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古诗词里面的回 怎么读



古诗中“回”字的读音《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其中,回 应读作“徊”,衰 就读shuai.这样就合理、合意、合辙、更合适了。【先来说这个。此中回读hui,第二声。再来说说你认

古诗中“回”字的读音

《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其中,回 应读作“徊”,衰 就读shuai.这样就合理、合意、合辙、更合适了。

【先来说这个。

此中回读hui,第二声。

再来说说你认为应该读徊huai,第二声。

请联合句意,年少的时候离开家,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回了家。

请问用徊?你徊家?徘徊家门口???????请记住,是回家。

标题就点明了回乡,是回!再来说衰cui,一声。

是疏落,衰败的意思。

是指头发胡子眉毛等都稀稀拉拉,因为年纪大了!衰shuai,一声。

是倒霉,运气不佳,身体衰弱什么的。

这里句意是主要指头发之类稀落来突出老大回。

】《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其中,“回”也应读作“徊”。

【再来说这个。

回hui。

你读一下不觉得如果是徊的话,很没有原来的意境和气势了吗?古人诗句讲究个意境美,诗情画意,还有个所表达上去的情感美。

回,就像荡气回肠中的回一样,气势宏伟,让人心生向往之意。

回,也有归的意思,有始有终,有去又回,也是无形中的一种精神向往寄托。

徊,小家子气,而且不果断,没有回字的意境和情感】古诗上用字不是我们现代,他们用字都是经过思考字字珠玑的。

不要用个人的想法去认为应该怎么怎么,不然有那样的,经过几千年流转,早就被人提出来修改过了。

...

在古诗词中“回”、“杯”、“蛇”、“间”的读音怎么读

展开全部 间这里读作gan,“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还有“虞帝南游不复还,翠蛾幽怨水云间”,你按照我说的读是不是很押韵。

古体诗词语系跟现在的国语不一样,那时候主要是唐京畿语,接近现在的粤语。

普通话那时候是北方少数民族语言,满清官话,所以用来读古诗词你会发现很多地方格格不入,而且细节缺失,毕竟满清嘛,到底emmmm。

只不过因为简单易学,所以被选做现在的国语。

...

古诗词里字的读音,你都读对了吗

展开全部 在教了70年古典诗词的叶嘉莹先生眼中,诗有让我们的心灵不死的力量。

而诗词的生命有一半是蕴藏在它的声音里的,读诗如果减去声调,就等于抽空了诗歌一半的生命。

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诗词中很多字现在的读音,和它在古时候的声音已经不完全一样了。

现代官话的特征之一是古汉语中的入声消失(入声字是指在字尾有/p?/、/t ?/、/k ?/ 的收尾,现在的“普通话”已没有这个发音),一部分原属仄声的入声字被派进平声,所以,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古诗词,有些诗词的格律便不对了。

不按照古人的声律读,就会破坏了整首诗美感的特质。

今天,特意摘选了叶先生在《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中对一些古诗词的讲诵,尤其是对读音的纠正,对照阅读,看看你平时都读对了吗? 叶嘉莹 号迦陵,生于1924年7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国社会科学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2016年3月21日,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饮酒二十首(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里有几个字要注意:“车马”, 要念“jū马”。

chē是俗音,“自行车”“电车”“汽车”的“车”念chē。

古人没有“车”(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还”的“还”,好像读huán,其实念xuán。

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

还,念huán 时是“还家”的意思,念xuán时是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所以这里应该念xuán。

“欲辩已忘言”的“忘”,这里不念第四声wàng,而是平声的读音,当做动词,念wáng。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一首汉乐府诗,乐府诗是民间流传的诗歌,而《敕勒歌》是中国北方民族流传的民间诗歌,它的体裁是长短句,而不是很整齐的五个字一句

敕勒是一条水的名字。

“阴山下”的“下”,在这里不念xià,念上声,xiǎ,是诗韵里的马韵。

“笼盖四野”的“野”,不念yě,念yǎ,也是上声马韵。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念xiàn。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的“合”字、“还来就菊花”的“菊”字也是入声字。

“青山郭外斜” 的“斜” 念xiá,押麻韵。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659 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书法家。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念cuī。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的“车”,念jū。

“大漠孤烟直”的“直”是入声字。

“萧关逢候骑”的“骑”,做动词时念qí,如“骑(qí)马”;这里是名词,指一个骑马的人,“候骑”就是在前面防卫、打听消息的骑马的人,所以念jì。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看”念kān。

《房兵曹胡马诗》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兵曹是军队里的一个官员,姓房,所以称房兵曹。

这个房兵曹最近得到一匹好马,是胡马。

“胡马大宛名”的“宛”一般念wǎn ,这里作为国名念yuān,平声。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约715年-770年),世称岑嘉州,唐代诗人。

“参”有两个读音:曾参、人参的“参”都念shēn;但岑参的“参”应该念cān,同参加的“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的是很真诚的感情—我远在西北的边疆,而我的故乡在东方。

“双袖龙钟”是指袖子垂得很长,行动不方便的样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漫漫”是平声,念mán。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约726年-约790年),字文房,世称刘随州,唐代诗人。

刘长卿的“长”不念cháng,念zhǎng。

中国古人的排行中,年岁长的,称为“长卿”,年岁小的,称为“少卿”。

“荷笠带夕阳”的“荷”念hè,作动词,背的意思。

作名词时念hé,同荷花的“荷”。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768年-825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诗人。

韩愈是有名的古文大家,他也写有许多好诗,尤其是七言古诗...

诗词入门基础:怎样读诗词

古诗词阅读赏析古诗词,必须读懂古诗词。

直接进行古诗词赏析训练往往难以奏效,不如先做阅读训练,然后引导学生赏析。

【阅读方法】一、读诗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

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

《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注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

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

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

“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

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

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

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

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

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

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

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

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

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

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

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

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

四、读注释。

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

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2004年高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提供了三条注释。

“①绿绮:古代名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这三条注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

据此可推测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

五、读“有无”。

无中见有,有中见无。

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

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

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综合阅读示例】以上提供几条古诗词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阅读时应全面观察,整体把握,综合分析,贯通诗意。

例一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策马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读诗题:即已明确了类型为“边塞诗”,主旨是“怨”。

2、读形象:“金河”“玉关”“青冢”“黑山”等,都是边塞地名,是“征人”生活和战斗的环境

3、读“明示”:“怨”字已明示了情感基调、全诗主旨。

为何而“怨”?从“岁岁”“朝朝”看,调动频烦,戍边无期;从生活环境(形象)看,气候寒冷,景色单调。

4、读“有无”: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只有紧张的备战,单调的生活;而无亲人团聚、天伦之乐,无耕读种织、故土温情……例二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读诗题:交代了对象、去向、事件。

这是一首送别诗。

2、读“明示”:“断人肠”,表达送别时的心情:愁闷、无奈。

3、读形象,读“有无”:“荆吴”即诗题中“江南”;“水为乡”“春江”,抓住江南水乡的特点写;“渺茫”,一语双关,既写春江烟波浩渺,又写心情茫然惆怅。

人物形象:“何处泊”,既表现了友人的漂泊不定,又表现了诗人对他的担忧。

“天涯一望”写友人漂泊天涯,举目一望,不见诗人而“断...

古诗词朗诵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 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 《别董大》 高适(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 《绝句》(其三) 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7 《枫桥夜泊》 张继(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8 《游子吟》 孟郊(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0 《渔歌子》 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 《塞下曲》 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32 《望洞庭》 刘禹锡(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6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7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8 《悯农》(其一)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9 《悯农》(其二)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0 《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1 《山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 《清明》 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 《乐游原》 李商隐(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5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6 《江上渔者》 范仲淹(北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如何诵读古诗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而古诗词中的名句更是广为流传的,出类拔萃的文学精华部分.从古至今能够广为流传的古诗词名句,是经过历史长河磨练的,经得起考验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的典范.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得押韵美,还因为它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首诗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因此系统地进行古诗词名句训练,就是接触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学习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一、诵读古诗词名句,积累素材文章缺乏营养,干瘪无物是现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分析原因是学生缺乏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呢?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古诗词名句.不仅语言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也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内容,有写景的、有记事的、有说理的等等.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好素材.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言可发,有情可抒.正所谓厚积才能博发.因此我利用学生的采蜜本这个阵地,每天让学生抄写十句古诗词名句,让学生进行吟读和背诵.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名句,出口成章了,这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诗文互换,进行练笔学生有了积累,如果不会表达和运用,那么就等于白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得让学生理解所诵读的古诗词名句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名句的内容,教师得像学生拓展有关古名句的相关内容,比如作者,写作的背景,诗人当时的心境,关于古诗词名句的典故等等.学生深刻理解的其意思后,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训练.1、围绕名句进行段落训练古诗词名句中的意象鲜明,但是对意象的描述是极少的,还留有许多的空白,包括意象的、情感的.这就给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把这作为对学生作文的有机补充,有选择地进行练笔.练笔时,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有关名句的资料.在学生领悟了诗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采用多种角度进行练笔,扩写,改写,写读后感或由一首诗想到的等,给学生以发挥想象的自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难题.另外要学生对古诗词名句进行扩写,也降低写作的难度,避免了学生语句不通顺的现象.长期的训练,学生就会放飞想象,兴趣盎然,入诗境,悟讲情,出精美的文章来.2、给学生一段话,请学生用自己积累过的一句古诗词名句来概括.学生的习作覆盖面越来越宽广了,如果只停留在扩写古诗词名句的基础上,那么就很难适应其他体裁的习作了.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不仅要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让学生用学过的古诗文概括一段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拿生活实际的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其实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名句了.久而久之,学生在描绘一种画面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想起了这个古诗文句子,避免了啰嗦、繁琐地叙述,使学生习作表达意思明了,简洁.三、方法渗透,指导作文古诗词中的名句能够广泛传播,不仅是因为华丽、精练的辞藻,鲜明的思想,也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些直接影响着古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新课程下如何教作文,为教作文而教作文,还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又如何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不可少的.每一句经典的古诗词名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句子是文章的单位,仔细揣摩古诗词名句的写作规律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对学生的习作行文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1、托物言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出自杜甫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写的《望岳》.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可以假托事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这对解决学生作文直白,缺少含蓄之美的弊端是很有帮助的.2、写景状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句对江南春色进行了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从中可以看出写景的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进行选择,抓住鲜明的色彩,可对比,也可反衬,从而烘托出景色的美.3、借景抒情经常告诉学生环境描写是心情的写照,借助景物可以抒发情感,然而学生自己操作起来,就是情归情,物归物.而古诗词名句中却有许多借景抒情的名句,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一首古诗词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导引]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

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潮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解题】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guān)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

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

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

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注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座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贾亭:即贾公亭。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zhuó)春泥。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暖树:指向阳的树木。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

渐:副词,渐渐的。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í) 行不足:百游不厌。

阴:同“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译文】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

一场春雨刚过。

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

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

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

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

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简析】《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

读书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1、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3、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唐 姚合《别贾岛》)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 苏轼 《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5、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宋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 朱熹《劝学诗》) 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