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赞美馆陶的诗词



馆陶有什么地方值得旅游县标馆陶县城标位于县城金凤大道和106国道交叉口。馆陶县城标,由雕塑、基座,转盘铺装,绿化三部分组成。转盘直径80米,周围15米宽环路,25米宽绿化景观带,绿化面积1400平方

馆陶有什么地方值得旅游

县标馆陶县城标位于县城金凤大道和106国道交叉口。

馆陶县城标,由雕塑、基座,转盘铺装,绿化三部分组成。

转盘直径80米,周围15米宽环路,25米宽绿化景观带,绿化面积1400平方米,四角建筑后退绿线15米以上,形成直径190米环岛空间。

主雕塑净高39.1米,基座4.7米,转盘高1.8米,总高45.6米。

驸马古渡驸马古渡,即驸马渡,因汉代驸马过此而得名,清代为渡口。

遗址在今县城东老街东口,七一大桥附近。

清朝康熙年间馆陶县主簿王金有诗曰:驸马知何代,传闻渡在斯。

沧桑眼底变,风景望中疑。

鸥鸟随波处,芦花照岸时。

行人经此地,吊古不胜思。

黄花故台黄花故台,即“黄花台”,遗址在今馆陶镇社里卜村东, 公主湖美景(11张)卫河西浒,为馆陶县域胜景之一。

公主湖水利风景区公主湖水利风景区是河北省级水利风景区,位于馆陶县城西郊,地处青兰高速与106国道交会东南侧。

景区规划面积为1.3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3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0.9平方公里,被馆陶县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水利旅游风景区。

馆陶古八景陶山夕照:清代有“千林归鸟下,半壁彩霞生。

”的诗句赞美,今已不能指其地在何处。

萧城晓烟:窥瞰城颓垣,断壁映日,遥望如云烟,足以壮人志气。

长堤春色;长堤由元城随沙河蜿蜒东北而出境,高低起伏,断续无常。

沙河为黄河故道,筑长堤以拦水,原名汰黄堤。

自黄河南徙堤,久为种植地,在旧县城南,堤上宜植树,在东北堤上生产棉花,登堤远望,其堤断续蜿蜒,一望无际,入春春色,煦和宜人。

卫河秋涨:每年夏末秋初,水涨数尺,船行如梭,欸乃相接,实为一胜迹。

今卫河常涸,改成为季节河,此景已不多见。

东岳晴云:城东古刹,远映河岳,极目碧空,烟云缭绕。

古井甘泉:在城西南南肖寨村。

古井即无缝井,清代诗赞云:“古甃既无缝,甘泉何自盈。

映天同镜朗,清渴较水清。

泽润分河渎,功施半市城。

鸡鸣还到夜,不断辘转声。

”黄花故台:即“黄花台”,遗址在今馆陶镇社里卜村东,卫河西浒。

2002年9月县政府在卫河西堤上立“黄花台遗址碑”。

相传,东汉(25—200)光武帝刘秀的第三女刘红福被封为馆陶公主后,不断到馆陶视察游玩,她被馆陶的秀美平川所陶醉,被勤劳憨厚的民风所感动,被五谷丰登的富饶景象所迷恋,在卫运河(当时叫屯氏河)西岸筑起了一处方圆十余亩,高出地面两米的土台,在土台上建造了一座豪华秀美的望河楼。

旭日东升,碧波荡漾,鸟语花香,对镜梳妆,名为“黄花台”。

清朝康熙元年(1662),馆陶主簿王金作《黄花故台》诗:故台临水筑,遗址尚存不。

碧草高低合,沧波昼夜流。

曾无花映日,唯有雁横秋。

莫惜豪华尽,吟诗几度留。

驸马古渡:即“驸马渡”,遗址在今县城东,老街东口,七一桥附近。

2002年9月,县政府在七一桥北立了“驸马渡遗址碑”。

西汉(前206—8)文帝长女馆陶公主刘嫖和驸马陈午,宣帝长女馆陶公主刘施施和驸马于永,均曾由此渡口进出馆陶县城,人称“驸马渡”。

此渡口,自西汉至新中国建立初期两千多年一直是水运重要码头,樯帆林立,行船如梭,在我国水陆航运史上,馆陶的“驸马渡”和“黄花台”享有盛名。

王昉有《驸马渡》诗:驸马当年此地经,山河莫不被光荣。

沙头立马旌旗动,浪里浮舟鼓吹鸣。

细草一汀春雨歇,垂柳两岸晓风清。

至今南北经行客,无不相传道旧名。

粮画小镇—寿东村寿东村位于馆陶县城西5公里,北临309国道,交通便利,民风淳朴。

该村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站,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卫生室、代办服务站、农家院、超市等便民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文化健身广场、小游园、农家书屋、村民学校等成为群众休闲娱乐、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呈现出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风文明、和谐稳定的幸福乡村风貌。

该村是馆陶县粮食画的生产基地,村里“家家制作粮食画、处处悬挂粮食画”。

村内古朴清新,艺术气息浓厚,一个胡同一种意蕴,一砖一瓦一段诉说,一幅粮画一次感叹,成为了富有乡村风情、城市品味的“粮画小镇”。

教育小镇—王桃园村王桃园村位于馆陶县最北端,地处偏远,毗邻邢台市临西县。

全村有125户人家。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村先后走出了115名大学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教育专业村、进士村,其中不乏硕士生和博士生,形成了独特的“王桃园现象”,成为县内有名的“教育小镇”。

精心打造了村口牌坊、健身广场、学校幼儿园、农家院、英雄故居、老党员之家、桃园展室、芾笠书画室、云霄书画广场、互助幸福院、农家麦场、学子之家、麦秸画和黑陶展室,一个崭新的、宜学宜居宜业宜游的“教育小镇”王桃园村已初具规模。

黑小麦农场馆陶县黑小麦农场位于柴堡镇东广才村,106国道东侧,距县城12公里,东临卫西干渠,林柴线在农场中间通过,地势平坦,耕层深厚,水利条件优越。

黑小麦农场建设面积1000亩,主要用来繁育冀紫439黑小麦良种,年可生产黑小麦种子50万公斤。

场部位于农场中央,集中建设黑小麦展厅、黑小麦磨坊、餐厅、粮仓、晾晒场等设施,占地6500余平方米。

该农场是邯郸东部集品...

关于昆明诗词有哪些?

关于昆明的诗词有以下:《昆明池织女石》 年代: 唐 作者:童翰卿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

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

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

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咏史诗·昆明池》 年代:唐 作者:胡曾 欲出昆明万里师,汉皇习战此穿池。

如何一面图攻取,不念生灵气力疲。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

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

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

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

隐几自恬澹,闭门无送迎。

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清机发为文,投我如振琼。

何以慰饥渴,捧之吟一声。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刘宪 岧峣仓史台,敞朗绀园开。

戒旦壶人集,翻霜羽骑来。

下辇登三袭,褰旒望九垓。

林披馆陶榜,水浸昆明灰。

网户飞花缀,幡竿度鸟回。

豫游仙唱动,潇洒出尘埃。

《拟娼楼节怨》 年代: 唐 作者: 刘方平 上苑离离莺度,昆明幂幂蒲生。

时光春华可惜,何须对镜含情。

《应天长·翠迷倦舞》 年代: 宋 作者: 张矩 翠迷倦舞,红驻老妆,流莺怕与春别。

过了禁烟寒食,东风颤钚铁。

游人恨,柔带结。

更唤醒、羽喉宫舌。

画桥远,不认绵蛮,晚棹空歇。

争似涌金楼,燕燕归来,钩转暮帘揭。

对语画梁消息,香泥砌花屑。

昆明事,休更说。

费梦绕、建章宫阙。

晓啼处,稳击金狨,双灯笼月。

《青玉案·里中上大人谁大》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里中上大人谁大。

人上大、仁难作。

八十六翁闲处坐。

小生懒惰。

近来高卧。

忘却今朝贺。

甲申还是连珠麽。

剩有老人星一个。

白发朱颜堪婆娑。

灵光殿火。

昆明劫过。

角绮园黄我。

《昆明春-思王泽之广被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

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

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哀若渠》 年代: 当代 作者: 钱钟书 昆明八月居,与子得良遘。

真能略名位,新知交如旧。

十九人最少,好句传众口。

别来忧用老,发短面增皱。

撒手子复逝,长往一何骤。

只有赠我篇,磨灭犹藏袖。

乃知人命薄,反不若纸厚。

酸心坡有言,安能似汝寿。

《春台望》 年代: 唐 作者: 李隆基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

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

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

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

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

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 年代: 唐 作者: 储光羲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

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

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

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

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

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

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

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

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

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

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年代: 唐 作者: 张说 将星移北洛,神雨避东京。

为负刚肠誉,还追强项名。

白云向伊阙,黄叶散昆明。

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

《醉中归周至》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游西山玉泉池》 年代: 明 作者: 黎民表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

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

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

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

《黄星行》 年代: 明 作者: 赵滂 八月十五夜未央,中天皓月悬清光。

大星稀少小星没,出门四顾山苍苍。

我生不读甘石书,但见一星明且黄。

今宵不见儿童怪,应随斗柄西山外。

石桥徙倚闻幽香,荷叶团团大如盖。

黄星明夜应复来,清露为酒荷为杯。

举杯漫与黄星寿,自古昆明有劫灰。

唐诗中的典故有哪些

唐诗中有很多典故,明白了它的意义,借鉴到我们的作品之中,能让我们的诗词更丰满、更具知识性,@古月万戈把唐诗中的典故介绍给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欣赏吧。

内容来自@古月万戈。

) (一) 庄周梦蝶:(1)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大意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快乐悠然,不知自己是庄周。

梦醒后发现还是庄子。

于是,不知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阿依实特摄影 (一) 庄周梦蝶:(2)后世广为引用"庄周梦蝶"典故,诗人用这一典故表达:(a)人生如梦;(b)对故国及亲友思念;(c)恬淡闲适的心情。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

” (一) 庄周梦蝶:(3)白居易在仕途受挫时,在《疑梦二首》写到:“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周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崔涂表达思念故土。

《春夕旅怀》:“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钱起《衡门春夜》:“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

” 完 (二) 杜鹃啼血:(1)典出《十三州志》。

“其后有王名杜宇,称帝,号望帝。

.....有一死者名鳖令,其尸亡至汶山却是更生,见望帝,以为蜀相。

时巫山壅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鳖令凿巫山治水,有功。

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国于鳖令,号曰开明。

遂自亡去,化为子规。

故蜀人闻鸣云:'我望帝也。

' " (二) 杜鹃啼血:(2)杜鹃即子规鸟,别称杜宇、望帝,啼声悲切。

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禅位于鳖令。

杜宇死后精灵化作杜鹃鸟,春天夜夜悲鸣直啼得嘴边淌出血来,染红杜鹃花。

这就是”子规啼血“来历。

这个典故说明:(a)思念家乡;(b)忧国忧民;(c)愁思和怅惘的心境。

如沈佺期”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二) 杜鹃啼血:(3)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贺《老夫采玉歌》:”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三)二桃杀三士(1)典出《晏子春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侍景公,以勇力搏虎闻。

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田开疆各拿一桃,后自愧弗如,三人自杀。

(三)二桃杀三士(2)晏婴用两个桃子除掉了三个勇士,后世以”二桃杀三士“比喻用阴谋手段,谗言诡计使他人内部争斗,自相残杀。

如诸葛亮《梁甫吟》中云“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唐诗也常用此典,如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闲阴七贤地,醉餐三士桃。

”“历下”齐国之地。

(三)二桃杀三士(3)李白《梁甫吟》诗云:“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 借三壮士死于阴谋诡计,抒发自己的感慨。

另有《惧馋》诗:“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以“二桃杀三士”的典故,点明谗言之可畏。

摄影古月万戈 (四)西施浣纱(1)西施浣纱之地,就是若耶溪。

其源头在若耶山,山下有一深潭,相传就是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樵岘麻潭”。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人,生于浙江诸暨,天生丽质,貌美如花。

当时,越称臣于吴,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

与范蠡设计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送于吴王。

(四)西施浣纱(2)夫差见西施大喜,在姑苏修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划青龙舟,整日与西施戏水,又为西施修建馆娃阁、灵馆等。

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为他修建:“响屐廊”。

西施穿木屐,裙系响铃,,在木板上舞动,铃声和大缸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

夫差沉溺其中,不理朝政。

终致亡国。

(四)西施浣纱(3)后人多用西施浣纱来形容极美的事物。

如李白诗《子夜吴哥.夏歌》“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以西施采莲咏夏。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以西施之美喻孟云卿文采出众。

李贺《美人梳头歌》“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 (五)知音:(1)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中月色迷人,于是弹琴。

突然,琴弦断了。

俞伯牙见有人站在岸边。

使人询问。

答,是打柴的,琴声优美,于是聆听。

问什么曲子,答,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

俞伯牙高兴请他到船上。

这人就是钟子期。

钟子期指出俞伯牙弹的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所造。

(五)知音:(2)当俞伯牙琴声雄壮高亢时,钟子期说高山的雄伟,琴声清新流畅时,钟子期说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十分欣喜,遇到寻觅不得的知音。

两人相见很晚,结拜为兄弟。

约定来年中秋在此相会。

第二年俞伯牙如约到汉阳江口。

不料钟子期已染病逝去。

遗言,将坟墓修至江边,中秋可以听到俞伯牙的琴声。

...

山东民间艺术

粮食字是用各种五谷杂粮颗粒制作而成的一种特殊之书画艺术品。

起源于清朝末年劳动人民为祈盼五谷丰收、天下太平,能过上吃饱饭的好日子而创制的一种民间艺术,曾作为地方官上京为民请命所奉之特殊贡品。

粮食艺术字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外粮食文化艺术史上的空白,开辟了书画领域的新派别,受到了国内外有识之士及收藏家的赞美与青睐,并纷纷购买收藏。

作品远销于北京上海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仿“毛体”书法诗词,更是倍受欢迎。

现已被文化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北京民俗艺术博物馆、香港众艺苑、台湾民艺社等十多家单位收藏,并在《中国文化报》、《香港青年报》等报刊专题报导,被堪称中华一绝,中外粮食文化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经国家专利局审核,批准为国家知识产权专利产品。

粮食艺术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是一种纯手工工艺。

如同刺绣一样精细,每一粒都要恰到好处,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艺术风格,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将名人书法、字画、警句、格言、诗词等不同内容,用于真、草、隶、篆等多种字体,制作成一幅幅灵动飘逸、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其作品不仅具有北方的粗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细腻、清雅,真可谓气势雄伟、精湛绝伦,是其它作品无法企及的。

粮食艺术字其实也是一门很奇妙的艺术,同一个底稿,不同的人做出的效果绝对不同。

因为每一粒粮食的大小、粗细都不同,再加上摆放方向的差异,所以天底下没有两幅完全相同的粮食字画。

其作品的制作全部是用手工,从选粒到浸泡、风干(晾晒)、制版、做字、防腐(封面)等7道工序,可达到防虫蛀、防腐蚀,不褪色、不变形长久保存。

粮食字的出现,带给全社会的是一场艺术革命。

粮食代表中国九亿农民,粮食是我们的生命,是农民的财富,用代表农民化身的粮食仿制毛泽东书法,古代名人字画等作品,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亲切感,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其作品广泛运用于宾馆、酒店、企事业单位以及家庭豪华装饰;也是婚庆、寿宴珍藏、馈赠之最佳礼品。

目前,粮食字画已远销欧美,亚洲等几十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并被文化部、故宫收藏。

粮食字画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它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又一艺术奇葩。

粮食艺术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装饰品,为人类文化艺术装饰行业增色添辉。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室、会议厅,挂上粮食字画能充分体现公仆的为民情怀,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时刻放在心里,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的一面,其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为天”,粮食字画用五谷杂粮所创作,与饮食文化密切相关,落尽繁华、一派天然、淳朴亲切,为装修装饰行业独树一帜,增色添辉;酒店宾馆、农家饭庄等饮食行业,挂上粮食字画,有天然融合的独特韵味,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生活中的人们都需要至情至爱的关怀,其作为礼品赠送友人,能体现最纯真、最朴实、最信誉的感情与友情。

急求一首关于守信用的唐诗

述怀 魏征 中原初逐鹿, 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 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 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 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 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 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 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 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 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 功名谁复论。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

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述怀》又作《出关》,是魏征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抒情诗的名篇。

作于唐高祖李渊称帝初期。

当时,魏征初投唐不久,高祖以礼相待,极重其才。

为报答高祖的知遇之恩,魏征便主动请缨赴华山以东地区去劝降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军旧部。

临行之际,作此诗以抒怀,表达了他重意气不畏艰险,誓报知遇之恩的思想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主要表现的是诗人投唐前的胸襟怀抱。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诗人弃文就武是在隋末群雄争夺天下的动荡年代。

逐鹿,比喻争夺政权。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投笔,掷笔。

后汉书》四七《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以投笔喻弃文就武。

事戎轩,即从军。

纵横,合纵连横,引申为谋划策略。

战国时苏秦、张仪在列国间游说。

苏秦主张齐楚等六国联合抗秦,即"合纵"之计;张仪则主张诸国听命于秦,即"连横"之计。

苏秦张仪因此而被称为"纵横家"。

魏征借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献策。

一介书生,在时局动乱之际,能够为"济世艰"而毅然"投笔"从军,参与中原"逐鹿",可见其以兴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纵横计不就",委婉地透露了诗人有苏秦张仪之雄才而不逢明主的苦恼;而"慷慨志犹存"一句,则表示了他百折不挠、壮志未泯的情怀。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四句,主要勾勒诗人自告奋勇出潼关去安抚山东的雄姿,并表现所负使命之重大。

"杖策"句透露出他投奔李渊时的果断和义无反顾 :"驱马"句又传达出其奉使安抚山东时的豪迈、敏捷和急迫之态。

"请缨"等二句,则用汉终军和郦食其的故事比拟自己的山东之行,表明所负使命的性质之非同凡比。

"请缨"句:以汉终军自喻。

西汉时终军自请安抚南越,他向汉武帝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意思是只要一根绳索就可把南越王捆来,后来终于说服南越王降汉。

"凭轼"句:以郦食其自喻。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的诗句赞美重诺守信行为。

季布是刘邦那个时代的人,他说过的话、答应的事,一定算数,决不失信,可谓一诺千金。

侯赢是战国时期人物,为了向信陵君践行自己的诺言而舍去生命。

艺惠藏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意思是:随州古称汉东国,美丽富饶,大江藏有随侯明珠,如明月熠熠升辉。

【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原文】: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

令知:谁也没有想到。

丧乱:安史之乱。

【译文】:随州古称汉东国,美丽富饶,大江藏有随侯明珠,如明月熠熠升辉。

家人一定想不到:经历安使之乱以后,倩公这颗人间明珠还能得以平安回归。

【鉴赏】:原序:历阳壮士勤将军。

神力出于百夫。

则天太后召见。

奇之。

授游击将军。

赐锦袍玉带。

朝野荣之。

后拜横南将军。

大臣慕义结十友。

即燕公张说馆陶公郭元振为首。

余壮之。

遂为诗。

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

后两句表达了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对全县公的赞美,以及和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

历史老师要求调查 林州市历史重要人物 知道的帮帮忙 谢谢

太行山区境内的国家森林部分分支被称为林虑山林州市(原林县),故名。

林虑山不仅自然风光,在很多的文化和历史。

收集了一些历史人物和林虑山介绍,作为一个数据集合。

ZhaoWuLingWang(战国)名勇(BC?295年),战国时期的赵赵苏侯的儿子。

在公元前325年即位。

307年BC ZhaoWuLingWang召开的第一个月,化肥Yi等人,讨论军事和政治事务。

南部边境王兆国来到林虑山,勘探,随后,登上黄华山,赵缓慢而优雅的建筑分析面临战争的情况,肯定之前,王苏侯修筑长城,保卫国家的边界??,择优ZhaoWuLingWang建议允许军??队穿胡人的服装,练习骑马射箭的技能

夏天克劳福德(东汉)字子规则,东汉陈留郡圉县(现河南杞县圉镇乡)。

东汉桓帝(165),当太监政治混乱,夏富司隶校尉李瑛,邱晨风扇改革的政治事务,罢工谴责移动的宦官,宦官诬陷为不连累别人,夏服削减胡子长发林虑山隐居在这石板岩乡,南部的悬崖,王向岩内,聘请金属制造的房子,伐木,烧炭,瘦弱的形态,如生病时。

两,三年后,委屈死了。

曹丕(三国演义)(187至223),邓文迪。

字子恒谯(今安徽博县),曹操的第二个儿子。

有林虑山旅游和诗歌1。

凛然京浩(五)字,河内沁水县(今天,河南省济源市,沁水县)。

的著名画家,博通经史,擅长诗和画山水树石画。

您Aiyun峰,站在天空。

五代和社会的混乱,靖皓,避免政治上的麻烦,也不想做官,他们住在隐居在红林虑山山谷,买几亩的田工更和新鲜的地方画了,因为号的的“闳估宰。

红谷山脉,山峰奇峭,溪流迂回的三叠纪岩石,瀑布,山禾秀峰巅,云资翠柏,宛如人间仙境。

荆豪“吓”,然后“明天的不同的时间和参观携笔复杂的书写,数十万的一方。

那一幕太行风光目标,他的画笔是艺术的真实再现。

刘子锺图(宋),开始承担更多的字绍元,号东郊野丈夫,增编,先生大名县,河北省启(973)进士,历任的房子侍御史。

宋率先倡导的经典作家,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的古典传统作为自己的使命,“河东集。

至道元年(1995年),刘林虑山旅游开放,写了一个“游锡平山记”(见下文),为期五天的行程中详细说明的情况下,第一章林旅游的历史庐山游记深远的影响,古代作家的游记,几乎都有一个引用。

狩猎(宋)字,在河南省长垣县人。

赴考反复下跌的兄弟,在任何主簿湖南永兴县,陕西省蓝田县。

宋年至2002年(1055年),他曾担任裁判官的林虑山县(今林州市)。

他看到了县,山峦起伏,风景宜人,村民们狩猎种地为生,学习者很少。

因此,尝试筹集资金,建立孔子庙学校采取的举措,以确定学习的教师招收孩子上学,受到群众的欢迎。

东汉林认为人杜乔(杜乔,该负责人邱保障的完整性,著名的,是梁及迫害后)所建的祠堂。

后晋升教授,官方龙图阁学士,工部侍郎的君王。

他的事迹在历史上的“林县,”记住,“宋”通承担。

这个词少年圭:韩琪(宋)(1008至1075年),号愚公,安阳市,河南省。

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

死后谥忠诚的报价,然后增加封为魏郡王,也被称为“魏国公”。

新理论年(1068至1077),韩琪材料从他的外甥女婿刘(刘锴星期日)家刘开游泳天平单柯恶发出非常宝贵的,他写道:“(游览天平山记)后记,说:“这篇课文没有通过一段时间了。

”,天平山明教医院主要和尚刻的石头。

韩琪还兴致勃勃游昌林虑山所有景点,写游记诗。

邵勇(宋)(1011至1077),字尧加的夫,谥康节村林州市城郊的网页,宋理想主义者的人。

精通“易经”,根据传说,光滑的倒背诵的书作为阅读地板的数量为“梅花易数”一书,不到三年的时间专心研究。

通晓天文,地理熟悉,一直被称为“活诸葛亮”,他的民间传说很多,如范仲淹访问邵勇,石和其他前雨街,在网页中庄,仍留有龟山,冯玲邵勇洗砚雨街石等文物后,地板。

在供应商英国(成)字天爵,四川新津县。

宋,元?第一年(1086年),开封推官,很快就上升到尚书暴射台湾省,最后由苏轼推荐的排名。

河东提醒十一月元素?畜牧业段刘钟永五年(1090年)刑狱公事,相对于国家(安阳),点监测一提的是,对他说:“林虑山,闳估风圣灯(即金灯),只听到,但有没见过。

“于18日从辉县市郈着氚临县。

裁判官钱京韵的陪同下先后赴:香港顾山,金灯寺,天平山,黄华景观。

写在红谷千佛洞石窟。

“张商英和结缘,和写”圣灯心灵“,并:揽胜诗篇。

1 1 2012年5月17日17时09分报告| 哥特式悲伤河南森林人参12 / 钱京韵(宋)宋元年(一○八六年至1093年)的任何森林考虑裁判官,黄华盛京处,建设亭台轩宇。

旧欢寺仅列在名称,但不是在天平山介意别人。

(宋)李琮词提供公正,江陵府(今湖北省江陵县)浙,她曾担任宁国军推动主任杨武城县县长,相州知府上涨宝文阁侍系统的排名。

林虑山旅游,长诗“游天平山”。

翟平(DRC)字亲肤性,号梅轩逸老,林州市,他和,王丁,嘉竹(字彦青,号竹轩,号乖巧男性)(鼐,字大宋宣号)三个结为朋友在森林中考虑隐居不仕,练习书法,诗歌文本,寻求书籍其次,被称为林虑山三老“,”三仙翁。

王亭云(DRC)(1156 - 12...

四川省蓬溪县的名人有哪些

席书(1461~1527),明代贤相,字文同,号元山,遂宁吉祥乡(今属蓬溪县)人。

1489年中进士,历任工部尚书、左副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死后赠太傅,谥文襄。

他为官颇有建树,在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平定叛乱等方面政绩显著。

力主改革,上表献新政十二事,嘉靖帝颇为赞许,诏令逐条执行,深得皇帝的器重,被“倚为重臣”。

张鹏翮(1649~1725),清代名臣,字运清,号宽宇,遂宁黑柏沟(今蓬溪县翰林村)人。

从22岁中进士起,为官50余年,历任总督、三部(刑、户、礼)尚书等,几乎从事过清王朝从统一走向鼎盛时期内政、外交的各种重要工作

他是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胆识过人的外交家、政治家。

1688年,他奉命随使团出使俄国,抱以“愿效张骞,以身许国”的决心,终不辱使命,使这次出使为第二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创造了条件。

他还是治理河道的专家,提出“开海口、塞六坝”等治河主张,经过近十年努力,在黄淮水系上修建了一系列工程,使狂野不羁的黄淮和运河顺轨安澜数十年,黄淮灾区呈现出连年丰收的景象。

他将治河经验写成《治河书》十卷,《中国水利史》对此列专章介绍,给予高度评价

康熙帝将其树为名臣楷模。

生前康熙评价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死后雍正帝赞誉他是“卓然一代完人”。

张问安(1757—1815),字悦祖,号亥白,祖籍蓬溪县金桥乡两河口,张鹏翮玄孙、张船山之兄。

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例授教职不就,遂遍游名山胜水。

后家居奉母,以图史自娱。

曾主讲华阳、温江书院,多所成就。

亥白与弟船山,皆一时之杰,以诗名世,号称“二难”。

清诗人王学浩评亥白诗云:“读之但觉其语淡而味腴,节短而韵长,盖将韦孟之外,另辟一径,以与唐人争席也”。

著有《亥白诗草》8卷,存诗840余首。

胡传淮选注的《张问安诗选》、编著的《清诗人张问安年谱》,对研读张问安有重要作用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名相张鹏翮玄孙。

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五十五年(1790)三甲第55名进士。

五十八年(1793),任翰林院检讨;嘉庆五年(1800),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年(1805),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巡视南城;十四年(1809),擢吏部郎中;十五年(1810),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十七年(1812),称病辞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于苏州,归葬蜀中故里蓬溪县金桥乡两河口。

张船山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著有《船山诗草》及《补遗》,共26卷。

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胡传淮所著《张问陶年谱》对了解张问陶的生平事迹可资借鉴。

张问彤(1768—1832),字受之,号饮杜,与张问安、问陶为从兄弟。

少负隽才,工古文词,兼冥心理学

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乡试第一。

嘉庆元年(1796)荐孝廉方正,补什邡教谕,日以讲学为事。

晚授山西和顺县知县,山西巡抚欲留其在省垣以备顾问,以知州升用,未果,病卒。

问彤精音韵学,又工诗,与问安、问陶时有唱酬,然独主少陵,故名其诗集曰《饮杜诗集》。

程孟宗《蓬溪县志?孝行?古迹》、《四川通志?节孝》、《蜀梼杌》等文献均记载:程崇,又名程崇雅,字孟宗,五代后蜀蓬溪县人,性纯孝。

母老病笃,冬忽思笋,崇雅无计可得,乃往林中抱竹哭泣。

须臾地裂,出笋数茎,亟待归以进。

母食毕,即愈。

蜀主孟昶于广政二十年(957)十二月旌其门,于冬笋沟筑“孝义台”以彰。

冯楫(1075—1152),字济川,号不动居士,宋代遂宁府蓬溪县人。

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历官秘书省正字,蜀州教授,尚书司勋员外郎、巴州知州、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剑州知州、涪州知州。

绍兴八年(1138)任国信计议副使;绍兴九年正月,任宗正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绍兴十三年九月,任泸南沿边安抚使知泸州,成为宋朝的边陲大员。

绍兴十九年,升为敷文阁直学士(从三品)。

绍兴二十二年六月卒。

撰有《时议录》《谏议录》等著作。

今存《中兴永安桥记》《净严和尚塔记》《密印寺钟楼记》《大中祥符院大悲像并阁记》《南禅寺记》等文。

张令问,自号天国山人。

唐末蓬溪人。

博学善诗,不屑仕进,以隐居闲适为乐。

尝赠杜光庭诗云:“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白昼眠”。

可见其志趣。

《全唐诗》录其诗一首。

《四川通志》《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载其事迹。

谢金,字子真,宋代蓬溪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

司马池(司马光之父)知小溪县,重其人而与之订交。

尝居五龙山(今天福镇五龙盘),以诗自娱。

其诗平淡,有韦(应物)柳(宗元)之遗风。

著有《五龙山居诗》2卷,今佚。

《四川通志》《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有传。

张赞(1415—1489),字邦翊,号靖翁,明代遂宁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人,清代名相张鹏翮系其昆孙。

明景泰五年(1454),张赞中三甲第167名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员外郎、郎中。

因其志行深纯,明习典故,智略可任边事,遂于天顺八年(1464)出任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