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康熙下江南 的诗词



康熙下江南的故事展开全部 康熙先后六下江南,每次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都经过扬州。康熙六下江南,累计520天,在大清朝的历史上开创了先河。康熙的曾祖父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父亲顺治、叔父多尔衮等,都

康熙下江南故事

展开全部 康熙先后六下江南,每次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都经过扬州

康熙六下江南,累计520天,在大清朝的历史上开创了先河。

康熙的曾祖父努尔哈赤、祖父皇太极、父亲顺治、叔父多尔衮等,都没有跨过长江

而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跨过大运河、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几大水系的皇帝,足迹遍布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浙江河北等地,开创了很多历史。

A 康熙南巡的条件 康熙为什么要南巡,是不是酒足饭饱后,一拍脑袋说:“我要南巡”?显然不是,康熙南巡也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大概分为以下五点。

第一点是天下一统,安定了下来。

1583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起兵,开始了漫长的战争。

后来,又有农民战争、台湾战争,一直打到了1683年,整整100年的时间

当时的中秋节,康熙收到了一份海上捷报:“明月中秋节,执书海外书。

自今天汉下,万里烟云开。

”所有战争的烟云都消散了。

第二点是治河兴农。

中原地区经受了100年的战乱,没有时间、精力、钱粮来治理河道,因此水患不断。

在康熙宫殿的柱子上,刻有一条幅,上面写着:“治河、兴农、三藩”,这是他日日夜夜想要解决的事情。

当时三藩已经被平定了,有时间来解决治河的难题了。

当康熙来到高邮一带时,看到一片泽国,百姓只能在一些高地上搭建草棚度日。

从古至今,治理水患,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

第三点是缓和满汉矛盾。

当时的民族矛盾很尖锐,努尔哈赤曾推行“杀儒政策”,不是杀一个人,而是一批一批地杀。

皇太极曾经“六掠中原”,沿着太行山的山路,兵分八路,推进了1000华里,一直到山东济南,将人和牲口一起掠夺,包括无数财宝,队伍长达200华里。

多尔衮也曾宣布“剃发、易服、占地”等政策,“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对中原百姓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

这也引发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历史悲剧。

所以,康熙是想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

第四点是宣扬皇帝权威。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喜欢出游,如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等,这都是君王表现自我权威的一种形式

康熙是一位学者型皇帝,他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南巡也是一种行走。

第五点是欣赏江南山水。

清朝在康熙之前的皇帝,大多生活在北方,江南山水美如画,那也只是看画一样。

比如“烟花三月下扬州”,没有具体体会。

康熙就不同了,可以亲身欣赏到江南的山山水水。

B 康熙六下江南的情景 康熙第一次下江南,是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呢?因为结束了三藩动乱,统一了台湾,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所以决定南巡。

他从北京沿着大运河,从北往南走,来回都经过了扬州。

但是,他第一次来扬州,并没有住进扬州城,而是将龙舟泊在仪征的长江中间。

因为“扬州十日”的缘故,他内心还是觉得有些不安稳。

扬州又太有诱惑力了,所以他选择白天进城,只有一天的时间,游览了栖灵寺、平山堂、江天寺。

其实,当时没有栖灵寺,只有大明寺,因为康熙对“大明”比较忌讳,所以就以寺中栖灵塔为名改称“栖灵寺”。

康熙在沿途中,很会笼络人心。

他经过山东时,特地去拜祭孔子,对孔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表达对孔子的尊敬。

康熙二下江南,是在康熙二十八年,间隔了5年的时间。

其中,发生了俄国入侵雅克萨的事件。

当时朝廷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不去理睬,一种是寸土不让。

最终,康熙还是选择了进行反击战,最终打败了俄国侵略者,这也是满族人、汉族人、蒙古人等多民族的共同胜利。

第二次来到扬州的时候,康熙就把船停在了江都陈家湾,历史记载:“郡市民迎驾”,百姓的态度就缓和了。

这次他住在了扬州府里,住了一天时间。

他到处视察河患,进行治理。

康熙三下江南,是在康熙三十八年,中间又有了10年时间。

主要是他御驾亲征嘎尔丹,当时的战场都是戈壁,寸草不生,粮草供给很成问题。

康熙就和士兵们一样,开始一天吃一顿饭,后来两天吃一顿饭。

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每晚他都进行刻苦学习。

后来嘎尔丹死了,康熙才放心南巡。

这次来到扬州,康熙主要修水利,让百姓安居乐业。

为了他的到来,当地官员修建了高旻寺,康熙题字“敕建高旻寺”。

当时,他看到附近的居民遭到了火灾,他就派手下的近卫军去帮忙灭火。

此外,他还补偿百姓的损失,每烧毁一间房,补偿3两银子,并且发到每个受灾百姓的手中。

康熙四下江南,是在康熙四十二年,来回都是住在扬州的。

住在行宫里,南巡也开始有规律起来,两年一次。

康熙五下江南,是在康熙四十四年,视察黄河、淮河的水利,看看效果如何。

当时百姓对他已经非常爱戴了,运河两岸有很多百姓夹道欢迎,一边奔跑一边欢呼。

曹寅等官员修建了一个行宫,有精致的房屋,有漂亮的花园。

当时有人对康熙的行程进行了详细记载:“3月11日,各地官员匍匐叩见,进献古董、字画等;12日,康熙进城,灯笼如白练一样;13日,康熙在行宫里写字;14日,康熙前往镇江,曹寅等官员又来送礼,其中有白玉环一只、白玉鹦鹉一对。

盐商送上古玩60件,还送给随行的皇太子40件……” 康熙回...

康熙乾隆下江南目的

康熙(玄烨)和乾隆(弘历)是清代的名帝,他俩都曾多次巡视江南,而且都流传着许多佳话。

尤其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由于文学作品的渲染,影响更大。

其实,这祖孙两代皇帝南巡的目的,巡行时种种行止是截然不同的。

“历史是面镜子”,我们从这两位历史人物南巡的具体事实中,也许能得到一点启迪。

康熙和乾隆都是六下江南,他俩下江南的目的却是不同的:康熙是为了治理黄河、考察民情吏治;而乾隆则是为了游山玩水,炫耀帝王之威风。

康熙下江南,不讲排场,每次“扈从者仅三百余人”。

一路上不设行宫,一切供应均由中央直接开支,严禁地方官借此扰民。

他在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第二次南巡时,行到江宁,地方官准备了华丽的舟船以备他游览之用。

谁知康熙到后,不但不乘坐,连看也不去看,还命令将这些船立即拆掉,将材料运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时还下旨当地官吏要引以为戒。

这样一来,地方官吏再也不敢在康熙来时过分迎奉了。

所以,他每到一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而已。

而乾隆下江南呢?他每次南巡必提前一年开始准备。

首先是指定一名亲王担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负责勘察路线,修桥补路,修葺名胜古迹,修建行宫等。

他六下江南,仅行宫就修了30多处,每处都“陈设古玩并应用什物器皿及花盆景致之类。

”他南巡时,除了带上皇太后、皇后、嫔妃外,还有大批的王公大臣、侍卫,每次都有2000多人。

陆路上走要用马五六千匹,水路走要用船1000多只。

他六下江南,共花了白银2000多万两! 康熙六下江南,关注点在治理黄河。

宋代以来,黄河水患久不能治,自顺治到康熙初年,黄河大堤决口就达80余次。

宿迁以东,山阳(今淮安市)、高邮、宝应、盐城、兴化、泰州、如皋等7个州县均是一片汪洋。

东南每年有400万石漕粮要北运,也因为河患而不能运输。

康熙对此早就引起重视,在平定三藩之前就将此事列为国家3件大事之一。

所以,在第1次南巡时就亲自到工地上去观察;第3次南巡时还亲自乘小船,到各处去调查。

登岸后又亲自用水平仪测量水情。

经过多次调查研究,使他了解到了山阳、高邮等7州县的被淹是因为洪泽湖的水位比黄河低的缘故,洪水一来,河水倒灌入湖,使湖水水位抬高,造成水患。

他就下旨治河要以疏浚河道为要,同时又要两岸筑堤,约束河水。

经他多次实地指点谋划,使治河工程逐步收到了成效。

黄河的水也可畅通地流入大海,不再倒灌了。

虽然以后黄河河道仍有决溃的,但在康熙年间,水患是得到了控制

其次,他很注意吏治,发现了关心民间疾苦,为人们称赞的好官就大力提拔。

他到苏州等地听到人们交口称赞原任左都御史郭诱,了解他在吴江县任上政绩卓著,就提升他为湖广总督。

他还很注意笼络江南士大夫,下令广增学额。

第4次南巡时,他接见了大学者胡渭,又是赐馔,又是赐扇,还为他题写了匾额。

乾隆南巡时,嘴上虽也说要学祖父治河工、访民情、察吏治。

但他的本性是游山玩水,每到一处,必游名山大川,正如他所说的“江南名胜甲天下”,所以便要“眺览山川之佳秀”。

又要地方官吏尽力报效,供其挥霍。

两淮盐商在乾隆南巡时都捐出巨款,他不但不拒绝,还称赞他们,加恩赏赐;赏了盐引(又称“盐钞”,“引”是指有价证券)不算,还赏他们“各按其本身职衔加顶带一级”。

他这样一做,各地官吏、富商纷纷仿效,使得老百姓叫苦连天。

有一些正直的官吏向他直谏:“上两次南巡,民间疾苦,怨声载道”;“巡幸所至,有司一意奉承,其流弊及于百姓”。

然而乾隆哪里会听得进这些金玉良言,不但不听,反而反问谏臣:“汝谓民间疾苦,试指何人疾苦?汝谓怨声载道,试指何人怨言?”皇帝说出了这样不讲理的话,还有谁敢再进言呢! 乾隆下江南,还留下了极坏的“遗风”。

他自命有才华,每到一处都要做诗题词,名刹古庙、风景佳处几乎无处没有乾隆的诗词,所以江南一带的“御碑亭”也特别多。

为了造这些“亭”花掉了不少民脂民膏。

不过,乾隆倒不是个“至死不悟”的顽固物,在他临死时竟意识到了“六次南巡,劳民伤财”的事实,还劝戒后代帝王,不要再作这类蠢事了。

然而,追悔之言,为时晚矣!清王朝的由盛而衰、由治而乱,是从乾隆时开始的,他的劳民伤财的六下江南,确实是使清王朝从盛世的顶峰跌落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乾隆皇帝为何喜欢下江南?

展开全部 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活得最久的皇帝,当属清朝的乾隆皇帝了。

他在位时间60年,如果再加上禅位后继续训政的话,其实际执政时间长达63年之久,在89岁的时候辞世。

乾隆帝的文治武功在历代帝王中无出其右,其开创的“康乾盛世”使大清朝进入到全盛阶段

他在书法、诗词方面的造诣很深,一生作过的诗词多达几万首,是一位文采风流的潇洒皇帝。

而最让民间津津乐道的是他六下江南的传闻,传闻中弥漫着满满的“风流”味道。

那么,问题来了,乾隆六下江南真的是去寻花问柳吗? 对于乾隆六下江南的真正目的,通常有以下几种说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种说法与民间传闻差不多,就是说乾隆多次下江南是因为江南风景秀丽、美女众多,他是去“巡幸”去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找乐子去了。

乾隆是个风流皇帝不错,但他的风流更多的体现在文采方面,是文人骚客那种风雅,而不是下流。

乾隆帝虽是满人,但汉学造诣很高,饱读诗书,深谙帝王之道,怎么可能为了美色而耗费巨资频繁下江南呢? 第二种说法认为乾隆下江南与海宁陈家有关。

世传乾隆乃海宁陈世倌亲生,被当时的雍亲王即后来的雍正帝用掉包之计换成了他的儿子。

这种说法也不可信。

因为,在清朝,帝王之家的子孙从出生到死亡所有的细节都有宗人府监管、记录,不容出任何差错。

这种掉包之事瞒得了一人,瞒不了所有人,一旦东窗事发,雍亲王及王府上下人等都会有灭顶之灾的。

雍亲王绝对不会冒杀头的风险来干这事的。

何况,当时雍亲王只是个亲王,并没有想到以后会继位的。

就算他有觊觎皇储位之心,当时他已经有三个儿子了,健在的也有一个,没必要非要用自己的女儿偷偷换别人家的儿子,难道他是神仙,能算到陈家的儿子以后能被康熙宠爱不成?所以,乾隆六下江南是为了探视自己亲生父母的说法不靠谱。

第三种说法认为,乾隆下江南是为了巡查水利情况

在史书上确有记载,乾隆六次下江南其中有好几次都巡查了黄河的治理工程以及浙江的海塘工程。

但,这不是他下江南的主要原因,只不过是顺便看看罢了,至多是次要原因。

皇帝嘛,出来逛逛,总要到处察看察看,体察下民情。

既然以上都不是,那乾隆六下江南的主要原因何在? 这还要从乾隆的爷爷康熙帝说起。

康熙帝一生六次南巡,其主要目的不外乎这个:安抚南方士民。

当年,清军入关后,在南方搞了两个杀戮大惨案:“嘉定十日”和“扬州三屠”,其惨烈程度不亚于几百年后的“南京大屠杀”。

这让南方士民在清朝统一天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满人是恨之入骨,民心不稳。

为了巩固大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康熙帝大力提倡“满汉一家”,几次亲巡南方,并亲自祭拜明太祖朱元璋之陵。

江南历来是鱼米之乡,是大清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再加上前明残余势力在那里还有深厚的根基,江南不稳,天下不安。

因此,清王朝无论是康熙帝还是乾隆帝都对江南十分重视。

乾隆下江南亲临史可法庙祭奠并下令重修庙宇,在杭州、镇江和扬州分别兴建《四库全书》文渊阁、文宗阁及文汇阁,就是为了安抚人心,试图减弱民众对满人的抗拒情绪

乾隆六下江南主要是为了安抚、笼络人心,其次,督查下河海工程,搞搞阅兵以显示大清军的威猛,可谓是恩威并施。

当然,顺便“巡幸”几个江南美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女人自然也就是皇上的女人啦!

康熙几次下江南

展开全部 六次 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

没有惊动更没有骚扰地方百姓。

乾隆也曾六下江南,声言他的目的和祖父一样,其实他的目的恰恰不是如此。

他的主要目的是变着法子寻开心和炫耀他的伟大。

...

康熙皇帝几次下江南? 下江南是为了什么?

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

没有惊动更没有骚扰地方百姓。

乾隆也曾六下江南,声言他的目的和祖父一样,其实他的目的恰恰不是如此。

他的主要目的是变着法子寻开心和炫耀他的伟大。

康熙为什么下江南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于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间曾经六次南巡,而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

当时,淮安是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地,为黄淮襟要、漕运锁钥,高家堰又是拱卫里下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区是清代治河的关键,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视察,指授治河方略。

康熙帝在这里努力践行其“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体现了一位伟大君主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实人格,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二次南巡,察视河工,相度形势。

第三次南巡,策定新的治河方略。

第四次南巡,河工初步告成。

第五、六次南巡,筹划善后之规。

...

康熙几次下江南的时间

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

庙里的和尚端上当地的名茶。

乾隆精于茶道,一见那茶,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

他品尝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

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启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

” 乾隆一时兴发,走出庙门,只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低,周围群山起伏,宛若狮形。

此时乾隆龙心大悦。

茶名龙井,山名狮峰,都似乎预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业,况且十八又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

而那茶有实在赏心悦目,甘醇爽口,于是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

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

...

康熙皇帝6下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康熙间曾经六次南巡,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小说、影视对其进行铺陈渲染,把史实涂抹得似是而非,而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

当时,淮安是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地,为黄淮襟要、漕运锁钥,高家堰又是拱卫里下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区是清代治河的关键,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视察,指授治河方略。

康熙帝在这里努力践行其“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体现了一位伟大君主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实人格,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是清王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他熟谙文韬武略,具有远见卓识,在位六十一年,以实心为本,以实政为务,政绩卓著。

他八岁登基,十六岁亲政以后便“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1〕尤其是河务,康熙帝更是为之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为了治河,从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1707年),康熙帝先后六次南巡,每次均以详细巡视河工为首要。

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一带,当时是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地,为黄淮襟要、漕运锁钥,高家堰又是拱卫里下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区是清代治河的关键,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此视察。

一、执政之初对河务的关注和研究。

明末清初,战乱频扔,河道年久失修,至康熙初年黄河下游到处决口,灾害连年。

据不完全统计,清初顺治元年至康熙十六年(1644—1677年)淮河流域的黄河夺淮之灾的次数多达90起。

〔2〕自徐州砀山以下至涟水海口,黄河决堤七、八十处,洪泽湖高家堰决口三十多处,翟家坝决口成河九道,清口、运口淤为陆地,不仅百姓田庐受淹,而且运道受阻,每年从南方供应京城的四百万石漕粮也失去保证。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帝亲政不久,黄河在桃源南岸烟墩决口,沿河州县悉受水患,清河冲没尤甚,黄河下流既阻,水势尽注洪泽湖,高邮水高二丈,城门堵塞,乡民溺毙数万。

〔3〕从这时起,水患便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重视,正如康熙帝自己所言:“朕自十四岁即反复详考如宿迁以下高家堰等运河。

”〔4〕他悉心研究治河方略终身不缀。

康熙九年(1670年)三月,策试天下贡士于太和殿前,康熙帝以澄清吏治和治河为策论试题,其中提出“漕粮数百万石,取给东南,转输于黄、运两河,何以修浚得宜?而天庾籍以充裕,俾国收利,民不受其害?其必有道以处此。

尔多士志学已久,当有确见其中,其各摅凤抱,详切敷陈,朕将亲览焉。

”〔5〕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康熙帝派侍卫吴丹、学士郭廷祚阅视河工,绘图进呈。

〔6〕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家堰大溃决,仅武家墩至高良涧就出现三十四处决口,淮水迅速下跌,河蹑淮后,大量倒灌入湖,形成上破归仁堤,下破高家堰,突入里运河,漫流里下河的严重局面。

江南财赋重地被淹,运道受阻,对平定“三藩”的战争也极为不利。

因此,尽管国家财政仍然比较困难,康熙帝还是下决心对黄河、淮河进行全面治理。

康熙帝命冀如裼等视察河工,行前一再嘱托:“河工经费浩繁,迄无成效,沿河州县百姓皆受其困。

今命尔等前往,须实心相视,将河上利害情形体堪详明,各处堤岸应如何修筑,务为一劳永逸之计,无得苟且塞责。

如堪视不审,后复有事,尔等亦难辞咎”。

〔7〕同年十二月, 康熙帝还从治河、导淮、通漕的长远之计着想,“命江南淮、扬所属沿河地方栽植柳树,以备河工之需。

”〔8〕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在平定“三藩”激战正酣的时刻,康熙帝敕谕安徽巡抚靳辅总督河道。

靳辅上任后,驻节清江浦,深入各河道水域调查研究,“周度形势,博采众论,为八疏同日上之”。

〔9〕辅疏言:“治河者当审全局,运道之阻塞由河之变迁,河之变迁由向来治河多尽力于漕艘经行之地,其他决口以无关运道遂缓视之,以致河道日坏。

”〔10〕靳辅指出:“清口以下不浚筑,则黄淮无归,清口以上不凿引河,则淮河不畅。

高堰之决口不尽封塞,则淮分而刷黄不力,黄必内灌,而下流清水潭亦危。

且黄河南岸不提,则高堰仍有隐忧,北岸不提,山以东必遭冲溃。

故筑堤岸,疏下流,塞决口,但有先后,无缓急。

今不为一劳永逸之计,屡筑屡圮,势将何所底止。

”〔11〕疏上,群臣多异议,因其与康熙帝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方针契合,康熙帝特加所请。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康熙帝批准拨帑金二百五十余万两,限靳辅三年告竣。

〔12〕从此,在靳辅主持下,大规模的河道治理全面展开。

靳辅借鉴明代水利学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论,提出“筑堤束水与引河放水交相使用”的理论。

在治河实践中,靳辅首先疏浚黄河下游清江浦至云梯关河道,使洪水得以畅流入海,接着相继堵塞高家堰及黄河各处决口。

在遏制了洪水的泛滥之势后,靳辅又先后完成了改移运口于七里墩、开清口四道引河、疏浚皂河、加挑中运河等工程,治河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第一、二次南巡,察视河工,相度形势。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以后,便视河务为首要。

靳辅治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

康熙六次下江南分别是在康熙几年?经过了什么地方?

康熙帝于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1684年—1707年)间曾经六次南巡,而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

当时,江苏淮安是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地,为黄淮襟要、漕运锁钥,高家堰又是拱卫里下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区是清代治河的关键,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视察,指授治河方略。

康熙帝在这里努力践行其“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体现了一位伟大君主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实人格,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第一、二次南巡,察视河工,相度形势。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以后,便视河务为首要。

靳辅治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淮、扬水灾并未明显好转,康熙帝为此殚精竭虑,日夜焦劳,他惟恐官员治河失法,遂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南巡之典,不远万里,亲阅河工。

三、第三次南巡,策定新的治河方略。

自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至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主要集中精力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在这几年中,河工人事变更频繁,总河一职十次易人,除靳辅外,其余九人皆不得力,造成河工日趋败坏。

四、第四次南巡,河工初步告成。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康熙帝以河工即将告成,进行第四次南巡。

五、第五、六次南巡,筹划善后之规。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康熙帝认为,河工虽说告成,尚须察验形势,筹划善后之规。

二月初九,康熙帝启程离京,踏上了第五次南巡的旅程。

总结: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

没有惊动更没有骚扰地方百姓。

乾隆也曾六下江南,声言他的目的和祖父一样,其实他的目的恰恰不是如此。

他的主要目的是变着法子寻开心和炫耀他的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