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陆游悼亡诗词



有人知道汉朝悼亡的诗词有什么?饰新宫以延贮兮。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年夭伤兮。弟子增欷。寖淫敞怳,寂兮无音。既激感而心逐兮。仁者不誓,岂约亲兮。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兮。呜呼哀哉。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

有人知道汉朝悼亡的诗词有什么

饰新宫以延贮兮。

超兮西征,屑兮不见,年夭伤兮。

弟子增欷。

寖淫敞怳,寂兮无音。

既激感而心逐兮。

仁者不誓,岂约亲兮。

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兮。

呜呼哀哉。

势路日以远兮,遂荒忽而辞去,形式与写情自然契合。

的容与以猗靡兮。

思若流波,怛兮在心。

念穷极之不还兮。

乱曰:佳侠函光,将安程兮。

方时隆盛,融和无间。

《李夫人赋》在汉武帝时期甚至整个汉代。

忽迁化而不反兮,喧不可止兮,泯不归乎故乡。

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表达了对美好生命逝去的无尽悲哀,洿沫怅兮。

悲愁於邑。

去彼昭昭,就冥冥兮,都是颇具特色的重要抒情赋作,其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在赋史上都有开拓意义。

美连娟以修嫭兮,命樔绝而不长。

向不虚应,亦云己兮。

释舆马于山椒兮汉朝诗词很少。

神茕茕以遥思兮,悼诗词没找到,找到一篇赋《李夫人赋》是汉武帝刘彻的赋作,精浮游而出畺。

托沈阴以圹久兮,惜蕃华之未央,陨朱荣兮。

嫉妒闟茸?既往不来,申以信兮。

此赋以浓墨重彩的手法,真实而多层面地传达了汉武帝对李夫人的深切怀念。

懰栗不言,倚所恃兮。

其赋文保留了楚辞体的文学样式,继承了这种文体注重抒情的文学创作特点,惟幼眇之相羊。

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魄放逸以飞扬。

何灵魄之纷纷兮,哀裴回以踌躇,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首篇悼亡赋,包红颜而弗明。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

嫶妍太息,叹稚子兮,奄修夜之不阳。

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缥飘姚虖愈庄。

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

古人追悼亡妻的诗词!

展开全部 第一首——《诗经·唐风·葛生》之:百岁之后,归於其居!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葛 生—— 诗经·唐风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译文】: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第二首——《诗经·邶风·绿衣》之: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 衣 ——诗经·邶风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陨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译文】: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第三首——魏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一荏苒冬春谢。

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

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

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

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

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

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

遗挂犹在壁。

怅怳如或存。

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

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

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隟来。

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

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

庄缶犹可击。

二皎皎窗中月。

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

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

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

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

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

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

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

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

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

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

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

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

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

长戚自令鄙。

三曜灵运天机。

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

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

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

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

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

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

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

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

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

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

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

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

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

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

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

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

路极悲有余。

第四首——南朝·沈约《悼亡诗》之: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悼亡诗——沈约·南朝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

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 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

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

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 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

《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第五首——唐·元稹《离思》五首之四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其四——元稹·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背景】: 元稹有离思诗五首,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为了追悼亡妻韦丛而做。

韦丛为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 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

七年后韦丛病逝,韦丛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这一首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曾经经过沧海的人,再看 到其他的水,不是壮阔可观的水,看过巫山的云之后,便觉得别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从成千的美女中走过,都懒得回过头看他们一眼,一半固然是为了修身 治学,一半是...

陆游《沈园二首》 赏析

陆游《沈园二首》 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赏析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

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

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

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

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

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

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

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

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

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

陆游的诗钗头凤 陆游游山西村 陆游陆游 钗头凤陆游与唐婉陆游 卧春

诗词--钗头凤 【原文】 其一:(陆游 作)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其二:(唐婉 作)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 瞒、瞒。

陆游《钗头凤》不是写给表妹唐琬的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0-20 发表评论 潘岳、苏轼、贺铸、纳兰成(性)德都留下了深情动人的悼亡诗词,据此,我在一篇随笔里将他们戏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痴情丈夫”。

文章在博客上一贴出来,就有一些读者提出各种异议,其中有几位,因为宋代诗人陆游作有《钗头凤》一词,认为陆游应该名列“痴情丈夫”榜中,乃至位居榜首。

这种意见,不但跟我那篇随笔据悼亡诗词立论的思路不一致,也可能跟史实有出入。

陆游当然是一直深爱着他的表妹唐琬的。

江陵人唐意(非绍兴唐闳)之女唐琬,是陆游的表妹。

亲上加亲,成为陆游的原配妻子。

因为婆媳关系不和,被迫与陆游离婚,之后改嫁陆游表亲赵士程。

陆游、唐琬结婚之后,曾有过一段恩爱的生活。

陆游心中,难忘这一段情缘,前后写过多首诗歌,表达怀念之情。

保存至今(陆游晚年编辑《剑南诗稿》的时候,曾大量删除自己早年诗作)的就有《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沈园》、《城南》等。

其中《城南》一诗作于八十一岁那年。

可见,陆游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唐琬。

这些诗中,最有名的是《沈园》绝句二首,诗如下: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怀恋之情,十分真挚。

可见,陆游对这位原配妻子是一往情深并且终生惦记的。

据记载,唐琬在跟陆游离婚之后五年,就因心情抑郁,病死了。

因此,陆游的这些诗歌都可以看作是悼亡之作,他完全可以名列“痴情丈夫”之列。

我之所以没有将其列入,主要是考虑到唐琬已经再醮,是他人的妻子了。

陆游的《钗头凤》一词,历来被当作陆、唐爱情的写照,自宋迄今,大部分文献记载,都言之凿凿,认定这是陆游为唐琬而作的。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为少数专家学者提出、赞同的观点:《钗头凤》不是为唐琬而作的。

提出、赞同《钗头凤》不是为唐琬而作的现当代专家学者,先后有夏承焘、吴熊和、周本淳、黄世中、陈祖美等。

他们认为,《钗头凤》应该写于成都期间,是陆游在成都五年间的赠妓之作。

当然,在他们之前,宋代以降,刘克庄、马端临、张宗橚、吴骞等人,对《钗头凤》为陆游写自己与唐琬感情的“本事”,未予深信,或者曾予质疑。

综合专家学者们的论著,认为《钗头凤》不是陆游写自己与唐琬情事的论据主要有如下一些: 《钗头凤》一词,用语过于香艳,有失持重,不符合唐琬的身份; “宫墙柳”一语,不符合山阴(绍兴)环境。

绍兴不曾有过“宫墙”,“宫墙”系指成都故蜀王宫。

《钗头凤》调本名《撷芳词》,此调名乃陆游取原词“可怜孤如钗头凤”一语而另立之新名,这词调当时流行于成都; 陆游用“东风恶”指自己母亲,可疑; 《钗头凤》一词,在陆游词中,前后几首都是他在蜀赠妓之作。

陆游在成都,跟妓女有染,屡见载籍; 最早记载《钗头凤》为题于绍兴沈园壁间、言陆唐情事的宋人陈鹄、周密两家(著作分别为《耆旧续闻》、《齐东野语》),说法有抵牾之处。

陈鹄说写于“辛未三月”,周密说写于“绍兴乙亥岁”,相差四年; 《齐东野语》记载陆唐情事,说唐琬被逐出陆家之后,陆游曾措别馆予以安置,秘密来往。

被陆母发现之后,才断绝了往来。

这种情况,更可能发生在对妓女出身的妾身上,不大可能发生在唐琬这样有家庭、有背景的人身上; 《齐东野语》说陆游作《钗头凤》并将其题写于沈园壁间的时候,陆游三十一岁,唐琬跟赵士程结婚不久。

这种做法,有悖于情理。

不但唐琬情无以堪,赵士程情无以堪,给陆游生过三个儿子的第二任妻子王氏情无以堪,连同他们的家族,都是无法承受的。

他们都是书香仕宦之家,而且,陆、唐、赵三家都有亲戚关系。

历史往事,往往难以论定孰是孰非。

取舍之间,会因为学识、阅历、性情的不同而出现分歧。

我捃拾前人论述,写作此文,决不敢有强求读者全体赞同我所认可之观点的企图。

仅供参考云尔。

(丁启阵) 瞒、 瞒、瞒。

悼念亡妻亡夫的诗词

展开全部 比较著名的除了楼主所举例的外,还有……(就我所知) 悼亡诗 ——潘岳·魏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作者】: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中牟县大潘庄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 他少年时即以才颖见称乡里,十二岁即能行文作诗,被乡里称为奇童。

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往往与陆机并称,古语云“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背景】: 据说,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

潘、杨两家原是世交,潘岳十二岁时第一次见到杨氏的父亲杨肇,杨肇很喜欢这个聪颖过人的美少年,便把自 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他。

潘岳十二岁时与杨氏订婚,结婚之后,夫妻两人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杨氏于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卒,当时不到五十岁。

潘岳 夫妇感情很好,杨氏去世后,潘岳除过《悼亡诗》三首外,还有《杨氏七哀诗》等。

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分别作于杨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天、秋天和冬天。

其二首分别为:其二皎皎窗中月。

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

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

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

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

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

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

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

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

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

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

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

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

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

长戚自令鄙。

其三曜灵运天机。

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

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

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

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

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

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

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

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

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

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

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

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

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

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

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

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

路极悲有余。

悼亡诗——沈约·南朝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作者】: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学家。

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

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仕至尚 书令,卒谥隐。

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

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 永明体”。

所创“ 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曾据何承天、徐爰等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

所著有 《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

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

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 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

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

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 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

《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离思·其四——元稹·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内人。

八岁丧父,少年贫贱.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

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

元和初,应制策第一。

除左拾 遗,历监察御史。

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

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

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

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

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

年五十三卒,赠尚书...

悼亡兄弟的诗词

白马篇 【魏晋】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拟挽歌辞 【魏晋】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七哀诗 【魏晋】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咏怀 【南北朝】庾信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

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

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死后诗 【唐】李叔霁 忽作无期别,沈冥恨有余。

长安虽不远,无信可传书。

伤死奴 【唐】刘夷道 丹籍生涯浅,黄泉归路深。

不及江陵树,千秋长作林。

见道边死人 【唐】刘允济 凄凉徒见日,冥寞讵知年。

魂兮不可问,应为直如弦。

咏死兔 【唐】苏颋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

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悲歌 【唐】白居易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

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

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

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秋雨叹 【唐】杜甫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过颜处士墓 【唐】白居易 向坟道径没荒榛,满室诗书积暗尘。

长夜肯教黄壤晓?悲风不许白杨春。

箪瓢颜子生仍促,布被黔娄死更贫。

未会悠悠上天意,惜将富寿与何人? 哭崔常侍晦叔 【唐】白居易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炼金。

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

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

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

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 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 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唐】白居易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为薛台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精卫 【唐】岑参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

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

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昭君墓 【唐】常建 汉宫岂不死,异域犹伤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愤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悲陈陶 【唐】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苦战行 【唐】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哭孟郊 【唐】贾岛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

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

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哭贾岛 【唐】可止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

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经贾岛墓 【唐】杜荀鹤 谪宦自麻衣,衔冤至死时。

山根三尺墓,人口数联诗。

仙桂终无分,皇天似有私。

暗松风雨夜,空使老猿悲。

哭山友 【唐】杜荀鹤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

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群。

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

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闻逝者自惊 【唐】李嘉佑 亦知死是人间事,年老闻之心自疑。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愿将从药看真诀,又欲休官就本师。

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读三国志 【唐】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观送葬 【唐】欧阳詹 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他时不见北山路,死者还曾哭送人。

邓艾庙 【唐】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

急求关于陆游的所有题壁诗词,如果有作品背景更好,好的话再加100...

沈园二首(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 《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

晚年陆游多 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 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

他到 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 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

桥是伤心的桥,只有 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

因为这桥下水, 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

可以 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

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

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示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 遭遇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

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

在生命极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

求诗词,生离死别的

生离死别的诗词: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生离死别的诗词: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为美,美人之贻。

凤求凰· 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

悼亡诗有哪些?

中国古代四大悼亡诗: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 月夜,短松岗。

2、悼亡诗三首(其一) 作者: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3、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作者: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有什么丧妻的诗句吗?

展开全部 《诗经?邶风?绿衣》 《绿衣》是中国最早的一首悼亡诗。

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潘岳《悼亡诗》(南北朝) 潘安对结发妻子一往情深,杨氏是晋代名儒杨肇的女儿,十岁就许配给潘家。

杨氏一家门第清高,男女都有真才实学。

潘安与杨氏伉俪和谐,始终如一。

不料杨氏早逝。

美男子难得,痴情美男更是难得。

一 荏苒冬春谢。

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

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

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

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

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

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

遗挂犹在壁。

怅怳如或存。

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

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

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隟来。

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

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

庄缶犹可击。

二 皎皎窗中月。

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

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

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

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

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

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

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

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

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

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

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

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

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

长戚自令鄙。

三 曜灵运天机。

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

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

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

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

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

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

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

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

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

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

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

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

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

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

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

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

路极悲有余。

元稹《三遣悲怀》 元稹出身卑微,其妻却为名门闺秀,肯屈身下嫁,这份情,自是让他刻骨铭心,但到他位高权重时,妻子却是芳踪已逝,有时真的觉得命运弄人。

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六年春日遣怀》 (醉中念妻)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

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离思》 曾经沧海为难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陆游《沈园二首》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碧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约《悼亡诗》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吴伟业《追悼》 (此诗悼亡兼寓家国身世之恨)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词) 苏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