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和县 镇淮楼朱元璋诗词



[求助]关于镇淮楼关公大刀失窃案展开全部 此刀很重,大概得有180斤到二百斤左右,或许更重一点,有人说是三百斤,看上去象是青铜,具体材质不明,刀柄有4--5公分粗细,原来摆放在镇淮楼的西侧,刀头向北

[求助]关于镇淮楼关公大刀失窃案

展开全部 此刀很重,大概得有180斤到二百斤左右,或许更重一点,有人说是三百斤,看上去象是青铜,具体材质不明,刀柄有4--5公分粗细,原来摆放在镇淮楼的西侧,刀头向北,刀柄冲南,我曾经提过,能拎得动,具体分量搞不清,因我力量大,最重提起过五百多斤的东西,所以不知它有多重,而且时间太久了,记忆也不清晰了,反正很重,常人也许提不起来的。

现在有知道此刀在何处的请告知大家,我想此刀不易被盗,太沉了,也没有多少价值。

镇淮楼文物失窃案当时是轰动一时的,听说还失窃了一个珍珠吧?好象是,听说很大的一颗,其他的情况不是太清楚,当初公安局办案的人或许会更清楚,希望他们能写出来,如果当时此案破了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情节。

可惜了,此案一直未能破。

...

赞美朱元璋的诗词

每一个朝代的开始,都会出现的现象。

是为了以防万一。

毕竟皇帝都是猜忌的。

关于李善长详细的死因,因其当时一句话。

胡惟庸在朝时,曾想拉李善长下水,善长不从,胡拉李善长的弟弟劝说善长,时间久了,善长终于说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这句话后来由于李善长的下人屈打成招,说了出来,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谋反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善长既无谋反的野心也无那个必要,胡惟庸若是做了皇帝,李善长不过也是人臣第一,同现在没区别,为什么要花那个风险去帮胡谋反呢? 青年时期的李善长读书不多,粗通文墨,但为人有智计,喜欢法家学说,“策事多中”,里中推为祭酒。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在颍州起义,淮河南北大震,李善长出于对元朝统治的不满,“欲从雄,未果”②,乃避乱东山中。

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方任郭子兴麾下大校,用计收得横涧山兵二万,南下攻打滁阳(今安徽滁州)。

在路上,李善长到军门求见,朱元璋听说他是地方上有名的人物,很礼貌地接待他,双方谈得很投机。

朱元璋问四方兵起,何时才能太平?李善长说汉高祖也是平民出身的,为人气量大,看得远,善于用人,不乱杀人,五年功夫,便平定了天下。

元朝不得人心,上下不和,已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

濠州与沛相去不远,你如能学习这位同乡的长处,天下太平也就快了。

朱元璋听后连声叫好,留下他做幕府的掌书记,嘱咐他:如今群雄四起,天下糜烂,仗要打得好,最要紧的是要有好的参谋人员,我看群雄中管文书的和做参谋的幕僚,总要说左右将士的坏话,文武不团结,将士施展不了才能,自然非败不可。

将士垮了,主帅势孤力单,也相继而亡,你应该吸取这个教训,协调诸将,不要学那些幕僚的坏样子。

从这时候起,李善长便一心一意地追随朱元璋,随他“下滁阳,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很受信任。

随着事业的扩大,四方将士来投效者日益增多,李善长考察他们的才能,建议提拔有功和有能力的,处分不积极的将吏,使部下能人尽其才,安心做事。

武将中有以力相争的,李善长就“委曲调护”,致使不发生矛盾。

①但是李善长的乡里观念很重,在战争年代,这个缺点还不很明显,到明皇朝建立以后,他的同乡观念不免有结党之嫌,最后则成了致祸的口实。

至正十四年(1354),郭子兴南下,率万人至滁阳,因统朱元璋军,并欲夺善长自用,李善长不愿,朱元璋曰:“主帅,我父也,安得不去?”但李善长极力推托,始终未往,久之,郭子兴也不再相强,而朱元璋却对他更加信任了②。

不久,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代领其兵,镇守和阳(今安徽和县)。

有一次,朱元璋亲自袭击鸡笼山寨,派少量兵佐李善长留守,临行嘱曰:“敌人一旦来犯,千万不要出击!”当时元朝王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也先先后屯兵新塘、青山等处,闻和阳城虚,急来偷袭。

李善长临危知变,暗设埋伏,大败敌军,朱元璋闻报喜曰:“不意缝掖乃办执戈!”③因共谋渡江,李善长说:“我兵众粮少,舟楫不备,请稍候。

”碰巧巢湖水帅俞通海、廖永安等,以水军万余来投,李善长大喜曰:“天赞我也!”便决定渡江,败蛮子海牙,拔牛渚,下采石,乘胜取太平。

军队进城前,朱元璋叫李善长先写好禁约:“不许掳掠,违令按军法处置!”等太平城一下,就四处张贴,军士们看了,“肃然无敢犯”。

严明的军纪使朱元璋在民众中留下良好的影响。

乃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朱元璋任元帅,以李善长为帅府都事。

军纪好,民众都放了心,这名气传遍了,朱元璋军事上的成功和巩固便有了保障。

这年,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以李善长为参议,时宋思颜、李梦庚、郭景祥、陶安等俱为省僚,而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决于李善长。

有一天,朱元璋问他:“你常比我为汉高祖,你是酂侯。

至于徐达吗,也比得上淮阴侯,可留侯在哪里呢?”李善长答:“金华人宋濂博闻强记,又兼通象纬,可当此任。

”朱元璋补充说:“据我所知,通象纬者莫如青田刘基。

”于是便聘请两人共谋大业。

①可以这么说,以宋、刘为代表的浙东集团在朱元璋一生事业中,与淮西力量发挥着相得益彰的巨大作用

至正二十年(1360)夏,陈友谅约张士诚合攻应天,朱元璋决定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命康茂才速使陈友谅来攻,李善长不解曰:“我正以来为忧,怎么反叫他快点来呢?”朱元璋解释道:“假如陈张相结,我怎么抵挡得了。

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先攻破友谅。

陈败,张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李善长称是。

遂出兵,大败陈友谅。

② 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拜李善长为右相国,时犹承元制尚右。

李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擅长辞令,朱元璋有所招纳,往往由他代草。

几次大的战斗如西克江州(今江西九江)、两平洪都(今江西南昌)、援安丰(今安徽寿县南、安丰塘北)、讨庐州(治所在今安徽合肥)、下武昌,都由李善长留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

前方战事频起,命将四征,百万供给,皆由李善长转调。

又请征两淮盐税,立茶法,皆根据元制而去其弊政。

不久复请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

刘邦和朱元璋,谁的诗词厉害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翃、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昚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丘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唐玄宗)、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佚名、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馀、祖咏

求列举一些朱元璋时期的大将.

展开全部 常遇春 (1330~1369) 中国明代将领。

字伯仁。

安徽怀远人。

长臂善射。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参加农民起义军,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破集庆(今南京)等地,屡立战功,升中翼大元帅。

此后连克宁国(今属安徽)、池州(今安徽贵池)、婺州(今浙江金华)等城。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救出被陈友谅军围困的朱元璋,旋即率军封锁湖口,会同诸将全歼陈军。

二十五年十月,与徐达率军进攻张士诚,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苏州),俘获张士诚。

因功升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十月,又与徐达率军北上,转战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

明洪武二年(1369),率军继续北征,攻占元上都(今蒙古-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俘元宗王及将士万余。

七月,回师途中,暴病而卒。

追封开平王。

徐达 (1332~1385) 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

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

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

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

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

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

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

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

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邓愈 (1337~1377)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

字伯颜,虹县(今安徽泗县)人。

元至正十三年(1353),16岁的邓愈继承父志,领兵继续抗元。

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军,在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今属江苏)诸战中,屡立战功。

19岁升广兴翼元帅。

后转战今皖、浙、赣等地,连战皆胜。

二十三年夏,陈友谅率军号60万围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抚州门,城破30余丈,率军且战且筑,协助都督朱文正坚守85天。

鄱阳湖之战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县,升江西行省右丞。

明洪武三年(1370),从徐达远征甘肃,身先士卒,击败元军。

后分兵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

四年,在明攻灭夏蜀之战中,坐镇襄阳(今属湖北),筹运粮秣军马,供应从征各部。

十年,任征西将军,平定吐蕃反抗势力,至昆仑山而还。

因病卒于寿春(今安徽寿县)。

汤和 (1326~1395)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

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为人谨慎,沉敏多智。

李文忠 (1339~1384) 中国明朝开国名将,字思本,江苏盱眙人。

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

冯国用 冯国用(1323-1358),明初大将。

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汉族

元末与弟冯胜组织武装,继投朱元璋,典亲兵,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镇江、丹阳、宁国等地,累建军功。

后从征金华、绍兴

擢升亲军都指挥使。

不久死于军中。

追封郢国公。

元末时,天下大乱,各地农民义军蜂起,反抗元朝政权族的压迫,冯国用与其弟冯国胜也组织农民武装,结寨自保。

朱元璋率军至定远妙山时,冯国用兄弟二人率部归顺。

朱元璋留之于幕府。

从克滁(今安徽省滁州市)、和(今安徽省和县)。

寻渡江南下,克太平(今安徽省太平县)。

朱元璋将冯国用视为心腹,后从克集庆(今江苏南京市);下镇江(今江苏省镇江市);征金华(今浙江省金华市);攻绍兴(今浙江省绍兴市),皆有功,擢亲军都指挥。

卒于军。

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郢国公,肖像功臣庙,位次第八。

朱文正 朱文正是明初一名开国大将,是朱元璋的侄儿.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中给了朱文正很高的评价,将朱文正誉为元末明初“天下第五名将”. 蓝玉 蓝玉(?~1393),定远(今属安徽)人,开平王常遇春内弟。

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

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十四年封永昌侯。

二十年拜为大将军,屯蓟州。

洪武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之战,杀北元太尉蛮子等,降其众,获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甚多。

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为卫青、李靖,封为凉国公。

体育馆坐有轨电车到镇淮楼

55,3942396.005 i=0,1,1 s=bt%26c%3D162%26sn%3D1%24%24f673c250e262ea54441a32bf%24%2413256626.6%2C3943593.8%24%24%25E6%25B7%25AE%25E5%25AE%2589%25E4%25BD%2593%25E8%2582%25B2%25E4%25B8%25AD%25E5%25BF%2583-%25E4%25BD%2593%25E8%2582%25B2%25E9%25A6%2586%24%24%26en%3D1%24%2425ec69fcbe9b7d7dc26c145c%24%2413264000;newmap=1 l=13 amp、从淮安体育中心-体育...步行约270米,到达体育中心站2、乘坐游1路,经过15站, 到达名人亭站3、步行约1.7%24%24%25E9%2595%2587%25E6%25B7%25AE%25E6%25A5%25BC%24%24 amp;t=1461232942848" > 赞美朱元璋的诗词有哪些?

《金鸡报晓》 朱元璋(明朝)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志向远大) 《赞明太祖》 朱元璋(明朝)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

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

(英雄气概) 《庐山诗》 朱元璋(明朝)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打油诗》 少未闻书香,贫苦放牛郎。

家亡入皇觉,云游豫皖江。

从戎濠州旅,行伍红巾装。

智勇冠三军,聚义揽豪强。

开府据应天,积粮高筑墙。

两淮灭士诚,鄱阳平友谅。

北伐取大都,海宇复华邦。

传奇帝业路,莫过朱元璋。

《七修类稿·明·郎瑛 》 朱元璋(明朝) 太平府般若庵,太祖既渡江,微行于庵,欲借一宿,僧异而问其爵里姓名,乃题诗于壁曰:“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后登极,闻诗已无有,旨钥僧至京,将杀之,既曰:“予诗何去之?”僧曰:“御制后,仅有吾故师四句在焉。

”问曰:“何诗?”僧诵云:“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悉;故将法水轻轻洗,尚有毫光射斗牛。

”上笑释之。

朱元璋,明太祖(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攻占集庆路后改为应天府。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上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于南京,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