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暗喻被利用的古诗词



运用比兴手法的古诗例如:(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春蚕”、“蜡炬”象征对爱情、事业的执着追求。(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那人”

运用比兴手法的古诗

例如:(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春蚕”、“蜡炬”象征对爱情、事业的执着追求。

(2)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那人”,是词中的幽独佳人,象征词人追求的不同流合污的政治理想,也象征一种人生、治学的最高境界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咏雁》)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

词中的“孤鸿”“幽人”互喻,象征义有多中说法,有爱情失落说、自我失意说、政治挫折说和放弃仕进说,可谓“寓意高远”。

特别是后者,“孤鸿”“幽人”的意象分别来自《易经》中的《渐卦》和《履卦》,运用这两个文化意象,透射出苏轼在遭遇政治极大打击后渴望归隐、得以避祸的心态。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量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

这也是最早出现的比兴手法,正是这种手法的运用,才使得那些诗歌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并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韵味。

如《卫风·氓》第三章即以传统的比兴开头,由“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写眼前鲜嫩的桑叶,对斑鸠提出不要贪食的劝告,从而由此引出对女子“无与士耽”的劝告, 并以桑叶的嫩绿润泽暗喻女子早年甜蜜幸福的恋爱时光。

而第四章的前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人通过这两句引发对主人公遭弃始末的追述,并以桑葚的枯萎凋零暗喻似水流年带走了曾经的青春,曾经亮丽可人的容颜;以不再新鲜润泽的桑叶的结局暗喻饱受婚后贫困生活煎熬的女子面临着被无情遗弃的命运。

这样既强烈地激发出了读者的联想与情感共鸣,又增强了诗的意蕴与韵味,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诗经》之后的诗歌创作中,采用比兴手法的作品也是很多的,如汉乐府《长歌行》这首诗从 “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 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

自然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孔雀东南飞》中,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作用

又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

怎样识别古诗中的隐喻

中国古 诗文中隐喻 的用法 李 ( 国矿业 大学 中 晨 徐州 2 1 0) 2 0 0 江苏 [ 摘 要 ] 隐喻 是我 们在 生活 中较 为常 用 的一种 表征 方 式 。

隐喻在 中 国古诗 文 中 的运 用 十分 常 见, 人经 常利 用隐 喻 的手法 , 诗 通过 描述 一种 事 物借 以抒 发 自己的感 情 。

用时 间表 示 空 间的手 法 称为 时 空隐 喻, 空隐 喻可 以分 为 “ 间在 动 ”和 “自我 在 动 ”两种 , 过对 中国 古诗 文 的大 量 阅读和 分 析, 时 时 通 我们 发现 “ 间在动 ”的运用 居多 。

时 [ 关键 词】 中国古 诗文 隐喻 时空 隐喻 “ 时间在 动 ”

诗词句中有许多富有双重性的句子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

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

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

“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

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

如: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

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

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三)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

如: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含有蟋蟀意象的古诗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语文高考的两项内容。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为了帮助师生进行复习,在此,谈谈我对这两个考点的理解。

诗歌的形象,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也即朱光潜所言的“典型情节”(《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诗的意象因物象(即“素材”,朱光潜语)不同,也有不同的类别: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有情节的事,有的是人物形象;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组合的;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事活动社会风情。

人物形象既可以是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或是抒情诗中的客体人物。

鉴赏一首古诗的形象,首先要把握这首诗刻画的意象。

如朱光潜分析白居易《忆江南》的第一首,刻画的便是“春天的江花、江水”这两个意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个意象的“素材”是自然景物。

《忆江南》第二首,其意象是“两个足以说明他(白居易)的快乐生活”的典型情节:“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而这两个意象则是抒情主人公的生活片段了。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境和意象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它们都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意象、情调、意趣和氛围,但又有所区别:范围上有大与小的关系,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

意境是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合中产生的,意象的组接、发展、转换、开拓、深化……方能形成意境。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上阕有几个意象:碧云天、黄叶地、碧翠水波、斜阳、无情芳草。

如果单个地孤立地来看,它分别描绘了秋季的天、地、斜阳、碧云、黄叶、芳草、秋水,只是零星的自然景物的残片,最多也只是刻画了秋景,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而已。

然而,这几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变成了“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为我们展示的就是一幅完整的和谐的图画:秋高气爽,碧空万里,金风阵阵,黄叶翻飞,水波碧翠,烟雾笼罩,清风徐来,涟漪如环,落日余晖,晚霞万里,辉映着漫山红遍,水天一色。

这是何等清澈剔透,色彩绚烂而又广阔无际的境界。

就在这千里秋色,满目斜晖之外,却是那无边的芳草远接天涯,(诗人)故里想必应在芳草的尽头,斜阳尚可看见,而那故乡却望不到,这怎么令他不思念故乡,怀念京都?诗人胸怀报国之志却落得被远黜的遭际,触景生情,离乡之愁,去国之忧,焉能不油然而生,而竟至怨“芳草无情”。

下阕直书胸臆“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诗人梦里思乡,高楼独倚,借酒消愁,而愁上加愁。

以“乡魂”“相思”呼应上阕“芳草”的暗喻,上下阕有机结合,恢弘阔大的景象与缠绵深挚的情思浑然一体,使景有所指,情有所依,情与景水乳交融,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境界。

如上所述,意境已不是简单的意象,更不是客观物象(“素材”),用朱光潜的话来说,它已是由“典型情节”“烘托出生动具体的气氛和情调”了。

朱光潜对《忆江南》其一的意境做了这样的描述:身居“春来迟”的北方诗人,回想此时的江南,“太阳照着江边的花像火”,“是一个明亮的温暖的大晴天的气氛”,“似乎使身上都暖和起来了”,“从这一片红花、一江春水感到生命在流动,在欣欣向荣”,联想起“江南春天的繁华灿烂”,洋溢着“青春蓬勃活跃的愉快”,表现了诗人回忆往昔在江南美好的日子的欣喜。

这一描述充分体现了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的艺术境界这一本质特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诗歌意境。

要感受和进入一首诗的意境,首先得读懂这首诗。

从读懂到入境,笔者认为有四个步骤的活动;这就是诵读吟咏,“知人论世”,披文释句和入境涵泳。

知人论世就是解题,就是了解作者的身世,写作背景和创作的意图等。

披文释句就是通过解释诗句打开鉴赏诗歌艺术形象之门。

诗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

语言的理解、揣摩和品味是进入诗境的不二法门。

释句,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特别要理解富有表现力的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

释句,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

诗歌的含蓄形象是和运用比喻、借代、拟人、移用、双关和用典等修辞手法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体会诗句中的本体义、指代义、双关义、语境义等。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四字既点明时令,又暗喻李龟年和自己两人的遭遇,还暗喻唐王朝的局势,蕴藉含蓄,大可玩味。

如果不了解这些语境,不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不知人论世,不揣摩诗句的深层含义,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是达不到这种境地的。

古诗中的意象,有的具有相对固定的寓意。

如梅,在传统的古诗中即是“孤独”“寂寞”...

古诗词句中有许多富有双重性的句子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

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

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

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

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

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

“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

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

如: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

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

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三)隐语谐音双关。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

如: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关于廉政的古诗词

咏 史 (唐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翻译:尽看前朝旧事,成功来自勤俭节约,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

教育国人远离奢侈,勤劳朴素,家运国运将永久兴旺。

诗人择取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历史兴亡,在批判帝王淫奢昏愚足以败国亡国的同时,还对勤俭图治而最终失败的当朝皇帝文宗表示了叹惋、悲悼,其痛惜哀惋中渗透着不得其解的迷茫,包含着对历史兴败定规前所未有的质疑。

《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代表了诗人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困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虽然诗篇主要表达对文宗的哀惋之情,但我们还可从多个层面对其丰富的内涵予以另外的解读。

我们从这首作品流露的深切哀惋情绪中,还能读出作者对文宗勤俭贤德而失败的深深不解,对“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个历史定规的质疑。

诗人虽然对自己的困惑不得其解,但这个思考质疑本身就是咏史诗历史视野的新突破;诗人无可奈何的悲叹惋惜也启示我们,单纯将道德与兴亡作因果联系的德型政治文化自身存在观念的盲区。

入京诗 (明 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碍阎罗话短长。

此诗的大意是说: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于谦还将“两袖清风朝天去”这句话写成横匾,挂上自家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

但是,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反而说他坏了官场规矩,而且是“居心叵测”。

于谦对此置若罔闻,还是没有随波逐流,言行始终如一。

从此,于谦空手入京就职这个故事广泛传开了,“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书端州郡齐壁 (宋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含义:这首诗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的从政为人的道德准则,也表明了他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为民造福的决心。

包公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制定了一条“家训”,劝诫子孙将来永远清廉。

这则家训说:“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这则家训真是独特而严厉。

据史书记载包拯子孙如其子包绶、其孙包永年等,也都一直恪守家训,居官清廉,并且深受世人的称赞。

包拯的清正廉洁之风,到其子包绶时,也更加发扬光大了 包公所到之处,都深入体察民情,兴利除弊,为百姓做好事。

例如他知端州时,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身体多病,他就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

百姓改饮井水,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公办案公正、机智,为人正直、作官清廉,为世人,也为我所钦佩死后也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他为官清廉,爱民精神和品质也将永远被世人所传颂! 关于古代的廉政格言警句有: [清]李惺《西沤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翻译:官员一心为公、办事公正则会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则会树立威信。

[春秋]《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翻译: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

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

[春秋]《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当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会好好干;如果自身贪邪不正,百姓何以从。

[唐]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翻译:遍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翻译:廉洁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贪赃的官吏,是人民的盗贼。

[宋]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翻译:文官清正廉洁,武将拼死报国,这样国家就可以太平了。

[宋]朱熹: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翻译: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翻译: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另为还有: 古代“砥廉诗” 下文试对历代“砥廉诗”作简要分析。

一是咏廉。

“公生廉,明生威”,自古以来,廉政作为一种道德,一份操守,一直为人深情期待和吟咏着。

宋代歌谣《襄阳人歌》:“叶光化,丰谷城;清如水,平如衡。

”,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亦写到:“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

”,同样深刻反映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二是刺贪。

“贪”为“廉”之反,历来为人所不耻。

明代有诗:“来如猎犬去如风,收...

怎么品味现代人创作的仿古诗

现代人写的古诗词,不少令人爱看,有的还让人耐看,即是还不时反复叨念,以致把它自然记住。

如悼念周总理的诗:“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在那个年代,正义之情不容抒发,但祭奠总理之时,已是群众觉醒之际。

又如聂绀弩的《推磨》:“百事输人我老牛,惟余转磨稍风流。

春雷隐隐全中国,玉雪霏霏一小楼。

把坏心思磨粉碎,到新天地作环游。

连朝齐步三千里,不在雷池更外头。

”首联点出自己以牛鬼蛇神身分接受劳动改造。

次联明写磨房声色,暗寓未来趋势。

后两联着重揭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如此“真诚”地憎恨自己的“坏心思”,要把它们磨成粉碎,到新天地重新做人;另方面推磨日行三千里,却又不在雷池半步外,可见这种所谓的改造,对于有思想、善思考的他来说,是多么沉重的压制!诗中豪迈气慨的背后充满了委屈、牢骚和抗争。

这两首都是涉及国家民族大题材的作品。

下面我们举一些属于人生感悟小题材的。

古史从头看。

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撩乱。

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

尽成了,灰尘一片。

大本糊涂流水帐,电子机,难得从头算。

竟自有,若干卷。

∥ 书中人物千千万。

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于一半。

试问其馀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

还使劲,龂龂争辩。

檐下飞蚊生自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

谁参透,这公案?(启功:《贺新郎·咏史》) 蚊子秉性脆弱,生灭无常,却又显得营营役役,不愿安宁相处。

佛家常借此比喻不能了断生死的人们总是患得患失困惑重重,致人与人不能和睦共事。

如能看破世俗凡情,了知生灭无常、自性本空,则生、老、病、死一切境遇皆属自然现象,自调即顺,自解即宽,不必患得患失。

“谁参透,这公案?”隐喻着只有能从生死大患之处彻底解悟生命的佛家精神才会参透。

造化无凭,人生易晓,请君试看钟和表。

每天八万六千余,不停不退针尖秒。

∥ 已去难追,未来难找,留它不住跟它跑。

百年一样有仍无,谁能不自针尖老!(启功:《踏莎行·人生易晓》)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句句含情入理,深刻而平易,似乎很残酷,却又很实在。

真能把握得好,一生受用无穷。

起灭浮沤聚散尘,何须分寸较来真。

莫名其妙从前事,聊胜于无现在身。

多病乃知零件坏,得钱难补半生贫。

晨曦已告今天始,又是人间一次春。

(启功:《七律·元日口占》)通达之情溢于言表,读之顿觉心变宽容,胸怀开阔。

有人会说,上举都是名家,普通人怎么能跟他们比?其实,他们的原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利用旧体诗词的格律,表达自己生活的感受。

普通人照此办理,也能写出让人爱读的作品。

含有蟋蟀意象的古诗

《诗经·豳风·七月》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姜夔 齐天乐(黄钟宫)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

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

功父先成,辞甚美。

予裴徊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

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

好事者或以二三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夜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舆,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小学语文书三年级下册里的古诗

咏柳贺知章《咏柳⑴ 》 唐·贺知章 碧玉⑵妆成⑶ 一树⑷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 春风似⑻ 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成: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 古诗今译 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

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

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

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诗词 春日 (宋·朱 熹 )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天。

2、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 3、 寻芳:游春,踏青。

4、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7、 东风:春风。

8 光景:风光。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