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丝绸之路上的诗词歌赋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歌赋展开全部 1、敕勒歌斛律金北朝(439-534)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词歌赋

展开全部 1、敕勒歌斛律金北朝(439-534)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1]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3、凉 州 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4、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从军行七首(其四)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5、凉 州 词王 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

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王翰: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

与王昌龄同时,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

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

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

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

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

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关于丝绸之路的古诗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我们中国运的)。

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商品交流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

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

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

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

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

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

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丝绸之路的古诗词

展开全部 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但使边关磐若石,丝绸古道漾箫笙。

如今落雁尘埃远,不尽天山万古情。

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

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

朗朗神洲,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

敕勒张骞博望侯,中华古烁惠西欧。

班超远大携珍宝,浩猎寒风舞缎绸。

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

异域驼铃风雨路,汉唐气象大胸怀。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风今又现,葡萄美酒话缠绵。

长安望断丝绸路。

夕照里,残红吐。

阳关丘岭驭驮疏,风雪祁连横簇。

长安西郊据考为汉丝绸之路起点,有丝绸群雕以志纪念。

夕阳下看之尤其苍凉。

雕戎西北去,风劲谷粱香。

嘱咐驼肠饱,将军此路长。

一路驼铃响到西,万匹丝绸济美眉。

大漠越沙迷,昆仑踏细,历险辟商机。

...

有关丝绸之路诗词

展开全部 【七绝·重走丝绸之路】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七律·慢步丝绸路】小雨泥淋釉伞轻,天宫着意雨霏晴。

寻遗塞外昭君怨,顿起凝愁悯泪倾。

但使边关磐若石,丝绸古道漾箫笙。

如今落雁尘埃远,不尽天山万古情。

【七绝·丝绸之路】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

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

【丝绸之路赋】朗朗神洲,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

叹兴亡于干戟,论沉浮于竹帛。

长安城月,曾阅汉唐之隆盛;戈壁滩沙,犹忆王师之伟征。

四海麟龙,潜于新域;千古杰豪,会于故都。

寻常巷陌,闲谈五柳雅文;崔嵬楼阙,雄踞九朝明君。

东海鱼盐,北胡貂驹,商贾贩运于市馆;南国象牙,西昆珏珠,王孙赠馈于几案。

百物丰殊,仓廪藏实以为山;万类盈逾,贤圣结聚而为云。

长安起歌,声断雾烟;上苑醉笔,文笑诗仙。

布上国之气象,以兴南越;施大朝之隆恩,以定西厥。

于是朝贡觐贺至长安者,络络不绝也。

敕勒张骞博望侯,中华古烁惠西欧。

班超远大携珍宝,浩猎寒风舞缎绸。

寰球一段金飘带, 乐舞长安紫禁开。

朝野交流穿朔漠, 中西融合越烽台。

丝绸茶叶陶瓷萃, 商贾僧人行旅偕。

异域驼铃风雨路, 汉唐气象大胸怀。

金戈铁骥下楼兰,漫卷烽烟扫宇寰。

白骨堆山销铠甲,赤光遮眼映旌幡。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风今又现,葡萄美酒话缠绵。

长安望断丝绸路。

夕照里,残红吐。

阳关丘岭驭驮疏,风雪祁连横簇。

苍茫戈壁,连绵沙瀑,商贾晨昏渡。

西番自古荒凉处。

与昔比,今非故。

昆仑天堑已通途,西子婀娜堪赋。

资源独有,商机无数,四海人皆慕。

...

求五首关于丝绸之路的诗

展开全部 《凉州词》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张 籍 边城暮丽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季凌,又字季真,汉族人,祖籍晋阳并州(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是千古绝唱。

他的诗句感人肺腑,充满激情,深受后者喜爱。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

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

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

雅谈圭爵,酷嗜闲放。

”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

有关丝绸之路的诗句

七绝·重走丝绸之路】壮志西行追古踪,孤烟大漠夕阳中。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七律·慢步丝绸路】小雨泥淋釉伞轻,天宫着意雨霏晴。

寻遗塞外昭君怨,顿起凝愁悯泪倾。

但使边关磐若石,丝绸古道漾箫笙。

如今落雁尘埃远,不尽天山万古情。

【七绝·丝绸之路】荒滩大漠鬼难行,鹏鸟欲飞终未能。

但见巨龙呼啸过,丝霞万匹映天红。

【丝绸之路赋】朗朗神洲,祚传千载;漫漫丝路,泽遗百代。

叹兴亡于干戟,论沉浮于竹帛。

长安城月,曾阅汉唐之隆盛;戈壁滩沙,犹忆王师之伟征。

四海麟龙,潜于新域;千古杰豪,会于故都。

寻常巷陌,闲谈五柳雅文;崔嵬楼阙,雄踞九朝明君。

东海鱼盐,北胡貂驹,商贾贩运于市馆;南国象牙,西昆珏珠,王孙赠馈于几案。

百物丰殊,仓廪藏实以为山;万类盈逾,贤圣结聚而为云。

长安起歌,声断雾烟;上苑醉笔,文笑诗仙。

布上国之气象,以兴南越;施大朝之隆恩,以定西厥。

于是朝贡觐贺至长安者,络络不绝也。

敕勒张骞博望侯,中华古烁惠西欧。

班超远大携珍宝,浩猎寒风舞缎绸。

寰球一段金飘带, 乐舞长安紫禁开。

朝野交流穿朔漠, 中西融合越烽台。

丝绸茶叶陶瓷萃, 商贾僧人行旅偕。

异域驼铃风雨路, 汉唐气象大胸怀。

金戈铁骥下楼兰,漫卷烽烟扫宇寰。

白骨堆山销铠甲,赤光遮眼映旌幡。

羌笛一曲丝绸路,胡马千年五彩弦。

古道西风今又现,葡萄美酒话缠绵。

长安望断丝绸路。

夕照里,残红吐。

阳关丘岭驭驮疏,风雪祁连横簇。

苍茫戈壁,连绵沙瀑,商贾晨昏渡。

西番自古荒凉处。

与昔比,今非故。

昆仑天堑已通途,西子婀娜堪赋。

资源独有,商机无数,四海人皆慕。

...

写丝绸之路上西域,大漠,塞外有关的诗句,五句i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咏怀古迹(其三)作者: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复兴“丝绸之路”的广告

五四之火永不停熄 八十七年前, 一群热血青年铸就了辉煌, 从此, "反叛"的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盟芽, 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神州飘扬! 历史记住了它—- 这个划时代的日子: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

一位英雄在20世纪的发端歌吟―― 歌词是民主和科学, 和者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那声音没有丝毫的羸弱和疲惫, 有的是长河大江的风气, 峰峦叠嶂的豪迈! 它从远古而来, 秉承先祖盘古为世界之生而为的毁灭。

它从当今而来, 贯接着西方强权的进步气息! 五四之火, 永远不会停熄。

她燃烧于五千年沉淀的膏脂之上, 她燃烧了百年的没落与朽溃, 她燃烧过一个不可忘却的胜利世纪! 这是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燃烧的胜利! 这是革命! 这是李大钊发出的消息。

我要燃烧, 渴望地火毁灭一切包括自我 而后重生! 这是野草,这是燃烧的鲁迅

所以,她燃烧了, 一群骨瘦如柴却坚实的可燃的青年, 在燃点的土地上燃烧了。

燃烧!这才是真理, 伟大的真理! 五四之火, 永远不会停熄。

象人一代代生存和衍续, 永远的人; 永远的火; 相互偎依。

英雄总不怕任何可怕的东西, 生兮-!死兮-! 所以,她走来了, 在我举望的视线里渐渐清晰, 她大声的喘息! 震动在我年轻的听觉里。

我知道风在嘶呖, 我知道土地在嘶呖, 我知道一切活着的都在嘶呖! 这就是这块土地, 有火的土地。

气乘青年! 冲撞西夷! 学子为民主而呐喊举臂, "神舟"把科学飞扬前进, 不负我们曾经四顾深望; 不负我们曾经痛苦沉思; 不负我们毅然的忘却和前行。

就在这死去的脚步里! 五四之火, 永远不会停熄。

即使你停滞, 我相信你也会身不由己, 身不由己的去撞击岩石, 摔碎在悬崖之下, 而后再汇成闪光的水一滴。

这就是青年! 这就是青年的血流! 这就是青年的思绪! 一九一九的青年已过, 青春不会再回; 年轮不会再回; 历史不会再回; 但她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 闪着不朽的光辉! 曾经高雅恢弘的亭台楼阁; 曾经街街巷巷的民间艺术; 曾经文香四溢的诗词歌赋; 这此都是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瑰宝。

然而 这些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如今却在一点一点消失, 我们曾经神秘的华夏土地, 正在一点一点失去她的与众不同! 我们中国人是什么? 是浩浩须弥最先开拓的历史先驱, 是千年文化孕育的文明圣灵。

是有信仰,有气节,有担当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这一切 应是不论空间怎么变幻 时光怎么流转都不会改变的事实, 是民族的血统,民族的信仰! 然而, 就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洪流, 这些我们本应坚守的信仰在一点点漠化。

因此, 我们太需要一个准则来导引, 我们应该明白, 什么才是我们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信仰。

于是, 我们信奉了“八荣八耻”, 它不是一个空泛的条例,它是一个准则, 一个可以呼唤光荣与梦想,信念与感动的准则: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一个民族孕育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正是因为我们国人的勇敢与坚强、才华与执着, 所以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中国文化是什么? 是开天辟地动人心魄的惊天之雷, 是朗朗乾坤醒人眼目的精彩篇章, 是时代激流与历史长河沉淀的不朽经典。

这一切, 我们的祖先所铺陈的这一切都值得我们知晓与深刻铭记。

始先秦至如今, 我们华夏民族创造了多少辉煌与荣耀。

不论是四大发明还是丝绸之路, 不论是文学大师还是沙场雄将, 都值得我们骄傲, 因为那些文化、那些历史都是我们的先辈用真心与热血所铸造。

这不是什么形式化的东西, 这是我们真真正正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民族自豪! 虽然, 在过去的一页上,我们有过黯默, 但是, 我们的民族是不屈的民族, 我们的文化是不朽的文化, 我们有着足够的潜力在世界之上、宇宙之间 再次屹立我巍巍中华不朽之邦。

我是母亲眼睛里和平的天使, 任何风暴都不能吞噬生活的安宁。

我是人民心目中辛劳的园丁, 任何诱惑都不能伤害自己的良心。

科学像星辰一样照耀在我的头顶, 别让愚昧的信念伴随着衰老来临。

低下头,长征的路上默默耕耘, 挺起胸,成为团结互助的典型。

诚实的美德,充满每个家庭, 任何金钱都不能收买幸福婚姻。

守信的快乐,溢满每一颗心, 任何欺骗都不能换来友谊真情。

艰苦奋斗永远铭记在我的内心, 别让腐败思想淹没创业者的豪情! 爱国最光荣,人民最可亲。

祖国像母亲,荣耻照我心!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人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

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长孙皇后--最贤惠的女人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

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貂蝉--最早的女间谍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

貂蝉也是女间谍的鼻祖之一,她亲身实践了美人计和连环计。

武则天--十分成功厉害的女人 刘晓庆扮演的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皇后,后改国号武周,定都洛阳

690—705年在位。

名曌(zhào),世人据其封号称之为武则天。

性巧慧,多权术。

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huò)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

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

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

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

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

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武氏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但相同时期徐贤妃聪慧过人,武氏失宠,一直在最低才人档次徘徊,后结识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

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

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

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忠贞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

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且太宗崩时,曾言“佳儿佳妇”,不应废王皇后。

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

后武则天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迫使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册立皇后后,武则天歹毒至极,将王皇后,萧淑妃手脚砍断,醉骨。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

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 “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

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广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之治结束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

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

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

岂知机事不密, “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

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武则天为了扫清自己最后障碍,先杀长子,后谋杀次子,废三子,软禁四子。

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

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

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

武后则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