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 诗词> 正文

   红军长征胜利诗词



歌颂红军长征胜利的诗句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 1979年春

歌颂红军长征胜利的诗句

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 1979年春 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魏传统 1979年 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 ——叶介吾 1979年 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 ——王东保 1985年5月29日 一水扼津喉,桥横铁索寒. 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 ——何郝炬 1985年5月 弹雨枪林马不前,一桥飞渡箭难弦.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 ——冯建吴 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 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廖志高 1951年4月 过 草 地 张爱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长 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经巴西阿西作 林 伯 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江 城 子 忆长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 天,千军势如潮.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身居京 华,常盼归鸿早.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陈 毅 一九三六年,余游击于赣南山脉一带,往来作战, 碑极艰苦.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红军长征诗句

长征 作者: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该诗应该作于长征胜利结束之时。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又称大雪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五千米以上。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

关于红军长征的诗词

过草地张爱萍一九三五年八月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长 征一九三五年八月,经巴西阿西作林 伯 渠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江 城 子忆长征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七 律为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而作乌兰夫一九八六年十月共话长征忆昔年,朝朝塞北望江南。

行踪奇正敌围破,信息浮沉民意浅。

捷报迅传逾朔漠,义诗响应度阴山。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陈 毅一九三六年,余游击于赣南山脉一带,往来作战,碑极艰苦。

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1.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2.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3.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 过 大 荒 岭十 八 盘 上 叹 紫 荆 ,古 来 客 外 路 难 行。

今 天 再 越 大 荒 岭,更 恨 人 间 路 不 平。

风 瑟 瑟, 雨 蒙 蒙,盘 蛇 伏 我 入 云 中。

相 逢 且 问 西 来 客,前 面 关 山 更 几 重?二, 上 五 台 山六 月 青 山 景 色 佳,行 程 百 里 力 未 乏。

溪 水 潺 潺 鸟 迎 客,草 树 青 青 蝶 戏 花。

清 风 有 缘 拂 人面,白 云 无 羁 网 罗 纱。

功 名 尘 土 国 难 在,未 敢 偷 闲 学 出 家。

三。

咏台怀镇五 台 青 峰 抱 古 寺,游 人 香 客 入 台 怀。

也 慕 佛 国 清 凉 境,四 面 流 云 过 山 来。

四。

太 原 愁 雨一 路 风 尘 入 晋 阳,细 雨 凄 迷 扰 愁 肠。

无 边 恼 恨 谁 能 解?且 敲 棋 子 放 疏 狂。

五。

登 华 山华 山 奇 险 天 下 闻,仙 踪 难 觅 景 森 森。

临 壑 苍 松 腾 紫 气,破 天 绝 壁 挂 祥 云。

日 迫 长 安 秦 川 碧,烟 笼 黄 河 水 天 浑。

泣 血 江 山 兴 亡 泪,天 地 悠 悠 古 今 人。

六。

从 西 安 奔 商 州一 辞 西 安 赴 楚 荆,群 峰 拥 路 路 难 行。

半 岭 行 来 脚 下 软,石 上 清 流 浴 肤 松。

才 觉 峰 口 云 天 阔,又 追 丹 江 驾 长 风。

日 落 山 空 何 处 宿?两 三 灯 火 商 州 城。

七。

赴 荆 门 路 上胎 爆 于 道, 步 行 数 十 里 无 村 落, 暮 至, 缓 缓 独 行。

欲 赴 荆 门 阻 重 冈,野 风 摇 树 倍 凄 凉。

数 声 归 鸟 伶 晚 客,几 处 池 水 托 夕 阳。

天 涯 孤 旅 谁 牵 系,无 声 草 木 含 情 长。

聚 散 难 期 儿 女 事,从 此 枕 边 少 泪 行。

八。

荆州微 风 疏 雨 过 荆 州,新 街 市 景 旧 城 头。

前 朝 英 雄 无 觅 处,衣 冠 男 女 漫 街 游。

旧 笑 景 升 无 大 志,新 恨 商 歌 依 悠 悠。

大 江 流 尽 帝 王 业,华 夏 干 戈 几 时 休?九。

三峡独 倚 船 舷 观 画 屏,山 眉 垂 敛 怨 云 浓,水 天 黯 淡 客 多 情。

船 过 巴 东 忽 夜 降,沿 江 灯 火 乱 如 星,只 疑 银 汉 落 江 中。

十。

公安县公安朋友云 雾 初 开 天 放 晴,不 期 公 安 阻 行 程。

平 生 初 为 警 门 客,斗 湖 城 关 乍 认 朋。

你 行 公 事 我 忧 民,同 谓 报 国 道 不 同。

莫 说 异 乡 无 知 己,最 无 情 处 尚 有 情。

长征歌十月里来秋风凉, 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雩都河, 古陂新田打胜仗。

十一月里来走湖南, 宣临兰道一齐占,冲破两道封锁线, 赫得何键狗胆寒。

十二月里来过汀江, 广西军阀大恐慌,四道封锁线都突破, 势如破竹谁敢挡。

一月里来梅花香, 打进贵州过乌江,连占黔北十数县, 红军威名天下扬。

二月里来到扎西, 部队改编好整齐,发展川南游击队, 扩大红军三千几。

三月打回贵州省, 二次占领遵义城,打坍王家烈八个团, 消灭薛吴两师兵。

四月里来向南进, 打了贵阳昆明,巧妙渡过金沙江, 浩浩荡荡蜀中行。

五月里来泸定桥, 刘文辉打得如飞跑,大渡河天险从容过, 十七个英雄姓名标。

六月里来天气热, 夹金山上还积妇,一四两个方面军, 懋功取得大会合。

七月进入川西北, 艰苦奋斗为那个,为了抗日救中国。

八月继续向前进,草地行军不怕冷, 草地从来无人过,无坚不摧是红军。

九月出发潘州城,陕甘支队东北行, 腊子口渭河安然过,打了步兵打骑兵。

二万五长征到陕北,南北红军大会合, 粉碎敌人新“围剿”,统一人民救...

《七律·长征》诗句解释

七律【长征】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诗:红军不怕长征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只把它们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的山路虽然弯弯曲曲、连绵不断,但在红军眼里就想腾起的细小的浪花。

乌蒙山虽然气势宏伟,但在红军眼里,却像滚动的小泥丸。

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的悬崖绝壁,给人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只横着一座铁索桥,使人看后心惊胆寒。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白雪皑皑,红军过后,个个喜笑颜开!【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

毛泽东有关长征的诗词(七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愕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有关长征的诗句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朱德 1951年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胡耀邦 1985年9月20日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聂荣臻 1979年10月13日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杨成武 1980年2月16日 旧貌换新颜 ——杨成武 1985年5月29日 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

当年抢英雄,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

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 1979年春 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魏传统 1979年 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

——叶介吾 1979年 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

——王东保 1985年5月29日 一水扼津喉,桥横铁索寒。

飞师夺险隘,更上万重山。

——何郝炬 1985年5月 弹雨枪林马不前,一桥飞渡箭难弦。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

——冯建吴 河水南流,任澎湃波涛,难阻当年红军,奋勇前进,创造光辉纪录,完成长征,奠下胜利基础; 旌旗西指,看神勇大军,全扫康藏残敌,努力建设,力求民族幸福,实行团结,组织友爱家庭。

——廖志高 1951年4月 过 草 地 张爱萍 一九三五年八月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长 征 一九三五年八月,经巴西阿西作 林 伯 渠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江 城 子 忆长征 李志民 一九八六年 长征万里路遥迢,风萧萧,雨飘飘。

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为雪国耻洒热血,真理在,恨难消。

梦断推窗听鼓角,冷月皎,流萤高。

身居京华,常盼归鸿早。

抽出心丝填旧句,写往事,万年骄。

三十五岁生日寄怀 陈 毅 一九三六年,余游击于赣南山脉一带,往来作战,碑极艰苦。

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

关于红军长征诗歌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十六字令·三首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长征组歌告别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

突破封锁线路迢迢,秋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

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

百鸟啼,报新春。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

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

祝捷大雪飞,洗征尘。

敌进犯,送礼品。

长途跋涉足未稳,敌人围攻形势紧。

毛-主-席战场来指挥,全军振奋杀敌人。

直罗满山炮声急,万余敌兵一网擒。

活捉了敌酋牛师长,军民凯歌高入云。

胜利完成奠基礼,军民凯歌高入云。

报喜手足情,同志心。

飞捷报,传佳音。

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

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

全军怒斥张-国-焘,高歌北上并肩行。

边区军民喜若狂,红旗招展迎亲人。

大会师红旗飘,军号响。

战马吼,歌声亮。

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千山齐歌唱。

歌唱领袖毛-主-席,歌唱伟大的共产党。

毛泽东诗词——长征

七律 长征 [原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鉴赏】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

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

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

“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

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

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著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

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

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

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本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

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本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

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

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

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

“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则愈县红军之不怕。

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

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

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

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足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对首联的回应。

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

七律长征全诗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⑴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⑵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⑶难:艰难险阻。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 ⑻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

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⑾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 ⑿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⒁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⒂岷(mǐn)山:中国西部大山。

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西北-东南走向。

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

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⒃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 ⒄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

红军长征诗歌

展开全部 1.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2.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3.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5.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 过 大 荒 岭 十 八 盘 上 叹 紫 荆 , 古 来 客 外 路 难 行。

今 天 再 越 大 荒 岭, 更 恨 人 间 路 不 平。

风 瑟 瑟, 雨 蒙 蒙, 盘 蛇 伏 我 入 云 中。

相 逢 且 问 西 来 客, 前 面 关 山 更 几 重? 二, 上 五 台 山 六 月 青 山 景 色 佳, 行 程 百 里 力 未 乏。

溪 水 潺 潺 鸟 迎 客, 草 树 青 青 蝶 戏 花。

清 风 有 缘 拂 人面, 白 云 无 羁 网 罗 纱。

功 名 尘 土 国 难 在, 未 敢 偷 闲 学 出 家。

三。

咏台怀镇 五 台 青 峰 抱 古 寺, 游 人 香 客 入 台 怀。

也 慕 佛 国 清 凉 境, 四 面 流 云 过 山 来。

四。

太 原 愁 雨 一 路 风 尘 入 晋 阳, 细 雨 凄 迷 扰 愁 肠。

无 边 恼 恨 谁 能 解? 且 敲 棋 子 放 疏 狂。

五。

登 华 山 华 山 奇 险 天 下 闻, 仙 踪 难 觅 景 森 森。

临 壑 苍 松 腾 紫 气, 破 天 绝 壁 挂 祥 云。

日 迫 长 安 秦 川 碧, 烟 笼 黄 河 水 天 浑。

泣 血 江 山 兴 亡 泪, 天 地 悠 悠 古 今 人。

六。

从 西 安 奔 商 州 一 辞 西 安 赴 楚 荆, 群 峰 拥 路 路 难 行。

半 岭 行 来 脚 下 软, 石 上 清 流 浴 肤 松。

才 觉 峰 口 云 天 阔, 又 追 丹 江 驾 长 风。

日 落 山 空 何 处 宿? 两 三 灯 火 商 州 城。

七。

赴 荆 门 路 上 胎 爆 于 道, 步 行 数 十 里 无 村 落, 暮 至, 缓 缓 独 行。

欲 赴 荆 门 阻 重 冈, 野 风 摇 树 倍 凄 凉。

数 声 归 鸟 伶 晚 客, 几 处 池 水 托 夕 阳。

天 涯 孤 旅 谁 牵 系, 无 声 草 木 含 情 长。

聚 散 难 期 儿 女 事, 从 此 枕 边 少 泪 行。

八。

过荆州 微 风 疏 雨 过 荆 州, 新 街 市 景 旧 城 头。

前 朝 英 雄 无 觅 处, 衣 冠 男 女 漫 街 游。

旧 笑 景 升 无 大 志, 新 恨 商 歌 依 悠 悠。

大 江 流 尽 帝 王 业, 华 夏 干 戈 几 时 休? 九。

三峡 独 倚 船 舷 观 画 屏, 山 眉 垂 敛 怨 云 浓, 水 天 黯 淡 客 多 情。

船 过 巴 东 忽 夜 降, 沿 江 灯 火 乱 如 星, 只 疑 银 汉 落 江 中。

十。

别公安县公安朋友 云 雾 初 开 天 放 晴, 不 期 公 安 阻 行 程。

平 生 初 为 警 门 客, 斗 湖 城 关 乍 认 朋。

你 行 公 事 我 忧 民, 同 谓 报 国 道 不 同。

莫 说 异 乡 无 知 己, 最 无 情 处 尚 有 情。

长征歌 十月里来秋风凉, 中央红军远征忙, 星夜渡过雩都河, 古陂新田打胜仗。

十一月里来走湖南, 宣临兰道一齐占, 冲破两道封锁线, 赫得何键狗胆寒。

十二月里来过汀江, 广西军阀大恐慌, 四道封锁线都突破, 势如破竹谁敢挡。

一月里来梅花香, 打进贵州过乌江, 连占黔北十数县, 红军威名天下扬。

二月里来到扎西, 部队改编好整齐, 发展川南游击队, 扩大红军三千几。

三月打回贵州省, 二次占领遵义城, 打坍王家烈八个团, 消灭薛吴两师兵。

四月里来向南进, 打了贵阳打昆明, 巧妙渡过金沙江, 浩浩荡荡蜀中行。

五月里来泸定桥, 刘文辉打得如飞跑, 大渡河天险从容过, 十七个英雄姓名标。

六月里来天气热, 夹金山上还积妇, 一四两个方面军, 懋功取得大会合。

七月进入川西北, 艰苦奋斗为那个, 为了抗日救中国。

八月继续向前进, 草地行军不怕冷, 草地从来无人过, 无坚不摧是红军。

九月出发潘州城, 陕甘支队东北行, 腊子口渭河安然过, 打了步兵打骑兵。

二万五长征到陕北, 南北红军大会合, 粉碎敌人新“围剿”, 统一人民救中国! 长征组歌《到吴起镇》 肖华 锣鼓响,秧歌起, 黄河唱,长城喜。

腊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悬崖当云梯。

六盘山上红旗展, 势如破竹扫敌骑。

陕甘军民传喜讯, 征师胜利到吴起。

南北兄弟手携手, 扩大前进根据地。