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菩萨蛮诗词欣赏大全



温庭筠《菩萨蛮》诗歌鉴赏展开全部 《菩萨蛮》: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仍表现

温庭筠《菩萨蛮》诗歌鉴赏

展开全部 《菩萨蛮》: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仍表现工瑞所讲的温词的两点特色,他标举了精美的名物,像“水晶帘”、 “玻璃枕”、“鸳鸯锦”,而且给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

换头的“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接连用了几个舌尖和齿头发音的字,则又从声调中传达出一种美感。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一句中“水精”、“玻璃”一般给人的感觉是冰冷的、坚硬的,而他马上承接的“暖香惹梦鸳鸯锦”,则是温暖的、柔软的,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而同时在前两句和三四句之间又有另外一种对比,一、二句是闺房中室内的景色,而“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是室外江上的景色,现在我们着重要讲的就是温词第三点特色:突然的跳接。

温飞卿另几首《菩萨蛮》词也有这样的写法,如“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和“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都是女子头上的装饰跳接到大自然的景物花草。

温飞卿的特色就正在于他不曾清楚地告诉你是什么。

例如他还有“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的句子,“函”即枕函,古代的枕函材料都是硬的,而且内部空心,故而名曰“函”。

“宝函”也者,是说这个枕函上有金玉螺细的装饰,“钿雀”接在“宝函”之后,很可能是说“枕函”上用螺钿镶嵌出雀鸟的形状,再加上“金鸂鶒”,给人一种宝函上既有钿雀又有金鸂鶒的印象。

这实在有些繁复,在标举名物时显得没有层次,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金鸂鶒”不是在宝函上的装饰,而是香炉。

后蜀词人顾敻有词云:“绣帏香断金鸂鶒”(《河传》),说在那美丽的绣花的帏幕之后,金鸂鶒中焚的香已经燃尽。

所以金鸂鶒明显的是指香炉。

中国古代香炉以铜做成,一般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兽形,李清照的词“香冷金猊”(《凤凰台上忆吹箫》)可以为证。

另外一种是鸟形,有人谓之为“金鸭”。

飞卿这词中的“金鸂鶒”便是一种鸟状的香炉。

而后面一句他所写的“沉香阁上吴山碧”,沉香阁也有两种可能,一便是搂阁的阁,就如同那唐玄宗陪杨贵妃赏牡丹花的沉香亭一样,同是建筑中的亭阁。

另一种可能是像《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记述的,杨国忠等贵戚之家“以沉香为阁”,这种阁则并非建筑,而是一种放置东西的格架。

“沉香阁上吴山碧”,如果以沉香阁为搂阁之类的建筑而言,就是说你站在沉香阁上远眺外面青碧色的吴山,这是一种解释。

而若以沉香阁是室内精美的格架之类的家俱而言,则“吴山碧”便是在此格架上用以装饰的山水图样。

接下来,温飞卿仍不做理性的解说,却以“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这样的室外景色跳接承之,所以有人不喜欢温词,像李冰若《栩庄漫记》就说他的词是“浪费丽字,扞格晦涩”。

我现在要说明的是宇宙中一切事物,他的优劣长短都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不喜欢温词的人说他“浪费丽字,扞格晦涩。

”这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

常州派的词人说他的词有屈骚一类的喻托,说他的十四首《菩萨蛮》是“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张惠言《词选》)说他的一首首之间的连接就如同司马相如给陈皇后写的《长门赋》,而他是将《长门赋》的章法倒过来了,所谓“节节逆叙”是也。

这种说法纯粹是深文周内的猜想。

至于张惠言曾经还说“照花四句,《离骚》 ‘初服’之意”,则还不失一种有依据的联想。

刚才我们说了温词引起人们这种联想的特色是因为他叙写的口吻和情意,与托喻的传统有暗合之处,他写“簪花”、 “照镜”、“画眉”,与中国诗歌中美人思妇之作的传统有一致的地方

唯其叙写的不明白,而且常用突然的跳接,留下许多空白的地方而不连贯,所以就使得读者可以用自己的想像去填补这些空白,给了读者填充和联想的馀地,这正是温词之所以使读者会有那丰富的联想的缘故,也是温词第三点的特色。

温词另两首《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及“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都写男女间相思爱慕之情,这当然是晚唐五代词一般的特色,因为那时的词人多是写诗人才子与歌儿舞伎之间的爱情,而这种感情奇妙的一点就是可以引起喻托的联想,而从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感情引起喻托的联想还不仅是中国诗歌的传统而已,同时这也是西洋文学的传统,不管你爱慕的是什么,是理想、事业、主义或宗教等等,在人世之间最具体、最鲜明、最强烈、最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还是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慕之情,这正是词这种本来只是歌筵酒席之间毫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的歌曲后来竟可以引伸出这样深广寄托的含义的主要原因。

一切爱慕怀思景仰追寻的感情都与这种激情有相似之处。

西方文学也有这种传统,所以西方诗歌中也往往用男女之情表现宗教的感情,《圣经》中的《雅歌》就都是爱情的诗篇。

再加以温词突然跳接的笔法更留下许多空白之处,给了读者很大的联想的余地。

这正是温词容易引起人托喻之想的重要缘故。

当然五代的艳词有许多都...

温庭筠《菩萨蛮》诗歌鉴赏

神情毕现 精妙绝伦 ——说温庭筠的《菩萨蛮》 蔡厚示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在中国文学史上,温庭筠(约812-866)可称为第一位专业词人。

这不仅因为他的词名压倒了诗名,而且由于中国词史上的词别集是从他的《金荃集》开始的。

他流传下来的词近七十首,主要保存在赵崇祚编的《花间集》中。

它大都写闺妇或妓女们的爱情,但也有少数写边塞题材的作品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綯丞相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据《乐府纪闻》为二十首,现存十五首)。

词成后,令狐綯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李忱,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

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綯,以致终生不被重用。

这首词写一个闺中贵妇的苦闷心情。

首句中的"小山"一词,历来有多种解释。

许昂霄《词综偶评》说:"盖指屏山而言"。

全句谓屏风上雕绘着重重叠叠的小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一明一灭地闪烁。

另一解认为指眉。

《天宝遗事》载:"明皇幸蜀,命画工作十眉图。

"据《海录碎事》:"十眉图:一鸳鸯、二小山……"。

"金重叠",谓把眉毛画成黄色,像金一般重叠。

杨慎《词品》说:"北周静帝令人黄眉墨妆,其风流于后世。

"全句是说,眉上涂的颜料有的掉了,因此金光有明有灭,暗示睡觉后妆残了的意思。

我师林庚先生曾另作一解。

他在1962年给我的信中说:"小山重叠"指发髻,"金明灭"指首饰上闪动着的光彩。

这自可备一说。

但根据词的上下文义细细推断,似仍以作眉毛为好。

因为首句说眉上的颜色褪了,次句说头发蓬蓬松松地快垂到腮边了,三、四两句才接着说女主人公懒洋洋地起床画眉和梳妆。

这样前后呼应,层次极为分明。

下片写她梳洗和打扮齐整了,为了看头上的花饰是否插好,便拿两面镜子一前一后地照着瞧。

镜子里交叉出现了她的脸孔和花饰。

它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好看。

末两句写她穿上新贴图样的绣花丝绸短袄,袄子上盘着一对对金色的鹧鸪。

这双双对对的鹧鸪,勾起她无限的情思。

表面看来,这首词写的不过是女主人公从睡醒后到梳妆打扮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却能充分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做到神情毕现。

开头两句,写她脸孔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乌黑柔软,再衬上金黄色的眉毛,显得多么光艳!它不仅让读者看到色彩和闻到香味,而且试图触动读者的全部感官。

在短短十四字中,竟把色泽、气味、体态……连同神情都生动地描绘出来,技巧不能说不高。

俞平伯先生指出:"'度'字含有飞动意。

"叶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也说:"'度'字生动,……足以唤起人活泼之意象。

"在词人的联想中,"云"字乃从"鬓"字生出,"度"字又从"云"字生出。

词人再于"度"字添一"欲"字,就把无生命的"鬓云"写活了。

试想:于金光明灭之中,云鬓飘拂之际,连细小的眉、发也如此富有生气,岂不更撩人乎?这两句,已写出女主人公娇慵万分,所以第三句点出一个"懒"字,这才不使人觉得"懒"字突兀。

不仅不觉得突兀,反觉得它与上文扣得很紧。

因为眉残了,便画眉;发松了,便梳妆。

第四句末用个"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

因为她心上的人不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又"妆"字上着一"弄"字,便含无聊已极而借此消遣的意味。

五、六两句,衬出一幅花面相映图。

花似人面,人面似花。

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 结拍两句,说她穿上短袄,看着一双双用金线绣成的鹧鸪出神。

鹧鸪尚懂得成双成对,而人呢?鹧鸪似乎在叫:"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而她的哥却早已出门远去,这怎不教人难挨难耐呢? 话说回来,这首词艺术技巧固然很高,思想内容却比较贫乏。

特别是温庭筠词大都写这类题材,浓墨重彩,看多了未免使人腻味。

清常州派词人张惠言把此词比作屈原《离骚》中的"修吾初服"之意,自然是拟于不伦,但另有人把它斥为黄色作品,我看也未免过分。

清人刘熙灾在《艺概》中说:"温飞卿词,精纱绝人(伦),然类不出乎绮怨。

"说得相当中肯的。

我以为,通过对温庭筠词艺术技巧的探讨,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审美价值的。

=========================== 温庭筠 香灯伴残梦, 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 满庭山杏花。

在五、七言绝句中,五绝较为近古;前人论五绝,也每以“调古”为上乘。

温庭筠这首五绝,却和崇尚真切、浑朴、古澹的“调古”之作迥然有别。

它的意境和风格都更接近于词,甚至不妨说它就是一种词化的小诗。

碧磵驿所在不详,据次句可知,是和诗人怀想的“楚国”相隔遥远的一所山间驿舍。

诗中所写的,全是清晨梦醒以后瞬间的情思和感受。

首句写旅宿者清晨刚醒时恍忽迷离的情景。

乍醒时,思绪还停留在刚刚消逝的梦境中,仿佛还在继续着昨夜的残梦。

在恍忽迷离中,看到孤灯荧荧,明灭不定,更增添了这种恍在梦中的感觉。

“残梦”,正点题内“晓”字,并且透出一种迷惘...

【李清照菩萨蛮】诗词鉴赏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

(1)沉香是睡时所烧,香气已经消散尽,而作者的酒还未醒,说明了已过很长一段时间,可见醉得很沉.最后一句重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所作 \ 等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表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守旧不思恢复的南宋统治者谴责,?B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作者采用了对比表现手法,词上片写喜,下片写悲.表面看去意似不连,实际关系非常紧密.春风送暖本应该欢乐地尽情领略着大好春光,然而节候的变化,往往特别容易触动人的思乡怀人只情,想到山河破碎,有家难归,这美好的春色,反而变成了生愁酿恨只物.所以上片的喜更加反衬出下片只悲,写喜是宾,写恨是主;悲喜对照,把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求菩萨蛮谢逸的,诗词译文,不是赏析!!!是译文,谢谢!

苏轼的好友张先,年逾80,娶一18岁美貌少女为妾。

苏轼遂作诗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鲜红娇嫩,暗指一个白发老者娶一少女为妻。

其中“压”字用得巧妙暧昧。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一个美女为妾。

当时和他在论坛上常有诗词唱 和的著名词人苏轼和众多词友去拜访他,问老前辈得此美眷有什么感想,张先于是随口 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当即和了一首打油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求菩萨蛮谢逸的,诗词译文,不是赏析!!!是译文,谢谢!

轼的好友张先,年逾80。

当时和他在论坛上常有诗词唱 和的著名词人苏轼和众多词友去拜访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当即和了一首打油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娶一18岁美貌少女为妾。

苏轼遂作诗曰“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梨花是白色的,而海棠鲜红娇嫩,暗指一个白发老者娶一少女为妻。

其中“压”字用得巧妙暧昧。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张先于是随口 念道,一树梨花压海棠,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一个美女为妾,问老前辈得此美眷有什么感想...

【陈义菩萨蛮诗词解释菩萨蛮[宋]陈义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注释】①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合:应当.②垆边人:这里指当垆卖酒的女子.③皓腕:洁白的手腕.④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评解】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结拍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写法,清新明丽,真切可感;起结四句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集评】张惠言《词选》:此章述蜀人功留之辞,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端己奉使入蜀,蜀王羁留之,重其才,举以为相,欲归不得,不胜恋阙之思.此《菩萨菩》词,乃隐寓留蜀之感.“江南好”指蜀中而言.皓腕相招,喻蜀主縻以好爵;还乡断肠,言中原板荡,阻其归路.“未老莫还乡”句犹冀老年归去.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久住,我亦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飘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滞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垆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栩庄《栩庄漫记》:端己此首自是佳词,其妙处如芙蓉出水,自然秀丽.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风流自赏,决绝语,正是凄楚语.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当地女子的美丽容貌.“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两句,实际上反映了古代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猎取功名利禄,流落他乡,一事无成,而又不甘埋没的心情.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歌词赏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释 ①小山:1.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2.指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

3.形容女子隆起的发髻。

②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③明灭:隐现明灭的样子。

金明灭:形容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的样子。

一说描写女子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的情形,或指女子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

④鬓云:像云朵似的鬓发。

形容发髻蓬松如云。

⑤度:覆盖,过掩,形容鬓角延伸向脸颊,逐渐轻淡,像云影轻度。

欲度:将掩未掩的样子。

⑥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颊。

⑦弄妆:梳妆打扮, 修饰仪容。

⑧罗襦:丝绸短袄。

⑨鹧鸪:贴绣上去的鹧鸪图,这说的是当时的衣饰,就是用金线绣好花样,再绣贴在衣服上,谓之“贴金” ⑩蛾眉:女子的眉毛细长弯曲像蚕蛾的触须,故称蛾眉。

一说指元和以后叫浓阔的时新眉式“蛾翅眉”。

译文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

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地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翻译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赏析 飞卿为晚唐诗人,而《菩萨蛮》十四首乃词史上一段丰碑,雍容绮绣,罕见同俦,影响后来,至为深远,盖曲子词本是民间俗唱与乐工俚曲,士大夫偶一拈弄,不过花间酒畔,信手消闲,不以正宗文学视之。

至飞卿此等精撰,始有意与刻意为之,词之为体方得升格,文人精意,遂兼入填词,词与诗篇分庭抗礼,争华并秀。

此篇通体一气。

精整无只字杂言,所写只是一件事,若为之拟一韪增入,便是“梳妆”二字。

领会此二字,一切迎刃而解。

而妆者,以眉为始;梳者,以鬓为主;故首句即写眉,次句写鬓。

小山,眉妆之名目,晚唐五代,此样盛行,见于《海录碎事》,国“十眉”之一式。

大约“眉山”一词,亦因此起。

眉曰小山,也时时见于当时记号中,如五代蜀秘书监毛熙震《女冠子》云:“修蛾慢脸(脸,古义,专指眼部),不语檀心一点(檀心,眉间额妆,双关语),小山妆。

”正指小山眉而言。

又如同时孙光宪《酒泉子》云:“玉纤(手也)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

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亦正写晨妆对镜画眉之情景。

可知小山本谓淡扫蛾眉,实与韦庄《荷叶杯》所谓“一双愁黛远山眉”同义。

旧解多以小山为“屏”,其实未允。

此由(1)不知全词脉络,误以首句与下无内在联系;(2)不知“小山”为眉样专词,误以为此乃“小山屏”之简化。

又不知“叠”乃眉蹙之义,遂将“重叠”解为重重叠叠。

然“小山屏”者,译为今言,谓“小小的山样屏风”也,故“山屏”即为“屏山”,为连词,而“小”为状词;“小”可省减而“山屏”不可割裂而止用“山”字。

既以“小山”为屏,又以“金明灭”为日光照映不定之状,不但“屏”“日”全无着落,章法脉络亦不可寻矣。

重,在诗词韵语中,往往读平声而义为去声,或者

毛主席诗词全集书籍

一本李世昌编著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全》,南京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发行,当时定价60元(精装本)。

这本书分四个部分:一、毛泽东诗词,二、毛泽东楹联,三、毛泽东论诗词,四、附录。

32开本,全书整1000页(含毛泽东的手迹,但珍贵的人物照片不在此页数之内),真正是图文并茂。

...

李煜的生平资料以及他的诗词全集与鉴赏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

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

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

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

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