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关于桃花喻人的诗词



形容桃花与美女的诗词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

形容桃花与美女的诗词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是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

但有一个问题,“云想衣裳”的云是什么云?——是乌云?是火云?还是彩云?我想,当是白云。

你看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岂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觉吗?所以,当时贵妃是穿着白色的衣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吧。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觉得这首是写牡丹。

“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云雨巫山枉断肠”——乃谓花如有灵,即使当年巫山之云雨亦不堪相比。

巫山云雨乃自然现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观,不正好可以相比吗?倘若云雨有神,则名花更当有灵。

昔日楚襄王“断肠”于巫山云雨之美,却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胜一筹。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宫”代指唐宫,“飞燕”代指贵妃,唐宫佳丽三千,有谁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贵妃而已。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首写君王。

倾国之美人与绝世之名花“互相欣赏”着,君王则在一边带笑而看之。

牡丹花开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春风岂能无恨?而此时此刻,复何恨之有? 总之,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

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

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

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

...

有关描写桃花的诗句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荷花 2006-3-22 7:02:50 心情: 天气: 温度: ℃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以神异的画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还用姹紫嫣红的花朵来点缀其间。

正因为有了艳丽的花朵,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多姿多彩。

历代文学家和诗人也都是喜欢花的,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比如描写牡丹的诗句“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描写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描写桃花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描写杏花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描写菊花的诗句“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朱德)。

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

然而,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却对荷花情有独钟,为中学生推荐了一篇篇传世佳作。

下面让我们先看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一二句造势大气,虽然读者还未曾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两句是脱口而出,在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

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感受,莲叶无穷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浩瀚,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感。

荷叶的“碧”、荷花的“红”与灿烂的日光交相辉映,整幅画面彩色绚烂,优美动人。

全诗明白晓畅,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者读过之后,会确实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流泻出诗人欢乐的心情。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爱莲说》这篇作品,其最大特点就是借莲花来塑造人格,以物喻人。

从生长环境方面,本文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从体态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从嗅觉方面,写出了莲“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作者借莲花自喻: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高洁质朴以自比;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并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的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作者在浑浊的世界中不同流合污、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着重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风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出了荷花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情态;“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写出了荷香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写出了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写出了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创设了清幽恬静的氛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写出了荷叶的美的情致;“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荷叶、荷花朦胧、恬静、柔美的情状。

??本文表现了作者在不自由的世界里,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中取得片断自由、宁静舒适的心情。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既把荷花作为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来写,显示出了水乡的地方特色,又赋予荷花以人性,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

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灵魂。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读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这四篇课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现实美的审美体验,带有鲜明的情感性和创作个性。

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作者选择描写的角度是不同的,表现的情感和写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运用借物喻人描写桃花的日记

春天里,真是百花齐放,花儿朵朵开。

一月的梨花,二月的迎春,我都喜欢,但我更喜欢三月的桃花,三月的桃花是怎样的美啊! 春天里,故乡的桃花最美。

奶奶在园里种的桃花,怎样的美那是无法形容的。

那是广大的美;那是未知的美。

刚下过一场春雨,桃花开了,花瓣满地都是。

走进桃花园,那里散发着泥土气息,多久没有呼吸到这么清新的空气,与城市街道哪儿比,奶奶的桃花园就犹如仙境一般,它会让你如痴如醉沉迷于其中。

桃花有5瓣,它是多么多么地粉红,花瓣中间浅一些,外边深一些,有着由浅到深的层次感,是多么的美丽。

不仅今人喜欢桃花,古人也喜欢桃花多少古诗中写有桃花,多少画中画有桃花。

桃花呀桃花,你是多么的受人喜爱?看那园中还有几朵含苞欲放,它们粉红着,多似小姑娘害羞不愿见人,但大部分都开了,它们开的十分艳丽,又好似见客人来了睁着开放来展现自己的美丽之处。

又一阵微风吹来一朵桃花飘了下来,地这么大,它偏偏落在我的手上,仔细瞧瞧,你必然会发现它的不同之处:它更漂亮;它更艳丽;它更好看;它更芳香。

一朵小小的桃花,就让我沉迷其中,这难道是我与桃花的一种缘分?桃花啊桃花…… 春天里的桃花最美丽;春天里的桃花最芳香;春天里的桃花最值得人们的赞扬和喜爱的。

故乡的桃花我怎能将你忘怀……...

古代描写桃花的诗句

1、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2、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陆游《泛舟观桃花》3、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4、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稹《桃花》5、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苏轼《桃花》6、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

礕礕数片帆,去去殊未已。

——贯休《上冯使君五首》7、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聂夷中《杂曲歌辞·起夜半》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城南庄》9、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绝句漫兴》10、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吴融《桃花》11、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刘敞《桃花》12、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袁枚《题桃树》13、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韩愈《题百叶桃花》14、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15、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周朴《桃花》16、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17、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杂曲歌辞·胡渭州》 18、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19、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顾况《听山鹧鸪》 20、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21、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22、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23、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元稹《桃花》24、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张祜《胡渭州》 25、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

——韩偓《野钓》26、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李建勋《南唐近事(句)》 27、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

——顾况《题柳谷泉(句)》 28、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张元一《又嘲》29、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维《田园乐》30、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元稹《樱桃花》31、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顾况《杂曲歌辞·桃花曲》32、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

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33、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34、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35、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

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36、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37、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38、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39、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常建《三日寻李九庄》40、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常建《戏题湖上》41、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刘长卿《时平后春日思归》42、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43、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44、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张谓《赠赵使君美人》45、黄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岑参《春兴戏题赠李侯》46、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岑参《醉戏窦子美人》47、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描写桃花的古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沦送我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诗 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

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瑶台。

夹岸三四里,尽是刘郎栽。

刘郎倚桃树,佳人带笑来。

佳人本姓师,相携连理枝。

貌比桃花艳,态似柳拂丝。

见郎倚桃树,娇嗔吐言辞。

“奴无桃花好?奴无桃花姿? 见奴何不笑,相携何迟迟?” 郎言花窈窕,人无桃花娇。

佳人闻言怒,折花向郎抛。

“花若比人好,与花度良宵!” 郎颜羞惭色,相扶携手摇。

玉手忽抽去,佳人不言语。

桃花最夭斜,发在水急处。

且伸削葱手,且跨凌波步。

不知苍苔滑,一霎水中赴。

桃花水中漂,佳人水中舞。

刘郎惧且惊,拾与桃枝迎。

佳人共桃花,随水俱飘零。

郎恨无水性,忙发呼救声。

此地本偏僻,村人不能听。

郎急返村头,遇人苦哀求。

同至桃花处,唯见碧水流。

桃花离桃树,桃花水上浮。

佳人何处去,伴与桃花休。

郎泪桃花落,哀哀不能收。

本以桃花傲,今以桃花仇。

从此不栽桃,不复结鸾俦。

徒留爱与恨,相伴水悠悠。

贯休 【上冯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

々数片帆,去去殊未已。

聂夷中 【杂曲歌辞·起夜半】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 【杂曲歌辞·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

王维 【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钱起 【梨花】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钱起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

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陵通。

顾况 【听山鹧鸪】 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

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

刘禹锡 【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

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

张籍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元稹 【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张祜 【胡渭州】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

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聂夷中 【起夜来】 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

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

韩偓 【野钓】 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

徐铉 【题雷公井】 掩霭愚公谷,萧寥羽客家。

俗人知处所,应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

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张元一 【咏静乐县主】 马带桃花锦,裙衔绿草罗。

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

李建勋 【句】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

(见《南唐近事》) 顾况 【句】 崦合桃花水,窗鸣柳谷泉。

(题柳谷泉,见《应天府志》) 张元一 【又嘲】 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未见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维 【田园乐七首(一作辋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顾况 【杂曲歌辞·桃花曲】 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

*** 【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

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

刘禹锡 【杂曲歌辞·忆江南】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苏颋 【杂曲歌辞·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志和 【杂歌谣辞·渔父歌】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刘宪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

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

苏颋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张旭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常建 【三日寻李九庄】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常建 【戏题湖上】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刘长卿 【时平后春日思归】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李白 【赠汪伦(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东鲁门泛...

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

除 夜 作〔唐〕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乡 思[宋]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墨梅图题诗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

描写桃花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桃花的诗词名句有哪些原文

描写桃花的古诗词名句总结桃花是春天最明媚耀眼的花,它烂漫嫣红,如云霞般美艳;她占尽春光,为人间增色;它开时光彩夺目,风华绝代,它落时纷纷扬扬,风韵犹存。

吴融有诗“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白敏中也道“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

诗词中的桃花几乎成了芳春的代表,同时也是美人的代名词。

桃花——春意融融 春天来了,当梅花凋谢,红消香断时,桃花就登上了舞台。

它感受到了春回气暖,三三两两地绽放了。

苏轼有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隔着翠竹是几簇粉红色的桃花,红绿掩映,春意浓浓。

张志和的《渔歌子》开篇便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山水秀丽、花红柳绿的春天长卷。

使人如亲见桃花灼灼盛开、细雨鱼儿出,微风白鹭飞之景。

春天是一年中最富生机与活力的美丽季节,有山的地方便少不了流水,当然也少不了桃花。

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桃花如何美艳,流水如何澄碧,仅以“桃花流水”四字概括。

桃花盛开的时候,雨水比较多,几场春雨过后,河水上涨,鱼群也多了起来,正是“鳜鱼肥”的时候。

“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呈黄褐色。

既有如此肥美的鳜鱼,渔夫怎会不流连忘返呢?戴叔伦的《兰溪棹歌》也写道:“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桃花盛开之时,往往是春雨绵绵的时候,江南的桃花汛虽然使得河水猛涨。

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逆流,因此鱼群争抢新水,在水中欢腾跳跃起来,涌上溪头浅滩。

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听到岸头喧哗的声音才想象到鲤鱼上滩的情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白居易的笔下,桃花就是春天,他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间”是相对于大林寺而言的,即山下。

山下四月的时候,春事已经结束,正是初夏的时候,作者眼看着春色残败,心中正充满了惜春情愫,不料想在大林寺又遇到了晚来的春天。

那一树树桃花开得粉嫩而耀眼,竟然还有未开的花蕾。

本以为春天已经离开了人间,没想到她转到了这里。

“芳菲尽”与“始盛开”在对比中遥相呼应,表明了作者情感上的转变,即由惜春之悲转为欣喜惊异。

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意味着这一奇遇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仙境梦幻的世界。

杜甫对桃花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爱那深红浅红的桃花,又恨那轻薄逐流水的桃花。

他独步寻春的时候,看到的桃花是非常可爱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是一簇簇的,有的呈深浅,有的则浅红。

深红,开得热烈,浅红,开得内敛,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都使人觉得欣喜,于是诗人不知到底是爱深的还是浅的。

这两句看似描写的乐景,但加上“开无主”三字,就瞬间有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这些桃花开得正美,只可惜主人已逝,若不是诗人寻春至此,则无人赏识,那是何等的寂寞。

但无论如此,诗人是爱花的,故诗中也萦绕着欢喜的气氛。

“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并以选择疑问的语气作结,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而且由己及人,扩大了审美的范围,强化了美感。

但在另一首诗中,他却说“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在春天的景物里,柳絮应该是最活跃的,而桃花也应该是最艳丽的,也是常人比较喜爱的春天景物之一,可是诗中的柳絮就变得颠狂起来,它无所顾忌,张牙舞爪;桃花也变得轻薄起来,它只知道追逐流水,行为实在是轻佻。

很明显,诗人是不喜欢柳絮和桃花的,究其原因,是由于诗人郁郁不欢,当时,国难未除,诗人饱尝战乱离别之苦,有家难归,心情既愤慨又悲痛,哪有什么心思欣赏桃花呢。

对于王维来说,桃花是春天最绚丽的一抹色彩。

他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红色的桃花,颜色已经足够艳丽,再加上昨日的雨珠,就显得格外动人;翠绿的柳叶在朝烟的笼罩下更加袅娜迷人。

“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他在《辋川别业》一诗中写道:“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春草翠绿欲滴,在春雨之中显得更加青翠,那颜色几乎要把其他东西染绿了;春水碧绿,水边的桃花开得正红,在碧水的映衬下像燃烧的火一样,十分迷人。

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设色法,将人人皆知的春草、桃花描写得尤为真是生动,使人如亲眼所见。

王维是一个画家,他把绚丽的颜料毫不吝惜地给了春草桃花,他用“堪染”来突出一个“绿”字,用“欲然”来突出一个“红”字,把红与绿渲染得十分醒目。

其次,草与桃花本是静态景物,作者却使用了“染”、“燃”两个简单的动词,将其描绘得极具动感。

桃花的这种耀眼的红,在元代姜彧的《浣溪沙》一词中也有反映。

“两岸桃花烘日出”,两岸的桃花盛开,灼灼耀眼,正好映着鲜红的太阳,好像这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是由桃花烘托而起的。

一句极具视觉冲击力,色彩十分浓重,以红日之红来衬桃花之红,真如“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浓艳,营造了一种极其壮美...

桃花的精神品质 借物喻人

《桃花心木》讲述了作者的家乡种树人不定期的给桃花心木浇水,而树苗却一天天长成了大树。

作者通过和种树人交谈,得知其中的道理。

或者: 本位通过记叙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的事,说明了人在艰苦环境中要自立自强。

课文借桃花心木的生长,比喻成人的成长。

老师,如春蚕,牺牲自己,把温暖给别人。

如粉笔,给了我们知识,而自己却因而牺牲。

老师如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

桃花心木的启示桃花心木需要一种本身的能力,而我们更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心。

依赖父母和老师,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在一种确定的生活中生存,我们则永远会有一颗依赖的心。

要想获得自理能力,必须经过生活的考验,拥有不确定的生活。

从中深化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对道理的理解。

对于简单的物质,更会有深刻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总投靠父母,无论在做什么事,总是喜欢选择诉说,向父母说明困难,而不去自己动手解决。

日常的杂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帮忙,不管现是用餐还是娱乐,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总是无微不至。

《题桃树》)将桃花凋零后满目的狼藉景象与初放第一朵时的鲜艳明丽作对比,表达出他怜花惜春的思想感情....

关于林黛玉的诗词

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没有林黛玉就没有《红楼梦》”,我认为“没有《葬花词》就没有林黛玉”。

作者曹雪芹借《葬花词》塑造黛玉多愁多泪的艺术形象,表现其多情多感的性格特点。

而黛玉借《葬花词》感叹自己悲戚无奈的生活和命运。

黛玉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红楼梦》开篇就提到她是为流泪而来的。

虽然其身为千金小姐,但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满足不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大观园的热闹生活不能让她从根本上得到感情慰藉,而虽有宝玉的心心相印,仍旧对未来没有把握和信心,感到迷茫与怅惘……《葬花词》是林黛玉在百花凋落的暮春时节咏的,借花喻人,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和无可名状的悲愤。

(1)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粘扑绣帘。

—— 对死亡的焦虑,对人生幻灭的感慨。

(2)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

(3)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 。

(4)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5)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最终发出“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

《葬花词》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对自身存在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生命迷茫的情感。

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相联系,有力地控诉了那些摧残花的自然界和扼杀人的黑暗社会恶势力。

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诗词原文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诗词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

已经觉得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

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

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

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

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 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

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

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

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诗歌全文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注释翻译 〖桃花帘外东风软〗这句是“帘外桃花东风软”的倒装。

帘:用布、竹、苇等做成遮门窗的用具。

东风:...

【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作业

除 夜 作〔唐〕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乡 思[宋]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图题诗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