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描写蟋蟀的古诗词



描写蟋蟀的古诗展开全部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

描写蟋蟀的古诗

展开全部 1、《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3、创作背景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

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

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4、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

描写蟋蟀的古诗

1、《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3、创作背景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

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

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4、作者简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描写蟋蟀的古诗关于5年级下册的古诗

诗经·豳风·七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姜夔 齐天乐(黄钟宫)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

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

功父先成,辞甚美。

予裴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

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

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舆,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关于蟋蟀的古诗有哪些?

展开全部 十月蟋蟀 先秦 诗经《七月》蟋蟀在堂 先秦 诗经《蟋蟀》蟋蟀伤局促 汉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闻屋壁间蟋蟀有声 宋 姜夔《齐天乐·丙辰岁》野秋鸣蟋蟀 唐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蟋蟀近床声 唐 白居易《夜坐》书床鸣蟋蟀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蟋蟀催寒砧 唐 顾况 《杂曲歌辞·游子吟》...

.关于“蟋蟀”的诗句有哪些?

1、《蟋蟀》先秦:佚名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2、《短歌行》魏晋:陆机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3、《蟋蟀》唐代:齐己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

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4、《蟋蟀诗》唐代:罗隐顽飔毙芳,吹愁夕长。

屑戍有动,歌离吊梦。

如诉如言,绪引虚宽。

周隙伺榻,繁咽夤缘。

范睡蝉老,冠峨緌好。

不冠不緌,尔奚以悲。

蚊蚋有毒,食人肌肉。

苍蝇多端,黑白偷安。

尔也出处,物兮莫累。

坏舍啼衰,虚堂泣曙。

勿徇喧哗,鼠岂无牙。

勿学萋菲,垣亦有耳。

危条槁飞,抽恨咿咿。

别帐缸冷,柔魂不定。

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与子伫立,裴回思多。

5、《蝶恋花·旅月怀人》清代:宋琬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

跟蟋蟀有关的古诗词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语文高考的两项内容。

古代诗歌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为了帮助师生进行复习,在此,谈谈我对这两个考点的理解。

诗歌的形象,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也即朱光潜所言的“典型情节”(《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诗的意象因物象(即“素材”,朱光潜语)不同,也有不同的类别: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有情节的事,有的是人物形象;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组合的;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事活动社会风情。

人物形象既可以是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或是抒情诗中的客体人物。

鉴赏一首古诗的形象,首先要把握这首诗刻画的意象。

如朱光潜分析白居易《忆江南》的第一首,刻画的便是“春天的江花、江水”这两个意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个意象的“素材”是自然景物。

《忆江南》第二首,其意象是“两个足以说明他(白居易)的快乐生活”的典型情节:“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而这两个意象则是抒情主人公的生活片段了。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境和意象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它们都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意象、情调、意趣和氛围,但又有所区别:范围上有大与小的关系,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

意境是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合中产生的,意象的组接、发展、转换、开拓、深化……方能形成意境。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上阕有几个意象:碧云天、黄叶地、碧翠水波、斜阳、无情芳草。

如果单个地孤立地来看,它分别描绘了秋季的天、地、斜阳、碧云、黄叶、芳草、秋水,只是零星的自然景物的残片,最多也只是刻画了秋景,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而已。

然而,这几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变成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为我们展示的就是一幅完整的和谐的图画:秋高气爽,碧空万里,金风阵阵,黄叶翻飞,水波碧翠,烟雾笼罩,清风徐来,涟漪如环,落日余晖,晚霞万里,辉映着漫山红遍,水天一色。

这是何等清澈剔透,色彩绚烂而又广阔无际的境界。

就在这千里秋色,满目斜晖之外,却是那无边的芳草远接天涯,(诗人)故里想必应在芳草的尽头,斜阳尚可看见,而那故乡却望不到,这怎么令他不思念故乡,怀念京都?诗人胸怀报国之志却落得被远黜的遭际,触景生情,离乡之愁,去国之忧,焉能不油然而生,而竟至怨“芳草无情”。

下阕直书胸臆“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诗人梦里思乡,高楼独倚,借酒消愁,而愁上加愁。

以“乡魂”“相思”呼应上阕“芳草”的暗喻,上下阕有机结合,恢弘阔大的景象与缠绵深挚的情思浑然一体,使景有所指,情有所依,情与景水乳交融,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境界。

如上所述,意境已不是简单的意象,更不是客观物象(“素材”),用朱光潜的话来说,它已是由“典型情节”“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了。

朱光潜对《忆江南》其一的意境做了这样的描述:身居“春来迟”的北方诗人,回想此时的江南,“太阳照着江边的花像火”,“是一个明亮的温暖的大晴天的气氛”,“似乎使身上都暖和起来了”,“从这一片红花、一江春水感到生命在流动,在欣欣向荣”,联想起“江南春天的繁华灿烂”,洋溢着“青春蓬勃活跃的愉快”,表现了诗人回忆往昔在江南美好的日子的欣喜。

这一描述充分体现了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一本质特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诗歌意境。

要感受和进入一首诗的意境,首先得读懂这首诗。

从读懂到入境,笔者认为有四个步骤的活动;这就是诵读吟咏,“知人论世”,披文释句和入境涵泳。

知人论世就是解题,就是了解作者的身世,写作背景和创作的意图等。

披文释句就是通过解释诗句打开鉴赏诗歌艺术形象之门。

诗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

语言的理解、揣摩和品味是进入诗境的不二法门。

释句,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特别要理解富有表现力的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

释句,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

诗歌的含蓄形象是和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移用、双关和用典等修辞手法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体会诗句中的本体义、指代义、双关义、语境义等。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四字既点明时令,又暗喻李龟年和自己两人的遭遇,还暗喻唐王朝的局势,蕴藉含蓄,大可玩味。

如果不了解这些语境,不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不知人论世,不揣摩诗句的深层含义,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是达不到这种境地的。

古诗中的意象,有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寓意。

如梅,在传统的古诗中即是“孤独”“寂寞”...

跟蟋蟀有关的古诗词

蝶恋花作者:宋琬 朝代:清 体裁:词 月去疏帘才数尺, 鸟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 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

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 方伊遮掩窗儿黑。

蟋蟀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诗词】:蟋蟀在堂, 岁聿[1]其莫[2]。

今我不乐, 日月其除[3]。

无已[4]大[5]康, 职[6]思其居[7]。

好乐无荒[8], 良士瞿瞿[9]。

蟋蟀在堂, 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 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 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 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 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 日月其慆[10]。

无已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 良士休休。

古诗十九首作者:汉无名氏 朝代:汉 东城高且长, 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 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 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 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 何为自结束!重九日宴江阴作者:杜审言 朝代:唐 体裁:五律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