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在峨眉山留言的诗词



峨眉山相关诗词展开全部 来两首李白写的.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眉山相关诗词

展开全部 来两首李白写的.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高峻灵秀,梵宇遍布.文人雅士诗情泉涌,高僧大德禅意如潮,吟诗撰联时有往还. 咏峨眉山的诗词在唐代以前已不鲜见,流传至今有诗词两千多首,楹联近千副. 唐太宗李世明、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帝等留有吟咏峨眉的诗联.诗仙李白写下的《登峨眉山》诗,成为历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写峨眉山的千古绝唱.他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听蜀僧浚弹琴》、《赠胡公求白鹃》、《峨眉山月歌》等亦广为流传.诗圣杜甫在《赠别郑炼赴襄阳》、《寄司马山人十二韵》诗篇中,深情地表达出情寄峨眉的情怀.此外,唐代白居易、骆宾王、陈子昂、岑参;宋代苏东坡、范镇、陆游、范成大、魏了翁;元代黄镇成;明代翰林博士方孝儒、《牡丹亭》作者汤显祖、辞赋家杨慎、高僧贯休、齐已、广济、可闻、元温、普洁、德坚等也都有吟咏峨眉的诗词、楹联传世. 清康熙年间进士、嘉定知府窦容拘祖孙三代五人先后游峨眉,作诗词楹联30余首(副).清乾隆年间进士、吏部员外郎李调元登峨揽胜,写下诗词36首.清人谭钟岳,久游山寺,留下诗词46首.清光绪年间进士、“戊戍二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游山寺,写下60余首诗词.

描写峨眉山的诗文

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忆昔[宋] 陆游 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5、山[唐] 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

峨眉山月歌的全诗

[编辑本段]【原文】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编辑本段]【出处】 《李太白全集》卷八[编辑本段]【体裁及格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1渝州:今四川重庆一带。

讲解: 这是青年李白初次出四川时,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

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这首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作者: 李白,字太白。

唐朝著名诗人。

七言绝句[编辑本段]【译文】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编辑本段] [编辑本段]【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3.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5.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后迁居四川江油。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

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是唐代著名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人物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

李白写过关于峨眉山的雾的诗

《登峨嵋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词之一。

诗词正文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的诗词

《峨眉山月歌》原文和译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影入平羌江水流: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发清溪向三峡: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⑷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

求各位写一首关于峨眉的诗,一定要自己写的!谢谢

杜甫诗: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李白诗: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李商隐诗: 筹笔驿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刘禹锡诗: 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张籍诗: 七绝·成都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刘兼诗: 蜀都春晚感怀蜀都春色渐离披,梦断云空事莫追。

宫阙一城荒作草, 王孙犹自醉如泥。

谁家玉笛吹残照,柳市金丝拂旧堤。

可惜锦江无锦濯,海棠花下杜鹃啼。

薛涛的诗集《锦江集》五卷(太多了) 京镗词: 水调歌头(次卢漕韵呈茶漕二使) 杨卢万人杰,见我眼俱青。

锦官城里胜概,在在款经行。

笔底烟云飞走,胸次乾坤吐纳,议论总纵横。

觉我形秽处,相并玉壶清。

二使者,弦样直,水般平。

岷峨洗净凄怆,威与惠相并。

闻道东来有诏,却恐西留无计,顿使雪山轻。

滚滚蜀江水,不尽是声名。

刘源[清] 成都竹枝词 府城隍庙卖灯市,科甲巷中灯若干。

万烛照人笙管沸,当头明月有谁看。

杨奕[清] 锦城竹枝词 花灯大放闹喧天,狮子龙灯竹马全。

看到锦城春不夜,爱人惟有彩莲船。

展开

写峨眉山的作文450字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在我国的游览名山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主峰高达3099米,非常壮观。

今天我去看了,果然名不虚传,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

游人行走山间,举目四望,看到的都是翠绿、碧绿的树叶,山也埋藏在厚厚的绿叶之中。

另外,它的景点也非常多,有什么清音阁、白龙洞、一线天、自然生态猴区等景点,反正一口气说不完,那我就给你讲讲峨眉山入山的第一个景点-万年寺吧!万年寺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先称普贤寺,唐代改名为白水寺,宋代改名为白水普贤寺,后又改为圣寿万年寺,简称万年寺。

一千多年来,它经历了18次地震,却毫无损伤,是我国建造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座寺庙是峨眉山规模最大的寺庙,在我国也较有名气。

里面有大雄宝殿、无梁砖殿等殿,其中有一个殿里有一座高大的菩萨像,通高7.85米,佛像高3.83米,重62吨,是万年寺内最大的一尊菩萨像了。

正因为这尊这么大的菩萨像和其它的佛像才引来了这么多国内游客及外国游客。

旅游完了,该上车了,我左看看,右看看,看了许多山,都没有峨眉山的主峰万佛顶高,于是我便想起了一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虽然没有去过峨眉山,但是我看过一些关于峨眉山的书和资料。

远望大峨山和二峨山,二山相对如同美女的两条细长柳眉,故称峨眉。

早在公元3世纪初,我国著名史学家张华,即赋予“山如修眉横羽”的美喻。

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则言:“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澄清,望内两山相对加峨眉,故称峨眉焉。

” 我觉得用“秀甲天下”来形容峨眉一点也不过分。

峨眉的秀美表现在三个地方:一美,是指峨眉山山体的轮廓秀美。

二美,是指峨眉山的色彩秀美。

“一日经四季,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中的一年四季,更是异彩纷呈。

春天,山下融融春意,山顶则是北国风光。

夏天,山下已是浓翠欲滴,山顶则刚刚长出新芽。

秋天,山下是红叶满山,山顶还是翠竹傲霜。

冬天,山下依旧春意浓浓,山顶早已白雪皑皑。

难怪诗人说:“峨眉如画画不如。

”画家说:“峨眉如画画不成。

”三美,是指峨眉山雄秀合一的总体美。

与峨眉山相比,“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似乎少了些许多阳刚之气,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山,又似乎少了一点常绿的温馨。

所以,峨眉山被称为“ 震旦第一山”——天下名山,确实名副其实。

峨眉山上半轮秋出自哪一首诗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

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

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

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

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

“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