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中国诗词大赛引用韩愈的哪首诗



中央电视台古诗词大赛题目展开全部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现代中国人生活和精神质量为宗旨。节目采取电视竞赛形式,

中央电视台古诗词大赛题目

展开全部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制作的特别节目,以弘扬中华传统诗词之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现代中国人生活和精神质量为宗旨。

节目采取电视竞赛形式,展现我国诗词爱好者的知识底蕴和个性风采。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附答案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一、读诗句,猜猜谜: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猜一建筑材料(石灰)2、“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猜一动物(公鸡)二、请与古人对诗句.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2、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4、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5、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7、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8、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9、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米见点,无解)1、渭城朝雨浥轻尘,(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四、古人常睹物吟诗,盛赞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像这样的咏物诗你能写出多少呢?请任选下面这些景物中的3样赋诗,注意把诗名和作者写清楚:柳树、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枫叶.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下略六、给下面这些诗句补上相应的地名: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遥望(汤河)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七、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名句联句.1、儿童相见不相识,( ).2、白发三千丈,( ).3、( ),早有蜻蜓立上头.4、( ),二月春风似剪刀.5、接天莲叶无穷碧,( ).6、( ),欲饮琵琶马上催.7、柴门闻犬吠,( ).8、( ),天下谁人不识君?9、( ),孤帆一片日边来.10、( ),只是近黄昏.11、昼出耘田夜绩麻,( ).12、野旷天低树,( ).13、( ),明月何时照我还.14、日出江花红胜火,( ).15、停车坐爱枫林晚,( ).16、人有悲欢离合,(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五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 )所写的《 》:的 , .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 , .三.请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野旷天低树 苏轼 《竹里馆》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明月来相照 王维 《宿建德江》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赠汪伦》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泊船瓜洲》同到牵牛织女家 王昌龄 《浪淘沙》水光潋滟晴方好 孟浩然 《出塞》迟日江山雨,春风花草香. 夏季 诗 仙 杜 甫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春季 诗 圣 李 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冬季 诗 鬼 孟浩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季 山水诗人 李 贺边塞诗人 王昌龄四.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1. ,江枫渔火对愁眠.2.举头望明月, .3. ,人约黄昏后.4. ,对影成三人.5秦时明月汉时关, .6. ,夜泊秦淮近酒家.写出其他的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1. . 2. .五、按要求写诗句.(各写一句)(20分)1、 写春景的:2、 写夏景的:3、 写秋景的:4、 写冬景的:5、 写梅花的:6、 写兰花的:7、 写竹子的:10、 写爱国的:11、 写思乡的:12、 写送别的:13、 写友情的:14、 写长江的:15、 写黄河的:16、 写泰山的:1...

云横秦岭出自谁的诗句,作者引用这一诗句是为了说明啥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文章引用这句一般为了说明前途渺茫,但是具体文章需要给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

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

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

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

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

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

《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

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

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

...

诗歌知识竞赛知识的资料?

一、赛前准备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可以是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二、知识竞赛 1.必答题.每组5道题,每题10分。

2.抢答题。

共20道题,每题10分。

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3.风险题。

每组2题,分成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档,答错扣相应分值。

4.评出优胜组。

三、小结 通过这次诗歌竞赛,我们无论是对诗句的积累、理解,还是在诗歌知识的积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希望我们能继续积累更多的诗歌。

参一、必答题:答对1题得10分。

1、诗经共有多少篇? 2、《诗经 采薇》中的“今我来思”中的“思”是什么意思? 3、《春夜喜雨》中的哪一句诗是诗人想到的? 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天净沙 秋》哪一句使诗中的静景转为动景? 6、《白桦》的作者是谁? 7、你觉得古代诗与现代诗歌有哪些区别? 8、《春夜喜雨》一诗中,“随风潜入夜”的“潜”是什么意思? 9、《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的“社林”是什么意思? 10、《天净沙 秋》中的“天净沙”是什么? 11、请背诵一首友情诗。

12、填空:( ),家祭无忘告乃翁。

13、诗仙是谁? 1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1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 ) 1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哪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17、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哪句诗?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19、 “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 (1)天地 (2)天下(3)天涯 20、说出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

21、《游子吟》中的“寸草”比喻什么? 22、《游子吟》中的“三春晖”比喻什么? 23、歌咏春柳如丝,细叶如裁的诗句是什么? 24、描绘雪天垂钓图的诗句是什么? 2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二、抢答题:答对1题得10分,答错扣10分 1、《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背一首与夏天有关的诗。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谁? 4、背出表现诗人喜爱菊花的诗句。

5、背出四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6、背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

7、《春夜喜雨》中的“润物”是什么意思? 8、背诵《示儿》 9、背诵王昌龄的《出塞》 10、“小李杜”是谁考题目: 风险题 1.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四首诗中,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 )。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诗句是( )。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

2.新春佳节,一派喜庆的气氛,人们也异常喜悦,用各种方法来喜迎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如燃放鞭炮等,正如( )所写的《 》 3.西湖美景闻名天下,下阵雨时的西湖更是别有一番景色。

北宋诗人苏轼就曾写下诗句( )。

, 。

, 。

九.古往今来,咏月的诗句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能根据上下文,写出有关诗句吗? 1.( ),江枫渔火对愁眠。

2.( ),人约黄昏后。

3.( ),对影成三人。

4.秦时明月汉时关,( ) 。

5.( ),夜泊秦淮近酒家。

你能写出几首咏月的诗句吗?试试看。

(1) , 。

, 。

推荐几首关于“比赛”的诗句

展开全部 《田家》 宋代: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宋代:吴文英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

幽云怪雨。

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

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

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宋代: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凉州赛神》 唐代:王维 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

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游城南十六首·赛神》 唐代:韩愈 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

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

详解我们为什么要远离《中国诗词大会》一类的节目

一家之言我知道一档名字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最近有些火。

读一读古诗词,看一看相关节目,至少没什么坏处吧,我本来是这种观点。

但偶然间看了一个小片段,我的看法变了。

我看到的这一个小片段是:问陶渊明《饮酒》诗中的一句,究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还是“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正确答案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参赛者也答对了。

然后,主持人强调“真”字如何比“深”字用得好。

而其他的问答、评点,基本也都是这个套套。

千余年前,贾岛骑驴过大街,闭目不看红尘俗世的繁华,却是不断做着两种手势,口中还念念有词,时而僵住,应该是陷入了沉思。

他想的是:新诗《题李凝幽居》中的一个句子,究竟用“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还是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好。

后来,韩愈建议他用“敲”字。

这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

讲故事的人总说,“敲”字用得好,凸显了客人的礼貌;于夜深人静时响起轻轻的敲门声,也是一种别样的和谐。

然而李凝并非居住于城市

他幽居于深山荒园。

换了用“推”字,是否也有道理,凸显出主人根本不锁门的坦然,以及主客之间的亲切、随意?写诗是文学创作,于中国古诗这样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中,创作往往是创造一种意境。

否则,当时究竟是推门还是敲门,写实就好了。

既然为创造意境而强行设计动作,何必过份执着于现实生活中的礼貌与否。

我不是想说应该用“推”字,而是想强调:无论用“推”、“敲”或者另外的一个字,都有其道理。

纵然作者实际用了某个字,或者某个大名人改作某个字,也顶多能证明他们自己偏爱某个字。

可以说某个字用在某处很恰当,却不能说换用了别的字就一定不恰当。

很多的时候,最终使用某个字,写出怎样的句式,很可能只是因为时代惯例,以及作者本人的用字、造句习惯,哪有什么特别用意呢?何况,同一字、同一词,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意思常常是完全不同的。

以后人对于具体字、词的意思的理解,非要将前人使用具体的字、词,与不使用具体的字、词,辨析得清楚明白,本来很无聊。

《中国诗词大会》的玩法,实际是假装高明、强行解读、刻意与名人套近乎。

仿佛古代笑话中说,南朝时的张率年青的时候已经写了很多文章,他将其中的赋拿给一个叫虞讷的人看,被虞讷说得一无是处,张率当虞讷的面将这些赋全烧了,回家后却将这些内容改变格式,编为诗,再特地拿给虞讷看,并假说是当时的著名诗人沈约的作品,虞讷立时就逐字逐句地加以嗟叹赞赏了。

如果能改变上述故事的结局,让韩愈建议用“推”字,且贾岛也接受,那么,也可以断言:正是那些跳起脚来说“敲”字用得好、“推”字不宜用在此处的人,会跳起脚来说“推”字用得好、“敲”字不宜用在此处。

中国的古代诗词受形式格律的严格限制,不可避免地在相当程度上沦为封闭圈子里的小文字游戏

语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一般认为,句中的第一个“吟”字是写作的意思,第二个“吟”字是吟诵的意思。

不妨这样解释: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是唐人的诗写得好,第二层意思是因种种限制,在这样一种写作形式里,无论内容的宽度或者思想的深度都极其有限,后人不一定没有唐人聪明,不一定写作能力不强,然而,没有用了,与其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后强写类似的句子、惹人嘲笑,不如老老实实地念念旧句算了。

我在想,句中的第一个“吟”字是否还能解释为写诗的天赋、才能?即《唐诗三百首》尽管不是什么大部头,但只要多读几遍,任是再没有天赋、才能的人也能对付着写出几首诗来了

本来就是文字游戏,就那么几个套路,熟能生巧,真不难。

这样解释,似乎也通。

纵然是文字游戏,且有严格的限制,也有些人玩得好,特别得好,好得令人沉醉。

许许多多美丽的诗词,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真挚,具有穿透时空的魔力。

尽管已“换了人间”,你不是一定要花很多功夫去钻研这些东西,但如果你还愿意挤出很有限的一点时间来接触、体会,那真是很美丽的邂逅。

然而,但凡不是有特别的志向,你不要强迫自己读多少首、一定要理解哪个人的作品或哪些作品。

你真正喜欢的作品,往往第一眼看见了就喜欢。

虽然文词上有时代隔阂,但稍看看解释,也就懂了。

且究竟为什么喜欢,却不一定能说清楚。

许多能说清楚的喜欢,其实不见得是真喜欢。

特别不要硬背自己不喜欢的作品。

年青人记忆力好,无论理解不理解、喜欢不喜欢,确实可以硬背下来许多。

然而,没什么意思,没什么意义。

除非你真正喜欢的,其余的硬背成果,用不了几年,就会被你忘记得干干净净,基本不留下痕迹。

我自己还是有些喜欢古代诗词的,我愿意看到人们与古代诗词的美丽邂逅,但我真的反感、特别是不希望孩子们看《中国诗词大会》一类的节目。

将文学欣赏变成记忆力大赛犹则罢了,不过就是以文化之名糟蹋糟蹋古诗词而已,关键在于深入节目骨髓的假装高明、强行解读、刻意与名人套近乎。

此中问题还不主要在于个中人的虚伪,而在于彻头彻尾的霸道,...

什么是中国诗歌文化

展开全部 中国素称「诗的国度」。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而且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着的地位。

我曾在荣宝斋看到启元白先生题的一幅字,记得如下:「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当时就颇有感触。

启功先生集大俗大雅于一身,这几句白话,大约是他多年悟出的心得,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

我以为,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现在就我知,简略地探索其中的渊由。

一,诗源于巫术 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诗的起源都可以追述到远古的巫术,而巫术的特出表现就是以「歌、舞」为形式的祓傩仪式。

中国典籍上,也恰好有帝舜时期的「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竹书纪年》帝舜元年条)「昔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古乐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卜商《毛诗正义·诗序》)「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越绝书》)等等记载。

这恰恰就说明了远在上古时期中国的诗歌文化就开了滥觞。

鲁迅《门外文谈》自称是“‘杭育杭育’派”,意思是主张“劳动创造”论的。

这用于口头创作,本来也不错。

世界上很多民族也都经历过口唱心授的长篇“史诗”阶段,如古希腊的《伊里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日耳曼的《尼伯龙根之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以及我国藏、蒙古民族的《格萨尔王》等等。

殷商民智未开,人神杂糅,生活社会中事无大小,都以卜蓍为决,占卜的结果需要记录下来,这就是甲骨文献的由来。

占卜预测的仪式往往伴随着歌舞,这会影响到卜辞的音乐性,这或许就是中国诗歌的由来。

二,诗教与文化设计 诗在周公设礼之初,已有特别意义。

《周礼》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春官宗伯下·大师》)但是到了东周,「礼崩乐坏」,颂诗成为政治、外交或礼仪上的重要活动的表达方式之一。

此种例子在《左传》中比比皆是。

另外用于评论的,用在以臣谏君,作为公理常识引用的就不胜枚举了。

先秦时期的上层社会,不论相互唱和,礼尚往来,还是外交活动,无不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而且多数情况下都不直接表达,而是用诗的语言间接地来表述,因此听者就需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并且有很好的体悟能力。

就在客观上很大程度地刺激了诗歌的发展,使得先秦的主要文化载体的上层文化圈的诗歌文化日益地繁荣。

先秦另一个传统是骚赋,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

骚赋原其初,也可以说是长诗,想象奇特瑰丽,感情真切奔放,成为汉代文人创作的主流样式,也从此和诗歌一途分道扬镳。

汉代文化政策为「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首开先河,于是汉儒纷纷强调「微言大义」和「纬候足征」,每每由政治意义索解《诗经》,后世的文字狱的理论依据,实创于此。

据说汉武帝曾与群臣和诗,号为「柏梁体」,但是形式既无新意,内容又言之无物。

因此有汉一代,没有出现值得一提的诗歌创作。

真正继承了《诗·国风》「民间自然性情之响」的,倒是这一时期的民歌,即所谓「汉魏乐府」。

象《古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形式比较齐整,言词优美隽永的民歌,如描写牛郎织女神话的《迢迢牵牛星》。

至于叙事类的歌谣,如《陌上桑》这样故事曲折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言语明快简洁的作品,开启了后世长篇叙事诗的四大名作《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琵琶行》和《长恨歌》的先河。

2008-12-23 23:28 回复 windsnow001 0位粉丝 2楼班固总结先秦两汉的诗歌创作是说:「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

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

」「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

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论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宗秦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可见两汉诗歌创作的主流,仍然是继承「十五国风」传统的「乐府」民歌。

(《汉书·艺文志》) 三,诗歌与人生 汉魏之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

由西汉建立的「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受到汉末政治腐败和体系化的外来文化佛教的...

诗歌知识竞赛

1、 在括号里填上带“春”的词语

(1)(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春潮 )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春江 )潮水连江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春风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色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春城 )无处不飞花,寒食东来御柳斜。

(7)(春宵 )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忽如一夜(春风 )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在括号里填上动物或植物名。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故人西辞(黄鹤 )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西塞山前(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

(4)枯(藤 )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 )蹄。

(6)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 )无处寻。

(7)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8)柴门闻(犬吠)吠,风雪夜归人。

(9)(竹)外(桃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先知。

(10)(小荷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 )阴学种(麻 )。

(1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3)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恰恰啼。

3、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 诗题 作者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秋 ) 《风桥夜泊》 (张继 ) 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 ) 《 咏 柳 》 (贺知章) ③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 ) 《 早 春 》 (韩 愈)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 ) 《 江 雪 》 (柳宗元)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冬 ) 《 梅 花 》 (王安石) ⑦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 ) 《 清 明 》 (杜牧 ) 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 ) 《 山 行 》 (杜牧 ) 4、 按诗词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 )天际流。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1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13)(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 请你根据诗句内容,写出与它相关的名胜。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 )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 )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 )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 )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 ) 6、 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1)日暮(苍 )山远,天寒(白)屋贫。

(2)( 青)蓑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月(黑 )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4)杨柳( 青青 )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5)(朱 )雀桥边野草花,(乌 )衣巷口夕阳斜。

(6)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7)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

(8)千里莺啼(绿 )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黑 )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0)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 )苔上。

(13)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

7、 你了解下列诗人吗?他们分别是谁? 大杜:(杜甫 ) 小杜:(杜牧 ) 诗仙:(李白 ) 诗圣:(杜甫 ) 诗鬼:(李贺)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王维) 唐代边塞诗人有:(高适、崔颢 、岑参等人) 8、 读下面的小故事,默写诗。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1) 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这首诗的题目是:《绝句 》,作者是(唐 )朝诗人(杜甫 )。

9、 根据要求填写诗题及作者。

诗题 作者 (1) 描写母亲的有: 《游子吟 》 (孟郊 ) (2) 描写秋天景色的有: 《山行 》 (杜牧 ) (3) 描写送别的有: 《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 (4) 描写对亲人思念的有: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1) 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次山中 (2)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 小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 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默写下列诗人写的一首诗。

(先写题目,再默诗句。

) 李白: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这篇短文中引用了辛弃疾和韩愈的诗句(已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请...

西江月·夜行黄沙 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杂诗四首】韩愈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护护.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黄鹄能忍饥,两翅久不擘.苍苍云海路,岁晚将无获.截橑为欂栌,斫楹以为椽.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虽无风雨灾,得不覆且颠.解辔弃骐骥,蹇驴鞭使前.昆仑高万里,岁尽道苦邅.停车卧轮下,绝意于神仙.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蛙黾鸣无谓,合合只乱人.

速求唐代诗人的诗!!!!!

01一夜秋风 秋风一夜过凡尘,百媚园林倾刻贫。

俯首残枝英若尽,举头枯干果生仁。

玄云北去迎寒使,苍雁南归会暖神。

过隙白驹无善恶,潇湘愁煞葬花人。

02老骥伏枥 天高云淡又经秋,不吝青春吝白头。

年少有为时不待,老来无事岁空流。

太君期颐执军令,姜尚杖朝扶钓钩。

富贵贫穷皆梦幻,沧桑历尽勿须愁。

03秋来塞北 秋来塞北远山孤,苍雁寥萧似有无。

堤柳已非昨日绿,园花早改旧时朱。

山深柴茂多樵子,池浅鱼乏少钓夫。

一世沧桑类如此,几时昌盛几时枯。

04一生无悔 花落花开花自知,秋来春去恼蜂儿。

寻槐觅桂焉无意,踏蕊啄芳岂有私。

辛苦成甜非自用,勤劳换蜜为人施。

一生短暂倏忽过,化作香魂绕茧丝。

05花中之王 牡丹争妍百花中,富贵清高漾雅风。

素淡姚黄夜光白,艳浓魏紫洛阳红。

笔描芳韵厅堂满,墨漾馨香四野空。

怎奈秋寒一夜过,残枝败叶付江东。

06花开花落 花开花落几时新,却把相思赋洛神。

夏去空留满山绿,秋来驱走一江春。

荒川野谷堆残叶,湖畔河堤铺腐尘。

眼望群芳今又落,挥锄含泪是何人? 07花到荼靡 红尘半度入秋行,昔重荣华今日轻。

万贯家财谁带走,一生佳誉墓题名。

施仁向善登仙路,作恶为奸步鬼城。

开到荼靡花事了,知足常乐唱盈盈? 08塞北之秋 秋来塞北宇新晴,四野金黄百媚生。

雨打稻菽观浪舞,风吹杨柳踏歌行。

牧童早起嬉飞燕,樵子夕归听唱莺。

喜见丰收同庆贺,农夫把酒醉天明。

09柳瘦花黄 秋风何故把花残?满野芳菲叶已团。

苍雁南飞形渺渺,金鸡西坠影漫漫。

堤边垂柳看枝瘦,塘里青鹅洗羽欢。

且喜园中几行菊,潇潇洒洒自神安。

10草木枯荣 一行大雁舞长空,去去来来岁岁同; 秋去羞看正月雪,春来喜弄三月风。

江南犹是千川绿,塞北已然遍山红; 草木枯荣归万象,人生皆在转轮中。

11凉夜空杯 半片乌云笼草檐,空庐零落瓦无添。

疏篱斜倚风穿院,朽户低垂雨打帘。

无酒怎堪长夜寂,有诗且喜一宵恬。

闲听窗外随心咏,残卷空杯信手拈。

12桑榆晚照 草木荣枯寿有期,人逢半百步秋时。

桑榆不怨夕阳晚,壮志休嫌岁月迟。

堪效黄忠老刀立,莫学慵汉懒眉垂。

沧桑多少情多少,苦辣酸甜说与谁。

13秋花雁影 不怪骚人叹晚秋,遥思雁影自添愁。

舟横浅水空余怨,霜染高山满岭愁。

莫道秋深花已落,只争春早籽还留。

清风一夜千川绿,姹紫嫣红染碧丘。

14秋去春来 一世拼搏能几回,人活百岁志休颓。

且当少壮勤发奋,莫待老来泪洗杯。

秋雨才将飞雁送,春风又把众芳催。

光阴荏苒由它去,我自辛劳花自开? 15花映晚霞 九月黄花映晚霞,满仓稻谷喜农家。

三秋寒露摧红叶,一季骄阳照碧华。

老骥不嫌征路远,桑榆怎叹日西斜。

苍颜笑睹西山景,莫学无知井底蛙。

16重阳菊酒 重阳菊酒友相陪,笑语红尘有几回。

额上皱纹随岁长,鬓边白发任年催。

纤尘洗尽沧桑去,暮霭铺开锦绣来。

望远登高当少壮,且将早晚醉三杯。

17将台秋思 觅句谋诗古将台,残砖断瓦叹嘘哉。

威容已被征尘掩,颓貌难将岁月推。

北岭山高勾丽去,寒江水冷大唐来。

当年沙场鏊兵处,已是怆然印绿苔。

18残阳晚映 桐枝菊叶扮秋荣,自赏孤芳谁与争。

野渚风吹蒹葭倒,夜空云隐月蟾倾。

西山晚遇夕阳落,东海朝逢霞彩生。

谁道残花无靓影,徐娘半老也钟情。

19山村晚照 晚映夕霞染画眉,山边庐舍暮炊时。

牧童收笛三乡曲,学子归家一路诗。

屋后园中菊似锦,房前篱外柳如丝。

去年几粒梧桐籽,今岁怡然绿满枝。

20红楼随笔 潇湘又是一年新,一部红楼事已陈。

展卷几多绝色女,合书只见葬花人。

情深难度闺中夜,意切常留梦里春。

秋怨成诗诗溅泪,怨秋成恨恨还嗔。

21红颜薄命 红颜薄命古难全,鸾凤分飞醒世缘。

宝黛青梅荒冢会,祝梁竹马伴蝶眠。

孤翁独媪悲苍发,怨鬼冤魂笑大千。

休怪红尘无冷暖,清音一曲度迷船。

22鸿雁传书 雁落笺开脸漾春,含羞带笑恼还嗔。

怎知两载相思日,想煞三秋梦里人。

晨对妆奁愁掩面,暮观锦帐泪湿巾。

抚胸一纸红书暖,喜盼君归醉绿茵。

23山野人家 山边水畔一柴门,六尺疏篱九丈园。

屋后几株松柏树,庐前十里稻香村。

鸡鸣晨晓催劳作,犬吠三更惊梦魂。

夏去秋来菽满野,春来冬去柳成旙。

24胸无点墨 清宵梦醒了无痕,却把诗情带月存。

抚案铺笺愁意起,提毫蘸墨蹙眉轩。

偷秋懒夏空遗恨,母意师情怎报恩。

只怨青春不努力,书逢用处黯消魂。

25鸿雁南飞 寒来暑往雁南飞,如画江山景色迷。

塞北霜寒蟋蟀叫,江南风暖鹧鸪啼。

繁华都市接高厦,野岭荒川连小傒。

路远天高轻展翅,风餐露宿羽相携。

26醒世名言 西湖美景共君游,利禄功名不必愁。

海阔天空千怨解,知足常乐百愁休。

粗茶淡饭代良药,性善心诚消患忧。

补路修桥添福禄,一杯浊酒醉红楼。

27酒伴红尘 昙花虽艳落匆匆,富贵荣华转瞬空, 少壮情豪讥白发,桑榆气馁怨秋风。

春来莫负满园绿,秋去只看一树红。

且把韶华询美酒,三分醉在笑声中。

28岁月无痕 疏衢冷雨扮秋城,苍宇遥闻雁叫声。

月映纱窗残蜡恍,风吹落叶蜢蛩惊。

白驹不为红颜驻,绿酒却将粉面盈。

叶绿花红无百日,休将岁月赌输赢。

29一季枯荣 秋水芙蓉野渚边,枫山菊影夕阳前。

花开百态苦争艳...

中国名诗名句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 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4.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5.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9.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1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楚辞《离骚》) 11.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13.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1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16.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 1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18.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 1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2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22.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2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2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26.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2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2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31.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3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33.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3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3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36.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 3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3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4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41.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4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43.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4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4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4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48.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 49.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50.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51.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5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5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 54.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55.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 5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5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5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 59.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淮南子》) 60.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 6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62.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6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64.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 65.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 66.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 67.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 68.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崐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崐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69.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7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 7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72.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 7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 75.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范晔《后汉书》) 7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 77.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78.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7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8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8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82.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 83.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84.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85.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86.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8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 88.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89. 宁为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