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李兆海诗词



赞美濠河的诗词以下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一、濠河漫咏 什么地方位于江北,却有江南之秀? 什么地方距京千里,却也曾叫过通州? 什么地方左窗可听海,右窗涌江声? 什么地方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 什么地方

赞美濠河的诗词

以下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一、濠河漫咏 什么地方位于江北,却有江南之秀? 什么地方距京千里,却也曾叫过通州? 什么地方左窗可听海,右窗涌江声? 什么地方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 什么地方男也儒雅,女也清秀? 什么地方风也轻快,雨也温柔? 什么地方满目浓绿,让人美不够? 什么地方酒醇汤鲜,叫人醉个透? 南通,这就是南通。

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南通,这就是南通。

让人走了就永远把她梦中留。

二、《 南通记游 》远离喧嚣远离尘,难得清闲游古城

街巷直列婆娑树,商厦林立玲珑门。

濠河水景真秀美,通州民风多朴纯。

淡淡秋日秋风里,秋风吹拂清闲人。

——刘康毅这是一首七律旅游诗。

符合平仄,对仗工整。

用词贴切。

全诗一气呵成。

描绘了南通濠河两畔优雅景色。

远离喧嚣红尘,商厦林立,街巷直列。

一排井然有序的感觉。

濠河水碧,民风淳朴。

游人悠然自得的漫步在如诗如画的风景里。

三、一等奖:2首江苏扬州市 周冠军紫琅歌请作琅山游,复作紫琅歌。

苍苍欣所遇,侧耳听江波。

五山列珠枕江风,紫琅山居第一峰。

草木葱茏山光婉,烟云若接江声远。

画图推开千年境,江潮日夜流不返。

鸟歌人影自来去,巉崖幽阁知何处。

法乳堂前一徘徊,低眉俯首休相催。

幻公塔畔英雄迹,往往世事如惊雷。

山寺在眼佛在心,但与长江说古今。

高一望渺空阔,大江南北景如泼。

曲流长带清泠泠,丘壑随意仁者情。

散怀别有濠梁乐,荣华住满紫琅城。

临江傍海黄金岸,商贾熙熙意纵横。

扁舟已逐渔隐过,巨轮还复载梦多。

君不见啬公去后天下变,国运何当成淹蹇;君不见悠悠百年中国梦,手把红旗今朝弄。

拭目看尽紫琅春,羡他做个紫琅人。

安徽省蚌埠市 李明科秋日游南通扬子江边第一珠,据川望海抱吴都。

玉兰风度生清境,金菊精神浸画图。

濠水秋光千古秀,文峰气象百年殊。

农家闲日无多事,掬得朝霞入酒壶。

注:广玉兰、菊花为南通市树、市花。

文峰塔是南通崇文兴业的象征。

二等奖:4首江苏省南通市 夏玉泉临江仙?洋口港边即景云水苍茫飞雪浪,鸥声应和渔谣。

风帆竞发弄春潮。

凝眸天际处,遥见片红飘。

今喜古洲圆港梦,长龙横卧惊涛。

酒香十里把人招。

杏花亭子畔,弹唱《凤还巢》。

山东省聊城市 高怀柱濠河畔诗友置宅河边四季春,退居难得一闲身。

朝行廊榭同波语,暮上亭台与鸟亲。

月下敲门来饮者,棋中对手是诗人。

看花看柳寻常事,无柳无花看白云。

北京市 何 鹤磨刀老人吴锦泉吴锦泉,农民,84岁,磨刀为生。

生活清苦,馒头咸菜。

屡为灾区捐款。

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

累计捐款23392.2元。

何计八旬巢已空,横街竖巷影匆匆。

品馒头味寒兼暑;磨菜刀声西复东。

硬币千枚秋月朗;丹心一片晚霞红。

人生意义休多问,尽在无私奉献中。

广东省-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广东省茂名市 苏 俊醉美南通吟珠明江海古通州,形胜依然踞上游。

云拥五山扶日起,天连一水抱城流。

首兴工业招灵凤,更挟春雷驾玉虬。

人在名都谁不醉?菊花香又满琼瓯。

注:名都。

南通有长寿之都的嘉名。

又,菊花,南通之市花也。

三等奖:6首浙江杭州市 严立青过狼山麓谒骆宾王墓称杰初唐遐迩闻,才情岂仅纸间存。

咏鹅数语饶童趣,飞檄一篇惊帝阍。

海角流亡牵众念,江干归葬寄孤魂。

我来怅对凄清草,撮土为香拜墓门。

湖南省永州市 冯国喜狼山感怀雾迷津渡见孤鬟,遥忆鉴真去未还。

我待芙蓉开九面,谁凭翰墨写千般?诗能称霸名难灭,海不扬波云亦闲。

长啸一声潮汐起,气吞万里是狼山。

注:“诗能称霸”,指初唐杰出诗人骆宾王,墓在狼山。

北京市 李葆国濠河秋月巧串珍珠抟碧流,名园好作绕城游。

灯分柳岸花千树,诗漾虹桥月一勾。

燕影回波曜亭上,琴声邀韵到心头。

瑶池端合金风约,除却濠河不是秋。

上海市 宋 彬暮春登狼山军山郁郁倚天极,狼山簇起青苍色。

剑山瘦脊立如刀,黄泥马鞍各相得。

当时谁舞祖龙鞭,驱石到此波涛侧。

波涛万里自西来,楚尾吴头天一域。

五山当江作海门,就中狼山独迥特。

平生踪迹慕胜游,今来一登逞筋力。

楝花风逼数峰清,白蜃云萦千磴仄。

且穿岩曲到招提,欲访菩萨行蓦直。

禅心一点祓尘嚣,忽然丘壑横胸臆。

漫倚石栏四望遥,殿外香炉烟未熄。

下方隐隐见重城,便是沃饶烟水国。

自古在昔为要枢,关通江南与江北。

欣逢盛时蔼政声,召杜清身能率职。

山储灵踪水养德。

乐安黎庶同生息。

久矣念兹而在兹,无奈睽违方在即。

愿言归去复归来,不然何以慰相忆。

江苏省南通市 汪小琴芙蓉女儿歌(中华新韵)——追忆全国优秀志愿者 南通如皋爱心大使赵小婷赵家有女正青春,小荷初长气色新。

婷娜婀娉存远志,千山万水去扶贫。

古往今来最是真,躬耕三尺写青春。

地怀妒忌天挟恨,峭壁嶙峋路难寻。

飞来横祸胆心惊,作孽山石肆虐行。

百里山河呜咽泣,彷徨万众哽咽鸣。

一声走好泪朦朦,两眼模糊视不清。

三界炎炎犹觉冷,四方亲友坠寒冰。

五官胆颤梦三更,六亲心惊涕泪横。

七古瑶琴谁可续?八方闻讯举哀鸣。

九鼎不足叹玉灵,十方相请唤不应。

黔南学子常思忆,雉水园丁梦中盈。

香消玉陨袅烟升,物是人非泪不停。

泛泛愚痴当自省,醒醐灌顶换新生

我本无缘未识卿,苍穹愿乞引莲...

董其昌这个人人品如何?

人物评价《画史绘要》: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

《明史》: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

人儗之米芾、赵孟頫云。

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

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明史·文苑传》:①名闻国外,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②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邢同、顺天米万锺、晋江张瑞图,时人谓“邢张米董,然三人者不逮其昌甚远。

《论书绝句》(王文治):书家神品。

明人周之士: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清翁同龢: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

清代学者包世臣:行笔不免空怯。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

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明末书评家何三畏: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跋董其昌墨迹后》(康熙帝玄烨):①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

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

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②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能得其运腕之法,转运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雄奇峭拔,草书纵横排宕有致。

人物争议 仕隐董其昌董其昌对于人事极其精明,在仕途生涯中三进三退,腾挪闪跃,“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其35岁走上仕途,80岁告老还乡,亦官亦隐45年,总计为官18年退归田里27年,既在仕宦阶层中营造了谦逊超迈的形象,又攀上了世俗权势的巅峰。

董其昌出身于松江望族,但幼时家寒。

十七岁时靠他人资助通过府试成为秀才,直到三十五岁(1589年)才考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充皇长子(即后来明光宗朱常洛)讲官。

但一年之后,他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

其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妖书案”、“楚太子狱”,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风云诡谲。

直到光宗继位,董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神宗实录》。

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继任的熹宗天启朝,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即退隐“家居八载”。

崇祯五年,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

次年,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是非董其昌民抄董宦事件,古今皆有人对董其昌提出了异议:“不意优游林下以书画鉴赏负盛名之董文敏家教如此,声名如此!”“思白书画,可行双绝,而作恶如此,异特有玷风雅?”当然也有人怀疑“民抄董宦”的真实性,说董其昌是为名所累。

清代前期的官修《明史》则说,事情的起因缘于董其昌为官时不徇私情,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是这些势家鼓动的乱民所为。

清朝初年修撰《明史》的学者认为,“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明史》)这里就说明了董其昌是为另一个特权家族所怨恨,最后这个特权家族的爪牙和被煽动的老百姓就伙同烧毁了董其昌的的屋宅。

或许有人会怀疑修撰《明史》的人可能因为董其昌的名气太大,所以尽量为董其昌说好话。

《明史》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

而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清朝修史之起距董其昌所处时代不过几十年,耆老见证者倘在,取证核实起来或许并不难。

而修《明史》的两大贡献人万斯同和王鸿绪,又都是治史良才,秉承黄宗羲的衣钵,注重历史事实。

而康熙、乾隆时期政治氛围特别紧张,文字狱搞的特别残酷,动辄就会有人因为文字狱事件而被满门抄斩,这时候的专家们没有必要为一个前朝的董其昌去走极端,犯政治上的错误。

况且董其昌在清朝文字狱时期也是满清统治者所打击的对象,他关于“奴酋好杀,辽之怨恨上通于天”的言论令历代清帝大为光火,他为同年袁可立所亲笔撰文书写数万字的《节寰袁公行状》四册,因为有多处所谓“诋斥满洲语句”的地方而遭到禁毁。

因为袁可立、毛文龙等人因为长于明末建州兵事而成为清朝官方所需要刻意回避的对象。

清朝为董其昌粉饰作美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明史》对董其昌的评价是忠于史实的。

董其昌所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南京礼部尚书。

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在陪都南京做礼部尚书和在北京做礼部尚书是不一样的,董其昌也算不上什么特大的实权派高官,单凭这一点来证明董其昌权势熏天,根本站不住脚。

他的这点浮职虚位的权力无法达到如王振、汪直、魏忠贤那样能鱼肉官吏百姓的能力,揭帖所说董其昌“险如卢杞,富如元载,淫奢如董卓”是言过其实的。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