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桂林民国诗词



找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王昌龄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李频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王昌龄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找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

王昌龄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

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

李频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

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王昌龄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李渤三朝四黜倦遐征,往复皆愁万里程。

尔解分飞却回去,我方从此向南行。

陈叔达金铺照春色,玉律动年华。

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

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

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

上官仪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

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

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

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

王昌龄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李商隐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李商隐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义净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

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

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

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韩愈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许浑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

两岸晓霞千里草,半帆斜日一江风。

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

韩愈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

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

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

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韩愈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

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

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

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韩愈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

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

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

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杨衡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

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

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

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

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韩愈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李商隐辰象森罗正,句陈翊卫宽。

鱼龙排百戏,剑佩俨千官。

城禁将开晚,宫深欲曙难。

月轮移枍诣,仙路下栏干。

共贺高禖应,将陈寿酒欢。

金星压芒角,银汉转波澜。

王母来空阔,羲和上屈盘。

凤凰传诏旨,獬廌冠朝端。

造化中台座,威风上将坛。

甘泉犹望幸,早晚冠呼韩。

韩愈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

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

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挽。

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

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

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李群玉兰香佩兰人,弄兰兰江春。

尔为兰林秀,芳藻惊常伦。

灿灿凤池裔,一毛今再新。

竹花不给口,憔悴清湘滨。

一朝南溟飞,彩翮不可亲。

苍梧云水晚,离思空凝颦。

我亦纵烟棹,西浮彭蠡津。

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

大禹惜寸阴,况我无才身。

流光销道路,以此生嗟辛。

万里阔分袂,相思杳难申。

桂水秋更碧,寄书西上鳞。

桂林三花酒的由来是?

桂林三宝之头宝要数三花酒。

桂林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酒类的代表

《中国酒典》中提到,在人类还未酿酒之前,漓江两岸的猿猴便采摘花果酿出了“猿酒”。

看来,漓江算是酒的发源地之一了。

据桂林市志记载,桂林古代就有瑞露、桂花酒等名酒。

其中瑞露还是宋代皇上喝的贡酒。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桂州三月三日》诗中这样写到:“始安繁华旧习俗,帐饮倾城沸江曲。

”桂林在汉代也称始安郡,诗中说的是三月三日人们踏青春游时,“帐饮倾城”的场面和习俗。

宋代诗人吕源有诗句:“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物新醅香”,描述了漓江两岸千家万户酿酒喝的盛况。

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书中记载:“广右无酒禁,诸处道旁率沽白酒,在静江尤盛……行人以十四钱买一大白”。

可见宋代白酒在桂林盛行。

桂林三花酒是经过三次蒸馏而成的白酒,民间叫三熬酒。

这种酒在宋代很盛行。

在历代中原统治者的心目中,桂林属于蛮荒之地,一些失宠或者获罪的官员和文人被流放或贬谪到这里,这些人把中原文化带到了桂林。

无论是贬谪的官员还是文人,他们都离不开酒,借酒浇愁也好,把酒临风也好,酒助灵感也好,都需要酒来相助,于是酒文化也就得以发扬。

如宋代范成大曾在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静江知府,写下了珍贵文献《桂海虞衡志》一书,其中就有专门的“志酒”篇章。

范成大在桂林与酒结缘,写下赞美桂林美酒的诗句:“把酒临风瑞露倾,琼浆何须谒云英。

” 那时,桂林酿酒的作坊就在漓江边的象鼻山脚下。

象鼻山的山洞就是天然酒窖。

现在,这个山洞依然是山花酒的酒窖,走到洞边,你就能闻到酒香。

到了清末民初,桂林的酿酒作坊把三熬酒称作三花酒。

当时没有测量计,酒师用酒花来测酒的度数。

酒花是倒酒时的泡沫。

酒花有大花、中花、细花之分,以细花为上乘。

桂林三花酒是细花。

又有人说,这种叫三花的酒,是因为它入坛、入瓶、入杯都堆花,所以叫三花酒。

民国年间,桂林有大大小小的酿酒作坊80多家,酿造出来的酒从漓江水路销往梧州、广州、港澳和东南亚各地。

抗战时期,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就设在酿酒的作坊“万祥糟坊”里。

1952年,桂林市人民政府集中了桂林的老字号作坊成立了桂林酿酒厂。

酿酒工艺保持了传统,以优质大米为原料,以桂林特有的香草制成酒曲,以漓江水酿造,蒸出的酒用陶缸密封,放到象鼻山的洞里窖藏。

绝了!天下就这么一个漓江,漓江就这么一个象鼻山,而“大象”偏偏有两个大“肚子”,漓江的水偏偏就这么一段酿酒的效果最佳。

真是天赐良缘啊。

先说这水。

水是酒的“血液”,好水才能出好酒。

宋代诗人章岘的《夜游漓江》诗中便有:“桄榔夜暗临江浦,茉莉香来酿酒家”的诗句,反映了漓江两岸人家酿酒的盛况。

在民国期间,桂林最大的酿酒作坊“安泰源”便建在漓江东岸边的九娘庙(又叫九龙庙,在今天解放桥的东端)。

九娘庙下有一深潭,名为兰花池,传说兰花池通龙宫,每当月圆之时,就会有兰花从池中升起,整条漓江就回飘着兰花的幽香。

当然,这只是传说故事,其实是兰花池与桂林地下泉水相通,因此水质特别优良。

安泰源正是用这里优良的水酿造了优质的三花酒。

因此,当时“安泰源”老字号的桂林三花酒不仅远销港澳及东南亚,而且价格上也比其他作坊的酒高出一截。

1952年,桂林酿酒厂曾在广西技术部门的指导下沿漓江取样,经反复化验、检测和比较,发现除了九娘庙之外,还有象鼻山这一段的漓江水质含有大量的有益矿物质,而且所含的微量成分非常适合酿酒,于是在此打了一口深井,抽取地下的清泉用来酿酒,难怪桂林的三花酒那么清冽甘醇,它有漓江的韵味。

诗人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诗中写道“三花酒兑一滴漓江水,祖国啊我对你的爱情百年醉!”人们可以从诗人的浪漫情怀中感受到三花酒的魅力。

再说这洞。

象鼻山半枕陆地半临漓江,岩洞内冬暖夏凉,湿度温度恰到好处,是窖藏美酒的理想处所。

酒的窖藏,实际上是制酒的再生产过程,象鼻山优越的天然条件,使三花酒中的高级酯类转化,味更醇香。

加上这里有上百年的酿酒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空气中蕴含着酿酒的微生物群落,所以,从这洞中出来的酒自然是酒中的珍品和上品。

象鼻山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酿酒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此处为“醉乡”,他在象鼻山脚下结庐而居,自称“漓山人”。

宋代诗人张孝祥任广西经略安抚使时,曾在象鼻山饮酒,并当场作诗:“饥肠得酒做雷鸣,醉酒狂歌不自程。

”趁着酒兴,他将象山水月洞改名为朝阳洞,并将此事铭刻在水月洞里。

范成大也在象鼻山饮酒,他觉得水月洞很有意境,张孝祥改名为朝阳洞不妥,还是恢复水月洞名字为好,于是又题写了《复水月洞铭》并刻于水月洞石壁上。

2015年是抗日战争50周年,正是千百年传承至今的爱国诗词激励着中...

是70周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庆祝抗战胜利。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日子,8年抗战史,有着太多伤痛的记忆,痛,要铭记;欢,也要大声喊出来。

为了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设立纪念日,一是对先烈和死难同胞表示哀悼,二是要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捍卫和平的决心和信念。

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设立这两个日子很必要,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明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以国家立法形式通过,有助于国家、地方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中国政府此前对9月3日这一天就十分重视。

1995年9月3日,抗战胜利50周年,江泽民等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大会。

200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举行,胡锦涛到会并发表讲话。

2010年9月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活动。

全国各地在这一天也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求中国古代诗词中写誓言的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qin,念二声),死同一个椁(guo,念三声)。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一江水 此水有时尽 此情何时了 但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长恨歌中的 词中有誓两心知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1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_____诗经《庸风柏舟》2 死契阔 生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3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诗《上邪》)4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 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

(汉诗《结发为夫妻》) 5 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敦煌曲子词》6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7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新婚别》)8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9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子襟》)10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陆游《钗头凤》11 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孟郊《列女操 》)12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 贱妾何能久自全?陈琳(魏)《饮马长城窟行》13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这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民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峙(足屠),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

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张衡《四愁诗》

近现代 当代 词作家

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光绪举人。

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

1896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5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

次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

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

1898年入京,以六品衔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

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

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

其所介绍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出任司法总长。

1916年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后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

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为孔孟之道是社会主义“最精要的论据”。

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

著作弘富,后人编为《饮冰室合集》。

黄节(1873--1935) 近代诗人。

字晦闻,广东顺德人。

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 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为北京大学教授,政治态度趋于保守。

所著有《兼葭楼诗》、《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等。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

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

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

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

所著有《浩歌堂诗钞》。

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

字星台,号思黄。

湖南新化人。

1903 年留学日本,与邹容等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并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

起义未成,流亡日本。

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任《民报》编辑。

12月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海自杀,所留绝命书,鼓励同志誓死救国。

所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大。

另撰有小说《狮子吼》。

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秋瑾(1879--1907)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

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

1904年赴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次年以光复会员加入同盟会。

1906年为反对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金华、兰溪等地会党,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

同年七月徐锡麟刺杀恩铭,但起义失败。

清政府发觉皖、浙间联系,即派军队包围大通学堂,逮捕秋瑾。

坚贞不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诗歌作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体现了爱国精神,笔调雄健,感情奔放。

亦能词。

遗稿编入《秋瑾集》。

夏敬观(1875--1953) 近代诗人。

字剑丞,号盥人、呋庵,江西新建人。

光绪 举人,官提学使。

入民国,任浙江教育厅长。

晚岁寓居上海。

诗学梅尧臣。

亦能作词与绘画。

所著有《忍古楼诗集》、《忍古楼词》、《音学备考》等。

高旭(1877--1925) 近代诗人。

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江苏金山(今属 上海市)人。

曾任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曾写作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诗篇,后期意志日趋消沉。

所著有《天梅遗集》等。

王国维(1877--1927) 近代学者,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清秀才。

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及文艺思想的影响。

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

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

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

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之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

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

1927年于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

所作中国古代史地、戏曲史等方面之文献整理、考订工作,具有长远参考价值。

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有四十二种。

考证文章曾汇编为《观堂集林》。

马君武(1882--1939) 名和,以字行,一字贵公。

广西桂林人。

初留学日本, 参加同盟会。

后赴德国,习冶金。

民国成立,任孙中山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等职。

后经营工业

晚年任广西大学校长

爱好文学。

其诗格律自由,并用歌行体翻译拜伦、席勒等人作品。

所著有《马君武诗稿》。

又曾翻译达尔文著作。

苏曼殊(1884--1918) 近代文学家。

原名玄瑛,字子谷。

后为僧,号曼殊。

广 东中山人。

早年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

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

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

...

古代,近代诗人的名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

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 李煜 (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世称李后主. 陆游 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柳永 ?~约1053年,北宋词人。

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 杜牧(803-852),字牧之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

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

王勃(649-676),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杜甫(712-770),字子美,被称为“诗史”。

王维(701-761),字摩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

近代诗人: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光绪举人。

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

黄节(1873--1935) 近代诗人。

字晦闻,广东顺德人。

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 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

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

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

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

所著有《浩歌堂诗钞》。

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

字星台,号思黄。

湖南新化人所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大。

另撰有小说《狮子吼》。

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秋瑾(1879--1907)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

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

善诗歌,作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体现了爱国精神,笔调雄健,感情奔放。

亦能词。

遗稿编入《秋瑾集》。

夏敬观(1875--1953) 近代诗人。

字剑丞,号盥人、呋庵,江西新建人。

光绪 举人,官提学使。

入民国,任浙江教育厅长。

晚岁寓居上海。

诗学梅尧臣。

亦能作词与绘画。

所著有《忍古楼诗集》、《忍古楼词》、《音学备考》等。

高旭(1877--1925) 近代诗人。

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江苏金山(今属 上海市)人。

曾任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曾写作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诗篇,后期意志日趋消沉。

所著有《天梅遗集》等。

王国维(1877--1927) 近代学者,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清秀才。

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及文艺思想的影响。

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有四十二种。

考证文章曾汇编为《观堂集林》。

马君武(1882--1939) 名和,以字行,一字贵公。

广西桂林人。

爱好文学。

其诗格律自由,并用歌行体翻译拜伦、席勒等人作品。

所著有《马君武诗稿》。

又曾翻译达尔文著作。

苏曼殊(1884--1918) 近代文学家。

原名玄瑛,字子谷。

后为僧,号曼殊。

广 东中山人。

所著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作。

还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

另撰有《梵文典》,今不传。

所著有《苏曼殊全集》。

柳亚子(1887--1958) 爱国民主人士、诗人。

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字安如 ,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江人。

早期作品鼓吹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后期所作,表现了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进步倾向,解放后作有歌颂新社会的作品。

所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钱谦益(1582--1664) 明末清初常熟人。

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

明万历 进士。

生平博览群籍,精於史学,诗文在当时负有盛名。

家有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明代史料收集完备著称,清初毁于火。

所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辑有《列朝诗集》。

方维仪(1585--1668) 明末清初女诗人。

字仲贤,桐城(今属安徽)人。

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

少年寡居,与嫂共同教养其侄方以智。

部分诗篇表现出身世之感。

所作有《清芬阁集》。

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

丁耀亢(1599--1669) 清初文学家。

字西生,号野鹤、紫阳道人、木鸡道人, 山东诸城人。

明诸生。

入清...

阳朔有温泉吗?

阳朔拥有漓江景区、《印象·刘三姐》、碧莲峰山水园、聚龙潭、蝴蝶泉、刘三姐水上公园、鉴山寺等营业景点15处,没有温泉。

风景名胜:天籁·蝴蝶泉天籁·蝴蝶泉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阳朔十里画廊精华地段。

以山、水、石、洞,悬空吊桥,泉水瀑布及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侗、苗风情而得名,在景区里可与著名的101侗寨寨主及苗王的后裔亲密接触,与侗哥苗妹欢聚一堂,还可以亲身体会做寨主苗王的滋味。

倾听传承千年并于2009年10月荣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籁之音---《多情的侗族大歌》。

图腾古道图腾古道位于阳朔著名的“十里画廊”中的位置。

距离桂林不算远,景区展出的有石器、陶器、自然图腾柱、古老的弓弩、让人听不懂念念有词充满野性诱惑的肢体语言等原始生活场景,再现了12000---7000年前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猎和甑皮文化的历史风貌。

月亮山月亮山位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十里画廊景区末端。

山头上有一个天然的大石拱,两面贯通,远看酷似天上明月高挂。

从不同的角度变换观看,此洞形状也不断变化。

如果是开着车赏月山,那个石拱的形状会从弯弯的上弦月,逐渐变成半月、圆月 ,继而又变成下弦月。

月亮山有天下名山、仙山、灵山之美誉,山上有大理石铺就的800级登山道可达月宫。

月宫高、宽均约50米,内多乳石,状如嫦娥、玉免,与广寒宫神话相合。

[20] 世外桃源景区世外桃源景区是根据晋代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意境,结合当地的田园山水风光开发建设的首批国家AAAA景区,是世界旅游组织推荐旅游目的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景区的游览方式主要分水上游览和徒步观赏。

水上的游览乘轻舟环绕湖光山色,园村舍,过绿树丛林,又穿山而出,沿途可经原始形态的迎宾、祭祀、狩猎,又可 欣赏到民族特色的狂歌劲舞、边寨风情;徒步观赏的民寨群是桂北各少数民族建筑的一个缩影,鼓楼、风雨桥、对歌台、花楼、长廊、图腾。

杨堤杨堤位于阳朔县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区,境内群山耸立,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田园青山倒影花儿香鸟儿鸣蜂而忙人儿悠,山与水人与物融为一体,一派南国风光。

阳朔杨堤漓江景区主要以坐竹筏游漓江为主,从杨堤漂到兴坪,途经鲤鱼挂壁、童子拜观音、神笔峰、浪石风光、雄狮爬五指山、老人守苹苹果、八仙过江、九马画山、终点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处。

地方特产:松花糖松花糖发源自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故居中的私人厨房,由李宗仁家中的一名厨师发明。

近百年传承创新,风味愈加诱人,甜而不腻,入口酥化不粘牙,流行于桂北地区,滥觞于阳朔兴坪。

松花糖去古已远,名称的由来,一说是由于松花糖粒粒金黄色如松花;二说源自于松花糖“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是“酥化糖”的讹误;也有说因其作为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的传统年货,寓意着“轻松花钱”的新年愿望。

松花糖亦为阳朔兴坪的特色食品

广西简称为“桂 ”跟下列哪些有关

广西简称“桂”,与地域特产、历史、文化等都有密切联系。

?广西一带多桂树,桂树是广西的标志性特产。

“八桂”之美称是从古代《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演变而来。

历史上自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

到明朝官方纂修的《大明一统志》记载:“八桂,广西桂林府郡名”。

从此,广西称“八桂”正式在官书中固定下来了

古代,近代诗人的名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

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 李煜 (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

世称李后主. 陆游 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柳永 ?~约1053年,北宋词人。

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 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 杜牧(803-852),字牧之诗豪爽清丽,自成风格,人称“小杜”。

又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

王勃(649-676),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杜甫(712-770),字子美,被称为“诗史”。

王维(701-761),字摩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号士。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

近代诗人: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光绪举人。

曾从康有为学,等与康有为一起主张变法维新,人称“康梁”。

黄节(1873--1935) 近代诗人。

字晦闻,广东顺德人。

早年与章炳麟等在上海 创立国学保存会,并参加南社,以诗文鼓吹革命。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

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

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

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

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后任东南大学教授等职,政治思想日趋消极。

所著有《浩歌堂诗钞》。

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天华(1875--1905) 近代民主革命家。

字星台,号思黄。

湖南新化人所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宣传革命思想,在当时影响甚大。

另撰有小说《狮子吼》。

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秋瑾(1879--1907)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

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

善诗歌,作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体现了爱国精神,笔调雄健,感情奔放。

亦能词。

遗稿编入《秋瑾集》。

夏敬观(1875--1953) 近代诗人。

字剑丞,号盥人、呋庵,江西新建人。

光绪 举人,官提学使。

入民国,任浙江教育厅长。

晚岁寓居上海。

诗学梅尧臣。

亦能作词与绘画。

所著有《忍古楼诗集》、《忍古楼词》、《音学备考》等。

高旭(1877--1925) 近代诗人。

字天梅,号剑公,别号钝剑,江苏金山(今属 上海市)人。

曾任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曾写作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诗篇,后期意志日趋消沉。

所著有《天梅遗集》等。

王国维(1877--1927) 近代学者,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清秀才。

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及文艺思想的影响。

生平著作共六十馀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有四十二种。

考证文章曾汇编为《观堂集林》。

马君武(1882--1939) 名和,以字行,一字贵公。

广西桂林人。

爱好文学。

其诗格律自由,并用歌行体翻译拜伦、席勒等人作品。

所著有《马君武诗稿》。

又曾翻译达尔文著作。

苏曼殊(1884--1918) 近代文学家。

原名玄瑛,字子谷。

后为僧,号曼殊。

广 东中山人。

所著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作。

还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

另撰有《梵文典》,今不传。

所著有《苏曼殊全集》。

柳亚子(1887--1958) 爱国民主人士、诗人。

初名慰高,后更名弃疾,字安如 ,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江人。

早期作品鼓吹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后期所作,表现了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进步倾向,解放后作有歌颂新社会的作品。

所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钱谦益(1582--1664) 明末清初常熟人。

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

明万历 进士。

生平博览群籍,精於史学,诗文在当时负有盛名。

家有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明代史料收集完备著称,清初毁于火。

所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辑有《列朝诗集》。

方维仪(1585--1668) 明末清初女诗人。

字仲贤,桐城(今属安徽)人。

明大理少卿方大镇之女,姚孙棨之妻。

少年寡居,与嫂共同教养其侄方以智。

部分诗篇表现出身世之感。

所作有《清芬阁集》。

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

丁耀亢(1599--1669) 清初文学家。

字西生,号野鹤、紫阳道人、木鸡道人, 山东诸城人。

明诸生。

入清...

清朝诗人袁枚写了一首什么诗?描写对乡情的感叹。

袁枚在桂林的一段往事 1736年(乾隆元年)年仅21岁的袁枚,从家乡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桂林,投奔他的叔叔以寻找新的出路。

袁枚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和叔叔都在外地游幕,家中由祖母主持,一直没有固定的家产,赁屋而居,家徒四壁,日用艰难。

不过袁枚在杭州却以早慧闻名,12岁就考取秀才,被视为神童,18岁由浙江巡抚程元章保送到万松书院学习。

年轻的袁枚兴趣广泛,对科举制艺并不专心,结果在大考中接连败北。

于是,袁枚的祖母做主,以二两银子做路费,请人送他到江西,又借钱坐船到桂林,投奔当时正在广西巡抚金鉷幕府中的叔父袁鸿。

袁鸿对穷愁潦倒的袁枚并不客气,倒是金鉷有心测试一下这个名闻遐迩的神童才子,便在巡抚衙门的八桂堂中,便命他立时做一篇《铜鼓赋》,结果袁枚援笔立成,文采飞扬,博得众人大加赞赏。

年轻的袁枚在桂林期间游览了现今七星公园内的七星岩和栖霞寺,并做诗《同金十一佩恩游栖霞寺并望桂林诸山》以记其事。

诗中记述,袁枚是6月份去的七星岩,“山腰有洞五里许,秉火直入惊乌鸦”。

按以前游览七星岩,都由旁边的栖霞寺僧人做准备火把并当导游带领入内,按所游览岩洞的大小分别收取不同费用,在民国期间还是如此(见田曙岚《广西旅行记》),想来袁枚当时也是由当地僧人带领前往的。

七星岩内千奇百怪的钟乳石让年轻的袁枚大为惊奇、叹为观止。

“山川人物溶在一炉内”的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他想象地比喻道,那定然是古代的神仙精怪聚集在一起,“忽然刚风一吹化为石”。

否则,“造化纵有千手眼,亦难一一施雕镌”。

游罢下山,袁枚依然心有所念:“我本天涯万里人,愁心忽挂西斜月”。

在金鉷的巡抚衙门里住了3个月后,博学鸿词科即将开考的消息传到桂林。

这本是朝廷为优待那些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长德邵的硕儒而专门开办的,但金鉷却专折保举21岁的袁枚参加,还赠送他120两银子,并遣专人护送到京师。

离开桂林时,袁枚对金鉷感激涕零。

一方面,金鉷的特别推荐使他名声大振,另一方面,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也让他踌躇满志。

在临别赠金鉷的《荐鸿词北上辞别桂林中丞》一诗中,他说自己是“万里投知己,千秋见伟人”,并表示自己要不负众望、知恩图报:“桂岭三秋月,长安一路尘。

拜辞先洒泪,图报屡看身”。

在桂林的短短3个月期间,袁枚还和他叔叔家的仆人常宁结下友情,在送别常宁的诗中,他饱含深情地说:“知己哪须分贵贱,穷途容易感心情”。

(《别常宁》) 从“穷途容易感心情”这句诗可以看出,袁枚对自己的桂林之行是百感交集的。

在遭遇人生最初的挫折后,他来到桂林以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里他获得声誉并重新燃起希望,所以在诗中他要常宁等着他的好消息。

博学鸿词200多人的应考者中,袁枚年纪最轻,尽管又没能考中,但才子的名声已在京中不胫而走。

结果,2年后的袁枚如愿考上进士,进了翰林院,为他此后成为近50年的文坛盟主打下坚实的基础。

1784年,在离开桂林48年后,69岁的袁枚再度来到桂林。

这次他是从广州沿水路西行,当年9月16日(农历纪年)出发,半个月后到达阳朔。

此时的袁枚已是文坛领袖,名声远播,而且身体健康,据当时人描述,看起来犹如五十多岁的模样。

舟行途中,袁枚得以包揽桂林山水。

他写了九首六言诗来描述眼前所见,并认为它们实际已经超过家乡的天台山和雁荡山。

“碧簪照水横抽,石笋当空孤插。

造成阿育天王,八万四千宝塔”。

这首小诗将漓江沿岸孤拔挺秀的山峰,比喻成一座座佛塔,形象可人,又饶有禅趣。

重进入桂林,让袁枚感慨丛生。

可以说,他一生的功名事业,都发端于桂林。

将近50年过去,垂暮之人(袁枚听信算命人言,自认只能活到73岁)旧地重游,所看见的又是什么呢?桂林城中已无故旧,只有当年的山水依稀照人。

在《重入桂林城作》中,袁枚写道:“水石无情我有情,一丘一壑皆前生”,充分表达出袁枚对桂林这个自己早年寻梦之地的诚挚感情。

他仿佛又看见年轻的自己站在当年的桂林街头:“黄粱一梦谁能再,我竟来寻梦还在”。

10月8日(农历纪年),袁枚重游七星岩,这时他才知道50年前那个夏天所游览的并非岩洞的全部,而是一小段而已,于是再度做诗记之。

桂林城中心的独秀峰,因突兀险峻及古来游览、刻石者众多,成为往来桂林的人必去之地。

袁枚在游览后写下一首著名的《独秀峰》,其开头两句“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被后世认为是描写桂林山峰特色的佳句,被广为引用。

在诗里,袁枚更是从山峰的形状,想到个人的行为、观念:“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期间,袁枚还游览七星岩附近的菩陀寺,后来又攀登叠彩山,游览风洞,登高远眺。

在桂林期间,袁枚也去探访原先故人的旧宅,但人非物亦非,徒增感慨而已。

他早年刚到桂林时,曾在巡抚署衙内遇见一位铁髯居士,精于方术、导气、养生之学,兼之鹤发童颜,袁枚视之为神仙,此度再往其旧居,却发现那里已变成佛寺,原先遗迹荡然无存,袁枚只得喟然:“大抵神仙多解蜕”。

(《访韦铁髯钵园旧居》) 对当年不遗余力推荐自己赴京(此事当时即被载入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