象的选择。

“桥”,有桥自有水,涓涓细流, “风景”,可以想象,这种夜晚的风景有哪些构成元素:姑娘、人家、灯影、行人……这一切都顶着一轮浩瀚“明月”。

这些成了你眼中的风景,而“你”则悄悄成为别人眼中一道更靓丽的“风景”。

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常见的。

而这些意境的组合,是流畅的、和谐的,形成一副具有古典韵味的赏月画。

但这两个人仅仅是在赏月吗?“你”在月色的素裹之下,是不是感到孤独呢?不然,怎么只有明月来装饰你的窗子,那个“他”呢?没有吗?还是已弃你而去?当他在楼上看见“你”的时候,那份心动,是不是有过异想天开。

他多么渴望“你”进入他的梦想

但真有可能吗?就算“你”进入他的梦想,那又还只是一个“梦”。

“梦”的美好、“梦”的遗憾,在这短短的四行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

在美好的图景下,人们往往有着某种冲动,冲动过后又是永远的无可奈何。

这种惋惜、遗憾是淡淡的,符合“哀而不伤”的古典审美标准。

再来看他的《鱼化石》,全诗如下:(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我们一般都认为卞之琳的诗是“主情”...

张充和我的幼年中主要写了作者幼年的几件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

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其作品语言凝练含蓄,体现了其诗作朦胧曲隐的艺术特点。

代表作《断章》。

据卞之琳所说,《断章》《鱼化石》均是写给张充和的诗,1、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鱼化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象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无题一今朝你重见了,揉揉眼睛看屋前屋后好一片春潮。

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

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

窗子在等待嵌你的凭倚。

一九三七年三月(选自《十年诗草》,1942年5月,明日出版社)无题二穿衣镜也怅望,何以安慰?一室的沉默痴念着点金指,门上一声响,你来得正对!杨柳枝招人,春水面笑人。

鸢飞,鱼跃;青山青,白云白。

衣襟上不短少半条皱纹,这里就差你右脚——这一拍!一九三七年四月(选自《十年诗草》,1942年5月,明日出版社)无题三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①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叫字泪不沾污你写给我的信面。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隔院泉挑到你杯里,一九三七年四月(选自《十年诗草》,1942年5月,明日出版社)无题四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昨夜付一片轻喟,今朝收两朵微笑,付一枝镜花,收一轮水月??我为你记下流水账。

①“门荐”或称“门垫”或“门毯”,国内早有此物,迄今尚无通用名称。

——作者注一九三七年四月(选自《十年诗草》,1942年5月,明日出版社)

求卞之琳的所有诗歌,以及每首诗的详细鉴赏。

断章 卞之琳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鉴赏: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

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

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

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谓是风流蕴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画面顿时春情荡漾、摇曳生姿,幻化出几多饶有情趣的戏剧性场面来:那忘情于景的“你”定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钟情于人的楼上人定是个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一个耽于风光,憨态可掬,孰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含情脉脉、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谁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啊!而诗人正是以这短短的两行诗给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言之情、难绘之景留下了永恒的小照,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

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

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

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

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钟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象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渲泄。

这个被“装饰”了的梦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奥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过地显示了那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是多么地强烈灼人。

而那桥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变为梦中人,不正因为他是意中人的缘故吗?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么激人遐思无尽吗? 如果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构图来表现单恋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显得太平庸一般,流于俗套了。

诗的精妙新奇之处就在于,这个梦的主人不仅仅是梦的主角,而且还从这场爱情角逐的主动者位置上退居下来,而那个桥上人也已不再是毫无知觉的爱的承爱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态在梦里扮演了一个爱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尽其所能地“装饰”着这梦,而且,他也是在按着楼上人的心愿来“装饰”着这个梦的。

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详尽地描绘出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梦境,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被“装饰”了的梦一定是无比甜蜜、无比美满、无比浪漫、无比美丽的。

总之,楼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终于得到了桥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热烈的、远远超过希望值的丰盛回报。

在这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句千百年来伴随人生长河,永远给人以惋惜、懊丧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义。

但梦毕竟是梦,它代替不了现实;装饰也只是装饰,它总会露出虚幻的面目。

当第二天红日高照,酣梦醒来,那楼上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经尽情地领略了“落花...

如何赏析卞之琳诗歌《圆宝盒》?

卞之琳的《圆宝盒》主题:圆宝盒象征蕴含宇宙精英的智慧之美。

诗人幻想有着“圆宝盒”的智慧之美,它像一颗珍珠的晶莹色泽,包含全宇宙的色相一样,可以通过一事一物,表现丰富复杂的大千世界。

诗中说:“别上什么钟表店 / 听你的青春被吞食。

”即要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创造力。

当你带着“圆宝盒”,在“蓝天的怀里”,待到象征、情感和意象结合的“桥”出现的一刹那,就显示出真理的光辉。

诗的结尾,把“圆宝盒”比作“珍珠——宝石?——星”,贯通了全诗,点明了题旨。

也就是说,“圆宝盒”可以像“珍珠”那样小,但它能反映硕大的世界。

也可以像“星”,远看像镶在天空的细小的“宝石”,但实际上有的“星”要比地球大好几倍、甚至千百倍,说明大小是相对的。

象征主义诗歌强调借助具象表现抽象,通过有限表现无限,在一刹那表现永恒,因此作者幻想获得“圆宝盒”,也就是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创造力。

解答时间:2006-5-22 15:57:30 解答人:ALeon...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未断之章(魏佳桐) 一九三五年十月,卞之琳先生写下一首诗,他反复琢磨,细细品读,删去一处,又补上几句。

经他一番苦心,原本的长诗终究是剩了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因此,他将它取名为《断章》。

他说他只满意这四句,索性就只取了这四句,句子虽好,到底是断了的。

我在十一岁生日那天收到父母的礼物,在那本书里收录了这首诗。

早先时候,我也觉得它好,不过是觉得它言辞较别诗别致些,意境较别诗优美些。

现在又一次回味起它,只是想,他何曾是断的呢!你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淙淙,你默默注视着水面,又有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你。

明月用银色粉饰了你的窗台,照亮你沉沉睡去的脸,将它送入另一个人的梦境。

是断的吗?我似乎看见有一根线,将那二人连着,似无意,却是有心。

想必不是第一次注视着她吧,想必你也不是第一次希望流水冲走内心的孤独吧。

但你一点也不孤独,因为总有一双眼睛在等你,他也一点不落寞,因为总有一个人在梦里与他相遇。

我又想到了我们。

我在课堂上走神,专心地听窗外鸟的啼叫,我想原来春天确实来了,我想高考确实近了,我又想了想窗外的天,却不知道那些枝头上的鸟儿从头到尾奚落了我几遍。

雨淅淅地下,母亲卫生间洗鞋。

她先是坐着,后来又改成蹲着。

她摇摇晃晃地开始哼歌,先是老歌,又突然冒出几句流行金曲,有时又故意提高了调子唱个尽兴。

她一个人在那里自娱自乐,却不知道我坐在客厅里盯着她的些许白发看了十多分钟。

爷爷一直闭着眼,他大概是真的累了。

他说当年他一个人走出平原进城上学,一个人忍辱负重赚钱养家。

他说他一个人与病痛战斗了这么久,终于又要独自一人踏上归途。

他安静地躺在那里回顾自己的一生,却不知道我又想起我们一起沿河散步的那些下午。

我们的确都只身一人,但那如炬的目光和温柔的梦境,那片令人神往的外面的天空和那些偷偷溜走的时间,那个雨天突入其来的悲哀,以及那些静谧美好的午后,似一些令人期待的“未完待续”,连接着无数看似孤立又脆弱易逝的个体。

章不曾断啊。

你又何尝是一个人?遇 合(刘路阳)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斜倚栏杆,凝神静思,不经意间装点了他人的梦境。

这一场奇妙的遇合让这夜的月格外明,这夜的梦格外香,尽管你我将不复相见。

我因而渴望遇合,不论情节如何,我总期待着种种发生。

那是充满了阳光的正午,携一本书到亭间小坐,阳光在水的反射下在檐间映出一道道流动的光波,低下头,便遇见了那只小小的翠鸟。

长长的喙,鲜艳的羽毛,是了没错,谁曾想会在这校园里遇见它呢,它散步在水池边,时而理理羽毛,时而猛扎进水中捕食,旁若无人。

我内心欢喜,却不敢惊动它。

高三的学习使我长久地困于一间屋子内,忘却了真正的人间。

今日走到这里,便请你陪我共度这一瞬吧。

你终会离开,你甚至不知道你曾经给我带来怎样的欢欣,但这一瞬的遇合便是我心里的永恒。

当我走过这段苦乐交织、单调而悲情的旅程,回首再回首,都不会忘记这个中午属于你那小小的、跃动的身影啊,请你停留得久一点。

再久一点。

是一场瓢泼大雨让我们相逢。

我向来是不爱雨的,它总是湿了我的裤腿,使人不适。

然而偏偏那么巧,这一场雨,把我们困在了公交车上,困在了离学校几站远的红绿灯口,通过校服辨认出不相识的面孔,最后一致决定下车,奔跑,空旷的林荫道上只有我们这十几个奔跑的身影。

我们跑过的地方,水花四溅,与下坠的雨扭打到一团。

“小心……”我们彼此提醒着。

一进校门,各自散开,谁也不认识谁。

坐在教室里听窗外的雨势越来越大,我有些怅惘,也有些莫名的感动,生平第一次在大雨中狂奔,不是孤独的哭泣,不是绝望的发泄,确实和一群不相识的同龄人相互扶持,这一场遇合实在太美,还带着青春的气息。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诗。

牛郎遇见了织女,留下了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神话,纵然那道银河把距离拉向无尽的远方。

这么多陌生的人陌生的时间陌生的地点,只因偶然的遇合,生命的情境便从此不一样了,一旦遇合,便胜却人间无数。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下一次的遇合又是在哪一处的月半明时呢?风景入梦 (谢先治)你读到卞之琳的《断章》,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春雨桥头的观景人,沉醉于绿意未匀的春色中,晚风带着些暖意和着虫声入耳,全然不觉楼头凭栏人注视的眼眸。

又是怎样千万般情思无以言说,付于明月穿窗洒一地明晃晃的斑驳影。

梦中辗转辗转,却又转到了楼头,待一人捕获自己的视线,而你不知,何时你是在桥上,何时你是在楼上。

桥上楼上,缀连出多少扇窗,多少场梦。

这首不着情字的小诗很容易令你想到小苹初见心字罗衣,矜持腼腆的楼上人柔情万结不作一词,固执地只让月色去代他诉说。

将这首诗就当情诗读吧!你自然觉得这是卞之琳写给张充和的诗,那个诗人在楼上望了心上人一生,将心意藏了一生,只许其在笔端有些许流露,却又那样晦涩不敢大声言说。

几回回梦里相见,梦...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是谁的诗句﹖

这句话出自卞之琳的《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

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词原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

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正如作者所说,此诗是“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以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由此可见,诗人意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自然、社会、人生是一轴轴滚动的风景,人生风景, 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