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动静 诗词



关于动静的诗句展开全部动静结合的诗句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绝句》 唐·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

关于动静的诗句

展开全部动静结合的诗句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绝句》 唐·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7、《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0、《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以动衬静的诗句有哪些?????急求!!!!!!!

以动衬静百科名片以动衬静是写作的一种手法是一种对比的方式

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

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中文名:以动衬静类别:艺术写作的一种手法作用: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目录举例说明动静艺术效果常见的其它表现手法以静衬动动静互衬展开举例说明动静艺术效果常见的其它表现手法以静衬动动静互衬展开编辑本段举例说明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类是以动衬动,如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编辑本段动静艺术效果诗词如书画,既讲究虚实相生,也追求动静相谐。

动即运动,静即静止,静止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运动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二者结合则能相得益彰,形成“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编辑本段常见的其它表现手法以静衬动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句都直接从动态的角度展现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磅礴的动态之美,惟第二句则从静态的角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瀑布倾泻喷涌的动态之美,尤其是动词“挂”字更为传神,偌大的瀑布,谁能有这样的伟力将它挂起呢?显然,这正是化动为静带来的奇效,远远望去,那倾泻的瀑布不正像一条巨幅的白练挂在山间吗?真可谓以静衬动,一字居要,更显瀑布之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

动静互衬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这首词的中心是“说丰年”,而着重表现的是作者因年丰而引起的欢快情绪

词的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

上阕对“面”的渲染,已形成欢快喜悦的氛围。

词的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而一、二句的“四二”句式,节奏轻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转”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愉悦和丰富的美感。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①。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②。

万籁③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①高林:佛家称僧徒聚集之处,此指禅院。

②人心:指尘心,俗念。

③万籁:指一切响声。

①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②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动静结合诗句

动静结合的技法是诗歌众多表现技法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一种,因此有利于作者感情抒发的动静是我们分析、揣摩的重点,若感情抒发与动态静态描写关系不大,我们就没必要花大力气分析动静关系,而是从其他方面来分析这首诗的技巧

如: 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这首诗的最大艺术特色是通过感觉、视觉、听觉来写“夜雪”之大的,主要手法是侧面描写,诗中虽有“折竹声”这样的动景,也不是我们重点分析的手法。

这是符合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的,因为文学作品内容形式的一般关系是内容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

”(《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

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

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

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入若耶溪》 (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赏析】: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

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

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

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

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

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像唐代...

以动衬静的诗句有哪些

1.《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游东田》 南北朝 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4.《不食仙姑山房》 唐代 张籍 寂寂花枝里,草堂唯素琴。

因山曾改眼,见客不言心。

月出溪路静,鹤鸣云树深。

丹砂如可学,便欲住幽林。

5.《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古诗中以动写静的诗句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晓发 赵嘏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

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

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

去去渡南渚,树深人出稀。

山下宿 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望中有怀 朱长文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杂曲歌辞·入破第一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

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宿山寺 项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泊舟 吴商浩 身逐烟波魂自惊,木兰舟上一帆轻。

云中有寺在何处,山底宿时闻磬声。

横塘夜泊 释宗渭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玉楼春 徐照 萤飞月里无光色。

波水不摇楼影直。

每怜宿粉涴啼痕,懒把旧书观字迹。

枯荷露重时闻滴。

君梦不来谁阻隔。

妾身不畏浙江风,飞去飞来方瞬息。

平乐 石孝友 霁光摇目。

春入郊原绿。

残雪压枝堆烂玉。

时闻枝间蔌蔌。

瘦藤细履平沙。

醉中一任欹斜。

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

江宿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动静结合比较典型的诗词?

送清杲禅者 释重显春雨濛濛,春风拂拂。

动兮静兮,匪待时出。

云霞闲澹作性,金铁冷落为骨。

知我者谓我高蹈世表,不知我者谓我下视尘窟。

道恣随方,情融羁锁。

紫栗一寻,青山万朵。

行行思古人之言,无可不可,南北东西但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