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诗词绝句如何押韵



诗词如何押韵?押韵: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个韵的字,并通过周期性循环,达到一种品读舒畅、踏实和圆满的艺术效果。它是句子节奏和音韵的回归。 一、押韵模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格律诗:绝句、八句律、长律等都有

诗词如何押韵?

押韵:即是在句尾使用同一个韵的字,并通过周期性循环,达到一种品读舒畅、踏实和圆满的艺术效果。

它是句子节奏和音韵的回归。

一、押韵模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格律诗:绝句、八句律、长律等都有两种押韵模式:即按首句是平收还是仄收分为入韵式与不入韵式两种。

1、首句平收入韵式:指的首句最后一个字以平声结尾,这个字入韵。

如: 霜陶玉骨净娟娟,素裹芳心绚影前。

香散逐风飘槛外,情涵乍泄一丝妍。

(某《咏菊》) 这是平起平收入韵式。

所谓平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平声。

第一个字是灵活的,不计。

再如: 暖霭摇花季序催,君山托翠驾春回。

千竿泪竹千重忆,一点痴心一寸灰。

云梦已随风信卷,洞庭依旧雪涛堆。

微吟莫若潇湘去,拟嫁青鸾蝶作媒。

(某《江南春》) 这是仄起平收入韵式。

所谓仄起,即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

2、首句仄收不入韵式:指的是首句最后一字是仄声。

如: 流连际遇三生石,感叹烟云一世间。

鼓角争鸣喧寂野,星河欲转斗苍山。

红尘几许知难辨,紫阙千番梦不还。

痛饮清风推健笔,高歌好雨兆乡关。

(某《世间路15》) 这是平起仄收不入韵式。

再如: 碧草茵茵妆阁秀,铅华淡淡女儿红。

文蓬日盛轩亭竹,不慕蓬莱慕字僮。

(某《杂感》) 这是仄起仄收不入韵式。

二、押韵要求: 1、押韵位置:在每个偶数句的句末。

即“韵脚”(序三已述)。

2、首句问题: 在前面“押韵模式”里已经提及,首句仄收不入韵,平收须入韵。

通常五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多,七言者首句不入韵为少。

首句入韵与不入韵常与首联是否对仗有关,首联对仗,则首句仄收,不入韵;首联不对仗,则首句平收入韵。

若首联既不对仗首句亦不入韵,这样不是不可,只是效果不好,显得低能,尤其是七绝。

3、押平声韵:格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

有极少仄韵的,那属于不规范类。

4、一韵到底:格律诗不允许中途换韵,韵脚只能是同组韵部的字,除了首句押韵可借邻韵外,其它韵脚不可用邻韵的字,否则,就是“出韵”,出韵的诗不能算作标准的格律诗。

唐以后直至近代,尽管实际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写格律诗依然依照“平水韵”,平水韵尽管产生于宋,但是对唐以来诗人们的格律诗用韵之归纳,平水韵把韵部并为106,即平声30(上下平各15)、上声29、去声30、以及入声17。

三、常见韵病: 1、凑韵 俗称挂韵脚。

即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

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变“流”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2、落韵: 落韵即出韵。

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时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3、重韵: 重韵就是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

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

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4、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而就韵。

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变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

有的倒用尚无碍,而有的倒用则意思不同,因此,反对倒韵。

5、哑韵 作诗应当选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

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全诗亦会因之萎弱。

6、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仚字,训轻举。

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

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音,则亦不妨押之。

7、同义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8、字同义异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

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讽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

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黏等弊。

初学最宜审慎。

四、两点体会: 1、关于今韵: 新韵今韵要了解、熟悉,但写诗做好不用它。

2、古韵实用: 古韵(这里主要指平水韵)中的同部韵字按普通话读来很多不算顺口,而押韵的目的通俗说来却正是为了顺口,为了解决这里面的差异,建议在依古韵时能考虑当今的读音来组韵。

如写一首诗拈十灰中的“梅”韵,其它韵字则可选择与梅发音近似的字来做韵脚,如“催、回、陪、雷”等;若是拈了“开”韵,则可选择“台、来、才、埃”等做韵脚。

如: 孤峰峙立水之隈,薏苡完珠遏浪回。

千古江流接河汉,一肩道义镇风雷。

听涛岂待残诗咏,试剑何惊断石摧。

洞转迷离歌澹荡,弥珍底蕴垒嵬嵬。

(某《伏波洄澜》) 韵脚“隈、回、雷、摧、巍”。

而下面这首: 点墨凝胸一鉴开,怡然学笔示文才。

不求玉马登高第,但喜金风拂楚台。

几度烟花涵雨失,十年霜剑化霓来。

通途直径云山里,撷片云裳把梦裁。

(某《世间路》) 韵脚则是“开、才、台、来、裁”。

再如十三元韵中,若拈了“门”韵,其它韵字则选择与魂语音相近的如“村、痕、豚、温”等如: 依然腊酒复鸡豚,未若遗风旧僻村。

隔牖烟花空绚眼,穿栏笑语枉盈门。

芦衔岂为颦眉拒?芥拾还期假梦温。

少小殷情雨中匿,一怀涛涌大江奔。

(某《年味》) 韵脚“豚、村、门、温、奔”。

若是拈了“原”韵,其它韵则选择如“原”读音相近的字,如: 朝迎旭日壶中煮,晌过桑生井...

律诗 绝句 一般都怎么押韵

一、绝句:首先,按照诗歌格律,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

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出现的,而古绝远在律诗出现以前已有(南朝陈代的徐陵主编《玉台新咏》中有“古绝句”的名称)。

其次,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第三,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均为四句诗;分平起式和仄起式。

二、律诗: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

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均为八句诗;分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和仄起仄收。

三、颔联和颈联:颔联和颈联出现在律诗中。

律诗共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指律诗第二联,即第三句和第四句。

颈联:指律诗第三联,即第五句和第六句。

颔联和颈联在律诗中一般要求对仗。

四、对仗:对仗也称为对偶。

指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在律诗中为两两相对。

五、仄起平收的律诗及其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以唐代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为例: 首句入韵 《别舍弟宗一》仄仄平平仄仄平 / 零落残魂信黯然,平平仄仄仄平平 / 双垂泪别越江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 / 一身去国六千里,仄仄平平仄仄平 / 万死投荒十二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 / 桂岭瘴来云似墨,平平仄仄仄平平 / 洞庭春尽水如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 欲知此后相思梦,仄仄平平仄仄平 / 常在荆门郢树烟。

此诗中,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模式:1.颔联:有三个对仗,即:一身和万死,去国和投荒,六千里和十二年。

2.颈联:有三个对仗:及:桂岭和洞庭,瘴来和春尽,云似墨和水如天。

...

诗歌中怎样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简介 词义: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

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

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是需要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两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规则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④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事实上以近体诗的体例假如押仄声字会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觉遵守这一规则。

记忆中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反例,所以这里就不另举例。

一韵到底 中间不能换韵。

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这样。

首句押韵可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 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 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请参照通转古韵、【108部平水韵】避忌 1、忌重韵 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 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 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唱和 唱和就是依照别人诗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做诗,叫做“和韵”或“步韵”,主要有三种方式:次韵 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用韵 即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依韵 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编辑本段十八韵、十三辙跟普通话韵母对照表 十八韵: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 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十三辙 又称“十三道大辙”,指在北方说唱艺术中,韵母按照韵腹相同或相似(如果有韵尾,则韵尾必须相同)的基本原则归纳出来的分类,目的是为了使诵说、演唱顺 口、易于记忆,...

绝句与律诗的那几句要押韵?

七言律诗展开全部01 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七言律诗大全02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九月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七言律诗怎么写03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什么叫对仗呢?首先要符合读音平仄相对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仄声;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声,下句对称字位就必须是平声。

然后,必须符合词性、词义对称的格律,即对称字位的字词只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如有违律,则不能算律诗。

七律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对偶。

例如《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二、四、六、八句押“an”的韵。

基本句式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首句仄起仄收式 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七言律诗押韵要求04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第一种格式 平起首句入韵 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

写诗咋样押韵

什么是诗歌的押韵,怎样掌握娴熟押韵呢?且看我一点点展开,一节节详析。

什么是韵?所谓的韵,就是尾音相近的字。

而在谈论押韵和其的重要性之前,我想先举出两个实例。

第一个是徐志摩的名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的第一节。

如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四句诗,押的是“ai”韵。

读者朋友请看一看,若把“云彩”这个词,换成“云霞”,或“彩云”,或“晚霞”,或“彩霞”,是不是可以?完全可以!不但可以,而且丝毫不差。

尤其是“云霞”,与下面的——湖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等等,更和谐匹配。

然而这一改,还有韵味,还有语言的美感,还能突出诗人惆怅中的洒脱吗?第二个是艾青先生的名作《礁石》—— 一个浪 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在它的脚下 被打成碎沫 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 看着海洋 ——若把第一节的“散开”,改为“漂散”,或“飞溅”,把最后一句的“海洋”,改成“大海”,可不可以?毫无疑问可以,但这样改动后,再读一读,还有原作悠长的韵味吗?当然在这里,还要确定的是,由于这两首诗,都有真情真知,有“神”的高度凝聚,所以就算改动了,依然不失为好诗,但与原作相比,显然大为逊色了。

为什么会逊色?那就是因为,不再押韵了。

如此,押韵的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而新诗史上还有诸多名作佳作,读者朋友,尤其是写诗的朋友,若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改一改,把原本押韵的字,改成不押韵的,再感受一下效果——是更好,还是不怎么样了。

而既然明白了押韵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要着重了解有关诗歌押韵的事宜了。

三,押韵对诗作者的要求 首先,押韵对诗作者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呢?第一个要求,就是诗作者要有一定的天赋,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其次更要求诗作者勤奋,能忍耐寂寞。

为什么会有这两个要求呢?因为,掌握押韵必须过两关,一是掌握大量词汇;二是在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后,还须会灵活运用。

而前者只需勤奋阅读,只需耐得住寂寞即可;后者则除了勤奋和忍耐寂寞外,还要求诗作者具备一定的天赋——若缺乏一定的天赋,那么就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也很难灵活运用。

不过,这里要着重的是,一个诗作者缺乏天赋,其实并不可怕,因为俗话说——勤能补拙。

若诗作者能笨鸟先飞,加倍投入付出,那么也未尝不能娴熟押韵,写出好诗。

而读了这些,一定有朋友问——怎么才是有天赋呢?或者说对语言的敏感有什么样的显露体现?那么我想说——若您一开始写诗,若您未经任何指导,就押上了韵,写出了押韵的诗,那就说明您具有极高的天赋,也就是极富诗才;若您虽然一开始不明白,但有人一点就通,就明白了押韵对写诗的重要性,那说明您也有相当的天赋;而若别人反复跟您说了——押韵的重要性,而您依然忽视,或不明所以,那就说明您缺乏天赋,缺乏对诗歌语言的敏感。

不过,这也不排除您对诗歌认知的错误,毕竟新诗是自由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尽管对自由的尺度,还没有明确的界限。

四,押韵的规则规律 而明白了押韵对诗作者的要求,我们也就可以开始具体分析,诗歌押韵的一些规则规律了。

在此,我们先看一看旧体诗词押韵的规则规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诗歌有律诗,词,曲,近体诗,古体诗等等,在这里,我把所有新诗之前的诗统称旧体诗词。

那么,旧体诗词的押韵,有什么样的规则规律呢?旧体诗词的押韵是有严格的规则规律的。

譬如四行的绝句,一般是一二四,二四的押韵;譬如八行的律诗,一般是二四六八,至少是二六八的押韵;譬如宋词,《如梦令》的押韵,是一二四五六,或一二四六;而元曲中的小令,在押韵方面的特点,就是密集,基本每句都押——马致远的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就是一个代表,一个很好的说明。

那么,新诗该如何押韵,有什么样的规则规律呢?新诗被称作自由体,所以在押韵方面,自然要体现自由的特色——这也是时代社会发展,日渐宽松自由的特点。

换句话说,新诗的押韵,其实已没有严格的规则规律,而是——能押就押,尽可能地押。

具体是,一般最后一个字的韵,就是整首诗的韵,或是最后的韵——因为押韵可以换韵、变韵,这种押韵方式,我将在后面阐述。

所以说,新诗的押韵,相对于旧体诗词来说,已非常简单,简单更明了。

但简单明了,并不是说就容易掌握,就没有机巧奥妙。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解析新诗的押韵。

呵呵,当然写作时修改修改再修改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绝句和律诗哪个要押韵 哪个要对仗 怎么押韵怎么对仗

绝句和律诗都要押韵,律诗中间两联需要对仗,绝句可对仗可不对仗。

绝句和律诗押韵、对仗要求如下:【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

【对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

绝句和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

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绝句和律诗相关格律(基本句型):五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七绝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五律仄起首句押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押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律仄起首句押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古诗词怎样押韵,如何完成的

1、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2、押平声韵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

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3、一韵到底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

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

4、首韵借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押韵避忌1、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韵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这主要是因为古今语音变化的原因,今天已没有必要再强调这一点了。

七言绝句,什么叫押韵?

七绝一般都是采用平声韵,有首句入韵【一二四句押韵】和首句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两种。

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韵,否则就失去了绝句的韵味,成了顺口溜或打油诗了。

至于你所举刘禹锡【望洞庭】一诗是属于首句不入韵的类型。

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该用仄声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过这首诗作者用了同一声韵的仄声字在这两个位置,并非有这种定律。

如果是仄韵绝句【很少见】第三句也不必考虑押韵问题,只要是平声字收尾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